肉牛養殖業現狀與發展策略
時間:2022-09-15 08:38:45
導語:肉牛養殖業現狀與發展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國內牛肉市場迎來了產銷兩旺的好勢頭。但肉牛產業中還存在著布局不夠合理、育種水平不夠高、牛肉生產加工企業不夠強、牛肉產量增速不能滿足國內牛肉需求等問題。本文在國家促進畜牧業發展相關文件精神的指導下,通過系統分析國內肉牛養殖業的現狀,從政府和企業兩個角度為構建現代化肉牛產業,保障國內牛肉供給提出了擴大政策宣傳、加強政府監管、提高牛肉加工生產企業業務能力、構建政府監管下的企業帶動個體養殖戶的新型生產結構等一系列建議。
關鍵詞:牛肉生產;肉牛養殖企業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持續向好,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在這樣的背景下,全國居民肉類消費總量持續增加,同時對肉類產品的品質也相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促進國內畜牧業升級并保障國內重要肉類農產品供給能力,國家鼓勵發展肉牛肉羊養殖業,并鼓勵各地方根據當地資源條件與畜牧業發展現狀制定相應激勵政策。在政府的扶持下,國內肉類消費結構轉變,牛肉消費量迅速增加,國內肉牛養殖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一、國內肉牛養殖業發展背景
(一)國內牛肉消費量增長迅速
在我國居民收入水平明顯提高的背景下,居民對飲食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現在肉類消費結構發生變化,以牛肉為代表的高蛋白低脂肪紅肉消費在家庭和外餐消費中迅速增加。雖然牛肉消費環境相對復雜,難以收集具體的消費信息,但在《中國統計年鑒》中居民牛肉購買量增加、餐飲業持續繁榮和進口牛肉量增加迅速等數據中可以得到印證。根據一般規律,居民收入增長會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并改變飲食習慣,飲食中主糧占比會逐漸降低,肉類占比相對增加,特別是以牛肉為代表的高蛋白低脂肪、營養元素全面的肉類食品。牛肉消費主要分為家庭消費和外餐消費。近年來家庭消費除了從實體店購買牛肉外,通過網絡購買半加工牛肉進行烹飪的方式也逐漸流行起來。外餐消費的迅速增加成為近年來拉動牛肉消費的重要原因。根據相關部門發布的《2022牛排消費趨勢洞察》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牛肉消費量為884萬噸,環比增速達11%。牛肉消費中,高端牛肉增長量尤為明顯,雖價格高于普通牛肉2.7倍,但消費量已連續6年呈現上升趨勢。
(二)牛肉消費缺口不斷擴大
近十年來國內牛肉產量增速略顯緩慢(見圖1),在2003-2011年間,在保障自給的同時,牛肉實現了少量出口。但在2012年后,國內牛肉消費需求擴大,凈進口量迅速攀升,從2012年的4.9萬噸增長到2021年的212.7萬噸。
二、國內肉牛養殖產業的現狀
國內肉牛養殖業經過30余年的發展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產業規模大,結構較為合理。肉牛養殖體系大體可分為四部分:飼料生產、肉牛養殖、屠宰運輸和加工銷售。
(一)飼料飼草業迅速發展
根據肉牛的生長規模,需要同時使用飼料和飼草進行喂養。面對國內肉牛養殖業的蓬勃發展,反芻飼料和飼草均出現了需求缺口,這也促進了飼料飼草產業的發展。由于現代養殖業以舍飼為主,因此飼料工業是支撐現代畜牧養殖業發展的基礎產業。飼料生產企業的研發生產能力能夠反映養殖業的發展程度,改良飼料品質和增加產能可以為養殖業增產穩產提供保障。近年來,國內反芻動物飼料加工業發展較快,飼料種類日漸豐富,產量迅速增加。新增反芻飼料生產企業數量也屢創新高,并產生了一批龍頭企業。反芻飼料產量常年占飼料總產量的4.4%左右。2017年后,反芻飼料產量和占比都有所增加,到2020年產量達到1318.8萬噸,占總產量的5.22%。同時,大型飼料公司對研發環節和售后服務的重視程度較低,反芻飼料產品質量相差大、數據化程度較低依然是反芻飼料生產銷售中的短板。“十三五”規劃發布以來,國家相繼實施了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糧改飼和振興奶業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進現代飼草產業發展,飼草業在迅速發展的同時表現出“產量增、質量優、模式多、作用大、效益好”五個特點。2020年,飼草產量達到7160萬噸,全株青儲玉米平均畝產達到1050公斤,并且良好率達到90%以上。同時各地積極探索新的種植模式,以糧草輪作和豆禾混播為代表的種植模式得到有效推廣。要實現國家制定的國內牛羊肉和奶源自給率達到85%的目標,補齊飼料糧生產不足的短板,需要優質飼草總產量達到1.2億噸,目前還存在近5000萬噸的產能缺口。
(二)肉牛養殖的分布與規模
我國有悠久的養牛歷史,但均以役使用牛養殖為主。現代肉牛產業在起步較晚的情況下發展較快,在20世紀90年代后快速發展起來,形成東北、中原、西南和西北四大優勢產區,優勢產區牛肉總產量占全國牛肉產量的80%以上。國內肉牛養殖中小規模養殖場和大規模養殖場并存并重。家庭養殖和小養殖場的小規模散養模式雖然在逐年減少,但目前仍是國內最主要的肉牛飼養方式,每年出欄量占總量的60%以上。年出欄量在100-499頭之間和年出欄量5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數量逐年增加,已經成為肉牛出欄總量增長的動力。2020年國內存欄最多的20個規模畜牧集團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以及東北三處,總存欄46.6萬頭,占我國年底牛總存欄量的0.5%。肉牛行業規模化程度仍然較低,缺少大型和全國性牧業集團。在牛存欄量方面:從20世紀末到2014年期間,由于農耕用牛的減少,我國期末牛存欄量在持續降低,從1995年歷史最高點存欄1.32億頭降低到2013年最低點的0.89億頭。2013年后國內牛肉消費增加調動了養殖戶的增產熱情,但受到疫病影響和能繁母牛數量的限制,存欄量在震蕩中增加緩慢。同時牛肉進口量的迅速攀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國內養殖利潤的增長,限制了肉牛養殖業的擴張。2018年后受到國內牛肉消費市場持續擴大和非洲豬瘟的影響,牛肉需求更加突出,肉牛養殖熱情進一步得到激發。各地政府也適時出臺了相關激勵政策,在融資貸款、土地劃批和行政流程等方面實行便利。牛肉養殖加工企業的持續利好受到廣泛關注,相關企業新增注冊數量持續增加。如2020年相關企業注冊量同比增長58.4%,新增注冊企業數量達到了73308家。國內年底牛存欄量也因此較2017年增加523.3萬頭達到了9562萬頭。在牛肉產量方面:在1996年至2007由于農用機械的不斷推廣減少了役使用牛的需求,役用牛和肉牛的同時出欄推高了牛肉產量,牛肉產量從1996年355.7萬噸增長到2007年的626.2萬噸。2008年到2016年間,肉牛年出欄量沒有明顯提高,牛肉產量在小范圍內波動,年產量保持在613萬噸至629萬噸之間。2017年至今,規模化養殖場占比的增加,穩定提高了肉牛的出欄率與出欄量,加快了優質肉牛品種的推廣,改善了飼養環境,升級了飼養管理技術。肉牛養殖業向著專業化、規模化發展,實現了肉牛育肥時間降低,出欄酮體重提高的進步,其中育肥技術較高的育肥場,雜交牛胴體重可達到374kg/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應。肉牛養殖業的升級實現了牛肉的增產穩產,牛肉產量從2016年的616.9萬噸增長到2020年的672.5萬噸。
(三)屠宰加工企業的現狀
肉牛屠宰加工業經歷了從初期的個體加工屠宰為主到現在的大型專業屠宰場和中小型屠宰場并重的局面,經過技術引進和創新發展,目前國內擁有了完整的工藝流程,其中規模化龍頭企業已經具備了世界先進加工能力,有較為固定的肉牛來源,能夠在產業發展中起到示范和帶動作用。中小規模屠宰場雖然屠宰設施較為簡單且缺少穩定的肉牛來源,但因為場戶數量遠超大型屠宰場而提供了國內市場上大部分的冷鮮牛肉。近年來,由于能繁母牛存欄量得不到有效提高和肉牛出欄量增長緩慢造成了市場上牛源緊張,同時屠宰加工業卻因為產能提升迅速而形成了產能過剩,實際開工率不足設計能力的一半,造成了企業資源的浪費。
(四)大型農牧企業經營中的困難
大型農牧企業作為養殖業中規模大、技術高、帶動力強的行業代表,經營范圍一般涉及肉牛養殖到最終銷售的全部環節,資金需求大,管理復雜,同時企業自身發展好壞關系到能否快速實現肉牛養殖產業的升級。和國內其他產業的龍頭企業相比較,肉牛產業的大型農牧企業利潤率略高但整體經濟實力更弱。中小型農牧企業發展過程中常面臨疫病風險、利潤較低和資金緊張等問題。龍頭企業也常在經營管理、資金運營和風險防控等方面遇到困難。牛肉產銷巨頭內蒙古科爾沁牛業有限公司出現的外資爭奪公司控制權導致公司高層動蕩和河南伊賽集團由于資金鏈緊張進而申請破產就是國內畜牧企業發展中遭遇困難的案例。綜上而言,多而不大,大而不強的國內農牧企業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五)新冠疫情對國內牛肉消費與貿易的影響
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內持續傳播,增加了世界各國牛肉生產與貿易的難度。由于國內高效有力的防疫工作及時控制住疫情風險的蔓延,牛肉消費僅在2020年疫情剛爆發時外餐牛肉消費受到較大影響,防疫常態化管理后牛肉外餐消費就恢復了正常。在牛肉貿易方面,國家常根據防疫需要而暫停與違反防疫規定或檢疫不達標產品對應的出口國或出口企業間的貿易。2020年5月,澳大利亞4家牛肉出口商因違反雙方主管部門共同確定的檢驗檢疫要求被我國暫停進口,這四家肉類加工廠占澳洲對華牛肉出口額的35%以上。2021年9月,巴西的兩家牛肉出口商因包裝上經常檢驗出新冠病毒殘留被我國暫停進口。澳洲和巴西同為國內進口牛肉的主要來源國,牛肉進口貿易受阻給了國產牛肉擴大銷售的機會。國內知名餐飲企業呷哺呷哺就曾表示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而減少購買進口牛肉,增加國產牛肉的購買量。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常態化管理后,牛肉的進口貿易和國內牛肉消費得到全面恢復,不僅恢復到疫情前水平而且保持著較快的增長勢頭。
三、中國肉牛養殖業的發展機會與對策建議
牛肉生產加工業前期投資大、生產周期長、技術要求高、涉及部門廣,需要政府、企業和養殖戶的通力合作和長期努力才能實現養殖加工業的提質升級。要實現現代化牛肉生產加工鏈的協同發展,就需要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政府制定頂層規劃并對產業發展進行監管,充分發揮畜牧企業的帶動整合作用,激發中小養殖場戶的生產熱情,根據各地資源稟賦的不同形成各具特點的地方養殖業,將政策優勢、技術優勢或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最終實現產業的提質增效,創新升級。
(一)加強政府政策的宣傳與落實
政府根據國內養殖業發展現狀和居民消費需求的變化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促進肉牛養殖業發展。2020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要求國內牛羊肉自給率要保持在85%左右,鼓勵各省市根據地區特點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促進牛羊養殖業發展。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強調要加快構建現代養殖體系,積極發展牛羊產業。江西、云南和廣西等省、區均制定了加快牛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從政策、組織、技術、金融保險多方面提供保障,并對實現技術創新的企業和產業大縣實行激勵。發展肉牛養殖業應充分了解并利用國家政策,在品種改良、增加規模化養殖場戶、提高能繁母牛存欄占比,增強動物疫病防治等方面入手,解決長期以來限制肉牛養殖業發展的主要難題。各地政府應加強政策宣傳,營造良好的畜牧業發展環境,堅定養殖場戶增產穩產的信心,讓其了解可以利用的政策,抓住產業發展窗口期,培養一批現代養殖企業。同時,政府和監管部門應對大型飼料生產企業和肉牛生產加工企業加強監管審查,預防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和企業間的無序競爭,保障與企業合作的中小養殖場戶利益不受到侵害,實現產業的穩定發展。
(二)加快飼草業和飼料業發展
2022年農業農村部印發的《“十四五”全國飼草業發展規劃》要求到2025年全國優質飼草產量達到9800萬噸,牛羊飼草需求保障率達到80%以上。各地方政府應根據要求因地制宜,立足本地實際情況科學規劃飼草生產模式,扶持飼草生產企業,充分挖掘飼草生產潛力,引導資本、技術和人才等要素向優勢區域集中,實現種養結合。同時,要努力挖掘優良牧草新品種,中國雜交谷子之父趙治海表示我國目前在18億畝土地外,至少擁有2億畝可以用于生產飼用谷子的土地,通過種植這種在北方旱地畝產達400-600公斤的雜交谷子可以緩解我國目前飼草不足的問題。飼料加工企業應響應政府號召,加緊研發更加高效低價的反芻飼料,豐富產品種類,提高產能,為畜牧業發展提供飼料保障。
(三)加強農牧企業建設
農牧企業在產業協作中起著聯系上游養殖業和終端消費者的作用,是分配產業鏈利潤,穩定產業發展的核心,企業應提高業務能力,擴寬業務領域,加強企業管理能力,成為產業發展的領軍者。肉牛養殖企業和科研機構應積極引進國外優質肉牛品種,努力實現本地育種,培養一批適合南方生長、良種率高的肉牛新品種。企業應改善養殖結構,增加能繁母牛和良種肉牛的占比,建立一批架子牛繁殖基地,為各地中小養殖場提供架子牛購買渠道,降低南方從中部和北方購買架子牛育肥的費用。積極構建政府監管下以企業為中心,服務和引領中小養殖場戶的生產組織結構,實現企業為中小養殖場戶提供技術與渠道服務,形成區域內架子牛供給、肉牛收購、疫病防治為一體的肉牛養殖產業,打造地方特色品牌。企業應提高管理能力,發揮自身綜合實力的優勢對市場需求進行預測,合理設計產能,規避企業發展風險,避免盲目擴張帶來的產能浪費和資金緊張。企業的管理層要充分發揮企業家精神,借鑒成功案例,學習其中的關鍵技術和經營管理模式,克服本地經營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努力創新,根據本地資源稟賦情況開發特色肉牛養殖模式,發展出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和較強實力的牛肉生產加工企業。
參考文獻
[1]張賀.基于合作博弈視角的肉牛產業鏈利益分配機制研究[D].吉林農業大學,2015.
[2]石自忠,王明利,胡向東,等.我國肉牛養殖效率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17,19(2):1-8.
[3]楊振剛.從肉牛養殖到牛肉消費整個過程的食品安全問題分析[C]//第十一屆(2016)中國牛業發展大會論文集:《中國牛業科學》編輯部,2016:26-30.
[4]曹婷,李漢豐,劉誠,等.我國肉牛養殖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對策[J].家畜生態學報,2018,39(11):79-82.
[5]高奇.我國城鄉居民肉類消費特征及影響因素分析[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6.[2-5].
作者:布媧鶼·阿布拉 張立昌 李明 單位:新疆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上一篇:計算機課程教學與思政育人價值
- 下一篇:中醫兒科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