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企業涉稅風險標準化控制措施
時間:2022-09-06 08:51:01
導語:制造業企業涉稅風險標準化控制措施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制造業在我國經濟轉型升級中承擔了重要責任,促進制造業發展有利于穩定市場、夯實經濟基礎。稅收作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一個重要支出項和風險點,在管理中應根據行業和自身特點,合理開展稅收籌劃工作,降低企業稅收負擔,再通過必要的標準化管理措施,有效控制稅收風險。
稅收作為國家調節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在實現經濟“脫虛向實”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復雜的經濟環境中,有效利用好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稅負成本的同時控制好企業的稅收風險,既有利于國家戰略目標的實現,也有利于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
1制造業企業涉稅特點
1.1固定資產占比較高,稅收負擔較重
制造型企業的生產、加工、制造是以大量的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為依托。固定資產占企業總體資產的比重較高,是一個典型的重資產行業。在進行會計核算時,固定資產的投資成本并不全部體現為當期的成本費用,而是作為一種特殊形式的資產,按其使用年限或其他方式以折舊的形式將固定資產價值攤銷到各個會計期間的成本費用中。由于固定資產具有單位價值高、折舊年限長的特點,導致在企業購置固定資產初期,雖然占用大量流動資金,但每期攤銷的折舊額并不大,很可能在會計核算上仍處于盈利狀態,需要繳納較高的企業所得稅。所繳納的稅額會進一步擠占企業流動資金,甚至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1.2稅收優惠支持力度較大,稅收籌劃空間足
近年來國家出臺了許多稅收優惠政策,且政策力度在不斷加大。如增值稅稅率繼續下調,《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有關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海關總署公告2019年第39號)明確,增值稅稅率由原16%下調至13%,原10%下調至9%;到期優惠政策延期執行。《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延長部分稅收優惠政策執行期限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6號)將“企業新購入單價不超過500萬元的設備、器具,其成本費用可以在購入當期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一次性扣除”的政策延期至2023年12月31日。此外,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也進一步提高。《財政部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完善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公告》(財政部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13號)規定,自2021年1月1日起,除煙草外的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無形資產可以加計100%在稅前扣除、攤銷。這些政策大多具有普惠性質,少數需要滿足特定的條件。企業在經營管理中若能提前做好規劃,滿足規定的約束條件,將會取得很好的節稅效果。
1.3涉及稅種較多,稅收風險較大
制造業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較為復雜,經濟業務多,涉及的稅種也較多。從合法、合規的角度來看,各個稅種的計稅依據不同,計算方式不一,需要對各稅種的計算規則充分掌握和了解才能準確核算應納稅額,避免稅收法律糾紛。從經濟利益的角度來看,外部經濟環境變化迅速,稅收政策、法規在不斷更新,需要不斷關注最新的政策動向,才能盡可能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這些特征都對企業財務人員提出了很大的挑戰。
2制造業企業稅收籌劃的措施
2.1選擇合適的固定資產稅收折舊方法
依現行政策規定,一次性稅前扣除的設備、器具限定在單價500萬元內,對符合規定的可以一次性稅前扣除,針對單位價值過高的設備,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分開進行核算,以達到全額稅前扣除的目的。但在運用該政策時還應考慮企業的盈利狀況。若將新增固定資產全額稅前扣除后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為負數,且在5年虧損結轉期內沒有足夠的稅收利潤來補虧,為了避免這部分稅前扣除額度的浪費,可根據企業經營狀況的預估,選擇適用政策,按縮短折舊年限(不低于稅法規定最低折舊年限的60%)、加速折舊方法(雙倍余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調整應納稅所得額,或在稅務處理上采用與會計相同的方法進行核算。通過計算得出,不管采用哪種折舊方法,企業可以稅前扣除的總額一致,但當采用縮短折舊年限、加速折舊或一次性稅前扣除時,稅前扣除金額可以前移,減少前期所繳企業所得稅,獲得稅款對應資金的時間價值。
2.2加強研發費用的標準化歸集管理
根據2021年第13號公告,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雖然可以加計100%稅前扣除,但仍有明確的范圍和比例規定。首先,企業要以制造業業務為主營業務,且主營業務收入占收入總額的比例在50%以上。其次,研發中產生的人工費、折舊費、直接投入費等,與其他項目共用的需按合理方法進行分配,未分配的不可以稅前加計扣除。同時,其他相關費用不得超過可加計扣除研發費用總額的10%。這就要求企業做好歸口管理工作,對共用項目的發生過程做好記錄,合理分配混同費用。同時還需仔細甄別費用類型,避免誤入其他相關費用,導致這部分占比過高。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進一步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有關問題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21年第28號)的規定,原按照每一研發項目計算的“其他相關費用”限額,現在可以統一全部研發項目計算,納稅申報時應注意對超限額的“其他相關費用”在不同項目間的調整。此外,該公告還規定,企業10月份預繳企業所得稅時,可自主選擇就前三季度研發費用享受加計扣除優惠政策。將研發費用享受加計扣除的時間提前,可減輕企業預繳稅款的負擔,但也對企業日常的稅務資料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2.3在新收入準則下合理確定收入納稅時點
在2018年發布的新收入準則中,將企業確認收入的判斷標準由“主要風險和報酬轉移給了客戶”改為“客戶取得了相關商品的控制權”,給出了客戶取得控制權的五個可參考跡象,并增加了“合同資產”和“合同負債”科目。在舊準則下,企業為了方便核算、減少稅會差異,通常將商品發出作為收入確認時點,同時開票繳納增值稅。但在新收入準則下,確認收入的一個重要參考標準是“客戶已接受該商品”,意味著需要客戶驗收商品或附條件銷售的條件達成時才能確認收入,不能確認的在“合同負債”科目中核算。在進行企業所得稅預繳時,收入確認時點的差異可能會影響當期利潤總額,從而帶來一個月或一個季度應納稅額的時間價值。因此,在充分考慮企業財務目標的前提下,應盡量等到完全滿足收入確認條件后再確認,避免提前確認收入。從流轉稅來看,企業涉及的主要是增值稅。根據增值稅暫行條例之規定,企業發生應稅銷售行為,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收訖銷售款項或取得索取銷售款項憑據的當天,先開具發票的為開具發票的當天。在實務中,應避免過早開具發票導致納稅時間提前。此外,采取賒銷和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的,納稅義務發生時間為書面合同約定的收款日當天。因此在訂立合同時,應充分考慮客戶的資金狀況和交易習慣,合理確定收款時間,防止收不到貨款的同時還需墊付應繳納的增值稅,避免應收賬款賬齡過長。
3降低制造業企業涉稅風險的標準化措施
企業一般都建立了不同程度的風險管理制度,但較少有專門的稅務風險管理制度。稅收成本在企業的經營成本中占有很大比重。稅收成本過高會增加企業的經營成本,削弱企業競爭力。因此,企業應加快完善標準的風險管理體系,建立健全稅務風險管理制度,創新稅務風險管理辦法,提高稅務風險管理能力,以期從整體上降低稅收負擔,防范稅務風險。
3.1構建稅務標準化管理職能體系
稅收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做到事前規劃、事中控制、事后檢查。同時,涉及的內容眾多,需要不同部門提供管理資料或落實工作安排。因此要從制度設計出發,在企業規章中設置專門的稅務管理制度,規范工作流程,明確各部門職責,劃分責任人,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將管理計劃落到實處。各部門的具體工作職責可劃分為:財務部門根據歷年納稅情況制定稅收計劃,業務部門負責按時按需上報經營數據,再根據財務部門的反饋及時調整管理方式。財務部門在制定稅收計劃時,應加強與稅務局、事務所等外部專業部門的溝通,尋得專業化建議,同時還需有不相容崗位人員對計劃方案進行稽核,最大程度保證稅收計劃的合理性、合規性。
3.2建立稅收風險預警機制
稅額、稅負率的變動與企業的經營狀況息息相關。企業應對企業財務狀況進行分析,設置稅收風險預警值,當實際稅負情況發生較大波動時,需要深入分析波動原因,給出合理解釋或及時糾正錯誤行為。以企業主要繳納的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為例。1)增值稅稅負變化。增值稅與企業銷售應稅商品和服務取得相關的進項稅額直接相關,如果增值稅稅負率發生較大波動,需深入分析波動原因。在銷項稅額方面,應關注企業取得收入時是否及時開具發票,或企業的收入結構有沒有發生較大變化,企業產品結構是否出現問題;在進項稅額方面,應考慮購進原材料是否及時取得專用發票,進項稅額是否都進行了認證抵扣,是否有大額的進項轉出項目等。2)企業所得稅稅負變化。按稅法規定,企業所得稅的名義稅率為25%,但由于稅收優惠和納稅調整項目的存在,實際稅率一般會低于名義稅率。通常來講,在稅法政策穩定的情況下,企業實際所得稅負稅率不會發生太大變化,如發生較大波動,則需重點對納稅調整項目進行分析,關注納稅調增項目是否有不規范、不合理的超限額支出,納稅調減項目是否源自收入結構的較大變動,是否有錯誤適用調減的情況。除此之外,主管稅務機關在進行納稅評估時也會按照《納稅評估管理辦法》中設置的相應預警值對企業增值稅稅負率、所得稅稅收負擔率、營業收入變動率、營業成本變動率等進行判斷。企業在日常管理中應注意這些指標的變動幅度,對異常情況及時查明原因,做出合理的說明,預防稅務處罰風險。
3.3加強稅收稽核、管理工作
稅收與各項財務數據之間有著鉤稽關系,可以通過復核工作對企業納稅合規性進行交叉驗證。以增值稅為例,企業當期賬面銷項稅額應與開票系統金額一致,若不一致則可能存在漏開發票、發票未及時入賬等問題。每月納稅申報工作結束后應對已繳納的稅收進行清查,是否對所有稅種已按稅法規定及時進行申報納稅,銀行存款支出是否與稅收支出、賬面稅額相一致,是否有欠繳的稅款等。對于規章制度中指明的備查資料要進行規范管理,如取得的政府補助、研發費用支出項目的核算、歸集,做好日常記錄管理,記錄資料要準確翔實,不定期進行核查,以便及時發現錯誤并糾正,確保運行過程符合規范。
3.4加強人員培養工作
為提高稅務核算工作的質量,還應注重財務人員專業能力的提升,定期開展培訓工作,在部門內部進行交流分享或聘請外部專業人員組織專項培訓。在進行人員評價時,還可以將稅務工作質量納入績效考評,強化財務人員的責任意識,培養其優化工作內容、工作方式的主動性。
4結語
目前有許多優惠政策都旨在降低制造業企業的整體稅收負擔,并在根據經濟發展狀況不停地進行完善。行業發展的政策氛圍積極向好。在此基礎上,企業自身應積極提高稅務管理能力,一方面積極適用稅收優惠政策,降低稅收負擔,提升企業競爭能力,另一方面需要加強納稅管理,建立有效的稅收風險控制制度,使企業實現長足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蔡嫚.制造業企業稅務風險內部控制研究[D].廣州:廣東財經大學,2019.
[2]宋鵬飛.D機械公司的企業所得稅納稅籌劃[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9.
[3]聞芒.淺議制造型企業所得稅稅收籌劃研究[J].財會學習,2019(32):155-156.
作者:劉幸子 單位:貴州航天控制技術有限公司
- 上一篇:服裝結構基礎課程教學改革措施
- 下一篇:油田地面工程基建項目風險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