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藥物個體化用藥方案

時間:2022-08-31 11:10:17

導語:抗血小板藥物個體化用藥方案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抗血小板藥物個體化用藥方案

摘要:1例45歲男性患者,因“言語含糊、右側肢體力弱11h余”入院。入院后診斷為急性腦梗死、高血壓3級(很高危組)。入院后予以雙聯抗血小板、降脂及改善微循環等治療。入院第2日下午出現胸悶、氣促,言語含糊癥狀較前加重,考慮卒中進展。臨床藥師評估治療方案后,積極尋找循證學依據,與醫師一起制訂個體化用藥方案,經積極治療及加強藥學監護后,該患者言語含糊、肢體肌力癥狀得到明顯改善,且無相關并發癥發生,14d后患者好轉予以出院,出院后為期3個月隨訪未發現腦梗死復發及出血事件發生。

關鍵詞:進展性腦梗死;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羅非班;替格瑞洛;藥物基因組學

進展性腦梗死(progressingstroke,PIS)是指腦梗死引發的輕微神經功能損傷,并在2~3d內出現神經功能缺損癥狀階梯式或漸進式加重[1]。進展性腦梗死發病率為9.8%~37%,且具有較高致殘性和致死率[2]。目前臨床治療進展性腦梗死缺乏特效手段,雖然抗血小板藥物是臨床治療腦梗死及預防其進展或復發的基石,但口服抗血小板藥物無法完全覆蓋血栓形成的全部環節,特別是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抵抗者而言,合理選取抗血小板藥物對預防腦梗死進展及復發非常關鍵。本研究對1例進展性腦梗死患者抗血小板藥物治療過程進行分析和探討,旨在為臨床治療進展性腦梗死提供參考。

1病例資料

患者,男性,45歲,因“言語含糊、右側肢體力弱11h余”于2021年3月9日入院。查體:體溫36.7℃,脈搏72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壓171/86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精神較差、言語含糊,右側肢體肌力4級,閉目難立征陽性,右側指鼻試驗睜眼可疑陽性,走一字步不穩,飲水試驗陰性。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分2分。輔助檢查:急診頭顱CT未異常,右肺中葉纖維灶。頭顱磁共振檢查示:左側基底節區急性期腦梗死,輕微腦白質變性;右側上頜竇黏膜下囊腫;右側大腦前動脈A1段無異常;右側胚胎型大腦后動脈;左側優勢型椎動脈。入院診斷:①急性腦梗死;②高血壓3級(很高危組)。

2治療過程

患者入院診斷為急性腦梗死,結合患者病情予以阿司匹林腸溶片100mgpoqd聯合氯吡格雷片75mgpoqd抗血小板聚集,同時予以降脂、改善微循環及腦功能代謝等常規治療。入院第2日16:25患者訴出現胸悶、氣促,言語含糊癥狀較前加重,考慮卒中進展,暫停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改用鹽酸替羅非班氯化鈉注射液持續泵入,并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相關藥物基因組學檢測。入院第10日,基因檢測結果回報:阿司匹林GP1BA、PTGS1、LTC4S檢測結果提示抵抗風險低;氯吡格雷CYP2C19檢測結果提示中間代謝,血小板抑制作用降低,殘余血小板聚集率較高,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較高。臨床藥師根據基因檢測結果建議藥物改為阿司匹林腸溶片100mgpoqd聯合替格瑞洛90mgpobid。經過14d治療,患者言語含糊顯著改善、未有明顯左側肢體活動障礙,病情好轉出院。出院后繼續予以阿司匹林腸溶片100mgpoqd聯合替格瑞洛片90mgpoqd治療,共用21d(加上住院用藥時間),隨后改為阿司匹林100mgpoqd長期抗血小板。

3抗血小板藥物治療方案分析及藥學監護

根據患者臨床癥狀和輔助檢查結果,急性腦梗死診斷明確,患者既往未有風濕性心臟病史、心房纖顫等心源性疾病,且根據TOAST分型,需考慮為大動脈粥樣硬化型。國內外指南[3-4]推薦,對未接受溶栓治療的急性腦梗死患者,應盡早予以抗血小板聚集藥物治療,有表1中適應證的可予以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臨床藥師認為患者為急性腦梗死患者,NIHSS評分2分,且未接受溶栓治療,予以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聯合治療合理。同時臨床藥師為患者制訂抗血小板藥物治療監護計劃:患者診斷為急性腦梗死,具有誘發應激性潰瘍的應激源,同時有抗血小板治療的危險因素,因此臨床藥師告知患者服用雙聯抗血小板治療的益處和風險,并密切監測患者是否有皮膚瘀斑、牙齦出血和胃腸道出血等不良反應。患者入院第2日下午,出現胸悶、氣促,言語含糊癥狀較前加重,考慮為進展性腦梗死。雖然抗血小板治療是目前臨床治療腦梗死的基本策略,然而有部分患者在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后仍可見病情進展或復發。上述現象需考慮兩方面,一方面是現有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及噻吩吡啶類(氯吡格雷)未完全作用于血小板聚集的所有信號通路[5];另一方面,患者對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存在藥物抵抗。而血小板糖蛋白(glycoprotein,GP)Ⅱb/Ⅲa受體是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的最終通路,其通過占據受體位點,使之不能與黏附蛋白結合,從而特異且快速抑制血小板聚集,其中替羅非班是國內應用最廣泛的GPⅡb/Ⅲa受體拮抗劑[6]。《替羅非班在動脈粥樣硬化性腦血管疾病中臨床應用專家共識》[5]建議,對于動脈閉塞型的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替羅非班可有效改善其神經功能狀態。該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療,仍發生進展性卒中,考慮可能存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抵抗,故臨床藥師建議暫停硫酸氫氯吡格雷片、阿司匹林腸溶片,加用鹽酸替羅非班氯化鈉注射液持續泵入,并行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藥物基因組學檢測,臨床醫師采納。入院9d以來患者神經功能受損得到改善,疾病未再進展。入院第10日,藥物基因組學檢測結果回報:阿司匹林GP1BA、PTGS1、LTC4S檢測結果提示抵抗風險低;氯吡格雷CYP2C19檢測結果提示中間代謝,血小板抑制作用降低,殘余血小板聚集率較高,心血管不良事件風險較高。研究報道提示,替格瑞洛自身具有活性,無需經肝臟代謝即可直接發揮療效,同時該藥受基因多態性的影響較小,其代謝產物活性與替格瑞洛相近,使其臨床療效進一步增強[7]。周麗娟等[8]研究發現,對氯吡格雷抵抗患者而言,替格瑞洛能明顯降低血小板聚集率。Wang等[9]研究發現,予氯吡格雷75mg·d-1(負荷劑量300mg)聯合阿司匹林100mg·d-1(負荷劑量100~300mg)治療21d后改為氯吡格雷75mg·d-1(60d)相比,替格瑞洛90mgbid(負荷劑量180mg)聯合阿司匹林100mg·d-1(負荷劑量100~300mg)21d后改為替格瑞洛90mgbid(60d),可顯著降低非致殘性缺血性腦血管事件患者的血小板高反應性(RR0.4,95%CI0.28~0.56,P<0.001)。多項高質量臨床研究均證實,替格瑞洛聯合阿司匹林能減少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90d內卒中再發及死亡風險[10-14]。《2021AHA/ASA指南: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患者的卒中預防》[4]推薦,24h內發生小卒中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合并同側顱內大動脈有>30%的狹窄的患者,阿司匹林聯合替格瑞洛30d可降低卒中復發風險。臨床藥師根據患者藥物基因組學檢測結果及相關循證學依據,并鑒于雙抗30d會增加患者出血風險,建議抗血小板治療方案改為阿司匹林腸溶片100mgpoqd聯合替格瑞洛90mgpobid,繼續服用10d后改為阿司匹林腸溶片100mgpoqd長期二級預防治療,臨床醫師采納。后臨床藥師對患者進行3個月隨訪,未發現有腦梗死復發及出血事件。

4小結

國內外指南推薦,發病在24h內的輕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NIHSS評分≤3分),可予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合治療,療程21~90d,后改為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進行二級預防。小動脈硬化進展性腦梗死患者可選用靜脈輸注替羅非班,但其療程仍需進一步探討。對于氯吡格雷中代謝或慢代謝者,替格瑞洛可作為替代用藥。臨床藥師通過分析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使用指征、雙抗后仍發生進展性腦梗死的原因、結合循證學依據及藥物基因組學,協助醫師制訂個體化治療方案,并做好藥學監護,有助于實現患者個體化用藥,提高其用藥合理性及安全性。

作者:陽巍 黃海花 范秀珍 單位:邵陽學院附屬第一醫院臨床藥學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