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大探二》藝術價值的分析

時間:2022-07-10 16:38:21

導語:京劇《大探二》藝術價值的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京劇《大探二》藝術價值的分析

【摘要】在中國地方戲曲中,清朝時期就有《大保國》和《二進宮》的劇本。京劇《大保國》《探皇陵》《二進宮》這三出戲可以分開演,也可以合在一起演,簡稱《大探二》,又稱《龍鳳閣》,凡是習生、旦、凈行的演員,基本都要學唱這出戲。時至今日,《大探二》仍是久演不衰的經典劇目之一。

【關鍵詞】京劇;大探二;藝術價值;中國戲曲

一、《大探二》傳統文化價值

戲曲里講的歷史故事,大都出自史料文學、民間故事、民間傳說,難免有些內容是虛構、杜撰的,我們不能完全把劇情當作歷史。但戲曲講的很多故事,有助于研究社會歷史文化和思想,具有文化育人的功能。《大探二》是一出流傳較廣的傳統劇目,講的是忠臣除奸佞護幼主的故事,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忠孝”精神,其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一儒家思想,成為人們處理自我與他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基本原則。《大探二》全劇除前面的引子和定場詩,幾乎全是唱,有戲劇評論家稱“其風格近似歌劇”。這出戲使用一桌兩椅作為布景,除用帳子屏風烘托宮廷氛圍外,全憑三個主演的唱腔和表演來推動劇情發展,其唱腔和伴奏安排得當,音樂效果緊湊動聽。

二、《大探二》唱腔藝術探析

這出戲能成為京劇的經典,為眾多名家常演不衰,離不開幾代京劇大家精心雕琢出來的經典唱腔音樂。這出戲旋律動聽,音樂板式豐富,組織架構合理嚴謹,成為老生、銅錘花臉、青衣經典演出劇目,其演唱難度大,非常考驗演員的基本功。京劇界有句俗語,文怕《二進宮》。京劇《二進宮》是京劇經典傳統戲《大保國》《探皇陵》《二進宮》三出折子戲中,最精彩之處,可謂先聲奪人,唱腔和音樂設計恰到好處。本文以這部戲的唱腔和音樂為主線,探究《大探二》的藝術價值。隨著二黃小開門音樂響起,李艷妃出場,引子、定場詩念完后是一段二黃慢板。和大多數京劇劇目一樣,二黃慢板屢見不鮮,多用來抒情敘事,曲調雖平緩但很難把握,需要演員具有強大的基本功。這里唱的慢板行腔中規中矩,以敘事為主,唱腔配著伴奏音樂,京二胡的加入增添了幾分韻味,濃郁的正宮戲風采開始展露。這段訴說了先王晏駕太子年幼,只得暫將王位傳于太師李良的無奈之舉,也有助于推動劇情往下發展。接著,太師李良請文武朝臣畫押,他的唱腔基于二、三路角色特點,唱腔中正平和,中規中矩。徐延昭在這部戲里拿著的銅錘,是老王賜予的,可上打昏君下打饞臣,京劇泛稱偏重唱功的花臉角色為銅錘花臉,就是從這部戲得來的。徐延昭說,不愿畫押,隨后就出場了,唱腔是二黃搖板,即在緊湊的節奏中舒緩地進行演唱,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緊拉慢唱,節奏緊湊但是行腔緩慢,在緊密節奏的樂隊檀板聲中,自由延伸地唱出,唱腔形成獨特的張力感覺,具有彈性與韌性,把徐延昭剛正秉直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其聲音響亮而有威嚴,成熟穩重,有明王朝武官的精神風貌。隨著一聲“千歲慢走”,楊波出場,演唱一段二黃散板,也就是散拉散唱,節奏自由,根據劇情和人物性格特點以及唱腔可循規律掌控節奏,考驗著演員對散板節奏的控制力,當然演員和琴師的默契配合也很重要,體現出演員、琴師私下里經常合作打磨唱腔的魚水關系。往下是楊波、徐延昭和李艷妃的二黃原板對唱,是2/4拍節奏,這段對唱簡潔耐聽,有鮮明的行腔特點,不落俗套,在京劇是少見的老生、花臉、青衣三人對唱,在舒緩的行腔中,京胡、京二胡相互配合,透露出大氣磅礴的宮廷氛圍。隨著唱腔、音樂還有鑼鼓點的響起,徐延昭、楊波一起踱步,邁進宮門,參見李艷妃,觀眾也被帶進這宮廷大殿中。三人對唱結束,劇情進一步展開。楊波思維敏銳,善于談古論今,也會利用人心,在劇中,他多次跟徐延昭訴說自己的官職小,他依靠著徐延昭的勢力,在殿上多次參奏李良,還挑動徐延昭用銅錘去打李良,甚至趁亂給李良補上兩腳,他忠但不愚忠,飽讀詩書也歷經坎坷,如同在《二進宮》中楊波的自我表述,“十年寒窗,九載遨游,八月科場,七篇文章”。他思想周密、有文雅的精神風貌,為了在宮廷立足,不擇手段,但手中的權力不只是為了自己,他既有治國平天下的理想,也有為了江山社稷穩固,天下百姓生活安康的奮斗精神,楊波在劇中具有較為復雜的內心活動,很有代表性。像這種具有復雜的內心活動的人物,在京劇劇目中是非常罕見的。京劇二黃快三眼是由二黃原板發展而來的,屬于一板三眼,節奏比較快,4/4拍,與原板、慢板比較,其結構更加復雜緊湊,旋律的行進更加富有波動性。業界普遍認為,楊波唱的二黃快三眼用在這里是合適的。《大探二》二黃快三眼以敘事為主,談古論今,其中用了四個“只殺得”排比句,字字珠璣,據理論證,節奏平緩中見奇峰,加上樂隊的快速演奏托襯,可謂珠聯璧合,猶如激流中駕舟,雖暗渦涌動但履險如夷,觀眾如身臨其境,隨著“十八年改國號臣不能全知”的唱句結束,觀者終于安全抵達彼岸,令人拍案叫絕。徐延昭還有兩段二黃原板,唱的是先王坐江山時發生的事以及唐僖宗時一些變故,包含與李艷妃的對唱。不同于別的二黃原板,這里更為清新流暢,著重敘述故事,有幾個斷句式行腔,令人印象深刻,與李艷妃的西皮原板轉快板對唱,更是把全劇氣氛推向首個高點,行腔逐漸情緒激昂,字字清晰干脆,隨著“金鑲玉璽朝下打”“銅錘我打你個碎紛紛”在你來我往的快板式對唱中,戛然而止,君臣對話言辭犀利,平白直敘,略失君臣體統,大有不可收場之勢。像這樣平白直敘的唱詞在戲曲中很常見,屢見不鮮。現在很多新編戲中文雅的詞句層出不窮,有人指出,戲曲藝術應因時制宜,因地制宜,“適應”是為了征服,通俗易懂口語化的詞語便于溝通交流。楊波也有兩段二黃原板唱段,很有代表性,唱詞工整,唱腔優雅,略帶激昂。“漢高皇路過芒碭山”唱段開始的這一句的拖腔很獨特,宛轉悠揚,不同于其他劇目老生原板唱段,很多劇目原板唱腔幾乎一句一個過門伴奏,后面才開始略微收緊,在這里整段詞句銜接緊湊,唱腔流暢清新,不僅符合劇情,也把楊波靈活掌控局面,足智多謀的特點刻畫得異常突出。“赤須火龍從天降”唱段同樣是這一特性,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這兩段唱的時間都不長,但是分量很重,且具有一定難度,因行腔優美耐聽,被眾多京劇演員所喜愛。業界認為《大探二》之大保國是以楊波為首的,探皇陵以徐延昭為首,二進宮以李艷妃、楊波為首,樂隊定調門以所扮演演員為主,現在劇團大多遵循這一規律。還有幾句二黃散板,大都是高腔,幾個人輪番唱了半個多小時了,還要檢驗演員的功夫,如同京劇《坐宮》“叫小番”,這是京劇的特點,往往頭一句就先聲奪人,末了也給演員設個套,進行考驗。在《大探二》中,高腔多達十余處,聽眾也大呼過癮。隨著李艷妃西皮流水板唱段結束,君臣不歡而散,《大探二》之大保國結束。接著就是《探皇陵》了,這一折有銅錘花臉有名的唱段“聽譙樓打罷了初更時候”,有導板、回龍、原板、散板較完整的大段成套二黃唱段,與《探陰山》有區別。《探皇陵》要舒展些,敘事為主,戲考劇本有徐延昭夸贊楊波家將的唱段,現在基本不唱了,舍去這些唱段還是有遺憾的。現在演出版本只保留著《探皇陵》大段成套唱腔,大概是因為時間的關系吧,畢竟《大探二》有近兩個小時。民間有人云,“要想聽,二進宮”。《二進宮》這一折,包括老生、花臉、青衣大段二黃慢板唱腔。老生“千歲爺進寒宮休要慌忙”,花臉“說什么學韓信命喪未央”,青衣“自那日與徐楊決裂以后”“李艷妃坐昭陽前思后想”等唱段的難度相當大,唱腔板式腔調豐富多彩、變化萬千,極具動感和美感的曲調在連綿不斷的變化中層層遞進,令人心神陶醉,其唱腔表現程式與歌劇有異曲同工之妙,尤其到三人對唱“懷抱著幼主爺把國執掌”這一環節,其流暢優美的唱腔,融合交叉的詞句處理,高亢激昂慷慨蒼勁又細膩婉轉的音樂特點,充分奠定了《大探二》獨有的崇高地位。京劇發展史上各個流派競相上演《大探二》,有多個版本流傳至今。視覺處理上,服裝造型、紋飾圖樣以及色彩配比是《大探二》京劇美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著極大的含金量,那團龍鳳紋海浪云頭,皮黃聲腔高亢低回,每一部分每一個細節都對應著中國文化密碼,顯露出京劇的博大精深。有國外戲劇家談到京劇時說,中國戲曲講故事,其雄壯的音樂,壯觀的視覺和復雜的技巧表演,使觀眾能真正領略世界上最扣人心弦最宏偉華麗的戲劇藝術。京劇《大探二》劇情隨著《二進宮》的展開而逐漸趨于高潮,其運腔之細膩和激昂達到了震撼人心的程度。隨著李艷妃唱出“我封你七歲孩童戴紗帽”,楊波唱“叩罷頭來謝罷恩”,對徐延昭唱“大明江山全仗你”,徐延昭唱“保國家還借你楊家父子兵”,這幾句酣暢淋漓的高腔,將整劇氣氛完全推向頂峰,讓人們再一次領略京劇聲腔的博大華麗魅力。徐、楊兩家派人把守宮廷,解除危機,李艷妃也給楊波加封號,三人冰釋前嫌,眾人皆大歡喜,《大探二》這出戲也就此結束。

三、京劇與其他藝術的共性

京劇這類板腔體戲曲音樂與西方交響樂有很多相似之處,表現方式與歌劇、音樂劇也有相同之處,具有程式化表演特點,以聲腔藝術帶動藝術的發展傳承,都有各自的名家名段流傳至今。在影響力方面,京劇的美學價值和西方戲劇、音樂劇一樣出色,在各自國家各種文藝作品中占據著重要位置。當年梅蘭芳訪美是中美文化交流一大盛事,人們爭相觀看京劇之獨特魅力,隨著梅蘭芳訪日訪蘇,世界為之矚目,京劇一躍成為世界三大戲劇藝術表演體系之一。當年胡適先生深受西方藝術影響,即使有些排斥京劇也承認京劇那雋永獨特的魅力。隨著時代的發展,京劇劇目流傳極其廣泛,各地劇團也較多,觀眾面非常廣闊,影響相當深遠。

四、結語

京劇承載了深厚的中國文化底蘊,誕生了諸多名家流派,其獨樹一幟的聲腔藝術和表演方式,暗藏著中國文化密碼與儒、道、釋豐富的文化藝術價值。京劇是中國戲曲藝術之翹楚,其發展關系著中國文化的前景和中國戲曲藝術的走向。現在我國不斷加大對傳統文化的保護和扶持力度,相信京劇藝術會逐漸走向繁榮發展。

作者:任建軍 單位:山東省東營市文化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