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老年人中醫養生和智慧養老的路徑

時間:2022-07-07 15:15:05

導語:社區老年人中醫養生和智慧養老的路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社區老年人中醫養生和智慧養老的路徑

[摘要]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穩定、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的重要標志與產物。然而,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持續加深,隨之而來的養老問題、醫療問題等將會對整個社會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因此,如何提升與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與健康狀況已成為當今世界關注的熱點與焦點。以中醫養生與智慧養老的融合視角探討社區老年人的養老路徑,旨在通過新視域研究老年人生活質量提升的可行性與有效性。

[關鍵詞]社區;老年人;中醫養生智慧養老;融合

目前,我國呈現出消費結構多元化、家庭小型化、農村城市化與人口老齡化的社會發展趨勢,以往的養老服務功能弱化態勢十分明顯,特別是獨生子女既要兼顧工作又要照顧老人,特殊情況甚至需要分散更多時間與精力,因而難免在照顧老人時力不從心。在此背景下,養老問題逐漸對社會的期望值越來越高,迫切需要強化社會對老年群體的服務與照顧功能,而中醫養生與智慧養老融合成為可供社區老年人選擇的養老路徑之一。

一、中醫養生的科學要義及發展現狀

(一)中醫養生的基本內涵

中醫養生指的是以中醫理論為指導,通過活動形體、調節飲食、調適寒暑、保養精氣等多種手段,達成延年益壽、提升健康、減少疾病、保養身體的目的。中醫養生涵蓋的范疇非常廣泛,主要包括經絡養生、氣功養生、體質養生、運動養生、情志養生、膳食養生、睡眠養生、四季養生等內容,強調睡眠、便利與飲食。[1]中醫養生具有突出的簡、便、廉、驗等特征,在我國老年群體身體健康方面發揮著不可忽視的功能與作用,并日益引起世界矚目。

(二)中醫養生的發展現狀

伴隨我國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持續攀升,老年群體對健康的需求與期望也隨之增加。而中醫養生防病理論作為中華民族歷史的積累與沉淀,中醫藥技術適宜老年人群體保健養生。在此發展背景下,國務院頒發了《關于扶持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從政策方面為中醫養生行業的更好更快發展提供了強大支持。結合實際情況發現,我國社區老年人有關中醫養生方面的知識與技術認知存在差異,且表現出年齡與認知度呈正相關特征。其中,小學文化程度以下的社區老年人在環境養生知識方面的儲備比較豐富,大學文化水平以上的社區老年人則更了解體質養生。同時,不同職業的老年人對運動養生、情志養生、藥物養生等知識的認知度也不盡相同。例如,醫護人員擅長藥物養生,但無職業人員在此方面的認知度則最低;工人對情志養生的認知水平最高,但農民在此方面則嚴重缺乏了解;工人對運動養生的認知度也處于較高水平,但公務員對運動養生的認知水平卻最低;鄉鎮地區的老年群體具備較高的情志養生認知,但農村老年人在此方面的認知度則較低;家庭年均收入與中醫養生知識的認知度呈現正相關的關系;未婚群體更為關注體質養生,但喪偶群體則在此方面認知最低。

二、智慧養老的內涵闡析及發展現狀

(一)智慧養老的基本內涵

智慧養老是指面向養老機構、社區及老人的傳感網系統和信息平臺,以及在此基礎上提供的低成本、高效、快捷、實時的,智能化、互聯化與物聯化的一種養老服務。隨著新時代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愈來愈多的新型養老模式誕生并流行,目的在于有效解決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問題,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是集信息化養老、候鳥式養老與智慧養老于一體的全新中國式養老模式。[2]結合實際情況可知,智慧養老在實操過程中的快速成長與良好運營,獲得了媒體、公眾、行業與政府的廣泛關注和認可,更有助于老年人能夠享受到物聯網時代帶來的舒適與便捷。

(二)智慧養老的發展現狀

2012年,我國老齡辦首次提出了“智慧化養老”的新理念,支持與鼓勵智慧養老探索;2015年,國務院出臺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提出要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2017年,我國多部門聯合印發的《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明確提出將在5年內建成500個智慧健康養老示范社區,標志著我國智慧養老開始步入快車道。社區作為家庭和社會之間的紐帶,也是老年人居住與生活的核心區域,開展社區智慧養老,不僅僅包括信息化系統的完善,還包括老年人居家養老環境的優化與改善。在推動社區養老社會化的發展進程中,通過整合與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養老服務中介組織、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等,能夠極大提升社區的養老服務水平與能力。目前,我國智慧養老依然處于探索階段,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一是遠程監控社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借助于智慧養老理念,充分利用物聯網技術,通過安裝的各類傳感器及時告知家人或社區服務人員,實現遠程監控老年人生活的狀態。二是監測老人健康。智慧養老不但為老人安全提供保障,而且全方位監測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三是操作便捷,智能“云同步”。以當前應用比較廣泛的老年人智能腕表為例,不僅可以隨時隨地監測佩戴腕表老人的心率、血氧與血壓等一系列基本健康數據,而且設有親情撥號、一鍵呼救等簡便的操作功能,借助移動網絡互聯技術實現監測數據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老人親屬等相互間的“云同步”,大幅提升了數據共享水平。

三、社區老年人中醫養生與智慧養老的融合路徑

中醫養生和智慧養老模式,旨在充分發揮中醫養生防病優勢,通過將中醫養生優勢引入到智慧養老設備研發中,構建以中醫養生為主導、以信息化為基礎的智慧養老服務系統,并與其他社會服務有機配合,搭建具有人性化與科學化特色的新型社區養老服務體系。

(一)中醫養生與老年人可穿戴設備的融合

老年人可穿戴醫療設備由互聯網與終端傳感器兩部分構成,是以物聯網為基礎構建的一種醫療服務系統,通常用于老年人基礎健康信息采集、有助于降低人為誤差并獲取客觀信息。因中醫四診信息采集要求醫生具備豐富的從醫經驗,加之社區醫生或家庭醫生無法實時監控老人病情,所以應用可穿戴設備能夠有效彌補這一不足之處。作為可穿戴設備的基礎環節,中醫養生與智慧養老融合模式通過與中醫監控管理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可以實現健康數據隨即監測并傳送到數據中心,再通過電子媒介遠程連接到社區醫生,同時實現與社區、養老機構、家庭之間的信息共享。

(二)中醫養生與養老機器人的融合

養老機器人的推廣與普及可以有效解決養老護理人才稀缺的瓶頸,基于適宜技術開發與中醫基礎理論的智能養生機器人已成為我國當前醫療器械領域中的研發熱點。與傳統的養生保健理療儀器不同,智能養生機器人更具人性化與智能化,與中醫養生防病理論也更為契合,能夠在養老機構、社區或家庭等多場景中應用,從而最大化滿足老年養老人群的健康保健所需,為養老人群提供便利的中醫保健治療。[3]

(三)中醫養生與云端閉環、人工智能醫療的融合

互聯網云的閉環為信息共享與數據分析提供了可能,促使社區養老人群與居家養老人群可以借助互聯網中醫藥服務平臺與簽約醫生、主管醫療單位之間實現對接,不但能夠享受遠程會診、專家坐診、分級診療與轉診綠色通道等服務,而且可以使用養老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衍生提供的藥方代煎、中醫健康咨詢、配送中藥以及老年中醫藥旅游等一系列增值服務。互聯網云端閉環式的中醫養生與智慧養老融合模式,有助于促進優質醫療健康資源的下沉,穩步帶動養老產業鏈和中醫藥產業之間的聯動,從而最大程度滿足養老人群多層次的中醫養生服務需求。與此同時,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日臻成熟,AI和中醫養生的融合促使老年人疾病診斷率持續提升,借助數據分析深挖用藥規律,特別是名老中醫的用藥規律,充分應用關聯規則等技術有效實現機器的反復練習與深度學習,實現診療效果的不斷增強。另外,中醫養生和AI的融合,不但可以開展診斷功能,而且能夠結合老年人的體質特征提供飲食調理等建議,甚至可以提醒用藥以及陪護聊天等,且能根據提問給予科學回答以及提供實用高效的中醫保養建議。

(四)設立中醫養生健康信息管理平臺

信息化時代背景下,獲取基礎數據是重中之重,因而構建社區養老人群中醫養生健康信息管理監測共享平臺是必然趨勢。特別是在智慧養老新時期,最大限度發揮社區中醫養生健康信息管理的樞紐作用以及老年人群健康和疾病大樣本知識庫的參考功能至關重要。該平臺所收集到的各種數據是有效開展醫療的重要依據,終端設備結合數據信息能夠提供針對性的調理建議,制定相應的養生方案,并按照用戶癥狀反饋借助云端服務器從龐大的數據庫中快速提取個體化的干預方案,如經絡調理、中成藥、穴位敷貼等安全無創的中醫治療方案。[4]以中醫養生健康信息管理平臺為基礎,搭建以大型中醫院為中心,區縣、社區、鄉鎮、村等各級治療服務機構為協同的一體化中醫養生服務網絡,實現中醫養生與智慧養老的閉環式融合。

作者:翟春曉 葉樺 單位:信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