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分課堂在園林樹木學課程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7-06 08:29:57

導語:對分課堂在園林樹木學課程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對分課堂在園林樹木學課程教學的應用

摘要:園林樹木學是園林專業的主干課程,傳統教學模式不能最大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已不能適應園林行業對人才的需求。因此,課程教學改革對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及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園林專業的園林樹木學課程為研究對象,采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優化教學方法與手段,探索提高園林樹木學課程教學質量及培養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方法。結果表明對分課堂教學效果明顯,學生獲得了更好的學習體驗。

關鍵詞:園林樹木學;對分課堂;教學模式

“園林樹木學”在高等院校園林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屬于專業必修課,也是園林專業的主干課程。園林樹木學課程從理論到應用,涵蓋范圍廣泛,理論性和應用性均要求較高,對于培養風景園林專業學生的專業興趣和植物應用能力來說均非常重要[1]。傳統的灌輸式課堂教學模式,強調理論體系的完整性,學生被動接受,缺乏學習的自主性,上課容易走神,吸收知識的效果差,專業基礎不牢,不能滿足園林行業發展對人才的新需求。對分課堂是2014年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提出的一種適合中國高校教學特點的教學模式。對分課堂融合了講授式教學與討論式教學的優點,在教學中,把課堂時間的一半分配給教師進行講授,另一半分配給學生以討論的形式進行交互式學習[2]。對分課堂是對傳統課堂模式的變革和創新,它使課堂教學從知識獲取向學生能力的提高轉變。因此,采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對園林樹木學課堂進行了教學改革,以提高園林樹木學的教學效果。

1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

1.1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應用概況

選取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園林專業2018級2020年秋季學期的“園林樹木學”課程進行教學實踐,該課程面向3個班共98人開展教學。以2019年秋季學期進行傳統教學的2017級園林專業100名學生作為對照組。課程總學時為44學時,其中理論課32學時,每周2學時,共16周完成;實驗課12學時,每周3學時,共4周完成。教材選用陳有民主編、中國林業出版社出版的《園林樹木學》(第2版)。理論課分為2個教學班,一班和二班合班上課,三班單獨上課。實驗課每班分為2組上課。本課程需要達到以下教學目標:①掌握被子植物的分類系統及園林樹木的分類方法;②掌握常見園林樹木(尤其是北方園林常用樹木)的形態特征、觀賞特性、生態習性及園林用途;③掌握園林樹木的配植原則和配植方式;④了解樹木的生長發育規律及季相變化,能夠在園林建設中結合當地環境條件選擇適宜的樹種,并營造出美麗的園林景觀。

1.2具體實施步驟

由于園林樹木學教學內容多,課時少,本研究并沒有將課堂時間對半分開,而是采取教師講授占用理論課堂的3/4時間,理論課堂的1/4時間和實驗課堂留給學生的模式教學,課程設計見表1。開學第一堂理論課在講述課程緒論、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實施計劃及考核方式后,組織學生加入學習通課程及課程QQ群。將學生分為16個學習小組,每組為6~7人。每節理論課的前3/4時間由教師系統性地講授課程知識,后1/4時間由教師提出問題或者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討論解決這些問題。例如要求學生對實際應用案例進行植物配植的點評,并提出更合理的配植模式。小組進行討論后,各小組選1名代表進行總結并在班里反饋。教師記錄學生的課堂表現,總結具有典型性的問題,啟發學生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本課程根據北方園林樹木的季節變化規律,對實驗課進行靈活安排,尋找樹木花、葉、果的最適宜識別時間上課,總論部分的理論課和各論部分的實驗課同時進行。實驗課上課場所為校園及太谷縣園林綠地,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實踐積極性[3],要求每個學生觀察一種樹木,自主識別鑒定園林樹木,講解該樹木的識別要點、觀賞特性及園林用途;園林樹木配植形式調查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進行,指出現場植物配植的問題,討論并提出更好的配植方案,教師給予引導并及時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完成實驗后,每人提交一份實驗報告。實踐教學是將知識內化成能力的最佳途徑[4],能夠及時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是個人智慧和集體智慧的碰撞過程。課后師生可以在學習通群聊或者QQ群聊中發布各種樹木的圖片,討論與園林樹木有關的問題,并交流學習心得。

1.3課程考核

課程考核評價采用過程性評價[5]與期末閉卷考試相結合的考核方式。課程最終考核成績由理論課堂成績、實驗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3部分組成。理論課堂成績包括出勤、討論及課堂匯報等環節,占總成績的25%,實驗成績包括出勤、實驗課堂表現及實驗報告成績3部分,占總成績的25%,期末成績占總成績的50%,增加的過程性評價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與主動性。

2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效果

經過一個學期的教學考評,對分課堂教學效果明顯。與2017級學生相比,2018級學生到課率、及格率和學生的平均成績都有所提高,到課率由99.2%提高到100%,及格率由95%提高到99%,平均成績由83.4提高到85.1,課堂氣氛更活躍,教學效果更好。對分課堂的講授是“精講-留白式”講授,聚焦于課程知識的重、難點,把細節留給學生思考、討論,從而將知識內化吸收[6]。在對分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逐漸獲得對課堂的控制權,其主觀能動性得到了較好的發揮。這種教學模式既能讓學生掌握專業知識,又能通過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分課堂賦予了園林樹木學課堂更豐富的互動體驗,幫助學生養成自主學習及思考的能力,形成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創新性思維,能更好地適應當前園林行業的發展。

3討論

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需要對課程知識有更高的關注度,愿意花更多的時間進行探索性學習,教師的教學內容也涉及更廣泛的園林專業知識和應用技能的指導,但開放式的討論容易導致教學內容偏離,因此,整個過程需要教師進行總體把控。課堂討論點評需要教師更為系統和深入地掌握學科知識,需要用適當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需要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中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及教學水平。在全球新冠疫情的影響下,高校課堂引入了在線教學,并對學生提出了高度自主性[7]的要求,這一特點為對分課堂帶來了新的教學思路。在今后的課程教學中,我們將通過融合線上與線下教學,不斷提高對分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質量,以期為園林專業植物類課程的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解丹丹,余顯顯,畢翼飛,等.應用型高校風景園林專業植物類課程實踐教學改革研究———以許昌學院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7,4(44):32-34.

[2]張學新.對分課堂:大學課堂教學改革的新探索[J].復旦教育論壇,2014,12(5):5-10.

[3]張曼,劉藝平,孔德政.園林專業核心課程園林樹木學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大學教育,2012,(09):158-160.

[4]張文艷.如何培養園林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J].軟件教學,2014(2):81-82.

[5]張蕤,徐鵬,方明峰.基于過程性評價的、多元的地方綜合性高校課程考核方式[J].重慶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14(4):129-133.

[6]陳瑞豐,張學新,趙玲玲.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對創新性學習的促進作用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8(48):174-176.

[7]李慧,周虹,譚煥然.新冠疫情狀況下在線對分課堂模式實施效果研究——以藥理學教學為例[J].赤峰學院學報(自認科學版),2020,36(11):109-114.

作者:張甜甜 栗艷齡 單位: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