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師結構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研究

時間:2022-06-20 15:43:19

導語:雙師結構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雙師結構教學創新團隊建設研究

[摘要]本文從研究1+X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雙師”結構教學創新團隊的基本內涵入手,對目前教學創新團隊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高職院校“雙師”結構教學創新團隊建設要分層分類培養教師、加強“行校企”協同合作、健全團隊建設和管理制度等建議,以期為高校教師團隊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1+X證書制度“雙師”結構教學創新團隊

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多措并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10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四部門印發《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指出“雙師型”教師個體成長和“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要相結合,職業院校要創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學創新團隊;11月,教育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將1+X證書制度試點師資培訓納入職業院校教師相關培訓規劃中。由此可見,1+X證書制度的實施和“雙師”教學團隊的建設,是我國職業教育全局性、戰略性發展的重點,對推進職業教育現代化、打造職業教育強國具有深遠的影響。因此,探索以1+X證書制度改革為契機的高職院校“雙師”結構教學創新團隊的構建路徑、形式及保障激勵機制,對于打造高水平教學團隊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突出的實踐價值。

1+X證書制度下“雙師”結構教學創新團隊的基本內涵

1+X證書制度是指將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相結合,1是學歷教育,X是將職業技能與學生的個性發展、興趣特長、職業選擇相結合,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需求。1+X證書制度改革突出了對教師專業技能、職業技能及專業實踐能力的側重,對教師的職業素養有了更高層次要求。同時,1+X證書制度的試點是中國職業教育的創新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僅依靠教師個體難以完成,需要教師團隊整體計劃、實施、培訓和評價。建設“雙師”結構的教學創新團隊對1+X證書制度建設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可為提高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和培訓質量提供強有力的師資保證。“雙師”結構的教學創新團隊不同于“雙師型”個體教師,是對教師這一教學群體的一種表述,其最終目標是打造高水平、結構化的教學隊伍。一是指團隊里的個體教師在知識、能力、水平三方面具有組合關系。要合理配置團隊成員的年齡、學歷、專業、職稱、教學經驗及企業實踐經歷等因素,形成高水平的教學梯隊。目前,我國處于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時期,智能化、集成化和高端融合化的產業發展對人才需求也發生了變化,企業更青睞高技能、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面對新的市場需求態勢,教學團隊必須進行調整,改變以往的單一專業組隊模式,形成以專業群為單位的,多專業、多學科聯動式教學團隊。二是指團隊整體的專兼職師資結構。專任教師雖具有厚實的理論知識,但他們的實踐能力大多較弱;兼職教師來自企業、行業、社會機構,他們的工作經驗豐富,對于1+X證書要求的行業規范、技能操作明確清晰、實踐動手能力高強,偏向現場操作教學,熟知專業技能鑒定標準,但理論知識體系薄弱。因此,教學團隊成員需科學配置專兼比例,只有校、政、企三方協同,才能更好地把知識、技能融入教學項目和教學活動中。三是教學團隊要組成協作共同體,通過資源與經驗的共享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共同提升教學能力和創新力,聯合開發教學資源,將新形態、新模式有效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同時,教學團隊還應具有高水平的開發新課程、新實訓的能力。在1+X證書制度中“X”即未知,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及特長參與技能等級的鑒定,這就要求教師團隊能夠自主開發對應的“X”課程及培訓,以滿足學生的技能學習需求。

高職院校“雙師”結構教學創新團隊發展面臨的問題

1.師資結構不合理,團隊發展缺少導向力首先,大多數職業院校的“雙師型”教師比例未達到教育部要求,且來源較單一。截至2019年10月,我國職業院校專任教師133.2萬人,“雙師型”總量為45.56萬人,其中,中職26.42萬人,占專任教師比例31.48%;高職19.14萬人,占專任教師比例39.70%,這與《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的“雙師型”教師(同時具備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能力的教師)占專業課教師總數超過一半,還有明顯差距。眾所周知,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師大都是從普通高校畢業直接錄用的,他們具有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但比較缺乏企業行業實踐經歷。雖然各個學院都大力倡導教師參加各類企業掛職鍛煉、培訓等,但由于缺乏健全的長效管理機制,實踐和培訓都浮于表面,而兼職教師的穩定性又不強,在校參與教學科研的時間和精力教少,不能滿足人才培養要求。其次,團隊缺少“領頭羊”,專業領軍人物和技能大師、行業企業高級技術人員嚴重缺乏。最后,教學團隊年齡結構比例不協調,兩極分化,斷層嚴重。[摘要]本文從研究1+X證書制度下高職院校“雙師”結構教學創新團隊的基本內涵入手,對目前教學創新團隊建設中存在的問2.校企合作處于淺層次,團隊建設缺少促進力由于校企雙方主體利益訴求不一致、目標不同,行業缺位、校企錯位,導致校企合作、產教融合一直浮于表面,缺少長期規劃,不能深入,呈現出實踐教學“零散化”、實訓基地“形式化”、學生培養“相同化”的現象。在一些高職院校中,針對教學創新團隊建設要求的校企合作課程開發、教學生產等,難以建立有效的制度機制,導致多數校企合作基本處于企業解決生產用工、職業院校解決學生實習的狀態。3.團隊建設考核評價機制不健全,團隊成員缺少創新力,教學創新團隊要求教師對教學新理念和新模式有超高的運用能力,需要團隊成員能夠長期且規劃性保持對本領域先進技術、新專業規范、新工藝的敏感和跟蹤,團隊成員能夠通力合作并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意識和創新精神。然而,目前大多數院校的教學創新團隊培養缺少過程性動態激勵機制,對于教師個人的素質培訓和提升計劃基本處于停停走走的狀態,沒有長效的提升機制保障。同時,教學團隊建設的內部保障機制也不健全,教學創新團隊中缺少能夠協調溝通的角色,致使團隊成員目標達成度較低,在工作過程中也易造成任務分工不明確、協作效率低等問題。

基于1+X證書制度改革的職業院校“雙師”結構教學創新團隊建設路徑

1+X證書制度將“教育性”學歷證書與“職業性”的勞動證書銜接與融通,本身就是職業教育制度的創新,是我國職業院校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一項重大改革舉措。1+X證書制度的實施主體是職業院校,實施主力則是從事專業教學的一線教師,因此,著力打造滿足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有機融合的“雙師”結構教學創新團隊,夯實1+X證書制度實施的條件,是職業院校創新發展的有效路徑。1.分層分類進行教師培養,優化高水平團隊教師結構在1+X證書制度的指導下,建立全新的專業教師崗位標準,改變專業教師傳統的“書本化”素質與能力結構,使其把提升重點放在對新技術的掌握和實際問題的解決上。學校應根據不同層次、不同教育背景,設立不同的能力培養計劃目標,按專家階段教師、成熟階段教師、勝任階段教師3個層面從專業發展能力、實踐創新能力、教學科研能力、社會服務能力、證書及競賽指導能力等5個方面,精準、分層培養教師并設定標準(見表1),實施有針對性的分層分類培養提高計劃。2.“行校企”協同合作,搭建教師發展創新平臺無論是在教師分層分類培養及其素質與能力的提升中,還是在實訓教學中,要想引入行業最新技術,都不能缺少行業、企業的深度合作與全力支持。因此,行業、學校、企業三方協同合作是職業院校創新發展的首要支撐條件。“行校企”三方應協同共享區域內的行業資源、共建技術研發團隊,使行業、學校、企業之間的協作達成共贏,行業企業專家與學校教師共建專兼職師資團隊,不僅能為行業、企業提供產業新動態和新技術信息,還能指導學校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職業資格標準、行業人才需求預測等。“行校企”協同合作可以有效拓展教師的企業培訓途徑,有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打通了教師實踐能力發展的新渠道,從而確保學校職業教育的發展規劃、教育教學內容、培養目標方向、人才供給能切實適應產業、行業、企業發展的實際需求。由此可見,“行校企”協同育人組成命運共同體可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利益互惠、優勢互補、發展共贏”。3.健全團隊建設和管理制度,形成良性循環保障機制針對以往教學團隊培養過程中存在的結構性、合作性、動態性、激勵性不足等問題,各職業院校應根據自身基礎,建立“雙師型”教師認定、培養,以及企業兼職專家引進、評價的全鏈條管理工作機制;制訂構建“雙師”結構教學創新團隊所需的管理制度、研修培育制度、動態調整循環制度和階段性獎懲制度等系列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從成員選拔、培養、考核到晉升的教學團隊循環體系。教師發展中心應負責持續觀測、指導團隊結構的優化,以保障團隊建設能夠健康有序成長。人事部門要主動創新工作思路、搭建平臺,建立切實有效的團隊激勵機制,全方位保障“雙師”結構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步入良性循環、穩步發展的軌道。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辦公廳、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R/OL].

[2]教育部等四部門.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R/OL].

[3]金萍.技能人才培養視域下1+X證書制度實施影響與落實透視[J].職教論壇,2020(1):154-157.

[4]和震,劉若涵.職業院校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組織形式研究——基于首批立項團隊20份申報書[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6):5-11.

[5]劉林山.學習者視角下1+X證書制度實施的意義、困境與引導策略[J].教育與職業,2021(6):13.

作者:李呈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