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案例在政治課堂教學的應用

時間:2022-06-13 09:40:38

導語:生活案例在政治課堂教學的應用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生活案例在政治課堂教學的應用

部分中職學生對政治學科不感興趣,主要是政治學科的理論性比較強,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能把課本理論知識與具體生活實踐相結合,也沒能靈活運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導致課堂枯燥乏味。在新課改背景下,需要每一位教師都致力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努力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為了提高中職政治教學效率,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中職政治教師應該大力追求教學的生活化。為此,本文就如何在中職《職業道德與法律》這節課中運用生活案例進行探究。

一、根據中職生的生活情境選擇教學主題

中職教師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應該根據中職生的特點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為此,在備課環節,教師就應在學生現實生活經驗的基礎上,以學生發展需求為目標,把教材基本理論與觀點和學生的生活密切結合,建構學科知識和生活現象、理論邏輯和生活邏輯互相融合的課程模塊。比如在教學中職政治《職業道德與法律》之《道德是人生發展、社會和諧的重要條件》一課時,教師可以設計與學生生活相貼近的主題,然后利用PPT、音頻、視頻等多媒體課件展示這一主題。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2005年“感動中國”人物魏青剛的事跡:魏青剛是河南省信陽市固始縣人,2003年到青島做裝修工,他在15歲的時候,就在村里附近的水庫救過一名落水兒童。2004年8月8日,成百上千的人聚集在青島嶗山海岸邊觀看“麥莎”帶來的海潮。不料一個巨浪襲來,把岸邊的一個女青年卷入海中。此時,正在岸邊的魏青剛沒有絲毫猶豫,縱身跳下兩米多高的防浪墻,向落水女青年游過去。一次、兩次、三次,魏青剛跟巨浪搏斗了近40分鐘才救上了女青年。3天后,借助于青島一位普通市民不經意之間留下的DV影像,才讓人們認識了這名平民勇士——魏青剛。魏青剛舍己救人,不張揚、不求回報,反映了他樂于助人、勇于獻身、厚道善良的高尚品質。就是這樣一個平凡群體的代表,冒著生命危險搭救一個素昧平生的人,我們應該對他為社會發展和進步所做出的貢獻表示最崇高的敬意。此外,教師也可以列舉身邊平凡人的事例,引導學生學習。這些平凡人雖然平凡,卻是通過自己的堅持和努力來實現人生價值。如教師可以播放“感動中國”典型代表人物格桑德吉的視頻。她是西藏地區墨脫山區的教師,是懸崖邊上的護夢人。之后,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討論問題,讓學生在思考后回答。如教師可以提問:“格桑德吉的行為,讓你感動了嗎?為什么讓你感動?”學生在思考過程中,領悟了教師高尚的道德品質,領會了人生道理,懂得如何實現人生的價值。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教師還可舉一些現代的“草根明星”事跡,指出這些草根明星也有過平凡的人生經歷,也曾過著比在座學生還艱難的生活。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那我們是否可以模仿他們走一條成功的人生道路,實現人生的夢想呢?如果盲目追星,會有什么危害?通過思考讓學生認識到,只有堅持、努力,再加上方法正確、價值觀正確,才能通向成功。教師針對中職學生的特點,以播放視頻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獲得了情感需求與道德認知,使學生自發認識到要成為一個好技工應該具備優秀的道德品質。

二、針對生活問題開展探究性學習

在中職政治探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應該先選擇一個有價值、有意義的問題或者案例,并且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為學生提供足夠的獨立思考的機會以及交流學習的平臺。教師所選擇的探究性教學方式要多樣化,如可以在課堂上采用分組討論、課堂演示、正反辯論、角色扮演等多種方式進行,也可以在課外結合訪談、社會調查、課外實踐活動、參觀教育基地和紀念館等開展教學。在探究性學習中,教師應先展示政治理論與各種觀點,讓學生在各種價值沖突中識別各種觀點,然后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樣,學生通過觀察、探究、討論,培養了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問題能力以及質疑精神。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可通過分組討論、辯論、課堂演示等方式,給予學生充足的交流機會與討論空間,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同時,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教師應給予學生鼓勵與必要的提示,對學生的探究結果做必要的總結與歸納。如在教學中職政治《職業道德與法律》之《依法保護公民的財產權》一課時,教師可先用多媒體播放以下視頻:乘客王某不小心把一個錢包落在了出租車里面。之后,出租車司機李某打開這個錢包,發現里面一共有5000元現金。當時,他從車里的收音機剛好聽到某大學生由于患上白血病向社會各界求助,李某覺得應該把撿到的意外之財捐獻給需要幫助的大學生,于是,就把這5000元以自己的名義捐給了這名患病的大學生。王某根據發票上的車號,尋找到了李某,要求李某返還5000元現金。李某拿出匯款存根為憑證,拒絕歸還這些錢給乘客王某。王某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要求司機李某返還自己的5000元現金。在學生觀看完視頻后,教師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以下問題展開討論:司機李某用乘客的錢捐給患重病有困難的人,這是一種善良的做法嗎?你認為司機應如何處理乘客遺留錢財的問題?如果你是法院的法官,你會怎么判處這個案件?學生經過討論之后形成共識:這個司機是有愛心與善心的人,但是不應該在沒征求失主同意的情況下,就擅自處理別人的財物。我們要學習法律知識,做知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

三、為解決生活中的疑惑開展探究性學習

為了實現讓書本理論知識為學生服務的目的,教師應該以解決學生生活中的疑惑為出發點開展探究性學習。在這個教學環節,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思考有價值的生活問題,讓學生對生活現象有所感悟。通過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弄懂弄透書本知識點,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與知識建構能力。教師也可以指導學生分析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點,對其中的疑點或難點進行答疑解惑。學生通過學習與思考的過程整合理論知識點,自主建構知識網絡體系,對各種知識點進行有機串聯,進一步提高學習的效率。如在講解《預防一般違法行為》這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列舉生活中有哪些常見的違法現象與違法行為,學生經過思考后回答有脅迫、誘騙、生活噪音等。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對脅迫、誘騙、生活噪音等違法行為,應該如何處罰?此時,教師應給予學生充分的思考問題的時間與空間,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方法論、認識論,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四、以生活化的教學內容開展探究性學習

《職業道德與法律》學科的特點,決定了其與學生的生活是密切相關的,自然也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時代感、開放性、實踐性。因此,《職業道德與法律》這一門學科教學內容也應該生活化,應該洋溢著生活氣息。在開展生活化教學時,教師應該充分挖掘與高中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實例,如學校生活、家庭生活、時事政治、社會熱點等,以拉近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距離,讓學生感覺到書本理論知識并不枯燥乏味,與他們的生活也是密切相關的。如《依法公正處理民事關系》這節課涉及國家有關人身權的法律規定,侵害人身權要承擔的法律責任等法律知識。在講到保護個人的人身權利時,教師可以引入時下比較熱門的110報警、法院訴訟、網絡曝光等保護人身權利的方式引導學生討論探究。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就自己居住的社區開展調查活動,提交一份關于本社區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調查報告。通過豐富多彩的生活化教學手段,讓《職業道德與法律》的課堂教學不再枯燥乏味,并洋溢著生活氣息。這樣,學生充分感受到《職業道德與法律》課程內容就在自己身邊,觸手可及。

五、以生活化的評價方式開展探究性學習

對學生的評價不應僅僅以考試作為唯一的評價方式,還要采取多樣化的評價方式,如個人成長記錄、項目評議、描述性評語、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描述性評語、談話與觀察等。評價上應該注重客觀、全面,對學生的狀況做全方位的描述與記錄,注重對學生的行為進行全面考查,關注學生的態度、情感、價值觀等方面。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評價,也不能僅僅以考試成績作為唯一的標準,應該采取學生家長、同事、學生、領導共同參與的評價模式,關注點應該在于學生的人格完善與自主發展。總之,教師在中職政治課堂教學中以學生生活為立足點,充分挖掘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實例,尤其是與高中學生生活經驗密切相關的、耳濡目染的生活實例為案例,把課本枯燥的知識點轉為學生熟悉的生活案例開展教學活動,以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目標。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將書本理論知識與實踐互相結合,在精選生活化教學內容時充分挖掘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實例為教學案例,拉近教科書內容與學生生活的距離,推動教材知識的生活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采取豐富多彩的生活化教學手段,以解決學生生活的疑惑為立足點開展探究性學習,為學生提供較多的獨立思考的機會,才能使學生深刻理解枯燥的課本內容,達到新課改提出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黃紹森,高中政治模塊教學生活化的構建[J].基礎教育研究,2008(10).

[2]丘世良,感知生活體驗生活享用生活:高中政治課堂生活化的教學三部曲[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1(10).

作者:梁雪紅 單位:南寧橫州市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