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變革理論與內容的創新

時間:2022-05-08 08:54:34

導語:電影變革理論與內容的創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電影變革理論與內容的創新

摘要電影作為科技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以視聽語言作為傳播媒介,在熒幕上創造出感性直觀的形象,是一門再現生活與表現生活的藝術形式。本文就電影在藝術史視角出發,討論了關于在科技發展迅猛的今天電影技術發展與理論更迭對電影變革的影響。從藝術史視域下的批判視角對電影發展的現狀、問題以及未來發展思路予以建議和論述。

關鍵詞:藝術史;電影變革;創新發展

電影發展至今已有百年的歷史,對于人類而言,這種藝術形式的產生與發展對人們的生活具有重大的意義。電影再現與展現人們生活的片段與記憶,從20世紀50年代后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發展而來,在這樣的學術背景下電影作為一種“跨學科研究”從藝術史視域,借鑒和引入藝術史研究理論和方法至今已成為當代電影研究的一個新課題。

一、藝術史視域下的電影發展現狀及問題探析

電影在百年發展歷史中由交叉學科領域變為獨立學科領域,作為一門發展迅速且理論豐富的學科,電影不僅僅受到學界的重視與認可,同樣得到市場的重視。就我國而言,2019年電影全國票房高達人民幣642.66億元,我國電影市場規模保持增量發展,電影創作水平有較大提升,許多不同題材,風格各異的影片實現了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與此同時,我國電影也在經歷著一輪結構性調整,現在的行業內作品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已經成為行業發展的共識,而如何提升作品質量就要從理論知識與技術革新兩個方面去思考。理論先行而技術輔助,抑或技術變革理論總結,對于提升電影藝術創作的質量來說都是格外重要的。對于我國電影史而言,數字亦能說明發展的速度與數量,卻不能說明發展的質量,但從理論先驅的角度而言,藝術史的批判,可以說明我國電影發展的質量情況及其存在問題等[1]。就“圖像”而言,圖像是電影構成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視聽語言的集大成者電影來說,畫面構成是其藝術手法的主要變現形式,藝術史與電影之間經過了從二十世紀初到如今的變化,電影從內核上來講突破了以鏡頭為主的時代,圖像語言抑或是鏡頭語言對電影來說很重要,但不是唯一重要因素,電影的發展已經由“圖像單一化”表現方式過渡到多元化元素共同決定其發展路徑的時代。就“記憶”而言,電影圖像本質上是從知覺體驗向記憶敘事方面的轉變。電影生產的藝術創作者從本體角度出發,以自身的知覺體驗向外擴展成圖像內容并按照不同的記憶敘事方式向電影觀眾展開故事的細節內容。電影的敘事風格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理論框架體系內,近年來全世界的電影創作者正在以自我力量與更新理念的形式創作出更多的電影敘事風格。在融媒體環境的沖擊與挑戰中,影視文化的發展呈現出多元化、多角度、多層次的模式,同時融媒體視域下影視文化發展也呈現出魚龍混雜的現狀,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是創作者對融媒體影視文化的責任與使命感不強,因此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第一,首先需要提高的是創作者的專業素養,其次是相關行業協會人才儲備問題。對于行業的發展來說,“高原”與“高峰”都非常重要,只有土壤肥沃才能澆灌出好的作物,同樣對于現在的影視文化行業來說,提升創作水平將有利于融媒體環境中影視文化的發展。當前行業內不僅僅有傳統媒體中通過學習而來的專業人士,新媒體影視文化中還有多數為業余愛好者或者剛剛進入行業的從業人員,對于新媒體影視行業制作需要的導演、編劇、演員、后期制作等整個流程來說就顯得人才短缺,就現在行業從業的人來說,既懂得影視制作也懂得多渠道傳播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少之又少。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的專業素養,才能更全面地提升影視創作的水平[2]。第二,豐富藝術形式的多樣化發展,我國影視文化發展至今,能成為經典作品的都是經過高質量的藝術創作與打磨,不管是一些紀錄片還是電影電視劇,或者系列短片的創作中,我們能夠看到影視文化發展的過程中伴隨著藝術形式的多樣化呈現。豐富藝術形式的多樣化發展體現在電影方面,現在的電影不僅僅是影片本身的藝術創作內容,一個電影預告片因角色的不同將被剪輯成各種各樣的版本,通過推送平臺的選擇而改變調性和內容,做到“千人千面,定點推送”。融媒體視域下,尤其是短視頻作品,因其時長短、傳播速度更快而產生部分作品思想內涵少,作品的文化思想內涵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導,創作出有質量,有正能量的作品,這些影視作品通過平臺,宣傳社會上的真善美,從而引導正確的社會價值觀,為觀看作品的人營造更好的社會氛圍而發揮著自己的作用。而現在大多數短視頻的創作為了賺取流量博眼球,而創作內容粗糙甚至低俗的作品內容,短視頻及一些網劇的作品文化內涵有待提升,融媒體時代的到來為作品打開了一扇大門,但是同時也給很多不良作品有機可乘的機會[3]。現階段影視文化作品的生產周期極大縮短,創作內容很少有經歷時間沉淀的產物。中國八十年代的電視劇制作,例如四大名著系列,尤其是《紅樓夢》《西游記》這樣的電視劇,導演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帶著劇組從學習開始,演員吃住在劇組,《紅樓夢》劇組特別安排史學家、禮儀教練等在劇組為演員講解紅學和書中的知識內容,使得觀眾最終看到的作品,舉手投足間體現出的都是歷史的厚重感。但現如今,隨著技術的變革發展以及行業當中資金的限制等問題,影視文化作品的創作已經進入了“工廠化”模式。一些演員在同一檔期將會拍攝兩到三部電影或者電視劇,使得作品內容質量下降,不僅僅使臺前工作人員工作時間縮短,也因為資金問題后期的工作人員也是“趕工”狀態創作出相應的作品,致使我們所看到的再版的一些影視作品沒有很能帶動觀眾對歷史的認知、對當時朝代或者時期故事的藝術探尋與向往,作為影視文化行業的工作者,身上要肩負起文化責任和使命感。這些文藝工作者是我國文化事業發展的驅動力,他們的兢兢業業將帶領我國影視文化行業繼續蓬勃發展,為此需要他們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力所能及地改善周遭行業發展中的問題,并給予更多有此類問題的發展建議[4]。

二、理論革新對電影發展的意義

首先,電影理論發展對藝術創作內容有指導意義,電影理論是藝術創作的支撐,只有理論夯實,才能為藝術創作本體溯源,創作者借由故事內容講述社會問題、一個道理、一種現象,這些內容都將成為電影史或者藝術史當中的一部分,記載了那時那刻社會的變革與發展。從電影理論發展的過程來看,每當理論的革新開始,下一步就是技術的跟進,技術的跟進意味著市場的跟進與前行,只有人的腦中思想先行,付諸實際行動,而后才產生了更多的內容。其次,電影理論革新是對藝術創作的經驗總結。現在電影生產周期受到時間、成本等諸多元素的影響,在創作的過程當中僅僅是為了完成藝術作品而進行的沒有為理論支撐的藝術創作,但當作品完成后藝術理論家會通過完成作品的整個過程梳理出相應的理論依據與相關內容并對未來從事電影行業創作的人來說,是理論支撐的積累。電影理論的革新絕不是紙上談兵形成的,而是經過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積累而梳理出來的自然而然的沉淀,所以說電影理論革新是對電影創作的經驗總結[5]。

三、技術創新對電影發展的影響

技術創新對電影發展的影響,從電影《阿凡達》開始的3D技術,逐步影響著全球電影的發展進程,2009年電影《阿凡達》啟用3D技術,實現了視效方面的實際性突破,將全球影業的技術發展推向一個新高峰。從藝術史的角度分析,技術的創新對電影史的發展起到了推動作用,借由技術的更迭與創造,電影理論得以夯實,藝術史內容得以更新發展。一部《阿凡達》徹底改變了電影藝術創作的手法,突破了創作者固有的創作思路與制作手法,改變了觀影人的習慣,從2D走向3D,是一次量的積累,同時也是藝術史上一次質的飛躍。影視文化發展的今天不僅僅需要依托傳統的媒介精神與良心制作,對現在的行業發展來說,影視文化發展的新方向是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有機融合,故而在融媒體視域下,作品的藝術呈現與創新發展一樣重要。通過新媒體平臺我們能夠從多個視角去審讀作品,并且拓寬藝術作品傳播的深度與廣度。比如,影視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優質的服務能力,當前社會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從原始的書、電視廣播、新聞雜志的傳播階段發展為新媒體移動終端,人們通過手機APP從文字圖片到短視頻的形態去了解世界,感知外界事物。融媒體時代下需要更清楚地了解到影視文化行業的主體是社會大眾,所以發展的第一方向是具備優質的服務能力,為社會大眾構建雅俗共賞的新影視文化作品內容體系等。同樣也要說說VR技術對電影變革的影響,VR技術是沉浸式電影體現的新技術方向,在3D技術升華的基礎之上,視覺與IMAX技術等融合,對觀影人來說,身臨其境的體驗感受加強了觀看時作品藝術效果的呈現。VR技術首先應用于科幻題材的電影作品當中,當其理論支撐與技術理念以及技術手段成熟之后,應用于全部電影產業當中,對未來電影的發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在技術的革命中產生了更大的市場認可與經濟價值[6]。再來更深層次地討論關于5G時代電影的發展與變革,伴隨我國信息技術的發展,5G時代的到來,我國的信息產業發展正在走向人工智能的新領域,而這種“信息+”的時代下電影的發展也得到更大的扶持與推廣,就電影生產環節來說,5G時代的到來會使得電影的受眾面更廣泛,技術生產的革新與理論革新交相輝映,在更大程度上完善藝術作品,并通過廣泛的作品傳播而得到更完善的產業化遞進升級。5G給電影帶來的巨大影響,不僅僅存在于高速發展的技術特制,5G也會影響電影的制作,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共同作用下電影的革命性變革,多元化的呈現。從膠片電影變化為數字電影的革命性變化,主要還是依靠計算技術而非移動通信技術,受惠于5G時代傳輸速率以及智能化程度的幾何級遞增,電影的數字化拍攝和制作將變得更加方便和高效。可以預期的是,電影的互動性將大大增強,這種互動性將不僅僅局限于屏幕之上,而且還融入了更強的參與性、控制性、可復制性。例如,觀眾可以決定電影中人物的命運走向,根據自己的想法參與到電影的演繹中來,這都是未來5G時代下電影的生產、制作變革中重要的輸出內容。電影銀幕很可能成為一種智能機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影像與觀眾的真正互動。只有保持和發揚傳統優勢,同時利用新技術創作出更多作品。

四、結束語

就前文的論述中我們得出,第一方面:理論發展對電影的支撐作用,理論先行而技術得以更大程度的發展,從藝術史的視角出發,回看電影的進階意識,我們可見理論對事物的推進作用。第二方面:技術變革對電影創作的意義,技術的發展同樣反作用于理論的更新與變革。第三方面:藝術史視角中電影變革發展的意義,當代電影從藝術的角度進行美學價值的再確認。影視文化作品作為傳播中國文化,講述中國故事的重要元素符號,也是我國重要的經濟及產業發展力量,2019年影視文化行業從野蠻生長階段過渡到了規范發展階段,影視文化行業猶如在寒冬后進入了春天的期望之中。綜上所述,融媒體視域下我國影視文化發展的藝術探索和創新研究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作為行業發展的第一動力,每一個從業者都要肩負起這個時代賦予媒體人的責任和義務,從融媒體的發展優勢和發展前景出發,這是一個充滿了希望的產業,融媒體的出現和推動對影視文化發展起到了推動的作用,為影視文化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新動力。有效地將新媒體發展的優勢與傳統媒體的精良之處進行有機結合,成為我國影視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模式,同時行業從業者要也要保障自身學習與知識的更新發展相一致,以此推動我國影視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參考文獻:

[1]陳海平.融媒體時代地方高校影視傳媒專業人才培養策略研究[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7,27(05):135-139.

[2]陸蓓,楊勤,劉亞男.融媒體背景下的傳媒類院校影視文化產業發展研究[J].傳播力研究,2018,2(29):27.

[3]韓旭.當下中國影視文化產業的發展困境與策略[J].衛星電視與寬帶多媒體,2020(07):129-130.

[4]陳犀禾,主編.當代電影理論新走向[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5.

[5]李恒基,楊遠嬰,主編.外國電影理論文選(上下冊)[M].北京:三聯書店,2006.

[6][美]ThomasE.Wartenberg.什么是藝術[M].李奉棲,張云,等,譯.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1.

作者:劉恩宏 單位:吉林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