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會專業服務宿遷經濟發展研究

時間:2022-04-26 09:23:30

導語:財會專業服務宿遷經濟發展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財會專業服務宿遷經濟發展研究

摘要:隨著宿遷經濟的迅速發展,作為與本地經濟發展關系最為密切、最為直接的職業教育也必然要與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近年來,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中職學校生源過剩“吃不了”,一些學校生源不足“不夠吃”,造成各職業學校一些專業教學設備與師資相對不足與富余,教育資源分散與浪費,職業教育質量與實效性差。職業學校數量與規模擴張,造成各職業學校一些專業教學設備與師資相對不足與富余、教育資源分散與浪費、職業教育質量與實效性差。本文通過對宿遷市中等職業教育財會業培養的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基本情況的調查,分析當前宿遷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的現狀、原因及相關調研分析,并提出了相關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財會專業;職業教育;地方經濟;宿遷地區

中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必須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隨著蘇北經濟欠發達地區招商引資、經濟發展環境與狀況的改變,區域職業教育服務方向、目標也應隨之而變,探索圍繞“職教布局合理、招生規模適度、專業錯位發展、特色鮮明”原則,構建資源整合、分工協作下大職教系統,匹配區域經濟發展。

一、宿遷中等教育財會類專業現狀

從統計調查中了解到,2021年,全市中職全日制21354人,其中中職招生19764人,五年制高職招生1590人,全市職業教育以中職為主,對高技能人才培養明顯不足,存在供需結構性矛盾。宿遷市三縣兩區職業院校均開設招收財會專業,2021年,調查數據我市4675名中職財會畢業生中,升學340人,就業3867人,其他自主創業等260人,本地就業3798人。絕大多數學生選擇本地就業。目前由于宿遷市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正迎來經濟轉型和社會發展的關鍵階段,更迫切需要培養出能夠適應本地區域性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職業教育技術人才,但在當前宿遷市中職會計人才培養目標中沒有突出專業集聚資源辦學的能力,無集中優勢辦學,學生無法掌握與經濟發展需要的實踐技能。

(一)培養模式單一,崗位群適應性不強

目前,財會中職學生前兩年基本都在學校進行理論學習和模擬手工賬實踐,最后一年到企業實習。一方面會計實習崗位欠缺,難以將會計專業學生全部安排到會計相關崗位實習,學生職業認知和發展受局限;另一方面由于會計環境和互聯網工作環境發展較快,這種培養模式下學生很難將理論與實踐相聯系,在實踐教學中缺乏行業指導,實踐的內容和實際工作有偏差。

(二)服務宿遷區域經濟發展不明顯

校企合作缺乏相應的制度和機制約束。財會專業一些學生由于就業需求的特殊性,企業通常不能提供大量的財會崗位。在沒有企業能夠提供大規模的財會實習崗位的情況下,僅僅為了實訓而跨專業進行校企合作。中等專業學校校企合作的對象基本是外地的大中型企業,合作形式基本上是勞務輸出。在調查中了解到,很多學校基本上是一個專業的學生集中到一個企業就業,專業根本不對口。校企合作仍然處于從當地政府要求設置的層面上進行一些協作,沒有實質性的分析研究,沒有從財會專業設置、財會人才培養質量、財會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財會類企業技術人才如何服務學校等方面進行深入展開合作。從雙方協議中看到,職業學校向這些企業提供學生,這些企業為學生提供粗放式的工作崗位,為學校提供與之匹配的一定數目的實習實訓耗材,沒有技術的支持支撐,而企業真正需要的財會類人才往往從外地招聘。

(三)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暢,學生實訓不夠

實訓方式還僅僅停留在一些諸如金蝶、用友暢捷通等這樣的財務軟件。對于財會這門課程來說,實踐性比較強,多是賬務處理操作和賬理知識,不同于一般的理實一體化教學。但是由于在現實的操作中職業學校沒有建立起會計專業理論到技術實踐的有機對接機制,使得在財會類的產教融合理實一體化下和校企合作無法突顯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而在現實中進行理實一體化的教學過程中就必須將會計類的理論教材進行二次開發,將理論知識融合到現實的工作場景當中進行模擬重現,形成由校企合作模式到實踐的學習能力,模擬企業會計相關崗位,如:出納、總賬等崗位,從而可以使學生獲得對職場的真實認知和體驗感。所以,理論與實踐不能及時有效結合,職業技能水平不強的學生的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他們在今后就業路上存在諸多阻礙。由于企業參與度不夠深,導致宿遷市財會專業畢業生就業質量不高。

二、原因分析

(一)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生源質量參差不齊,生源嚴重不足

一方面職業學校為了“滿足”并留住學生,專業設置存在著一定隨意性、粗放性、雷同性、功利性和盲目性,逐漸與人才需求市場脫節,與區域經濟發展目標脫鉤。另一方面與經濟發展相吻合的職校專業建設取決于政府、行業、企業、學校的合作機制、運行方式、匹配程度。運作過程中出現職責不明、越位、錯位、不到位,導致職業學校辦學方向的偏差,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經濟發展目標的脫節,校企合作難以步入高層次相互滲階段。

(二)服務產業能力不足,結構性矛盾突出,特色專業不明顯

學校爭相開設熱門專業,形成不了特色,導致職業院校專業設置與地方產業經濟發展吻合度不高,不能適應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專業存在同質化現象。區域人力資源結構多樣性,社區人口結構多元化、就業形式與生活方式多樣化、信息渠道與社會活動多樣化,導致居民教育需求多樣化,體現為教育的終身性、非職業性、豐富性和個性化。宿遷處于蘇北地區職業學校教育資源分散,在三縣兩區這個大區域內職業學校專業建設重復,存在專業同質化,產業轉型升級速度快,專業設置調整跟不上產業轉型升級需要。

(三)中職學校財會類師資水平與本地企業之間相互關聯度低職業學校財會教師與企業的關聯度不高,專業教師不是企業的兼職專業技術人員,也不為企業提供專業技術支持。多數職業院校財會類教師沒有會計相關專業職稱,僅有教師相關專業職稱。現有的財會專業教師基本上沒有會計師事務所和中小型納稅企業的一線財會工作經驗,上課也僅僅是按照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進行授課,而企業的一線財會人員被臨時聘請到學校兼職授課,由于沒有教學一線經驗,往往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將實踐與理論很好的融合,從而傳授給學生。

三、建議和對策

(一)著力創新財會專業人才的培養機制

要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可以通過當地政府、企業和學校等多方資源的整合助力。中職學校的頂層設計可以根據自身的發展情況,重點對參與熱情較高,且綜合實力較強、需求量高的企業,向政府部門提出申請審批。企業和學校進行中長期合作共建計劃,共同制定出有利于合作企業長期發展且科學有效的適合學校培養的財會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各個學校的在校學生的綜合情況主動尋找符合本校機制的學徒制財會專業教學模式的行業企業進行合作。重點突出將企業對會計專業人才的實際要求融入人才培養的方案當中,改變傳統的“理論+實習+實踐+崗位”人才培養方式,科學合理地對財會課程內容進行優化升級,并做好實時的監督和反饋,不定期進行績效考核評價,保證學校培養出來的人才符合企業的需要,實現會計專業人才培養的最終目標。

(二)以政府為主導,逐步建立“模塊區域性職業教育協調和服務一體化體系”

構建以政府主導、學校和企業參與的校企合作管理體系。中等職業教育服務宿遷經濟發展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校企合作的緊密度。為此,必須首先得到政府的宏觀協調與政策支持,逐步建立政府主導的校企合作管理體系。第一,制定完善中等職業院校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規。逐步制定具備實時性的制約機制的法律框架體系,地方政府要出臺相應的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確定校企合作中政府的責任和職能,明確校企雙方的法律責任和應盡義務,并使所有相關機構都能履行各自的責任和義務。第二,建立在財政資金保障下的校企合作的運行機制。管理體系的運行需要成本,在資金保障上,必須得到當地財政資金對校企合作管理體系的投入機制保障,做到合理資源分配;在校企合作雙方權益分配上,建立財政資金保障下的納入政府公共預算的合理的獎補機制,適當給予相關企業稅費的減免政策。構建“政府主導、行業督導、企業參與、學校自主”辦學體系,匹配區域經濟發展目標。通過政府政策引導、財政扶持,將校企合作推入新層次。構建完善以學校為核心,第三方參與,以教學效果評價教師、以素質能力評價學生、以社會貢獻評價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與管理考核制度,對學校人才培養目標定位、計劃及實施過程、畢業生社會認可度等實施質量監控評價。

(三)建立健全“大職教”環境下職教集團的協調融通機制,建立“宿遷大職教集團”

重點突出行業協會充分發揮技術融通作用,尤其在制定職業資格技術要求、劃分專業人才種類等各個流程中發揮主導能力作用。在實施過程中,首先由行業協會組織牽頭,中職學校派出專業教師參與企業專業實踐工作,專業企業派出相關專業導師到校做兼職教師,兼職代課相關專業課程,逐步構建教學協作機制。行業協會在進行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制訂集團成員培訓方案,通過職業教育集團即“大職教集團”幫助相關職業學校在對口合作企業建立實驗實訓實踐訓練基地,為學生提供實踐崗位。行業協會為“大職教集團”制訂清晰的規范并提出整改建議。全面發揮企業在相關專業設置、專業課程安排、職業教育學校教師隊伍培育方面的積極作用,主動邀請聯盟企業公司一線資深專家參與大集團的運營和管理工作。整合本地區的教育資源,構建蘇北區域職教集團,對專業設置進行科學分工與有效協調;構建“政府主導、行業督導、企業參與、學校自主”的政校企合作平臺,促進職業教育有效服務地方經濟;拓展職教功能,探究普職通融,構建終身教育,營造學習型社會。

(四)持續推進產教融合供需對接

要進一步規范發展本地區域服務組織,促進產教供需雙向對接模式。一是做好規范保障需求服務。要鼓勵本地政府、本地行業企業、中職學校通過合作設立、購買服務、實體引進等方式,積極培育具有正確的校企合作市場導向、企業對接供需、能夠達到精準服務、可以規范運作的現代化的產教融合雙向服務組織。二是強化從今供給需求指導政策。切實發揮行業企業作用,積極支持行業專業企業組織進行深化產教融合工作計劃論證,適時開展行業企業集中供給人才需求預測、校企合作無縫對接、教學過程性實施計劃指導。拓展職業教育功能提升公共服務能力——職教功能新定位。滿足政府、行業、企業、學生、家長和社區的需求;實施開門辦學,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并舉;為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技能人才,滿足他們技能轉化、技能提升,創業就業的需要,工業轉型時創新與轉崗的需要;為弱勢群體提供公益服務;為中小企業提供技術研發、改造、咨詢服務;保護與傳承地方與企業文化。

(五)構建普職相融下綜合高中辦學新模式

綜合高中班是跨越普職兩塊不同模式教育,需要普職兩類學校教學資源整合,取長補短,實現共贏。綜合高中應基于普職合作的兩校共贏的基礎之上。普職兩校合作,可以解決職業學校文化課老師短缺,可以借助于職高專業的優勢解決普高弱勢學生繼續深造(參加對口高考)或就業選擇。可以充分利用普高的學科實驗室與職高的專業技能實訓設備,可以在普職兩校師生中構成教與學的動力與壓力。對口高考是與普通高中爭奪生源的重要加分器,是職業學校間生源競爭的重要政策導向,可提高對口高考的核心競爭力。

結語

政府要支持利用市場合作和市場細分,提供能夠與合作相適應的專業化服務,著重構建中長期利益共同體,逐步形成并完善互惠的合作機制。設計“政校企行園”大聯盟,共同協作,促進中職學校與行業結合、企業聯盟、同園區共聯,鼓勵和支持企業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讓中等職業教育財會業培養的人才能夠服務宿遷地方經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國昌,鄧文琳.發達國家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的經驗對我國的啟示[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1):58+71.

[2]李偉萍.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思考[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4(11):13.

[3]張國紅.中職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1(12):15–18.

[4]劉克勇,方健華,王新國.深度融合:江蘇職業教育面向未來的發展理念與路徑抉擇[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8(6):34–38.

[5]莊西真.國家視角下的職業教育現代化:基于經濟社會若干領域的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18(23):65–71.

[6]沈正峰,蔡效猛.職業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思考——以宿城區職業教育為例[J].江蘇教育研究,2018(12):29–32.

[7]譚英芝.高職院校專業設置“同質化”的危害及應對策略[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教通訊),2009(02):43–44.

[8]朱弘琦.資源整合與分工協作下區域職業教育發展模式探究——以宿遷為例,談分工協作下大職教發展模式的建立[J].辦公自動化,2017,22(14):36–39+57.

作者:高雅潔 朱弘琦 單位:宿遷開放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