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學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3 05:39:3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性心理學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性心理學論文

社會心理學管理論文

社會心理學是研究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現象的心理學分支。個體社會心理現象指受他人和群體制約的個人的思想、感情和行為,如人際知覺、人際吸引、社會促進和社會抑制、順從等。群體社會心理現象指群體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體凝聚力、社會心理氣氛、群體決策等。

社會心理學是心理學和社會學之間的一門邊緣學科,受到來自兩個學科的影響。在社會心理學內部一開始就存在著兩種理論觀點不同的研究方向,即所謂社會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和心理學方向的社會心理學。在解釋社會心理現象上的不同理論觀點,并不妨礙社會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應具備的基本特點。

一般來說,普通心理學是研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般關系客體包括自然客體與社會客體。社會心理學則主要研究主體與社會客體之間的特殊關系,即人與人、人與群體之間的關系。普通心理學研究主體與客體之間的一般關系所獲得的規律可以應用于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研究主體與社會客體之間的關系所獲的規律也可以豐富普通心理學。普通心理學傳統上著重于研究個體、個人與物之間的關系,而社會心理學則著重于研究群體中的個體、群體、人與人、人與群體的關系。

社會心理學與個性心理學的關系更加密切、更加復雜。美國心理學會迄今仍把個性與社會心理學放在一個分支里。一般說來個性心理學是研究個性特質形成和發展的規律,涉及自然和教化的關系、涉及較穩定的心理特質,而社會心理學則主要研究直接社會情境對個人的影響以及個人對這個情境的解釋的作用。社會心理學的一個重要發現表明,直接社會情境的作用往往被低估了。

社會心理學的專題研究,開始于19世紀下半期。1860年出現了拉察魯斯和斯坦塔爾關于民族心理學的系列論文。此后,塔爾德的《模仿律》西格爾的《犯罪的群眾》、勒邦的《群眾心理學》等著作陸續出版,為社會心理學的形成奠定了基礎。1908年英國心理學家麥獨孤和美國社會學家羅斯分別出版了社會心理學專著。這標志著社會心理學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心理學家奧爾波特和德國心理學家默德開創了實驗社會心理學方向。雖然用實驗方法研究社會心理學問題,可以上溯到1898年特里普利特關于社會促進的實驗研究,但真正開創、推廣這個方向的是奧爾波特和默德。在他們之后,實驗社會心理學才開始在西方特別是在美國成了社會心理學研究的主流。

查看全文

大學生就業中性別歧視心理透視論文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就業性別歧視心理分析

論文摘要:針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女大學生在就業環節中遭受性別歧視日益突出這一社會問題.從社會心理學角度,分析了大學生就業環節中的性別歧視現象及其發生的基本原因,提出了預防和處置大學生就業中性別歧視現象的心理學對策。

一、大學生就業中性別歧視的界定

目前,在大學生就業中普遍存在的對女大學生的性別歧視現象已經引起了政府與社會的普遍關注。對我們來說,應深人分析形成這一社會現象的具體原因,研究并提出解決這一問題的具體對策措施。這首先要明確兩個概念:即何為性別歧視?何為就業中的性別歧視?對于性別歧視,聯合國在1979年經過廣泛討論和反復修改后通過的《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的公約》認為,所謂對婦女的歧視就是“基于性別所做的任何區分、排斥或限制,其結果和目的是損害或否認婦女(無論婚否)在男女平等基礎上,認識、享有或行使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公民或任何其他方面的人權和基本自由”。這應該是目前關于性別歧視的一個最為權威而科學的定義,它準確地闡述了性別歧視的基本含義、內容。而對于“就業中的性別歧視”來說,我們則可以從1958年國際勞工組織通過的《關于就業和職業歧視公約》的規定中得到這樣的解釋與結論,所謂“就業中的性別歧視”即是基于性別的任何區別、排斥或特惠,“其后果是取消或損害就業方面的機會平等或待遇平等”,但“基于特殊工作本身的要求的任何區別、排斥或特惠,不應視為歧視”。由以上兩個概念的交叉、包容的部分,再結合大學生就業中女大學生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的現象,可以這樣認定:所謂大學生就業環節中性別歧視實際上就是指用人單位在錄用大學生畢業生的各環節中,除妨礙正常生產、工作或依法不適合女大學生的工種或崗位外,以性別為由拒絕錄用女生或提高對女生的錄用標準而導致女生平等擇業機會的喪失及其它損害的有關情況與現象。

了解了就業中性別歧視的基本概念,既為我們正確識別就業中性別歧視的各種表現形式及現象提供了科學的客觀衡量標準,也為正確地認識和處理當前大學生就業中所存在的各種形式的性別歧視現象提供了法律依據。一般說來,當前大學生就業中的性別歧視現象主要表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I、女大學生求職經歷普遍艱難,找到工作所需的時間和心理成本較高。根據王小波對南開大學2000年應屆畢業生的調查表明,女大學生求職經歷要比男生艱難得多。女生尋找工作的時間和心理成本更是普遍要高于男生,女生投遞簡歷的份數多于男生而獲得面試的機會卻普遍少于男生。故往往心理壓力和挫折感也就比男生大得多。盡管在付出更大的求職成本之后,多數具有較高素質的女大學生也能找到較為滿意的工作,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就對此類問題有所忽視。

查看全文

探索廣告傳播中異質性心理原理的應用論文

論文關鍵詞:異質性心理;突然性;廣告傳播

論文摘要:異質性心理原理是指外界事物的聲音、外形、顏色、光線等作為一種刺激物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使人可以迅速感知事物,因感知經驗和感知常性被違背而產生。廣告傳播中異質性心理原理的運用就是由于刺激物的時空突然性、變異產生的突然性和綜合突然性等特征給人們帶來深刻印象,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

置身于浩瀚的廣告世界,人們仿佛進人了一個五彩斑斕的萬花筒,目不暇接,眼花繚亂。突然,一個廣告畫面映人你的眼簾,鎖定你的眼睛,刻人你的腦海,來去匆匆的你對它給予了特別的注意,并且久久不能忘記,這正是廣告創作者的追求。廣告創作者總是使廣告與眾不同,在準確地向受眾傳遞有關商品信息的前提下,力圖讓越來越漫不經心和無動于衷的受眾對之過目不忘。如何做到這一點呢?利用異質性心理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手段。

一、異質性心理原理概念

引人注目,使人過目不忘,亦即強烈刺激人的感知器官,從而得到深刻印象。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異質性心理現象。其原理是:外界事物的聲音(包括有聲語言、音樂、音響等)、外形、顏色、光線等作為一種刺激物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眼睛、耳朵、鼻子等),人可以迅速感知事物。一方面由于人腦具有記憶功能,可以使過去感知過的事物較長時間地保留下來,形成感知的延續性。另一方面,作為感知客體的外界刺激物具有相對的穩定性。這種穩定性使之有規律可循,即使有所變化,也不會變得面目全非。這樣,人對客觀事物可以多次重復地感知,不斷積累感知經驗。這是感知的恒常性。如果新的感知經驗與過去的感知經驗保持一定的聯系,能夠維持平衡,并且能由過去的感知經驗順理成章地推衍,接受新的感知經驗,就會呈現出心理學上的同質性心理,這種心理一般不會引起心理上的巨大變化。

而如果不同時間的感知經驗發生聯系時,破壞了感知的協調平衡,即不能由過去的感知經驗順利地實現向新的感知經驗的過渡,那樣就會出現異質性心理。當一個人受到突如其來的刺激時,其視聽知覺就會一時失去平衡,使感性細胞發生物理變化,從而在人的感知中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其印象深刻程度同刺激強度成正比。例如,你在街上行走,突然目睹一場車禍,使處于平衡狀態的人們的感知器官突然被刺激,盡管發生車禍之人與你無關,你都會對此事留下深刻記憶。又如、當我們第一次看到化成仙人球的話筒的照片時,那種金屬的話筒柄與圓圓的仙人球連接在一起的奇特形象會使我們感到突然和吃驚,從而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們把這類現象歸為某一偶然因素的作用,視為偶然性現象。異質性心理的原理正是從對這些偶然現象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它產生的條件和原因。

查看全文

高校美術心理學重要性分析

[摘要]在高校教育深化改革的趨勢下,創建開放式的美術教育觀念,是高校藝術專業發展的重要途徑。而美術心理學是通過心理學觀點與方法對美術與規律進行深入探究的一門科學,主要基于思維、想象、情感等角度,探索美術創作要素之間的交互作用,尋求個體身心健康與美術創作間的有機互動,并對社會文化、人類情感精神與美術活動間彼此影響作用進行詳細研究。美術心理學能夠使混亂的美術創作實現結構化與清晰化,從而為培養美術人才提供有力幫助。就當前高校美術創新形勢來講,開設美術心理學,對于提升高校美術教育科學性與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據此,本文主要對高校美術教育中美術心理學的重要性作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美術教育;美術心理學;重要性

美術心理學,即針對美術創作時作者的心理狀態變化,以及對于作品觀賞者心理活動與作品反映的社會心理活動進行深入探究的學科。此探究對象是情緒、認知、意志等情緒活動規律。美術教育,則是指教師詳細闡述美術作品,促使學生切實感受美術作品表達的情緒情感,與作者間接性深層交流。此交流不需學生面對作者,但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美術學理論知識與基礎能力,可領悟作者在作品中潛藏的心理活動,可欣賞作者創作的整個心路過程[1]。

高校美術教育中美術心理學的重要性

1.利于提高學生美術專業認知能力。(1)感知能力美術作品創作者的感知能力就是直接性感受并切實反映現實的能力。首先,色彩感覺能力是切實反映現實的直接形式,即學生對光的感覺能力,光是美的物質源泉,在感覺到光時,才能發現、表現并創造美。學生對顏色的感受能力,尤其是對色彩與灰色的感受力,就視覺生成來講,人類的視覺現象都是通過色彩與明度創造的,物體形體與控件位置也是通過光色層次加以展現的。認知與表現能力,美術活動就是使用光色為其賦予一定意義。其次,整體知覺能力是基于感覺綜合認知對象與現象的能力,即正確知覺能力。認識與利用錯覺能力,錯覺就是對于客觀事物形成的切實反映,可表征造型藝術本質特性,基于二維平面的美術作品需表現出三維或多維空間,本身就屬于錯覺,其中造型活動便屬于視錯覺?;糜X能力,由于幻覺屬于自我投射的基礎條件,不加以幻想,便無法在作品中投射情感,也就難以通過作品全面展現。對人的知覺能力,即模特外部特征形象知覺,以及內心世界動態變化。最后,觀察能力,即善于全方位、明確認知事物的能力。學生在目的明確的基礎上,不僅要儲備知識與創作形式,還需具備一定的眼睛感受力與通透力。(2)記憶與默寫表象能力學生需要掌握再現表象的能力與表現表象的能力。其中前者為學生借助記憶再現表現的創作形式,突出特性在于真實再現模特特征與控件位置;后者也稱之為表象畫法,即任何客體根據空間位置通過畫紙展現表象。此方法主要通過聯想與想象實現創作,主要是為構成藝術思維審美意象。(3)聯想與想象能力學生藝術聯想內容十分豐富,總之就是思想與方式的聯想,以及情緒情感與技能的聯想。學生美術創作屬于積極性想象,即再現與創造想象。其中,再現想象是再現學生記憶表象,再造想象是創造形象形似與審美對象。創造想象則是學生就創作需求,在大腦中創造性構建新形象。實質是從無到有,形成全新的形象。(4)形成意象能力意象是美術創作與表現的重要前提,審美意象是具象與抽象、思維與感受、生活與創作結合體。學生的藝術思維主要是為了在大腦中形成一定的意象,審美意象的形成需要通過系統的、復雜的認知過程。但是,目前許多高校并未注重表象畫法與意象形成的鍛煉,而且現代化科技技術存在明顯不足,再加上學生情感投入欠缺等,導致美術作品缺乏嚴謹性與情緒情感。所以,強化藝術思維鍛煉,將隱喻功能與情感融化等相關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并切實提高思想境界,有助于學生審美意象能力的顯著提升[2]。2.利于培養學生豐富的美術創作情感。學生創作美術作品需要形成藝術情感,而親身體驗是生成藝術情感的重要基礎。學生的藝術感情實際上就是在日常生活與美術作品創作過程中親身體驗到的情緒情感。在進行美術創作時,學生的心境直接決定了作品創作的最終成敗。而激情有助于激發學生對客觀現象認知的主觀能動性,有助于學生深層構建、體現人物內心活動與情感。熱情則是學生所具備的創造與成就的主要動力。此外,學生理性情感就是道德感、審美感、理智感等。學生藝術情感屬于感性與理性的辯證性統一,也是學生對于客體的情感感受與認知體驗。3.利于學生構成突出的美術創作個性。學生個性就是學生心理特征的綜合,即學生審美需求、興趣、動機、性格等等,學生個性心理是構成創作個性的重要基礎,直接決定了創作個性的更新發展。(1)學生個性是展現美術個性的動力。學生個性心理活動體現的基本狀態,是氣質與性格。所謂氣質是天生品質,也是學生心理動力,促進學生進行藝術創作,與學生美術創作內容、形式息息相關。學生性格則是學生個性心理與行為體現的風格,具備穩定的心理特性,是學生認識與情感意志的切實反映。而美術作品則是學生氣質與性格的真實體現。(2)學生知識結構與美術個性的有機關聯。在學生知識框架中,最具優勢的知識是學生樂于接受的部分,因此,在接受新知識時,學生勢必會逐漸趨向基礎性最佳與興趣性最好的認知。熱愛美術,且人文素養良好的學生,極易表現出獨具人文情懷的美術風格。學生知識結構的更新優化是一項系統重構過程,新知識結構是基于既有知識結構的創新與擴展,是處于新水平、新狀態重建既有知識結構,從而形成的新體系。(3)學生自身才能是個性特征體現的先決條件。所謂才能實際上是所有能力的整合,其中帶有創新性,是通過活動得以體現的。學生想要創作美術作品,必須具備豐富的想象力、記憶力、觀察力、創造力、表現力等。能力是才能的關鍵要素,概括了思想材料加工活動過程。在美術創作時,學生能力與素養、知識等息息相關,只有充分掌握知識,才可形成能力,有能力才會快速熟練掌握知識[3]。

高校美術教育與美術心理學的關系

查看全文

怎樣從心理學視角探究黨員教育管理的新思路

《共產黨員管理心理概論》于2008年1月,由中國人事出版社出版。該書由原中央黨史研究室副主任谷安林同志作序、北京市社會科學理論著作出版基金資助,是黨員教育管理的理論創新之作,是共產黨員思想修養的好教材。該書提出了共產黨員管理心理學科架構,建立了一個新學科領域,是新時期黨建理論的創新,是黨建理論研究的新視野、新角度,也是心理學、管理心理學研究的新領域。

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必須發揮好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黨員的綜合素質,直接決定和影響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加強黨員先進性教育,保持黨員先進性本色,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實踐科學發展觀,始終是黨組織建設和黨員教育管理的重要任務,也是黨員黨性修養的重要任務。從心理過程研究黨員的教育管理,研究黨員的黨性修養,探索黨員教育管理的新思路、新方法,對提高黨員教育管理水平,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提高黨員的綜合素質,具有重要意義。劉文江同志提出的“共產黨員管理心理”開拓了黨員教育管理的新思路、新領域。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經濟成分、組織形式、就業方式、利益關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樣化,黨員隊伍狀況發生重大變化。特別是國際形勢的復雜變化,導致極少數黨員理想信念動搖;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導致有些黨員的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扭曲;黨內一些消極腐敗現象的存在和滋長,以及一些涉及個人的具體困難和矛盾,導致少數黨員對黨和黨的事業失去信心,產生不同程度的心理挫折。針對黨員隊伍建設實際,我們成功地開展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探索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有效機制。如何進一步創新和探索黨員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是新時期黨員隊伍建設的重要任務。針對共產黨員個性心理,運用管理心理學知識對黨員進行思想政治激勵的管理心理學方法研究,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的管理心理學方法研究,創新黨員教育管理方法,更好地提高黨員教育管理的時效性,是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提高黨員素質,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迫切需要。

劉文江同志的共產黨員管理心理研究,運用心理學理論,分析黨員的一般心理現象和黨員的具體心理,指出各種具體心理的內涵和特征、基本心理過程和心理修養方法,通過對黨員的黨性心理、政治心理、利益心理、文化心理、責任心理、職業心理、道德心理、黨紀心理、領導心理、學習心理、發展心理、組織心理等心理過程的分析,提出黨員應具備的心理素質,指出黨員存在的思想認識差距,提出解決黨員各種思想問題的具體方法,對于轉變黨員的思想認識,克服黨員存在的各種錯誤思想認識,優化黨員的心理結構,提高黨員的思想認識,做好黨員的思想工作,提高黨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效果,加強黨員隊伍的先進性建設,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更好地發揮黨員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劉文江同志為加強新時期黨員教育管理工作,進行了大膽有益的新探索。

人的心理現象是宇宙間最復雜而又最奧妙的現象之一。恩格斯把人的心理現象譽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人的心理研究也就成為一門古老的重要的研究課題。共產黨員是用特殊材料組成的人,共產黨員的心理,是地球最美麗的具有共產黨員心理特征的“最美的花朵”。要讓這朵“最美的花朵”綻放的更加絢麗多彩,就必須開展共產黨員管理心理研究。千百年來,人們也就一直在夢寐以求要搞清楚人的心理。心理學就是研究人的心理現象發生、發展和活動規律的科學。共產黨員管理心理就是研究在紛繁復雜的社會心理現象中的黨員的心理現象,以揭示黨員的心理發生和發展規律,以及如何運用這些規律,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提高黨員的心理素質,提高黨的建設水平。這是共產黨員管理心理研究的重要現實意義。深入開展共產黨員管理心理研究,是新時期黨的建設實踐的需要,也是新時期黨的建設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的新課題。

劉文江同志進行的黨員管理心理研究,為搞好黨員教育管理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和重要貢獻。他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工作干部,在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以對黨的深厚感情和對黨的事業的責任心,多年堅持不懈地利用業余時間,運用其多年黨校教學的理論積累和黨務工作的經驗積累,勤懇進行黨的建設理論方面的創新研究,并不斷有新的研究成果。他撰寫了《怎樣當好鄉鎮黨委書記》,撰寫了大量黨建和管理方面的論文,《共產黨員管理心理概論》是劉文江同志繼《中國共產黨文化研究》、《區縣地方志管理工作》兩部全國首創理論專著之后的又一部理論創新專著,我們向劉文江同志表示衷心祝賀。

查看全文

民族心理學研究存在問題分析論文

民族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個分支首先在德國興起。早在1807年,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一書中就曾論及不同于個體精神的絕對精神。后來哲學家拉扎勒斯和語言學家斯泰塔爾提出“民族精神”和“整體精神”的概念。馮特則在前人的基礎上寫下了十卷本的《民族心理學》(1900-1920年),他認為民族心理學的較為合適的研究領域涉及到“由共同的人類生活所創造的那些精神產品,因此,僅憑個體意識是無法對它加以說明的”。(注:Wundt,W.ElementsofFolkPsychology.NewYork:Macmoillan,1916.p.3.)于是,他以語言、藝術、神話、道德、法律、宗教、社會風俗習慣作為實例,研究民族心理發生、發展的規律,并詳細論述了民族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中國的民族心理學的研究起步于20世紀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逐步發展起來。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國的西藏、云南、青海、新疆和海南均進行過民族兒童心理發展的跨文化研究。(注:參見朱智賢主編:《中國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與教育》,中國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581頁。)現在中國民族心理研究范圍已擴大到國內56個民族。可以說,民族心理學的研究方興未艾。

一、中國民族心理學研究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尤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族學界在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內容方面,逐漸擺脫了前蘇聯有關民族心理學研究的影響,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作為民族心理學的一個層次進行研究,同時構建中國民族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原則、內容,逐漸將中國民族心理學納入心理學的范疇。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關注。建國以來,民族學界受前蘇聯民族學研究的影響,把主要目標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研究。斯大林在《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痹谶@個定義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質作為民族四個特征之一,受到了異乎尋常的關注,許多學者著書立學,(注:參見熊錫元:《略論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吳團英:《試論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及其發展變化的特點》,《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吳團英:《民族心理素質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學刊》1982年第2期;顧學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在民族識別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談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質》,《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賀國安:《劉克甫談共同心理素質與民族自我意識》,《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華:《關于“共同心理素質”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內涵、外延進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錫元和吳團英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進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錫元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一個民族的社會經濟、歷史傳統、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環境的特點在該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為通過本民族的語言、文學藝術、社會風尚、生活風俗、宗教信仰以及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鄉土的眷戀,表現出自己的愛好、興趣、能力、氣質、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眳菆F英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點,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氣質及民族自我意識等諸種要素構成?!保ㄗⅲ簠菆F英:《試論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及其發展變化的特點》,《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在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特點理解方面,學者們大多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具有穩定性、持久性和漸變性;但在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名稱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識以及民族自我意識均成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代名詞。甚至《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在對民族性格、民族意識、民族感情等詞條的解釋中,均寫著參見民族共同心理素質。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興未艾。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發展,一些學者逐漸注意到對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關于民族定義四個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限制,于是開始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納入心理學分支民族心理學的研究范疇。20世紀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從不同角度對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參見周星:《民族心理論》,《寧夏社會科學》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國民族心理形成的四個歷史時期》,《理論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凱:《民族心理研究概論》,《新疆社會科學研究》1990年第3期;熊錫元:《民族心理與民族意識理論問題補遺》,《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3年第6期;戴慶渲:《民族心理及其結構層次芻議》,《學術論壇》1990年第2期。)戴桂斌認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質(包括民族的性格與能力)和民族心態(如民族樸素的社會信念、價值觀念及民族情趣等)兩個部分組成。(注:參見戴桂斌:《略論民族心理》,《青海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秦殿才認為民族心理分為民族的心理素質、價值體系、思維方式三個要素。(注:參見秦殿才:《改革開放與民族心理結構的調整》,《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榮·蘇赫認為,民族心理劃分為四個層次八個要素:(1)民族群體價值觀念及其指導下的民族群體規范,包括價值觀念和規范意識以及同時產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個因素;(2)民族個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氣質、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練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維方式;(4)民族自我意識。(注:參見榮·蘇赫:《簡論民族心理和階級心理的辯證關系》,《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戴慶渲認為民族心理結構應該由四個層次八個要素組成:第一層次,民族自識性及同時產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層次,民族思維方式;第三層次,民族個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氣質三個要素;第四層次,在價值觀念指導下包括價值觀在內的民族群體規范意識,如民族樸素的社會信念、道德觀念、民族審美情趣等。(注:參見戴慶渲:《民族心理及其結構層次芻議》,《學術論壇》1990年第2期。)李尚凱認為: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歷史條件影響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愛好、習俗、成見、信念、心理狀態等等精神素質的總和。民族心理的內部結構是多側面、多層次的。可將民族心理分為民族心理素質、民族心理狀態和民族自我意識三大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質是該民族在人類種系發展過程中所達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較為穩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認知特點、民族思維方式、民族氣質、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狀態是該民族對社會面貌、社會變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較為不穩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樸素的社會信念、價值觀念、民族情緒和情感、民族興趣和愛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識是對本民族所處社會地位、所具身心特點的自我認識和評價以及對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維護,表現著認識自己和對待自己的統一,包括民族認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氣節、民族中心主義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質、民族心理狀態和民族自我意識的統一整體,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質為基礎。(注:參見李尚凱:《論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師范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韓忠太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與民族心理是兩個本質不同的概念。在內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內涵是一個民族的成員以先天的神經系統為基礎,在后天的環境作用、教育影響、文化熏陶下,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逐步形成并發展起來的各種心理現象的總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內涵的一般屬性外,還具有“共同”和“素質”兩個根本屬性。從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個民族成員發生的各種心理現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外延只能包含一個民族全體成員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穩定的心理特征。在學科歸屬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歸屬于民族理論學,民族心理則歸屬于心理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學的范疇。在研究課題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民族學研究工作者的理論問題之一,他們的研究具有宏觀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則通常以心理現象為單位,具有微觀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作為民族理論研究的一部分,沒有專門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則是運用心理學方法,如觀察法、訪談法、問卷法、測驗法、實驗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論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為了解釋斯大林有關民族定義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開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與整個心理學的研究目的聯系起來,即研究民族心理的發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和民族心理是分屬兩個不同學科的概念。(注:參見韓忠太:《論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與民族心理的區別》,《云南社會科學》1999年第5期。)從以上作者對民族心理的理解來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歸納為民族心理的一個層面,有的作者則認為兩個概念在含義上大相徑庭。另外,作者們對民族心理包含的內容持不同意見。

第三,個體民族心理研究逐漸興起。如熊錫元對回族、傣族、漢族的共同心理素質進行研究,(注:參見熊錫元:《試論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思想戰線》1986年第6期;熊錫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質探微》,《思想戰線》1990年第4期;熊錫元:《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民族特征論集》,廣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質時,他認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個民族特征并不明顯,故共同心理素質在其形成過程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并從強烈的民族意識、開拓與進取精神、心理狀態和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的交織、保族與衛國——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個方面來分析回族的優秀心理素質,同時也指出回族應該防止和克服民族狹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質。”(注:徐黎麗:《試論我國民族心理研究》,《蘭州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榮麗貞則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為例,認為祭祀風俗屬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風俗與民族心理的關系也是民族文化與民族心理的關系。(注:參見榮麗貞:《蒙古族祭祀風俗與民族心理淺述》,《內蒙古社會科學》1987年第6期。)蘇世同認為苗族主體心理深受以農耕為基礎的苗族文化的影響,表現出許多優良的心理素質,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質,這在文化風俗上有所反映。(注:參見蘇世同:《論苗文化與苗族主體心理結構》,《吉首大學學報》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則認為敢于冒險、敢于出家門、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觀念和堅韌不拔的性格、不輕商等是維吾爾人經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這種特征的歷史根源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環境及宗教。(注:參見伊力合木·克力木:《維吾爾族的經商心理及其歷史根源》,《社會學研究》1989年第4期。)還有其他一些學者也對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質進行了研究。如周興茂論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質,(注:參見周興茂:《論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質》,《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那順呼吁重視對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參見那順:《重視對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2000年第1期。)閆麗娟、鐘福國論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質,(注:參見閆麗娟、鐘福國:《裕固族心理素質透視》,《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淵則綜述了幾個世紀以來對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況,(注:參見南文淵:《幾個世紀以來對回族民族心理的評說綜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國義論述了水族傳統文化心理,(注:參見石國義:《水族傳統文化心理思辨》,《貴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錦論證了朝鮮族文化心理特點,(注:參見崔英錦:《略論朝鮮族文化心理特點》,《黑龍江民族叢刊》1996年第4期。)馬麗華論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發展的心理素質,(注:參見馬麗華:《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發展的心理素質》,《云南民族學院學報》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討了歐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參見云公保太:《歐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銀軍和楊順清論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質,(注:參見銀軍:《試論侗族共同心理素質》,《貴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楊順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質初探》,《貴州民族學院學報》1992年第2期。)施建業論述了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注:參見施建業:《論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北京社會科學》1994年第4期。)戴小明則對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質進行了對策性研究。(注:參見戴小明:《關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質的思考》,《新疆社會科學》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從民族發展和繁榮的角度探討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對民族本身發展的影響,旨在幫助少數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點,消除與民族發展有害的心理特點。但由于受民族學界有關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討論的影響,許多作者對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個體民族心理時總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其實,從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內容來看,均屬于民族心理特點的范疇。

查看全文

民族心理學研究問題論文

民族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個分支首先在德國興起。早在1807年,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一書中就曾論及不同于個體精神的絕對精神。后來哲學家拉扎勒斯和語言學家斯泰塔爾提出“民族精神”和“整體精神”的概念。馮特則在前人的基礎上寫下了十卷本的《民族心理學》(1900-1920年),他認為民族心理學的較為合適的研究領域涉及到“由共同的人類生活所創造的那些精神產品,因此,僅憑個體意識是無法對它加以說明的”。(注:Wundt,W.ElementsofFolkPsychology.NewYork:Macmoillan,1916.p.3.)于是,他以語言、藝術、神話、道德、法律、宗教、社會風俗習慣作為實例,研究民族心理發生、發展的規律,并詳細論述了民族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中國的民族心理學的研究起步于20世紀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逐步發展起來。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國的西藏、云南、青海、新疆和海南均進行過民族兒童心理發展的跨文化研究。(注:參見朱智賢主編:《中國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與教育》,中國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581頁。)現在中國民族心理研究范圍已擴大到國內56個民族。可以說,民族心理學的研究方興未艾。

一、中國民族心理學研究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尤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族學界在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內容方面,逐漸擺脫了前蘇聯有關民族心理學研究的影響,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作為民族心理學的一個層次進行研究,同時構建中國民族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原則、內容,逐漸將中國民族心理學納入心理學的范疇。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關注。建國以來,民族學界受前蘇聯民族學研究的影響,把主要目標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研究。斯大林在《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在這個定義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質作為民族四個特征之一,受到了異乎尋常的關注,許多學者著書立學,(注:參見熊錫元:《略論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吳團英:《試論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及其發展變化的特點》,《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吳團英:《民族心理素質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學刊》1982年第2期;顧學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在民族識別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談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質》,《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賀國安:《劉克甫談共同心理素質與民族自我意識》,《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華:《關于“共同心理素質”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內涵、外延進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錫元和吳團英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進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錫元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一個民族的社會經濟、歷史傳統、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環境的特點在該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為通過本民族的語言、文學藝術、社會風尚、生活風俗、宗教信仰以及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鄉土的眷戀,表現出自己的愛好、興趣、能力、氣質、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眳菆F英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點,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氣質及民族自我意識等諸種要素構成?!保ㄗⅲ簠菆F英:《試論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及其發展變化的特點》,《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在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特點理解方面,學者們大多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具有穩定性、持久性和漸變性;但在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名稱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識以及民族自我意識均成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代名詞。甚至《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在對民族性格、民族意識、民族感情等詞條的解釋中,均寫著參見民族共同心理素質。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興未艾。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發展,一些學者逐漸注意到對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關于民族定義四個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限制,于是開始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納入心理學分支民族心理學的研究范疇。20世紀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從不同角度對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參見周星:《民族心理論》,《寧夏社會科學》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國民族心理形成的四個歷史時期》,《理論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凱:《民族心理研究概論》,《新疆社會科學研究》1990年第3期;熊錫元:《民族心理與民族意識理論問題補遺》,《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3年第6期;戴慶渲:《民族心理及其結構層次芻議》,《學術論壇》1990年第2期。)戴桂斌認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質(包括民族的性格與能力)和民族心態(如民族樸素的社會信念、價值觀念及民族情趣等)兩個部分組成。(注:參見戴桂斌:《略論民族心理》,《青海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秦殿才認為民族心理分為民族的心理素質、價值體系、思維方式三個要素。(注:參見秦殿才:《改革開放與民族心理結構的調整》,《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榮·蘇赫認為,民族心理劃分為四個層次八個要素:(1)民族群體價值觀念及其指導下的民族群體規范,包括價值觀念和規范意識以及同時產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個因素;(2)民族個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氣質、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練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維方式;(4)民族自我意識。(注:參見榮·蘇赫:《簡論民族心理和階級心理的辯證關系》,《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戴慶渲認為民族心理結構應該由四個層次八個要素組成:第一層次,民族自識性及同時產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層次,民族思維方式;第三層次,民族個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氣質三個要素;第四層次,在價值觀念指導下包括價值觀在內的民族群體規范意識,如民族樸素的社會信念、道德觀念、民族審美情趣等。(注:參見戴慶渲:《民族心理及其結構層次芻議》,《學術論壇》1990年第2期。)李尚凱認為: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歷史條件影響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愛好、習俗、成見、信念、心理狀態等等精神素質的總和。民族心理的內部結構是多側面、多層次的??蓪⒚褡逍睦矸譃槊褡逍睦硭刭|、民族心理狀態和民族自我意識三大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質是該民族在人類種系發展過程中所達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較為穩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認知特點、民族思維方式、民族氣質、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狀態是該民族對社會面貌、社會變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較為不穩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樸素的社會信念、價值觀念、民族情緒和情感、民族興趣和愛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識是對本民族所處社會地位、所具身心特點的自我認識和評價以及對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維護,表現著認識自己和對待自己的統一,包括民族認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氣節、民族中心主義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質、民族心理狀態和民族自我意識的統一整體,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質為基礎。(注:參見李尚凱:《論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師范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韓忠太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與民族心理是兩個本質不同的概念。在內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內涵是一個民族的成員以先天的神經系統為基礎,在后天的環境作用、教育影響、文化熏陶下,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逐步形成并發展起來的各種心理現象的總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內涵的一般屬性外,還具有“共同”和“素質”兩個根本屬性。從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個民族成員發生的各種心理現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外延只能包含一個民族全體成員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穩定的心理特征。在學科歸屬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歸屬于民族理論學,民族心理則歸屬于心理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學的范疇。在研究課題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民族學研究工作者的理論問題之一,他們的研究具有宏觀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則通常以心理現象為單位,具有微觀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作為民族理論研究的一部分,沒有專門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則是運用心理學方法,如觀察法、訪談法、問卷法、測驗法、實驗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論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為了解釋斯大林有關民族定義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開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與整個心理學的研究目的聯系起來,即研究民族心理的發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和民族心理是分屬兩個不同學科的概念。(注:參見韓忠太:《論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與民族心理的區別》,《云南社會科學》1999年第5期。)從以上作者對民族心理的理解來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歸納為民族心理的一個層面,有的作者則認為兩個概念在含義上大相徑庭。另外,作者們對民族心理包含的內容持不同意見。

第三,個體民族心理研究逐漸興起。如熊錫元對回族、傣族、漢族的共同心理素質進行研究,(注:參見熊錫元:《試論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思想戰線》1986年第6期;熊錫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質探微》,《思想戰線》1990年第4期;熊錫元:《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民族特征論集》,廣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質時,他認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個民族特征并不明顯,故共同心理素質在其形成過程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并從強烈的民族意識、開拓與進取精神、心理狀態和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的交織、保族與衛國——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個方面來分析回族的優秀心理素質,同時也指出回族應該防止和克服民族狹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質。”(注:徐黎麗:《試論我國民族心理研究》,《蘭州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榮麗貞則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為例,認為祭祀風俗屬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風俗與民族心理的關系也是民族文化與民族心理的關系。(注:參見榮麗貞:《蒙古族祭祀風俗與民族心理淺述》,《內蒙古社會科學》1987年第6期。)蘇世同認為苗族主體心理深受以農耕為基礎的苗族文化的影響,表現出許多優良的心理素質,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質,這在文化風俗上有所反映。(注:參見蘇世同:《論苗文化與苗族主體心理結構》,《吉首大學學報》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則認為敢于冒險、敢于出家門、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觀念和堅韌不拔的性格、不輕商等是維吾爾人經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這種特征的歷史根源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環境及宗教。(注:參見伊力合木·克力木:《維吾爾族的經商心理及其歷史根源》,《社會學研究》1989年第4期。)還有其他一些學者也對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質進行了研究。如周興茂論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質,(注:參見周興茂:《論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質》,《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那順呼吁重視對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參見那順:《重視對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2000年第1期。)閆麗娟、鐘福國論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質,(注:參見閆麗娟、鐘福國:《裕固族心理素質透視》,《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淵則綜述了幾個世紀以來對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況,(注:參見南文淵:《幾個世紀以來對回族民族心理的評說綜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國義論述了水族傳統文化心理,(注:參見石國義:《水族傳統文化心理思辨》,《貴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錦論證了朝鮮族文化心理特點,(注:參見崔英錦:《略論朝鮮族文化心理特點》,《黑龍江民族叢刊》1996年第4期。)馬麗華論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發展的心理素質,(注:參見馬麗華:《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發展的心理素質》,《云南民族學院學報》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討了歐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參見云公保太:《歐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銀軍和楊順清論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質,(注:參見銀軍:《試論侗族共同心理素質》,《貴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楊順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質初探》,《貴州民族學院學報》1992年第2期。)施建業論述了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注:參見施建業:《論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北京社會科學》1994年第4期。)戴小明則對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質進行了對策性研究。(注:參見戴小明:《關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質的思考》,《新疆社會科學》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從民族發展和繁榮的角度探討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對民族本身發展的影響,旨在幫助少數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點,消除與民族發展有害的心理特點。但由于受民族學界有關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討論的影響,許多作者對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個體民族心理時總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其實,從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內容來看,均屬于民族心理特點的范疇。

查看全文

民族心理學研究論文

民族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一個分支首先在德國興起。早在1807年,黑格爾在《精神現象學》一書中就曾論及不同于個體精神的絕對精神。后來哲學家拉扎勒斯和語言學家斯泰塔爾提出“民族精神”和“整體精神”的概念。馮特則在前人的基礎上寫下了十卷本的《民族心理學》(1900-1920年),他認為民族心理學的較為合適的研究領域涉及到“由共同的人類生活所創造的那些精神產品,因此,僅憑個體意識是無法對它加以說明的”。(注:Wundt,W.ElementsofFolkPsychology.NewYork:Macmoillan,1916.p.3.)于是,他以語言、藝術、神話、道德、法律、宗教、社會風俗習慣作為實例,研究民族心理發生、發展的規律,并詳細論述了民族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中國的民族心理學的研究起步于20世紀初,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逐步發展起來。從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國的西藏、云南、青海、新疆和海南均進行過民族兒童心理發展的跨文化研究。(注:參見朱智賢主編:《中國兒童青少年心理發展與教育》,中國卓越出版公司1990年版,第581頁。)現在中國民族心理研究范圍已擴大到國內56個民族??梢哉f,民族心理學的研究方興未艾。

一、中國民族心理學研究現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尤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民族學界在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內容方面,逐漸擺脫了前蘇聯有關民族心理學研究的影響,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作為民族心理學的一個層次進行研究,同時構建中國民族心理學的研究方向、原則、內容,逐漸將中國民族心理學納入心理學的范疇。具體來說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這一概念受到了普遍關注。建國以來,民族學界受前蘇聯民族學研究的影響,把主要目標投向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研究。斯大林在《馬克思主義和民族問題》一文中指出:“民族是人們在歷史上形成的一個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濟生活以及表現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穩定的共同體?!痹谶@個定義中,民族共同心理素質作為民族四個特征之一,受到了異乎尋常的關注,許多學者著書立學,(注:參見熊錫元:《略論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民族研究》1983年第4期;吳團英:《試論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及其發展變化的特點》,《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吳團英:《民族心理素質是民族最具普遍性的特征》,《求是學刊》1982年第2期;顧學津:《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在民族識別中的作用》,《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4年第1期;徐杰舜:《也談民族共同文化心理素質》,《民族研究》1990年第3期;賀國安:《劉克甫談共同心理素質與民族自我意識》,《民族研究》1989年第4期;修世華:《關于“共同心理素質”的思考》,《中央民族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內涵、外延進行了概括。其中以熊錫元和吳團英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進行的概括最具代表性。熊錫元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一個民族的社會經濟、歷史傳統、生活方式以及地理環境的特點在該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其特征為通過本民族的語言、文學藝術、社會風尚、生活風俗、宗教信仰以及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對鄉土的眷戀,表現出自己的愛好、興趣、能力、氣質、性格、情操和民族自豪感?!眳菆F英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就是民族的共同心理特點,它由民族情感、意志、性格、氣質及民族自我意識等諸種要素構成?!保ㄗⅲ簠菆F英:《試論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及其發展變化的特點》,《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在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特點理解方面,學者們大多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具有穩定性、持久性和漸變性;但在對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名稱方面,分歧很大。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精神、民族意識以及民族自我意識均成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代名詞。甚至《中國大百科全書·民族卷》在對民族性格、民族意識、民族感情等詞條的解釋中,均寫著參見民族共同心理素質。

第二,民族心理研究方興未艾。隨著研究的進一步深入發展,一些學者逐漸注意到對民族心理的研究受到了斯大林關于民族定義四個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限制,于是開始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納入心理學分支民族心理學的研究范疇。20世紀90年代以后,一些作者從不同角度對民族心理作了研究。(注:參見周星:《民族心理論》,《寧夏社會科學》1992年第1期;童列春:《中國民族心理形成的四個歷史時期》,《理論月刊》1991年第4期;李尚凱:《民族心理研究概論》,《新疆社會科學研究》1990年第3期;熊錫元:《民族心理與民族意識理論問題補遺》,《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3年第6期;戴慶渲:《民族心理及其結構層次芻議》,《學術論壇》1990年第2期。)戴桂斌認為民族心理由民族心理素質(包括民族的性格與能力)和民族心態(如民族樸素的社會信念、價值觀念及民族情趣等)兩個部分組成。(注:參見戴桂斌:《略論民族心理》,《青海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秦殿才認為民族心理分為民族的心理素質、價值體系、思維方式三個要素。(注:參見秦殿才:《改革開放與民族心理結構的調整》,《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榮·蘇赫認為,民族心理劃分為四個層次八個要素:(1)民族群體價值觀念及其指導下的民族群體規范,包括價值觀念和規范意識以及同時產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三個因素;(2)民族個性心理特征,即民族氣質、民族能力(后天的熟練技能)、民族性格;(3)民族思維方式;(4)民族自我意識。(注:參見榮·蘇赫:《簡論民族心理和階級心理的辯證關系》,《內蒙古社會科學》1988年第1期。)戴慶渲認為民族心理結構應該由四個層次八個要素組成:第一層次,民族自識性及同時產生的民族情感、民族意志;第二層次,民族思維方式;第三層次,民族個性心理特征,包括民族性格、民族能力、民族氣質三個要素;第四層次,在價值觀念指導下包括價值觀在內的民族群體規范意識,如民族樸素的社會信念、道德觀念、民族審美情趣等。(注:參見戴慶渲:《民族心理及其結構層次芻議》,《學術論壇》1990年第2期。)李尚凱認為:民族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民族心理,它是各民族在一系列共同歷史條件影響下形成的共同性格、情感、愛好、習俗、成見、信念、心理狀態等等精神素質的總和。民族心理的內部結構是多側面、多層次的。可將民族心理分為民族心理素質、民族心理狀態和民族自我意識三大組成部分。民族心理素質是該民族在人類種系發展過程中所達到的心理水平,是民族心理中較為穩定的部分,包括民族認知特點、民族思維方式、民族氣質、民族性格、民族能力等等;民族心理狀態是該民族對社會面貌、社會變化的反映程度,是民族心理中較為不穩定的部分,包括民族樸素的社會信念、價值觀念、民族情緒和情感、民族興趣和愛好等等;民族自我意識是對本民族所處社會地位、所具身心特點的自我認識和評價以及對本民族利益的理解和維護,表現著認識自己和對待自己的統一,包括民族認同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民族氣節、民族中心主義等等。民族心理是民族心理素質、民族心理狀態和民族自我意識的統一整體,其中以民族心理素質為基礎。(注:參見李尚凱:《論民族心理之研究》,《新疆師范大學學報》1991年第1期。)韓忠太認為,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與民族心理是兩個本質不同的概念。在內涵和外延方面:民族心理的內涵是一個民族的成員以先天的神經系統為基礎,在后天的環境作用、教育影響、文化熏陶下,通過自己的主觀努力,逐步形成并發展起來的各種心理現象的總和;而民族共同心理素質除了具有民族心理內涵的一般屬性外,還具有“共同”和“素質”兩個根本屬性。從外延看,民族心理可以包含一個民族成員發生的各種心理現象,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外延只能包含一個民族全體成員普遍具有的共同的、穩定的心理特征。在學科歸屬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歸屬于民族理論學,民族心理則歸屬于心理科學的一個重要分支民族心理學的范疇。在研究課題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民族學研究工作者的理論問題之一,他們的研究具有宏觀性;民族心理研究者則通常以心理現象為單位,具有微觀性。在研究方法方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作為民族理論研究的一部分,沒有專門的研究方法;民族心理的研究方法則是運用心理學方法,如觀察法、訪談法、問卷法、測驗法、實驗法、跨文化分析法等。在研究目的方面:民族理論工作者研究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是為了解釋斯大林有關民族定義四特征之一的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而民族心理研究者一開始就把自己的研究目的與整個心理學的研究目的聯系起來,即研究民族心理的發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因此,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和民族心理是分屬兩個不同學科的概念。(注:參見韓忠太:《論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與民族心理的區別》,《云南社會科學》1999年第5期。)從以上作者對民族心理的理解來看,分歧很大,有些作者將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歸納為民族心理的一個層面,有的作者則認為兩個概念在含義上大相徑庭。另外,作者們對民族心理包含的內容持不同意見。

第三,個體民族心理研究逐漸興起。如熊錫元對回族、傣族、漢族的共同心理素質進行研究,(注:參見熊錫元:《試論回回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思想戰線》1986年第6期;熊錫元:《傣族共同心理素質探微》,《思想戰線》1990年第4期;熊錫元:《漢民族共同心理素質》,《民族特征論集》,廣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其中在分析回族共同心理素質時,他認為由于回族的其他三個民族特征并不明顯,故共同心理素質在其形成過程中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并從強烈的民族意識、開拓與進取精神、心理狀態和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的交織、保族與衛國——在逆境中求生存等四個方面來分析回族的優秀心理素質,同時也指出回族應該防止和克服民族狹隘性、排它性等有害的心理素質。”(注:徐黎麗:《試論我國民族心理研究》,《蘭州大學學報》1995年第4期。)榮麗貞則以蒙古人特有的祭神為例,認為祭祀風俗屬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故祭祀風俗與民族心理的關系也是民族文化與民族心理的關系。(注:參見榮麗貞:《蒙古族祭祀風俗與民族心理淺述》,《內蒙古社會科學》1987年第6期。)蘇世同認為苗族主體心理深受以農耕為基礎的苗族文化的影響,表現出許多優良的心理素質,也保留了一些不良的心理素質,這在文化風俗上有所反映。(注:參見蘇世同:《論苗文化與苗族主體心理結構》,《吉首大學學報》1991年第4期。)伊力合木·克力木則認為敢于冒險、敢于出家門、不怕吃苦、具有流通觀念和堅韌不拔的性格、不輕商等是維吾爾人經商心理的特征,而造成這種特征的歷史根源為城市生活方式、地理環境及宗教。(注:參見伊力合木·克力木:《維吾爾族的經商心理及其歷史根源》,《社會學研究》1989年第4期。)還有其他一些學者也對一些民族的心理素質進行了研究。如周興茂論述了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質,(注:參見周興茂:《論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質》,《湖北民族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那順呼吁重視對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注:參見那順:《重視對蒙古族心理的研究》,《昭烏達蒙族師專學報》2000年第1期。)閆麗娟、鐘福國論述了裕固族心理素質,(注:參見閆麗娟、鐘福國:《裕固族心理素質透視》,《西北史地》1998年第1期。)南文淵則綜述了幾個世紀以來對回族民族心理的研究概況,(注:參見南文淵:《幾個世紀以來對回族民族心理的評說綜述》,《青海民族研究》1997第3期。)石國義論述了水族傳統文化心理,(注:參見石國義:《水族傳統文化心理思辨》,《貴州民族研究》1998年第1期。)崔英錦論證了朝鮮族文化心理特點,(注:參見崔英錦:《略論朝鮮族文化心理特點》,《黑龍江民族叢刊》1996年第4期。)馬麗華論述了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發展的心理素質,(注:參見馬麗華:《云南通海蒙古族生存發展的心理素質》,《云南民族學院學報》1993年第1期。)云公保太探討了歐拉藏族尚武心理,(注:參見云公保太:《歐拉藏族尚武心理初探》,《青海民族研究》1993年第2期。)銀軍和楊順清論述侗族民族心理素質,(注:參見銀軍:《試論侗族共同心理素質》,《貴州民族研究》1992年第1期;楊順清:《侗族共同心理素質初探》,《貴州民族學院學報》1992年第2期。)施建業論述了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注:參見施建業:《論中華民族的審美心理》,《北京社會科學》1994年第4期。)戴小明則對如何改善民族心理素質進行了對策性研究。(注:參見戴小明:《關于改善民族心理素質的思考》,《新疆社會科學》1989年第4期。)以上文章均從民族發展和繁榮的角度探討某一特定民族心理對民族本身發展的影響,旨在幫助少數民族建立健康的心理特點,消除與民族發展有害的心理特點。但由于受民族學界有關民族共同心理素質討論的影響,許多作者對民族心理及民族共同心理素質的概念理解不同,因此在研究個體民族心理時總是冠以某某民族共同心理素質。其實,從研究的特定民族心理的內容來看,均屬于民族心理特點的范疇。

查看全文

高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學論文

摘要:高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學是伴隨著高等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于21世紀初在中國興起的一門高等職業教育學、高等學校學生心理學分支學科。它的內容體系由高職學生心理健康論、高職學生心理素養論、高職學生人格塑造論、高職學生心理問題論、高職學生心理咨詢論、高職學生人際溝通論等基本論題組成。為了推進高職學生心理學的穩步發展,今后一個時期應該實施突出學科意識、強化基礎研究、擴充研究隊伍三項對策。

關鍵詞:高職學生心理;高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學;新興學科

近年來,基于培養高級職業技術人才的需要,高等職業教育界越來越重視學生心理問題、心理健康的研究,積累了數量可觀的研究成果,使高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學(以下以“高職學生心理學”作為基準縮略形式)走進初創階段。本文依據對“高職學生心理”研究類期刊文獻的統計分析粗線條地描述了高職學生心理學的創生背景,在梳理相關文獻的基礎上歸納出高職學生心理學的基本論題,提出推進高職學生心理學穩步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從高職學生心理研究期刊文獻看學科的創生背景

作為高職學生心理學主要研究對象的“高等職業學校大學生心理”,有多種簡化或縮略形式。在一個學術領域或一門學科中,期刊文獻是最便捷的研究成果展示方式,其數量遠遠多于學位論文、專門著作(含教科書)。探尋一個學術領域或一門學科的演進軌跡,可以從分析以該學術領域或學科的研究對象作為篇名主題詞的期刊文獻入手。近期,筆者在“中國知網”的《中國學術期刊網絡出版總庫》中,分別以“高等職業學校大學生心理”的多種可能存在的等義詞組作為檢索詞,,進行文獻“篇名”的“模糊”檢索?!澳:睓z索的長處是可以檢出一些檢索詞構詞不連續的主題詞,擴大文獻檢出量。例如用“高職高專學生心理”進行“模糊”檢索,能夠將“高職高專醫學生心理”、“高職高專學生求職心理”、“高職高專學生學習心理”、“高職高專學生團體心理”等符合要求的文獻都呈現在檢索結果中。筆者共使用來24個檢索詞進行文獻檢索,其中有6個檢索詞的檢出文獻超過100篇。其中,“高職院校大學生心理”301篇,“高職院校學生心理”713篇,“高職大學生心理”552篇,“高職學生心理”2092篇,“高職生心理”432篇,“高職高專學生心理”134篇。表1的前6行列出了這6個檢索詞的文獻年度分布情況。(因2015年的文獻數據不完整,在表中加括號予以標示。)除“高職學生心理”之外,“高職學生人格”、“高職學生意識”、“高職學生精神”等也是高職學生心理學的研究對象。為了拓展檢索范圍,筆者又以上述3個詞組及其等義概念作為檢索詞進行“模糊”檢索,檢出文獻分別為189篇、527篇、242篇。同樣,“模糊”檢索可以擴大文獻檢出量。以“高職學生意識”進行“模糊”檢索,能夠檢出篇名中包含“競爭意識”、“創業意識”、“自我責任意識”等主題詞的文獻;以“高職學生精神”進行“模糊”檢索,能夠檢出篇名中包含“職業精神”、“團隊精神”、“創新精神”等主題詞的文獻。上述3個詞組的檢索結果也列入表1。表中9項文獻總數為5182篇,以下將這些文獻統稱為“高職學生心理”研究類期刊文獻。檢索結果表明,1999年發表的《關于高職師范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查》[1]是中國第一篇涉及高職學生心理問題的期刊文獻。我們由表1最后一行年度合計數據可以清楚地看到,2000年以來,“高職學生心理”研究類期刊文獻的數量呈現明顯的增長態勢。文獻數量的持續增長,從一個側面表征著中國高等職業教育事業的發展狀況。中國的高等職業教育萌發于20世紀80年代。199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首次提出“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要求。當年教育部批準新設置44所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第一次在全國大規模招收高等職業學生,高等職業教育由此走上發展的快車道。學術研究的起步和發展規模,歸根結底取決于社會需要。獨立設置的高等職業學校的出現,高職學生數量的迅速增加,自然而然地提出了研究高職學生心理的實際需求。2000年,也就是高等職業學校開始在全國大規模招生的第二年,中國大陸期刊中出現了7篇以“高職學生心理”及其同義詞組作為篇名主題詞的文獻[2][3]。5年后,“高職學生心理”研究類期刊文獻迅速上升到1年154篇。2005年10月,《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出臺,其中提出的近期目標是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在2010年時達到高等教育總招生人數的一半以上。與此相對應,“高職學生心理”研究類期刊文獻數量在2006年達到200篇以上、2008年達到接近400篇,最近兩年維持在年產600篇左右的水平上。以培養高級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宗旨的高等職業教育,是同培養學術型人才的普通高等教育有所區別的一種偏于實踐性、社會性、職業性、應用性的教育類型,其功能呈現出多重性、多元性的特征。高職學生的心理特征、心理障礙、心理矛盾和學習心理、交往心理、就業心理、戀愛心理等,同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相比有一定的差異。高職學生心理作為一個有別于普通高等學校學生心理的研究對象,是高職學生心理學得以創生和發展的內在依據。由于社會需要的強力拉動,這種內在依據迅速外顯,一些研究者清醒地意識到將已有研究成果整合為一門學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于是,在“高職學生心理”研究起步不久的2004年就有以“高職學生心理學”作為書名主題詞的著作問世[4],由此揭開了創建高職學生心理學這門新興學科的序幕。

二、高職學生心理學基本論題的初步梳理

查看全文

幼兒社會性發展與家庭教育方式探究論文

一、問題提出

社會性是人在社會交往過程中獲得的情感、性格、處理人際關系等表現出的心理特征。我們從發展心理學和幼兒教育角度看,認為幼兒社會性是指幼兒在其生物特征基礎上,在與社會生活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掌握社會規范,形成社會技能,學會社會角色,獲得社會需要、態度、價值,發展社會行為,并以獨特的個性與人相互交往,相互影響,適應周圍社會環境,由自然人發展為社會人的社會化過程中所形成的幼兒心理特征。①

影響幼兒社會性的因素很多,如:幼兒氣質、同伴交往、師幼互動、家庭教育方式、社會文化等,其中家庭教育方式是影響幼兒社會性因素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家庭是幼兒的主要生活環境。幼兒最初的生活經驗、一般社會道德評價的行為習慣都是通過家庭獲得的。在家庭中通過父母的影響及教育使幼兒獲得了最初的生活經驗、社會知識、行為規范??梢哉f家庭是幼兒社會化的最早執行者的基本執行者。

美國心理學家鮑德溫(A.L.BALDWIN)采用家庭拜訪和觀察家庭互動的基本頻率的方法,重點研究了父母的寬容民主對幼兒社會化的作用,他發現:采用寬容教養方式的家長,一般受教育程度較高,幼兒在這種家庭中成長會形成愛憎分明的社會行為,如親社會的攻擊行為和領導行為,求知欲高、好奇心強并極具創造性,而限制和不寬容家庭中的幼兒則表現與此完全相反的特點。②

美國心理學家鮑姆林特(D.BAUMRIND女)也采用觀察研究的方法,研究了處于不同家庭環境中的限制對幼兒社會化的影響,她認為:父母對幼兒的限制應分為“嚴格合理的限制”和“懲罰性的限制”,由此提出了三種影響較大的父母教養方式,即權威型、寬容型和專制型。她認為權威型父母認為自己在孩子心目中應有權威,但這來自對孩子的理解和尊重,來自他們經常與孩子的交流和對子女的幫助;寬容型父母很少向孩子提出要求,他們給孩子最大的行動自由,把尊重孩子的個人意愿放在首位,甚至采取“聽之任之”的態度。寬容型父母與子女的溝通和交流比較好,在子女需要幫助時他們愿意提供幫助;專制型父母要求孩子絕對服從自己,孩子的自由是有限的,父母希望他們按照自己為其設計的發展藍圖去成長,希望對孩子的所有行為都加以保護監督;他們與子女之間的關系是不平等的,是“管”與“被管”的關系,因此兩代人之間的溝通是不好的,雖然家長的心是好的,但往往不能向孩子提供切實有效的幫助。他的研究表明:權威型的家庭中的孩子,具有更多的社會責任感和成就傾向;寬容型家庭的幼兒,缺乏獨立性;專制型家庭的幼兒缺乏社會責任感。③

關于父母教育方式的類型,我國學者從各自的角度揭示了不同的類型(白燕,1990;劉金花,1991;萬云英,1990等)。關穎(1993)將其分類概括,從親子之間的相互地位和關系可以分為專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專制型的父母對孩子的行為過多地干預,要求孩子雖是遵守父母的規定;放任型的父母則對孩子沒有要求和行為規范,放棄父母的責任,對孩子的發展和生長持有一種放任自流的態度;民主型的家長則把孩子作為獨立的個體,能尊重和聽取孩子的意見,既堅持原則又注意培養孩子獨立性,真心誠意地愛護孩子,關心孩子的成長和進步??梢哉f民主型、權威型教育方式較好,專制型、放任型教育方式較差。此外,王艷萍(1994),林磊(1995),以及楊麗珠(1992)等也對父母教育方式有了進一步的研究與認識。④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