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層建筑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4-24 13:56:18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上層建筑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上層建筑政府職能轉變服務經濟論文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性;轉變政府職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轉變政府職能的思路進行論述。其中,主要包括:轉變政府職能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轉變政府職能是機構改革的關鍵、轉變政府職能是經濟體制改革的要求、對政府職能認識不清、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留戀權力、社會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功能不健全、政府工作人員整體素質與市場經濟要求不相適應、.實現“效率型”向“效能型”政府轉變、“全能型”向“有限型”政府轉變、“指令型”向“服務型”政府轉變等。具體請詳見。
論文摘要:對于我國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家來說,一個重要的課題是如何轉變政府職能,以適應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文章首先分析了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性,接著分析了歷次政府職能轉變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在我國這樣一個市場經濟正在逐步走向完善的條件下,轉變政府職能的新思路。
任何國家經濟體制的改革都將會引起國家行政體制的變化,這種變化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行政體制的外在形式的變革——政府機構的重建;二是行政體制的內在變革——政府職能的轉變和行政權力的重組和增減。可見,政府職能轉變既是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經濟體制改革又是政府職能轉變的客觀前提和基礎。從本質上講,這是上層建筑必須符合經濟基礎所決定的,是為了使上層建筑更好地服務于經濟基礎。
一、轉變政府職能的重要性
政府職能雖然經歷了多次調整,但由于中國長期實施計劃經濟體制,在現實中依然頑固地保留著計劃經濟體制的運作和影響。在經濟全球化日趨加深的大背景下,政府與社會、政府與群眾、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發生了明顯而深刻的變化,傳統意義上的政府已經越來越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因此,盡快轉變職能,是各級政府做好本職工作,打造公共服務型政府的一項非常緊迫的任務。
1.轉變政府職能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內在要求。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實現了由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的重大轉變,政府作為國家機器屬于上層建筑,隨著經濟基礎的變化,其職能也要適應這個變化。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涉及到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許多領域,需要有一系列相應的體制改革和政策調整,加快政府職能的轉變,是上層建筑適應經濟基礎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大問題。轉變政府職能,改革政府機構,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迫切要求,具有客觀必然性。
馬克思對封建社會上層建筑研究論文
【提要】馬克思對封建上層建筑的包括對西方社會和非西方社會的和各種具體上層建筑形式的多樣性把握。對于西方封建社會如英、法、意等國,馬克思重在了解它們的財產制度、軍事制度、立法權力、行政權力、管理權力,以及相應的機構如英、法等國的議會制、王權及各種封建特權等。對于非西方社會的亞洲、北非、美洲等國家,馬克思關注的是它們在殖民條件下怎樣向封建社會演變,這些國家的政權機構及其警察和司法職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等。
【關鍵詞】馬克思/西方/非西方/封建社會/上層建筑形式
【正文】
馬克思對封建社會上層建筑的研究,涉及范圍是西方社會即歐洲各國如英、法、德、意等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以及非西方社會如亞洲、北非、美洲各國在殖民條件下向封建社會演變的歷史。他想通過了解西方封建社會的所有制、財政制度、稅制、行政權、立法權及相應的機構,如英、法等國的議會制、王權等來把握其政治結構。他看到了封建社會內部統治階級和被統治之間激烈的階級斗爭,統治階級內部圍繞政治權力展開的斗爭;以及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和第三等級的興起,封建社會內部的資產階級如何起來反抗專制制度、奪取權力等等。馬克思對非西方社會,特別是殖民條件下的亞洲、美洲和北非原始公社解體的過程的研究,其范圍主要是西班牙人在西印度和美洲大陸統治所產生的,英國的統治對印度的影響,法國征服時期對北非的阿爾及利亞的影響,法國政府、參議院和法國皇帝在對阿爾及利亞進行統治中的作用,穆斯林對印度土地所有制關系的影響等,這些地方土地的私有化如何加速了封建化的過程,以及國家政權機關及其警察和司法職權的演變等等。
一對西方封建社會上層建筑具體形式的研究對西方封建社會的政治狀況、政治機構和政治歷史的研究,以及對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轉變過程中上層建筑形式變化的研究,主要見之于馬克思的《克思茨納赫筆記》和《歷史學筆記》等。
《克羅茨納赫筆記》由馬克思閱讀24部歷史和政治著作及若干篇文章寫下的5本詳細的摘錄構成,其內容包括法國、英國、德國、意大利、瑞典、波蘭、威尼斯共和國以及美國的歷史事實,時間跨度為公元前6世紀至公元19世紀30年代,歷時2500余年。筆記中所涉及的世界史事,主要是歐洲國家封建社會的歷史,尤其是法、英等國的歷史。馬克思注意到等級制是封建制度的基礎,注意到財產制度與軍事制度的關系,財產制度與封建王權的關系,封建社會的政治結構和政權形式,以及封建社會內部發生的資產階級革命等等。
科學發展觀是對馬克思主義拓展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科學發展觀;馬克思主義;豐富
論文摘要: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對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觀的豐富和發展;是對馬克思主義歷史主體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是對馬克思主義協調發展觀的豐富和發展。
有什么樣的發展觀,就有什么樣的發展道路、發展模式、發展戰略,科學發展觀不是憑空產生的,是在對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繼承和發展基礎上,是在對黨的三代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基礎上,形成的科學理論。科學發展觀是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方針。
一、科學發展觀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發展觀的豐富和發展
(一)科學發展觀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是在繼承馬克思主義社會發展觀的基礎上提出的
馬克思主義認為發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它要求把握發展的層次性、相關性、綜合性、系統性、總體性。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但生產力的發展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力量,是人類社會最終決定力量。經濟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政治的發展是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的制度保證和上層建筑;文化的發展與社會發展是有機體同步發展,是人類在歷史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從屬并作用于物質生產和社會關系的發展;伴隨“經濟一政治一文化”的發展,必然引起社會的變化和發展,從而形成新型社會關系;走向自由、和諧、全面發展的人,既是我們社會發展的前提,又是我們社會發展的最終目標。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強調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把發展生產力作為首要任務,把經濟發展作為一切發展的前提,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關于生產力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最終決定性力量的觀點。以人為本的核心深刻體現了歷史唯物主義關于人民是歷史發展的主體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基本原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強調全面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強調統籌發展和對外開放,體現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反映了辯證唯物主義關于世界普遍聯系、運動發展和辯證統一的基本原理。同時,科學發展觀把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諧社會建設和人的全面發展看成相互聯系的整體,把人類社會的發展看成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社會生產各個部類、各個地域、各個方面以及人與社會、當代與后代等彼此相互聯系、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的過程,進一步豐富和深化了馬克思主義發展理論。
工商管理職能運用優勢支持國企改革和進步探討論文
[論文摘要]:論文明確提出了我國社會主義社會也可能發生經濟危機,經濟危機并不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專利,并闡明了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曾經發生的三次經濟危機的主要表現,社會主義經濟危機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區別,社會主義經濟危機應如何避免等。
[關鍵詞]:我國、三次、危機
[論文]: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是否也發生經濟危機問題,現在理論界中爭論不休。本文擬就我國曾經發生過的三次經濟危機,談一點淺薄看法。
一、問題的提出
斯大林同志在聯共(布)第十四次代表大會所作的政治報告中指出:“在資本主義國家那里所發生的經濟危機、商業危機和財政危機,都只是觸及個別資本家集團。而在我們這里卻是另一種情況。商業和生產中的每次嚴重停滯,我國經濟中的每個嚴重失算,都不會只以某種個別危機來結柬,而一定會打擊到整個國民經濟。每次危機,不論是商業危機、財政危機或工業危機,在我們這里都可能變成打擊全國的總危機。”①斯大林所說的情況,無論在蘇聯,還是在中國都曾經出現過,只不過危機的形態與資本主義經濟危機不同。在我國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踐的時間還很短,建國40年來,雖然在經濟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受的挫折也很大,走了不少彎路。我們只有堅持歷史唯物主義的態度,實事求是地找出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引為鑒戒,才能加快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發展。為此,對于我國何時曾發生過經濟危機,危機的表現如何,其原因是什么,應該怎樣認識等問題的探討,仍是十分必要的。
二、危機的表現
經濟制度與生產關系研究論文
論文關鍵詞:經濟制度生產關系生產方式交易費用
論文摘要:本文擬從經濟制度和生產關系各自的概念入手,通過馬克思主義和制度主義的研究方法對二者關系進行分析和探討,最終得出結論:經濟制度對于生產關系的形成、運行和變革起著決定性作用,而生產關系也對經濟制度起著巨大反作用,二者不可混為一談。
一、制度、經濟制度、生產關系
“制度”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有兩種含義:一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二是在一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體系。西方制度經濟學者所認同的制度含義與前者相似。
凡勃倫提出:“制度實質上就是個人或社會對有關某些關系或某些作用的一般思想習慣”。康芒斯認為,所謂制度無非是集體行動控制個人行動的一系列行為準則或規則(1934)。舒爾茨說:“我將一種制度定義為一種行為規則,這些規則涉及社會、政治及經濟行為。”諾思則認為制度是“規范個人行為的規則”。其它一些制度經濟學家對制度的定義也沒有實質性的差別,可見,在制度學派看來,制度無非是約束和規范個人行為的各種規則和約束。那么所謂經濟制度,就是在人們從事物質資料生產與再生產過程中,約束和規范個人行為的規則。
通過更深人探討,筆者認為制度實為一種具有執行力,即有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協調機制,它在交易中發揮著對權利分配和義務分攤的指導作用。換言之,雖然制度類型眾多,種類繁復,但究其本質都是交易中具有執行力的指導交易主體間利益分配和交易費用分攤的協調保障機制,其差別只在于協調對象、作用方式和保障手段的不同。
產業化轉型下長途客運建筑設計探討
摘要:基于產業化轉型下長途客運站的發展趨勢,從高效有序、充滿活力、多元交織、可持續發展等方面,闡述了長途客運建筑的設計理念與方法,使長途客運建筑設計實現前瞻性、適應性及靈活性的目標。
關鍵詞:長途客運;交通樞紐;建筑設計;多元化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將成為國家下一步經濟工作的重點。如何落實“十三五”規劃建議要求,推進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是各個行業必須引以為綱的問題。落實到建筑與規劃設計上,我們同樣需要與經濟形式相結合,銳意改革、大膽創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使建筑設計具有前瞻性、適應性及靈活性,從而緊貼社會現實,持續健康發展。中國的交通發展戰略,隨著高速鐵路網絡的全面覆蓋及城市公交拓展化的不斷演進,擠壓著長途客運產業的市場份額,旅客流量明顯減少,并且隨著高鐵化進程深入,這個現象還將不斷擴大。根據長途客運產業的特征及其遠期發展,我們希望從建筑設計之初就充分考慮到其既有運行及遠期產業轉型,空間轉化的方向及方法。以期此類型建筑可在其全生命周期產生對應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
1高效有序的交通樞紐
長途客運的萎縮問題正在發生,并且可預見的遠期持續擴展。然而作為城市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長途客運仍然承擔著重要作用,并且往往配套城市鐵路、航空、海河運樞紐產生。其功能不可或缺。針對其兩面性,我們首先需要做到的是最大化其產品優勢。充分提高使用效能,這種效能一方面取決于對其運營班線的合理規劃,另一方面則伴隨著人的使用,同建筑空間有效的結合起來。我們旨在優化交通路線及交通便利性,以確保內外區域的高效交通運行。高效有序的交通樞紐是人性化換乘的根本。我們需要積極考慮人的因素,將交通用地盡量布置在換乘核心附近,積極縮短旅客換乘的距離。充分考慮其公共空間的引導性及舒適性,在滿足功能配套需求的同時改善人的換乘體驗,從根本上改變人們對長途客運體驗低廉、混亂、不安的長期印象。立體化利用建筑空間,在強調高效化交通組織的同時,充分展現交通建筑的形象特征,使建筑作為城市名片展現在大眾的觀感中。原始的長途客運平鋪的組織模式需要變化,大量的停車空間對地面的占用,也應成為歷史。立體化的使用首先應當從車流組織及停放的立體化入手。我們需要將停車引入地下,將車流及人流根據公共交通的走向分層立體疏解,釋放的地面空間。為旅客換乘提供了全天候的場地的同時,也為區域的上蓋物業綜合開發提供可能。人流車流的立體交織及地下空間的高強度開發,將商業的界面由單純的地面層轉化為地下,地面,地上三級分置,并配合城市開發需求,完成了大面積的旅游產品展示、物流展示、商貿會議、酒店辦公等多種功能的設置,形成一個高效有序的立體樞紐系統。
2充滿活力的鄰里樞紐
馬克思與
西方學者在對馬克思的研究和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研究中,有一種已經形成定見的說法,那就是認為馬克思是“經濟決定主義”或“科技決定主義”;還說馬克思為社會主義運動規定了法則。然而這種說法從一開始就大有可辯之處,就很成問題。數不清的研究馬克思和的西方學術文獻都把這一說法當成理所當然的論述立場,并將它發展為“馬克思是決定主義,是唯意志主義”。毛被說成是違反了馬克思規定的法則。①
我們知道,自從馬克思的《1884的批判手稿》、《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出版,使得對于他的理解變的越來越復雜了。不僅對馬克思的解釋名目繁多,而且對恩格斯的解釋也開始名目繁多。然而,仔細研究一下,我們可以發現,馬克思似乎根本就沒有象人們所認為他有的觀點。而且很多人忘記了是中國人,而且甚至連想也不想,是個中國人意味著什么。在這里,有一個可能更符合事實的結論產生,那就是,馬克思并非是物質決定主義者,而有他自己的中國版本的馬克思主義,而這個版本反而更接近馬克思的思想。
(一)
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無疑是從年青馬克思的著作開始。隨著馬克思的《1884的批判手稿》、《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出版,幾乎西方所有重要的馬克思主義認為一下子出來兩個馬克思,不再是一個了。一個是科學的革命的作為社會主義理論奠基人的老馬克思,一個是帶有很濃厚黑格爾思想的、浪漫主義和人道主義色彩,作為哲學家的年青馬克思。盧卡契(Lukacs)、葛蘭西(Gramsci)、馬爾庫塞(Marcuse)、薩特(Sartre)似乎是可以歸納為年青馬克思學派,阿爾杜塞(Altusser)、布朗撒斯(Poulantzas)為老馬克思學派。此外,還有將馬克思與恩格斯割裂開來的人,如考萊蒂(Colletti)是典型的將馬克思和恩格斯截然對立起來的人。
當然,上述這種問題對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來說,無論是瞿秋白、艾思奇,還是,都是無法想象的。當他們為馬克思主義所吸引的時候,他們理解馬克思的主要來源是十月革命后蘇聯的材料。那個時候年青馬克思及許多馬克思的其他著作還讀不到。況且,馬克思的主體思想是經過第二國際解釋的,經過列寧和俄國馬克思主義者發展的。按說,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理解的馬克思,本應帶有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的綜合解釋色彩,因為兩次國際所解釋的馬克思主義都摻雜濃厚的實證主義和達爾文自然主義。但是,在這里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所理解的馬克思是通過他們作為中國人在自己的經驗之中的馬克思。
下邊我們要首先集中在一個根本問題上討論,那就是:馬克思是否科技決定主義者。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共識的形成論文
【論文摘要】社會的共同目標是社會主義市場價值形成的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價值共識的形成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社會主義市場道德價值共識的形成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
【論文關鍵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價值共識形成
道德主要表現的是行為規范,道德價值主要是道德行為背后支持的信念、理念。共識,簡單說來,就是人們的認識相對一致。“道德是社會的共識”,它包括兩層含義,“一是道德的判據是社會的長遠利益,而且這個社會包含的范圍越大,判據越是具有支配性;其次,道德的是非判斷不是單個人的認識,而是全社會的,或至少是社會絕大部分成員的認識。”,道德價值共識是指各個社會獨立平等的主體對道德問題的認識相對一致。它有賴于對有效的社會事實的承認與認識。簡單地說,它是指人們對社會道德價值問題的意見相對一致,即有一個普遍的認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價值共識是指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經濟的各個獨立平等的主體對市場經濟道德問題的認識相對一致。它同樣有賴于人們對市場經濟所帶來的社會事實的承認和認識。共識在道德行為中簡單表述為:有價值的應該去做;反之,不應該去做。那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哪些是應該做的?從馬克思提出的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目標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現實看,我們認為首先應該認同自由和平等的道德價值共識。因為,(1)盡管它們的含義是歷史性的概念,但人類正是在追求自由和平等的過程中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人的解放。正義、自由和平等的理念,被人們廣泛認同和追求。在歐洲黑暗的中世紀,人們用正義、自由和平等反對封建的宗教統治,促進了人們從封建思想的羈絆中解放出來,實現了人類歷史上的一次巨大的飛躍。在中國近代,特別是以來,是在對自由和平等社會的向往,才不斷推動中國走出封建社會的羈絆。(2)從社會的現代化進程來看,正是人們對自由和平等的追求,才不斷促使社會的理性(其中主要包括了社會的法制化)和現代化。自由和平等的道德價值理念已經內化為一種社會的良心。(3)正如萬俊人教授所說:自由、平等、寬容’的價值理念系統是基于個人的人格獨立和人權自主之價值信念而得到普遍解釋的。但它同時也被貫徹到社會的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之中,成為市場經濟或自由商品經濟與民主政治的價值支撐點。或者說,它給了現代市場經濟與民主政治根本性的道德價值合理性論證或支持。市場經濟的基點和起點都是個人的獨立與自由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平等。沒有這種人格的獨立和自由,市場經濟的法人主體就不能進入自由經濟。”口牡會主義市場經濟道德價值共識要以尊重市場經濟諸道德主體所享有的自由和平等等道德價值信念為前提,在平等的基礎上展開道德對話,來尋求道德行為沖突的道德主體之間的道德觀念和行為的共識。除此之外,對互惠互利、科學理性、公正等觀念,我們也是應該認同的。
那么,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里,尋求道德價值共識有必要嗎?答案是肯定的。它表現在:(1)在一個多元化社會里,由于人們的個體性特征的加強,人們對自己生活的社會認同感會不斷削弱。何懷宏教授精辟地指出,目前已經初露端倪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歧異和分化將是一個持久乃至會不斷擴大的狀況,“社會從一種精英等級制的傳統形態轉向了一朝‘平等多元’的現代形態。”哆元化的社會容易使人們對社會缺乏認同感,其后果只能是使人們以工具化的方式看待社會,這樣人們對社會的實質性價值就會缺乏關注。(2)由于市場經濟競爭的要求,人們對現實的物質欲望過分追求,人的精神家園因為孤獨、恐懼、焦躁、絕望等情緒而失落,它直接導致人們的信仰出現危機。而信仰危機是現代化社會發展的—個嚴重障礙。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同的利益主體在道德行為、價值觀念上都存在差異。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道德的評價標準越來越難于統一,客觀上容易導致社會道德行為的混亂,甚至進一步導致社會秩序的混亂。這樣,尋求某種程度或范圍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價值共識,就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內在需求。
一、社會的共同目標是道德價值共識形成的基礎
社會的共同目標對維持社會和集團的秩序、實現社會和集團的共同目標起到重要的作用。社會的共同目標一旦形成,它在社會生活中就會直接影響到道德價值共識的內容。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上層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的社會經濟基礎之上的社會思想、觀點,以及相應的制度、設施和組織的復雜體系。在上層建筑中,政治上層建筑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它一旦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思想上層建筑的內容和性質。社會的共同目標是屬于政治上層建筑部分,而道德價值是屬于思想上層建筑的內容,因此社會的共同目標影響到道德價值共識的內容和性質。我們的社會共同目標是什么?在1999年參加“九九《財富》論壇一上海”時強調中華民族歷來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就是要實現全中國人民的自由、民主和人權。今天中國所煥發出來的巨大活力,生動地反映出中國人民具有自由、民主地發揮創造力的廣闊空間。中國有12億多人口,社會生產力仍不發達,必須首先保障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不然其他一切權利都無從談起。我國的憲法也十分明確:今后國家的根本任務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而目標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制,自力更生,艱苦奮斗,逐步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是我國社會的共同目標,它本身就是促進平等、自由的道德價值共識的形成。它們之間有共同的目標和經濟基礎。從歷史的角度看,一種道德價值或觀念要達成共識,都是以政治或制度等上層建筑達成一致為條件的。例如農業經濟時代的男耕女織、忠、孝等觀念轉變為工業經濟時代的法治、個人權利、民主等觀念,就是以近代社會的政治觀念、社會體制以及社會共同目標等形成的共識為基礎的。
馬克思科技決定主義者論文
西方學者在對馬克思的研究和對中國馬克思主義的研究中,有一種已經形成定見的說法,那就是認為馬克思是“經濟決定主義”或“科技決定主義”;還說馬克思為社會主義運動規定了法則。然而這種說法從一開始就大有可辯之處,就很成問題。數不清的研究馬克思和的西方學術文獻都把這一說法當成理所當然的論述立場,并將它發展為“馬克思是決定主義,是唯意志主義”。毛被說成是違反了馬克思規定的法則。①
我們知道,自從馬克思的《1884的批判手稿》、《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出版,使得對于他的理解變的越來越復雜了。不僅對馬克思的解釋名目繁多,而且對恩格斯的解釋也開始名目繁多。然而,仔細研究一下,我們可以發現,馬克思似乎根本就沒有象人們所認為他有的觀點。而且很多人忘記了是中國人,而且甚至連想也不想,是個中國人意味著什么。在這里,有一個可能更符合事實的結論產生,那就是,馬克思并非是物質決定主義者,而有他自己的中國版本的馬克思主義,而這個版本反而更接近馬克思的思想。
(一)
馬克思主義的歷史無疑是從年青馬克思的著作開始。隨著馬克思的《1884的批判手稿》、《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出版,幾乎西方所有重要的馬克思主義認為一下子出來兩個馬克思,不再是一個了。一個是科學的革命的作為社會主義理論奠基人的老馬克思,一個是帶有很濃厚黑格爾思想的、浪漫主義和人道主義色彩,作為哲學家的年青馬克思。盧卡契(Lukacs)、葛蘭西(Gramsci)、馬爾庫塞(Marcuse)、薩特(Sartre)似乎是可以歸納為年青馬克思學派,阿爾杜塞(Altusser)、布朗撒斯(Poulantzas)為老馬克思學派。此外,還有將馬克思與恩格斯割裂開來的人,如考萊蒂(Colletti)是典型的將馬克思和恩格斯截然對立起來的人。
當然,上述這種問題對中國的馬克思主義者來說,無論是瞿秋白、艾思奇,還是,都是無法想象的。當他們為馬克思主義所吸引的時候,他們理解馬克思的主要來源是十月革命后蘇聯的材料。那個時候年青馬克思及許多馬克思的其他著作還讀不到。況且,馬克思的主體思想是經過第二國際解釋的,經過列寧和俄國馬克思主義者發展的。按說,中國馬克思主義者理解的馬克思,本應帶有第一國際和第二國際的綜合解釋色彩,因為兩次國際所解釋的馬克思主義都摻雜濃厚的實證主義和達爾文自然主義。但是,在這里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是:中國馬克思主義所理解的馬克思是通過他們作為中國人在自己的經驗之中的馬克思。
下邊我們要首先集中在一個根本問題上討論,那就是:馬克思是否科技決定主義者。
新課程政治教學探討論文
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是時展的需要,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我國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實現中華民族經濟騰飛的必然要求,也是培養21世紀人才的客觀要求。為了實現這一轉變,高考率先改革,推出新高考方案,引導新課程的改革,作為一名中學政治教師,必須緊跟時代步伐,從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因材施教,運用多種手段與方法著力培養學生的認知能力、創造能力以及發展潛能,從而提高其政治素質、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和勞動素質,使之全面、和諧的發展。為了在中學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有效地貫徹素質教育,本人在近幾年的教學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大膽的嘗試以供廣大同行共同探討研究。
一、注意從邏輯上把握學科內及學科間的聯系
教育活動有著多種目的,或為傳授知識,或為培養技能,或為確立態度——人的價值觀。三者相互滲透,同步進行,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價值態度的確立。因此,政治教育的使命決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一些書本知識,也不是讓學生用書本知識去附合一兩個現實熱點問題,而是要通過這種知識的傳授,去改造一個人的思想,幫助其建立一套科學思維方法,這樣,在若干年之后,他可能完全忘卻中學所傳授的政治知識的具體內容,但是,科學的思維方法卻牢牢扎根于他的大腦之中,在他一生之中,不管是他思考問題還是解決問題,他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方法去想、去做。只有深刻的認識到這一點,我們才會在政治教學中,真正地改變那種說教式的方法,不是用一兩個生動的事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而是從知識本身嚴謹的邏輯體系中真正領會到學習的樂趣,真正樹立起學習政治學科的興趣,從而從心里真正地信它、實踐它,而這一切就需要我們去深入地探討政治理論的內在邏輯規律性。
世界著名教育學家皮亞杰曾說過,“知識之間是相互聯系和溝通的”,政治學科的知識當然也不例外。而正是這種統一完整的知識體系,在教學中卻被人為的一框題一框題地分割開來,編者是出于方便教學的考慮而教者卻長期忽視這一知識相通的規律性,對每一知識點的講授不可謂不深刻,而對于知識點之間的關聯性,則成為政治教學中最薄弱的一個環節,往往被我們所忽視,在宏觀上把握不夠,從而使統一不可分割的知識體系變得孤立、零碎,在不知不覺中陷入了行而上學的思維之中,要突破這一薄弱環節,必須從知識的內在邏輯關聯性上把握知識架構,從而在教學中,讓學生建立真正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這也是靈活運用知識的必備條件。
比如,在《經濟常識》的教學中,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是主線,共同富裕是目標,它既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又是我們黨的中心任務,我們下面從生產力這一角度著眼去建立《經濟常識》完整的知識體系。
生產力的解放與發展需要從三個方面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