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工程論文范文10篇

時間:2024-05-02 23:55:42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森林工程論文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森林工程論文

林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定條件

鄉鎮林業技能人員主要面向林業企事業單位和生態建設一線,習慣現代林業發展需求,具有林業技能基本理論、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能夠擔任林木種苗生產、森林營造、森林經營、森林調查、森林資源辦理、森林保護、林業生態工程施工與辦理等崗位作業需求的高素質、高技能專門人才。關于鄉鎮林業技能人員也是需求評職稱的,那么評職稱條件有哪些呢?

鄉鎮林業技能人員評職稱也是有等級的,當然,無論評什么等級都是需求學歷、資歷以及論文、論著條件要求的,下面修改就從這兩方面對申報評定高級職稱的任職資歷進行說明。

一、學歷、資歷條件,契合下列條件之一者,能夠申報評定高級職稱任職資歷:

1.博士研究生結業后,獲得工程師任職資歷,并從事工程師作業二年以上;

2.碩士研究生結業后,從事本專業技能作業八年以上,獲得工程師任職資歷,并從事工程師作業五年以上;

3.大學本科結業后,從事本專業技能作業十年以上,獲得工程師任職資歷,并從事工程師作業五年以上;

查看全文

林業科技期刊稿源拓展及質量提升

一、數據的收集與統計

以編輯身份登錄《湖北林業科技》網站主頁,選擇“統計分析”功能,在“稿件統計”下選擇2015-2019年進行數據檢索。

二、結果與分析

1.投稿總量分析。從本刊近5年的統計數據來看,2015~2019年總收稿量為1140篇,退稿量286篇(占25.09%),錄用量630篇(占比55.26%),送審量419篇(36.75%)。5年中主辦單位投稿總量285篇,投稿至《湖北林業科技》總計144篇,占比50%,剛好二分之一。由圖1可知:①從投稿數量來看,2015-2019年《湖北林業科技》在投稿前10名(5年投稿總量≥18篇)的單位中,投稿主力軍第一梯隊為主辦單位湖北省林業科學研究院5年投稿比為10.41%-15.32%,總量為144篇;第二梯隊為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總量為57篇。第三梯隊為華中農業大學、長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湖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等7個單位。②從投稿量趨勢來看,華中農業大學5年投稿比為(0.74%-3.38%);長江大學5年投稿比為(0-3.86%),浙江農林大學5年投稿比為(0.37%-1.45%),湖北省林業科技推廣中心5年投稿比為(0-2.35%),湖北省林業廳林木種苗管理總站5年投稿比為(0-2.35%)。投稿數量基本持平的單位為湖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5年投稿比為(1.18%-2.02%);湖北省太子山林場管理局5年投稿比為(0-1.57%);投稿逐步下降的單位為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5年投稿比為(2.75%-7.81%)和湖北省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5年投稿比為(0-4.37%)。2.稿件來源分析。(1)按照稿件來源來分:國家級基金資助論文10%~22%,省級基金資助論文12%~44%,其他33%~77.5%。其他類文章波動幅度較大,文章類型差異較大。(2)按照作者來源來分:湖北省內作者占比72%~83%,省外作者17%~28%。省外一般稿件占比也同比上升。(3)從投稿單位來源來看,投稿主力依然為主辦單位。其次為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第三梯隊為華中農業大學、長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湖北省林業調查規劃院等7個單位;從投稿量趨勢來看,穩步上升的為華中農業大學、長江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湖北省林業科技推廣中心和湖北省林業廳林木種苗管理總站,近5年高校投稿逐步上升,需要繼續擴大宣傳,爭取吸收更優質的稿源;投稿略有下降的單位為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和湖北省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站。近5年逐步降低,需要加強同局直單位的橫向聯系,爭取稿件;從文章綜合質量來看,主辦單位以及華中農業大學、長江大學等高等院校投稿中,項目基金資助文章、試驗研究類文章占比略高。農林類高等院校各類項目支持多,文章質量相對高。這是今后本刊約稿的重點。除此之外,市級林科所有持續穩定的稿源,也是投稿主力,不容忽視。例如咸寧市林業科學研究所、宜昌市林業科學研究所、三峽植物園管理處、河南南陽市林業科學研究所等。這也是今后稿件爭取的重點和方向。3.稿件類型分析。(1)從稿件組成來看,本刊以自由投稿為主,其中第一部分為省內林業工程系列職稱晉升投稿;第二部分為大專院校學生自由投稿;第三部分為推薦投稿;最后一部分為省外自由投稿。約稿占比甚微。這四部分稿件中,以省內林業工程系列職稱晉升稿件為多;在大專院校學生自由投稿中,因為碩博士畢業對發表文章有嚴格的要求,所以這一部分優質稿件難以挽留,比例也不高。還有一部分稿件為業務單位或熟人推薦稿件。需要繼續加強局直單位的橫向聯系,爭取稿件。而在省外自由投稿中,實際上很大一部分優質的省外稿件,首先被各大學學報錄用,其次各省林業科技瓜分或爭取,所以這部分收稿占比不高,質量并不理想。(2)按照文章類型來分:試驗研究論文占比32.5%~44%,綜述論文0~14%,實用技術論文11%~31%,工作研究及問題探討21%~48%,其他4%~68%。自2017年期刊整體未分欄目以來,部分文章類型模糊,難界定。目前以優質稿源缺乏及稿件質量下降兩大問題凸顯。很難吸引有第一手試驗數據的研究類和可讀性、實操性強的科技文章。疫情期間,投稿數銳減。2020年1月23日~2020年4月13日,投稿數<15篇。在目前稿源和期刊質量均不高的情況下,籌措稿源措施雖多,諸如根據基金項目從高校博士、碩士組稿等措施卻并不現實,第一是爭取不到,第二對接不上。坐等稿件的局面愈演愈烈,面臨的辦刊環境十分嚴峻。

三、稿源拓展及質量提升措施

結合目前收稿實情,編輯部每一期要從紛繁復雜的稿件中,抽絲剝繭,理清刊文思路,爭取有刊發價值的稿件約稿并設置專欄,保留固定欄目固定篇幅以及林業植物新品種、技術規程等欄目,按照林業學科分類組織稿件;對內容粗制濫造的文章予以退稿,對內容客觀真實、有科學性,文本質量有待提高的文章,給予修改;按照一定比例刊發省內職稱晉升稿件,優稿優錄;妥善處理關系稿、人情稿。這樣一些措施雖然司空見慣,我們這里卻要老生常談。1.邀請青年學者,廣募林業科技通訊員。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數據表明:30~40歲年輕學者正成為學術產出的新動力。很多雜志社通過成立青年編委會或青年工作委員會,增強雜志的發展動力。青年學者精力充沛,審稿速度快,可以主動申請參與期刊同行評議,協助期刊做好質量管控工作[5]。在原有的審稿隊伍中,篩選、優選,能夠樂于期刊工作,能夠撰稿、組稿、審稿,有一定科研工作能力的青年學者或科研工作者,以3~5年為一屆。以主辦單位具有博士學位或全日制碩士學歷的,近10年連續參與科研項目,參與發表核心期刊文章的,有學術潛力、學術成長與發展需求強烈、有科研工作經歷的45周歲以下的青年學者為主,有償推薦稿件、撰稿、組織專欄,其工作量計入績效考核。適當增加院外大專院校青年教師參與編委工作,達到學者辦刊、學術交流的目的。按照林業基礎學科(包括森林土壤、化學、水文、氣象、地理、生物等)、林木育種、綠化建設、森林經營、森林保護(包括氣象災害、林火等)、森林工程、森林采運與利用(包括木材、林副產品等)、森林樹種(包括針闊喬木、特用林、竹)等學科設置編委會成員。每一學科1-2名。真正做到科研機構和科技期刊共發展。在全省林業重點地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堰、黃岡、神農架、咸寧、宜昌)廣募林業科技通訊員,具體負責該地區的稿件組織工作。定期向本刊推薦該地區反映林業生產實踐的試驗研究、綜述及研究進展、工作研究及問題探討、實用技術、林業植物新品種、技術規程固定欄目的文章以及企事業單位宣傳等文字材料。2.組約稿件。獲取稿件來源環節是辦刊的第一環節,科技期刊的發展需要優秀稿件做支撐。針對目前稿源現狀,分級分類向主辦單位、局直單位以及項目合作單位約稿。鼓勵主辦單位科研人員把高水平的研究在國內各級核心期刊,引導科研人員撰寫實用技術以及實操性強的文章發表本刊。以合作項目為依托,加強與局直單位和地市州林科所的交流和聯系;第一,發揮編委及青年學者的學術優勢導向性組約稿件。編委一般是本專業領域省內外知名專家,對本學科的國內外研究重點領域、重點方向與趨勢有充分的關注,通過編委的學術優勢在自己專業領域推薦優秀科研團隊進行組約稿,具有很多的學術導向性。第二,篩選并建立優質論文作者庫定向性約稿。編輯部針對歷年投稿的作者,甄別和篩選,并對其研究領域跟蹤調查,建立穩定的優質作者群,定期拋出主題征稿。并給予版面費優惠。第三,跟蹤學術性會議專題性約稿。期刊青年編委會成員或科技期刊編輯可以通過參與學術會議,了解學科領域的研究動態,進展和研究熱點,進行專題性約稿。結合本刊實情,期刊主辦單位內的青年編委應主動參與學術會議,并根據會議報告的主題以及與會專家,千方百計的針對本刊方向組約稿,并對有意向專家表達約稿誠意、邀約稿件的研究方向及編輯部的優惠條件。3.改選編委會、召開編委會議。林業科技期刊的一系列活動屬于學術活動,因此,編委是期刊的靈魂,只有依靠、依賴、服務編委,才能辦好科技期刊[6]。本刊現有編委45名,大部分為十多年前主辦單位主要領導邀請,很多編委人事變動,改選工作迫在眉睫。具體措施:一是在結合主辦單位、項目合作單位以及主要投稿單位,考慮編委意愿,邀請并篩選有連續科研工作實績的專家學者成立學科分布合理的編委會,并定期召開編委會議,每一屆編委結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分別給出重點選題議題。設置專欄,專家約稿,推薦稿件。在編委會的領導下,開展期刊日常學術內容組織、加工和篩選、編輯工作。并以3~5年為屆,定期改選,避免編委會的形式化。編輯部要密切與各編委、青年學者、通訊員的聯系,加強編委會各項基本制度建設,構建編委動態管理模式、建立編委考核體系與激勵機制、明確編委權利和義務(如圖2)。

查看全文

森林培育學課程教學改革透析

摘要:隨著計算機技術和林業科技的發展,林業新技術層出不窮,這對高等林業類專業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森林培育學”是高等林業院校林學專業的主干專業課程,必須隨時進行教學創新與改革,以適應林業科技和生產的需要。該文在介紹“森林培育學”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對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與手段、實踐教學等方面提出了改革措施。

關鍵詞:森林培育學;課程;教學

高等教育如何面向21世紀培養適應新時代要求的具有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是目前各級教育部門所關心的重點當前正值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之際,生態環境建設工程是西部大開發的主戰場。對此,高等農林院校肩負著重大的歷史責任。科教興國、科教興農,新時期對高等農林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為了培養符合時代要求的基礎扎實、知識面寬、實踐能力強、素質高、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高級專門人才,各高等院校紛紛進行了教學改革。“森林培育學”課程教學改革正是在這一背景下展開的。

(一)“森林培育學”課程簡介

“森林培育學”課程是高等農林院校林學、森林資源與環境等專業的主要專業課程,主要講述造林樹種的良種生產、壯苗培育、人工林營建、森林撫育的理論與技術。其內容涉及從林木種子和苗木培育、植樹造林到幼林撫育、森林經營的森林培育全過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應掌握常用造林樹種的良種、壯苗生產及人工林營建和撫育的基本理論與實踐技能,并能獨立進行苗圃規劃、苗木繁殖、種子生產、種子檢驗、苗木質量檢驗、苗圃管理、造林規劃、植樹造林、幼林撫育、森林采伐等林業生產環節。

隨著林業科學研究的發展和深入,計算機技術、生物技術、農業工程技術等已經被廣泛地應用到林業生產中,各地涌現出許多新的育苗和造林技術,新技術在規模化生產中作用突出。為了更好地服務教學,豐富教學手段,反映學科新發展、新技術,豐富學生的實踐經驗,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使學生了解國內外學科發展的動態,培養實用創新型林業科技人才,“森林培育學”課程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查看全文

天然林資源保護論文

1形成共識,全民參與

1998年長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災,已使國人普遍認識到,正是這些大江大河的源頭和沿岸多年來毀林開墾、森林植被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而造成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必然報復。國人不會忘記,1988年夏季,發生的特大洪災。讓我國受到了多大的經濟損失。痛定思痛,那場災難和森林植被的急劇減少有密切關系。據資料表明,有林地每公頃泥沙流失量為0.05噸,無林地2.22噸,二者相差44倍。20厘米厚的表土,被雨水沖凈所需時間有林地為57700年,裸地僅為18年。如果沒有森林,地球上所有的土地早已被雨水沖刷得千瘡百孔。就我國而言,目前水土流失面積已達356萬多平方公里,而僅有1/4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由于們單純追求經濟的發展而不顧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對有限的自然資源和自然生態系統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從而形成了嚴重的生態危機。綠色植被的消失帶給人們的絕不僅僅是洪災。據專家測定:從熱帶雨林演替到干草原、沙漠僅需百把年,甚至更短的時間,不少科學家預言,破壞生態帶來的災難將是下個世紀人類最大的災難,這種預見絕非危言聳聽,在嚴峻而又殘酷的現實面前,我們終于作出了禁伐長江上游森林的決定,這是從根本上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重大決策。今年初國務院出臺的《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更進一步確定了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因此一定要進一步加大對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重大意義的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對森林的多功能性和多效益的認識,努力用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統一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形成全社會強烈的實現愿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使整個社會對保護天然林資源這項功在當代、蔭及子孫后代的德政工程形成共識,并主動參與、支持和監督工程的實施。

2科學規劃,分類經營

目前,國家對全國重點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的給予的資金補助已基本結束,因此,一方面要制定與之相配套的政策,用經濟的、法律的手段來遏制各種外部不經濟行為,為生態建設籌集資金,同時,盡快設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用于提供生態效益的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的森林資源、林木的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再也不能對生態系統特別是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輕予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目前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輕予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目前森林生態補償基金還沒有建立的情況下,當務之急就是要進行森林分類區劃界定,劃定范圍,搞好規劃,尤其是在那些靠天然林吃飯的林區,一定要劃分核心區、禁伐區、生產經營區和生活區等,依照分類經營的思路盡快調整規劃,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限伐或停伐計劃,并組織對森林資源實施分類經營戰略,根據社會對林業生態、經濟的需求和國家林業分類經營及天然林保護工程的總體思路作出方案,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產經營目的,劃定公益林、商品林,以便按林種和立地生產潛力組織科學經營,分類管理,建立新的林業經營管理體制和發展模式,本著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并重的原則,追求經濟效益和生態安全雙重目標,將經濟、社會、生態三個效益有機地統一起來,使商品林和公益林建設協調同步,持續發展。同時,要大力發展非林非木產品,保證林區群眾生活。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政府的舉措或可管一時,但斷難長久。4堅決制止毀林開墾和亂占林地,抓好退耕還林工作

1998年特大洪災過后,國務院及時發出了保護森林資源制止毀林開墾和亂占林地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嚴厲措施,搶救和保護森林資源。朱镕基總理提出的我國治理水患“三十二字”方針中,把“封山植樹、退耕還林”擺在首要位置。近幾年林業生產和建設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一些地方由于沒有正確處理好保護森林資源和發展經濟的發展關系,致使毀林開墾、亂占林地行為十分嚴重。因此,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堅決杜絕以犧牲生態環境,破環森林資源為代價謀求經濟發展的行為,狠狠打擊一切毀林開墾和亂占林地的犯罪行為,做好退耕還林工作。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使退耕還林工作做到責任、資金、時間、地塊“四落實”,以確保全部退耕還林。

3加大執法力度,實施依法治林

查看全文

森林生態環境建設分析論文

1森林與生態系統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經濟與生態是相輔相成、水乳交融、互創條件的關系。一切經濟活動乃至人類的各種活動都依賴于自然生態系統這個基礎。經濟取之于自然而求得發展,然而取之過度,大自然就強迫經濟來償還。因此,生態系統對經濟活動有著極大的制約能力。現實生活中由經濟來償還生態系統被破壞的例子不勝枚舉。從我國來看,全國每年因為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元,因洪澇災害原因致使糧食減產1000多萬噸。從全球而言,損失無法估量。

森林和林地有著豐富的多樣性,是世界上最豐富的生物基因庫。森林生態系統比其他生態系統具有更復雜的空間結構和營養結構,其系統自身調節能力遠比草原要強,森林總的利用率和生物生產力也是天然系統中最高的。森林具有對長波輻射的高吸收率和對輻射的低散射率,可利用的凈輻射相當高。由于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森林生態系統當然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2森林生態系統是防洪保土的根本

江河泛濫造成的損失很大。每年我國發生的洪災,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數千億元,受災人口數億人,如果加上災后重建的費用,經濟支出的數額就更驚人了。

洪水泛濫的根本原因:一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不能對雨水進行截留,使洪水迅猛而下;二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淤積河床、庫區、湖底和泄洪區,致使河床抬高,庫容減少,泄洪能力減弱。而森林生態系統則是防洪保土的根本,具有多重功能。

查看全文

園林局長履職工作總結

2011年,我任市林業局、園林局局長、黨組書記。主持市林業局、市園林綠化管理局全面工作。負責招商引資、策應扶持、黨建群團、組織人事、科教財務、職工培訓、國土綠化和雪楓公園管理處等工作。

聯系縣(區)農林局,建設局、園林局,行業協會。

二年來,我強化學習,扎實工作,廉潔自律,團結班子,帶好隊伍,加大落實力度,不斷開拓進取,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實現林業、園林城鄉一體化,開創城鄉綠化工作新局面。現述職述廉如下:

一、立足本職工作,認真履行職責,較為滿意四項工作

一是積極聯系客商,發揮行業優勢,切實搞好服務,完成招商引資任務。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責任,第一要務,調動多方關系,多次上門造訪客商,邀請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選擇、項目資金爭取、銀行貸款聯系等方面給客商解決實際問題,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長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進竣工和簽約項目各1個。

竣工項目:ddd吉星針織襪業有限公司在市經濟開發區投資16000萬元建設博遠實業有限公司,一期投資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產,產品已遠銷海外。

查看全文

天然林資源保護論文

1形成共識,全民參與

1998年長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災,已使國人普遍認識到,正是這些大江大河的源頭和沿岸多年來毀林開墾、森林植被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而造成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必然報復。國人不會忘記,1988年夏季,發生的特大洪災。讓我國受到了多大的經濟損失。痛定思痛,那場災難和森林植被的急劇減少有密切關系。據資料表明,有林地每公頃泥沙流失量為0.05噸,無林地2.22噸,二者相差44倍。20厘米厚的表土,被雨水沖凈所需時間有林地為57700年,裸地僅為18年。如果沒有森林,地球上所有的土地早已被雨水沖刷得千瘡百孔。就我國而言,目前水土流失面積已達356萬多平方公里,而僅有1/4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由于們單純追求經濟的發展而不顧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對有限的自然資源和自然生態系統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從而形成了嚴重的生態危機。綠色植被的消失帶給人們的絕不僅僅是洪災。據專家測定:從熱帶雨林演替到干草原、沙漠僅需百把年,甚至更短的時間,不少科學家預言,破壞生態帶來的災難將是下個世紀人類最大的災難,這種預見絕非危言聳聽,在嚴峻而又殘酷的現實面前,我們終于作出了禁伐長江上游森林的決定,這是從根本上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重大決策。今年初國務院出臺的《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更進一步確定了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因此一定要進一步加大對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重大意義的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對森林的多功能性和多效益的認識,努力用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統一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形成全社會強烈的實現愿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使整個社會對保護天然林資源這項功在當代、蔭及子孫后代的德政工程形成共識,并主動參與、支持和監督工程的實施。

2科學規劃,分類經營

目前,國家對全國重點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的給予的資金補助已基本結束,因此,一方面要制定與之相配套的政策,用經濟的、法律的手段來遏制各種外部不經濟行為,為生態建設籌集資金,同時,盡快設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用于提供生態效益的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的森林資源、林木的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再也不能對生態系統特別是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輕予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目前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輕予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目前森林生態補償基金還沒有建立的情況下,當務之急就是要進行森林分類區劃界定,劃定范圍,搞好規劃,尤其是在那些靠天然林吃飯的林區,一定要劃分核心區、禁伐區、生產經營區和生活區等,依照分類經營的思路盡快調整規劃,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限伐或停伐計劃,并組織對森林資源實施分類經營戰略,根據社會對林業生態、經濟的需求和國家林業分類經營及天然林保護工程的總體思路作出方案,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產經營目的,劃定公益林、商品林,以便按林種和立地生產潛力組織科學經營,分類管理,建立新的林業經營管理體制和發展模式,本著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并重的原則,追求經濟效益和生態安全雙重目標,將經濟、社會、生態三個效益有機地統一起來,使商品林和公益林建設協調同步,持續發展。同時,要大力發展非林非木產品,保證林區群眾生活。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政府的舉措或可管一時,但斷難長久。4堅決制止毀林開墾和亂占林地,抓好退耕還林工作

1998年特大洪災過后,國務院及時發出了保護森林資源制止毀林開墾和亂占林地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嚴厲措施,搶救和保護森林資源。朱镕基總理提出的我國治理水患“三十二字”方針中,把“封山植樹、退耕還林”擺在首要位置。近幾年林業生產和建設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一些地方由于沒有正確處理好保護森林資源和發展經濟的發展關系,致使毀林開墾、亂占林地行為十分嚴重。因此,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堅決杜絕以犧牲生態環境,破環森林資源為代價謀求經濟發展的行為,狠狠打擊一切毀林開墾和亂占林地的犯罪行為,做好退耕還林工作。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使退耕還林工作做到責任、資金、時間、地塊“四落實”,以確保全部退耕還林。

3加大執法力度,實施依法治林

查看全文

天然林保護工作分析論文

1形成共識,全民參與

1998年長江和嫩江、松花江流域的特大洪災,已使國人普遍認識到,正是這些大江大河的源頭和沿岸多年來毀林開墾、森林植被被破壞、水土流失嚴重而造成大自然給予我們的必然報復。國人不會忘記,1988年夏季,發生的特大洪災。讓我國受到了多大的經濟損失。痛定思痛,那場災難和森林植被的急劇減少有密切關系。據資料表明,有林地每公頃泥沙流失量為0.05噸,無林地2.22噸,二者相差44倍。20厘米厚的表土,被雨水沖凈所需時間有林地為57700年,裸地僅為18年。如果沒有森林,地球上所有的土地早已被雨水沖刷得千瘡百孔。就我國而言,目前水土流失面積已達356萬多平方公里,而僅有1/4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由于們單純追求經濟的發展而不顧對生態系統的破壞,對有限的自然資源和自然生態系統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從而形成了嚴重的生態危機。綠色植被的消失帶給人們的絕不僅僅是洪災。據專家測定:從熱帶雨林演替到干草原、沙漠僅需百把年,甚至更短的時間,不少科學家預言,破壞生態帶來的災難將是下個世紀人類最大的災難,這種預見絕非危言聳聽,在嚴峻而又殘酷的現實面前,我們終于作出了禁伐長江上游森林的決定,這是從根本上遏制生態環境惡化的重大決策。今年初國務院出臺的《全國生態環境建設規劃》,更進一步確定了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因此一定要進一步加大對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重大意義的宣傳力度,提高全社會對森林的多功能性和多效益的認識,努力用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統一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形成全社會強烈的實現愿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使整個社會對保護天然林資源這項功在當代、蔭及子孫后代的德政工程形成共識,并主動參與、支持和監督工程的實施。

2科學規劃,分類經營

目前,國家對全國重點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的給予的資金補助已基本結束,因此,一方面要制定與之相配套的政策,用經濟的、法律的手段來遏制各種外部不經濟行為,為生態建設籌集資金,同時,盡快設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機制,用于提供生態效益的防護林和特種用途林的森林資源、林木的營造、撫育、保護和管理,再也不能對生態系統特別是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輕予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目前森林植被采取重取輕予的政策;另一方面,在目前森林生態補償基金還沒有建立的情況下,當務之急就是要進行森林分類區劃界定,劃定范圍,搞好規劃,尤其是在那些靠天然林吃飯的林區,一定要劃分核心區、禁伐區、生產經營區和生活區等,依照分類經營的思路盡快調整規劃,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制定限伐或停伐計劃,并組織對森林資源實施分類經營戰略,根據社會對林業生態、經濟的需求和國家林業分類經營及天然林保護工程的總體思路作出方案,按照森林的用途和生產經營目的,劃定公益林、商品林,以便按林種和立地生產潛力組織科學經營,分類管理,建立新的林業經營管理體制和發展模式,本著生態建設與經濟發展并重的原則,追求經濟效益和生態安全雙重目標,將經濟、社會、生態三個效益有機地統一起來,使商品林和公益林建設協調同步,持續發展。同時,要大力發展非林非木產品,保證林區群眾生活。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問題,政府的舉措或可管一時,但斷難長久。

3堅決制止毀林開墾和亂占林地,抓好退耕還林工作

1998年特大洪災過后,國務院及時發出了保護森林資源制止毀林開墾和亂占林地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采取嚴厲措施,搶救和保護森林資源。朱镕基總理提出的我國治理水患“三十二字”方針中,把“封山植樹、退耕還林”擺在首要位置。近幾年林業生產和建設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一些地方由于沒有正確處理好保護森林資源和發展經濟的發展關系,致使毀林開墾、亂占林地行為十分嚴重。因此,各級政府要充分認識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森林資源保護管理工作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堅決杜絕以犧牲生態環境,破環森林資源為代價謀求經濟發展的行為,狠狠打擊一切毀林開墾和亂占林地的犯罪行為,做好退耕還林工作。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使退耕還林工作做到責任、資金、時間、地塊“四落實”,以確保全部退耕還林。

查看全文

森林生態環境建設論文

1森林與生態系統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經濟與生態是相輔相成、水乳交融、互創條件的關系。一切經濟活動乃至人類的各種活動都依賴于自然生態系統這個基礎。經濟取之于自然而求得發展,然而取之過度,大自然就強迫經濟來償還。因此,生態系統對經濟活動有著極大的制約能力。現實生活中由經濟來償還生態系統被破壞的例子不勝枚舉。從我國來看,全國每年因為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000億元,因洪澇災害原因致使糧食減產1000多萬噸。從全球而言,損失無法估量。

森林和林地有著豐富的多樣性,是世界上最豐富的生物基因庫。森林生態系統比其他生態系統具有更復雜的空間結構和營養結構,其系統自身調節能力遠比草原要強,森林總的利用率和生物生產力也是天然系統中最高的。森林具有對長波輻射的高吸收率和對輻射的低散射率,可利用的凈輻射相當高。由于森林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主體,森林生態系統當然是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

2森林生態系統是防洪保土的根本

江河泛濫造成的損失很大。每年我國發生的洪災,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數千億元,受災人口數億人,如果加上災后重建的費用,經濟支出的數額就更驚人了。

洪水泛濫的根本原因:一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不能對雨水進行截留,使洪水迅猛而下;二是由于土地失去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淤積河床、庫區、湖底和泄洪區,致使河床抬高,庫容減少,泄洪能力減弱。而森林生態系統則是防洪保土的根本,具有多重功能。

查看全文

園林局局長的述職報告

20*年,我任**市林業局、園林局局長、黨組書記。主持市林業局、市園林綠化管理局全面工作。負責招商引資、策應扶持、黨建群團、組織人事、科教財務、職工培訓、國土綠化和雪楓公園管理處等工作。

聯系縣(區)農林局,建設局、園林局,行業協會。

二年來,我強化學習,扎實工作,廉潔自律,團結班子,帶好隊伍,加大落實力度,不斷開拓進取,圓滿完成市委市政府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實現林業、園林城鄉一體化,開創城鄉綠化工作新局面。現述職述廉如下:

一、立足本職工作,認真履行職責,較為滿意四項工作

一是積極聯系客商,發揮行業優勢,切實搞好服務,完成招商引資任務。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第一責任,第一要務,調動多方關系,多次上門造訪客商,邀請客商以商引商。在土地選擇、項目資金爭取、銀行貸款聯系等方面給客商解決實際問題,深受客商信任。在胡局長等同志的大力支持下,引進竣工和簽約項目各1個。

竣工項目:ddd吉星針織襪業有限公司在市經濟開發區投資16000萬元建設**博遠實業有限公司,一期投資已到位,9月份正式投產,產品已遠銷海外。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