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主辦單位:中華醫學會
《兒科學研究·英文》是一本由中華醫學會主辦的一本醫學類雜志,該刊是CSCD期刊,主要刊載醫學相關領域研究成果與實踐。該刊創刊于2017年,出版周期季刊,影響因子為0.56。該期刊已被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含擴展版)、知網收錄(中)、CA 化學文摘(美)收錄。
《兒科學研究·英文》是一本專注于兒童健康和疾病研究的學術期刊。致力于發表高質量的原創研究、評論和綜述,涵蓋兒科領域的各個方面,如新生兒學、感染病、免疫學、神經科學、遺傳學、腫瘤學等。通過發表這些文章,該期刊旨在為全球的兒科醫生、研究人員和學生提供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平臺,以促進兒童健康和福祉的發展。主要目標是推動兒科學領域的知識創新和技術進步。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該期刊鼓勵作者提交具有創新性、實用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論文。編輯部對所有投稿進行嚴格的同行評審,以確保發表的文章具有最高的科學質量和臨床價值。此外,該期刊還關注研究方法的嚴謹性和倫理性,要求作者在研究中遵循國際公認的倫理準則和實踐標準。
作為一本國際化的學術期刊,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優秀作者和讀者。期刊的內容涵蓋了多種語言,以便更好地服務于全球的兒科專業人士。雜志已經發表了許多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不僅為我們理解兒童疾病的發病機制提供了新的見解,還為臨床實踐提供了有價值的指導。此外,該期刊還關注新興的研究領域和技術,如基因編輯、干細胞治療和精準醫學等,為兒科領域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1.語言表達:文章應使用標準的科學英語撰寫,語言表達清晰、準確、簡潔。避免使用行話、縮寫和復雜的句子結構,確保讀者能夠輕松理解文章的內容和觀點。
2.研究質量:提交的研究應遵循嚴謹的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方法,確保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同時,研究應符合國際公認的倫理準則和實踐標準,如獲得倫理審查委員會的批準、患者知情同意等。
3.原創性:投稿的論文應為原創研究成果,具有明確的研究目的和創新意義。對于已經發表過的研究,除非有新的重大發現或進展,否則不建議重復投稿。
4.受基金資助產出的文稿應以基金項目作為標志,注明基金項目名稱、編號,放在篇首頁左下腳作者單位之前。
5.摘要及關鍵詞摘要以第三人稱對全文進行準確概括,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結論等,勿用“本文”“筆者”等主語,字數在100-200字之間。
6.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寫單位名稱(二級單位)、所在城市(不是省會的城市前必須加省名)、郵編,不同單位的多位作者應以序號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7.注釋要完整規范,至少包括作者(編者)、譯者、文獻題目、出版單位、出版時間(及雜志出版期號)、所引內容頁碼等信息;外文注釋從其原有體例;引文出自互聯網的,請注明題名、詳細網址及訪問時間。
8.題目:中文標題一般少于30字,簡短鮮明表明文章研究內容,盡量不用副標題及外文縮寫詞,避免使用非通用縮寫詞、字符等。英文標題應與中文標題一致,并符合英文表達習慣。
9.參考文獻盡可能使用近5年公開發表的文獻,數量在10—30條,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依照其在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標出,并將序號置于方括號中,排列于文后。
10.來稿或其主要內容必須未在任何其他公開出版物發表過,不存在任何違反學術規范情形,不存在知識產權爭議。中文以外的其他語言的翻譯稿需同時提交附原文,并附作者或出版者的翻譯書面授權許可,文責自負。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南禮士路三條甲2號理想大廈607
郵編:100045
主編:照日格圖
我們不是兒科學研究·英文雜志社。本站持有《出版物經營許可證》,主要從事雜志訂閱與期刊服務,不是任何雜志官網。直投稿件請聯系雜志社,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南禮士路三條甲2號理想大廈607,郵編:100045。
兒科學研究·英文雜志是一本CSCD期刊,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華醫學會主辦的一本醫學類期刊。國內刊號:10-1593/R,國際刊號:2096-3726。該期刊詳細信息可以在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網站上查詢。
您好,我們擁有多年豐富的期刊服務經驗,可以協助您進行期刊投稿,優化投稿流程,避免頻繁碰壁,縮短發表周期,節省您的寶貴時間,讓您的學術成果快速發表。
能否發表主要取決于您稿件本身的內容,期刊編輯會基于一定的考量,比如發表范圍、投稿資料、研究原創性等內容做出主觀決定。因此,任何正規的學術服務機構均無法保證發表,但我們會用專業知識和經驗,幫助您理解和遵循發表要求,助您提升發表幾率。若我們未達到服務承諾,我們將退還款項。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南禮士路三條甲2號理想大廈607,郵編:10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