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種養技術范文10篇

時間:2024-05-23 11:17:25

導語:這里是公務員之家根據多年的文秘經驗,為你推薦的十篇農業種養技術范文,還可以咨詢客服老師獲取更多原創文章,歡迎參考。

農業種養技術

稻蝦共作種養生態農業技術研究

安徽省青陽縣位于長江中下游南岸,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內天然水系交織發達,發展稻蝦共作種養模式優勢很大。該縣以“小龍蝦進稻田”為載體,將傳統稻米生產與水產養殖有機結合起來,發展生態高效可持續農業,利用蝦為稻增肥、除草、松土,稻為蝦供餌、遮蔭、避害,減少使用農業投入品[1],形成了互利共生的循環農業模式,提高了稻米和龍蝦的產量品質,實現綠色環保和經濟效益雙豐收。據2016年調查統計全縣稻蝦共作種養面積達到1000hm2,發展勢頭強勁。

1模式原理

稻蝦共作種養生態農業模式是利用龍蝦和水稻生長季節對水分要求以及養分需求的互補原理,在種養過程中龍蝦吃食水稻秸稈、水草、水生昆蟲、幼蟲、蟲卵等,減少水稻病蟲草危害,龍蝦所產生的排泄物和剩余殘餌為水稻提供生物肥料。水稻收割后秸稈返田,通過旋耕改善了土壤結構,提升了地力,促進了土壤水蚯蚓的生長,灌水后腐熟的秸稈,使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為龍蝦提供了最佳飼料,實現生態循環利用,減少了化肥農藥使用,獲得綠色稻米和優質龍蝦。

2模式設計與配套管理

2.1選址要求。應選擇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保水能力強,生態環境良好,土壤肥沃的稻田,尤其沿河的低洼田更好,面積大小不限,最好以3~6hm2為一個單元,同時還要求交通便利,電力實施有保障。2.2大田設計與管理。2.2.1開溝筑埂。沿田埂內側四周開挖環形養蝦溝,溝寬2m,深1m,環形養蝦溝離田埂2m遠,拐角處最好呈弧形。面積較大的稻田還要在田中間開挖“十”字形或“一”字形田間溝,溝寬1.5~2m,深0.6~0.8m。環形溝和田間溝面積約占稻田總面積10%~15%,利用挖溝的土加寬、加固周邊田埂,埂面寬1~2m,高出田面至少0.8m[2],以防滲水或坍塌,同時也要做好防止龍蝦逃跑事項。2.2.2控制水質與水位。水質應符合健康養殖要求,小龍蝦對重金屬以及敵百蟲、菊酯類殺蟲劑非常敏感,應嚴加注意。龍蝦越冬前的稻田水位應控制在30cm左右,越冬期間應提高水位至40~50cm保溫;春季應降低至30cm左右提升水溫,夏季水溫過高應將水位逐步提高至60cm左右達到降溫的目的。2.2.3種植水草。蝦溝內栽植水生植物如伊樂藻、輪葉黑藻、馬來眼子菜等,水草水面約占蝦溝面積的20%~30%,以零星分布為好。2.2.4除敵害生物。威脅小龍蝦生存的敵害有水娛蚣、水蛇,水老鼠等。放養前須用生灰石(50~75kg/畝)潑灑,清雜除害。進水口要用20~40目沙網過濾,排水口也要用密網圍住以防敵害侵入,平時勤巡查及時清除田內敵害生物。2.3模式流程設計。1~3月田中灌水耕作促秸稈稻草腐爛,促進水中浮游生物大量繁殖;3~4月放養龍蝦;4~6月投餌飼養;4~8月捕撈商品龍蝦售賣;6~11月水稻種植,稻蝦共生;12月旋耕灌水促稻蔸稻草腐爛(見模式流程圖1)。

3模式核心技術

查看全文

科技創新助推農業產業探索

摘要: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已成為洱海保護治理的重要措施,通過科技創新,稻田綜合種養,有效減輕農業面源污染負荷,探索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新途徑,助推洱海保護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關鍵詞:科技創新;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綠色食品牌

為深入貫徹落實對洱海保護治理重要指示精神和云南省政府關于“采取斷然措施,開啟搶救模式保護洱海”的部署要求,深入強化洱海保護治理“七大行動”,全面推進“三禁四推”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措施,全力破解農業面源污染防控難題,有效減輕農業面源負荷,促進洱海保護治理與農業綠色發展雙贏,積極探索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新途徑,以科技創新助推洱海保護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1統一思想,創新思維

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精神,始終牢記“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創新理念,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打造“綠色食品牌”的部署要求,以生態種植、質量追溯、品牌建設為抓手,全力構建人與洱海保護和諧共生的農業發展格局,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方式,走出一條產出高效、健康綠色、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綠色發展路子,實現洱海保護治理與農業綠色發展雙贏。大理榮江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積極響應上級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與大理州農科院等科技部門密切配合,結合洱海流域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集思廣益,高度統一思想,創新思維,創新科技,秉承“綠色、創新、務實”發展理念,奉行“生態優先、質量至上、產品安全”的發展宗旨,園區緊緊圍繞洱海生態環境保護,以“資源利用節約化、生產過程清潔化、產業鏈接循環化、廢棄物處理資源化”的循環農業發展路徑,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按照“整體、協調、再生、循環”的發展原則,走“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產出高效、產品安全”的生態循環農業發展之路,以科技創新走出了一條助推洱海保護農業面源污染,提升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好路子。

2科技創新,助推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查看全文

生態倫理下種養循環經濟發展研究

[摘要]隨著生態經濟的不斷發展,種養循環經濟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方式。種養循環經濟是在農業和畜牧業的基礎上,通過種與養結合的方式實現農業與畜牧業產業化與規模化的發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種養循環經濟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并對種養循環經濟本身存在問題進行分析,提出相應解決策略,以期為種養循環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種養結合;循環經濟;生態經濟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方向之一。農村種養循環經濟建設是農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環節,傳統的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是彼此分割的,互不相關。故此,轉變農業與畜牧業之間的發展模式,實現農業與畜牧業的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有機統一是至關重要的。

1生態倫理背景下發展種養循環經濟的意義

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在生態倫理背景下發展種養循環經濟,建設種養循環經濟新模式對當前生態經濟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1.1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改善生活條件。種養循環經濟模式推進了農業與畜牧業的共同發展。采用種養循環經濟模式后,單位勞動力既可以承擔農業生產活動,也能夠同時進行畜牧業養殖活動,能夠有效減少勞動力資源的投入,提高農業與畜牧業的生產效率,增加農業與畜牧業的經濟收益。同時,農業為畜牧業提供了飼料,畜牧業為農業種植提供綠色農家肥作為肥料,減少了農業化肥和農藥的使用,降低了農業生產的成本,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改善了農村的生活條件。隨著種養循環經濟的不斷普及,最終會形成專業化、規范化、規模化的循環發展模式的農業企業,實現農業與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1.2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機統一。種養循環經濟模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統一。種養循環經濟在提高農民經濟收益的同時也帶來較高的生態效益,轉變了過去農業和畜牧業的生產方式。過去的畜牧業生產需要大量的水資源處理牲畜糞便,同時排放大量的污水,有些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污染河水。養殖戶周圍臭氣熏天,過往行人掩住口鼻、奔跑而過。種養循環經濟模式將畜牧業的糞便做沼氣的原料,通過一系列無害化處理輸出沼氣,然后將其余殘渣作為農業生產的肥料,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農藥和化肥的使用,解決了土壤問題。這種模式不僅節約了水資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減少了環境污染。1.3創新農業發展模式。種養循環經濟模式是農業與畜牧業的有機結合,擺脫了傳統農業與畜牧業分離的狀態,由傳統的分散生產轉變為集中化、機械化生產。種養循環經濟模式能夠優化資源配置,創造生態效益,減少畜牧業飼料原料的投入,降低了生產成本。此外,在種養循環經濟模式下的畜牧業產出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且肉質更為優質,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種養循環經濟這種新模實現了農業和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了農業與畜牧業的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在這個過程中,畜牧業為農業生產提供肥料,農業生產為畜牧業提供飼料,解決了生態環境問題,切實推動了農業和畜牧業的發展。在種養循環經濟發展模式中,國家和政府需要加大資金投入,推動生產方式轉變和生產模式完善,重視生態環境,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有機統一。

2生態倫理背景下種養循環經濟存在的問題

查看全文

畜禽糞污治理問題研究

2017年,農業部(現為農業農村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行動方案(2017—2020年)》指出要全面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不斷提升種養結合水平,構建農牧循環的可持續發展新格局。2018年,國務院《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再次明確指出要大力發展種養結合循環農業,促進養殖廢棄物就近資源化利用。可見種養結合已成為官方公認的治理畜禽糞污的重要突破口。在已有的種養結合治理類型中,有第三方機構參與的集中處理模式[1],也有種養戶直接合作的種養就近消納模式[2],還有種養戶為同一市場主體的種養一體化模式,其中,以家庭農場為代表的混合農畜生態系統能夠降低交易費用已經在國外得到印證[3],而國內松江種養結合家庭農場已經成為種養一體化的成功實踐。學者也對種養結合家庭農場進行了較多研究,認為其找準了種養“結合點”,解決了種養生產經營分離、糞尿還田利用難協調的問題,在降低種養成本、穩定糞肥來源和銷路、實現種養業相互銜接、保障畜禽糞污充分利用方面具有明顯的距離優勢和經濟優勢[4-5]。但種養一體化治理畜禽糞污在理論上到底是否合理,在實踐中是否還有其他類型,還存在哪些問題及困難,是否適合廣泛推廣,適用條件有哪些等仍然需要更深入地調研分析。鑒于此,本研究在理清種養一體化模式治理畜禽糞污運行機理的基礎上,利用全國不同區域的6個調研案例,探討我國采用種養一體化模式治理畜禽糞污存在的問題以及背后的根源,繼而分析該模式在區域層面推廣的適用條件,為我國畜禽糞污治理提供實證建議。

1種養一體化模式治理畜禽糞污的理論探討

1.1種養一體化模式的歷史演變。我國自古以來就有種養結合的農業經營傳統,《漢書•龔遂傳》中記載:“勸民務農桑,令口種一樹榆,百本薤、五十本蔥、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雞”。《沈氏農書》強調“種田不養豬,秀才不讀書”。種養結合的傳統農業經營方式在提供畜產品的同時,也為種植業提供了必要的畜力和肥料。直到新中國成立初期,發展養殖業還是種植業最有效的積肥途徑。1957年的《農村工作條例修正草案》明確規定,公社必須配備養殖用地,社員必須將私養畜禽的糞肥按級論價上交給所在生產隊,農村缺煤、缺電時期,畜禽糞污制沼氣受到高度推崇。1978年以后,隨著種養專業化、規模化程度的提升,種養區域布局隔離,以及化肥工業的迅速發展,種養脫離現象產生,種養一體化模式治理畜禽糞污的范圍和效果也開始受限。1.2種養一體化模式治理畜禽糞污的理論價值。種養一體化模式是指養殖戶通過承包或租賃獲取種植土地,通過種植飼料和經濟作物來消納自家養殖所生產的糞肥、沼肥、商品有機肥等畜禽糞污肥料化產品,以實現治理畜禽糞污的目的。從交易費用角度看,與種養就近消納模式、集中處理模式等其他種養結合模式相比,種養一體化模式中種養戶間縱向關系最為緊密,畜禽糞污在種養業間實現空間和時間上的迅速轉移,交易費用最低。從種養戶的成本收益角度看,養殖戶需要額外支付消納土地的獲取成本和種植產品的產銷成本,但降低了種養成本、尋找消納渠道的交易費用、被政府處罰的風險,增加了種植收益和政府扶持的可能性,種養戶會根據自身實際成本收益來衡量是否采用種養一體化模式。從市場失靈角度看,種養一體化模式治理畜禽糞污的社會效應和生態環境效應相對大于經濟效應,這些正外部性效應應得到政府扶持;同時,種養一體化模式改善的生態環境效應為全社會共享且具有消費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這些公共物品性及其農業的弱質性使得種養戶難以同時承擔起自身發展、提供更多更好農產品與保護生態環境的重任,需要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介入監管。1.3種養一體化模式治理畜禽糞污的運行機理。從理論價值探討可以看出,種養一體化治理畜禽糞污涉及的參與主體主要有養殖戶(種植戶)和政府兩方,其中養殖戶(種植戶)承擔畜禽糞污處理和消納責任,具體包括在技術方式上通過肥料化或能源化將畜禽糞污加工成糞肥、沼肥或商品有機肥還田,在運營方式上承包或租賃周邊農地用以消納肥料;政府應通過一系列法律、行政、經濟等手段對養殖戶(種植戶)進行監督管理和扶持(圖1)。基于理論分析,本文擬從技術方式、運營方式、政府支持和成本收益4方面剖析調研案例中種養一體化模式治理畜禽糞污的運行特征、效果、困境及適應性。

2種養一體化模式治理畜禽糞污的實踐特征

2.1案例選擇與數據采集依據。課題組以2018年縣級農業部門主管負責人輪訓班第三期畜牧業綠色發展班為依托,發放參訓縣畜牧局長學員問卷,摸清遍布東、中、西部的100個縣域的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情況及其種養結合治理模式情況,再結合課題組前期研究成果,綜合考慮自然條件、經濟條件、種養結合程度、政府監管,在全國范圍內挑選6個具有代表性的種養一體化模式治理畜禽糞污的案例,并于2018年4—8月進行實地調研和案例訪談,近距離了解6個案例的真實運營情況、存在的問題及困境等。訪談對象涉及縣級畜牧主管部門和種養經營主體的相關負責人等,總人數超過25人。選擇這6個案例的原因是:①養殖戶成為種養統一的市場主體的主要途徑是承包農地和流轉租賃農地,所選案例囊括了目前種養一體化模式治理畜禽糞污的常見實踐類型;②案例所在地區的地方政府支持力度各有差異,區域地理環境有北方和南方,也有城郊和鄉村,符合我國種養經營主體的分布趨勢,將社會、自然諸多環境條件納入研究范圍并體現到模式中,呈現出運行效果和成本收益的差異性或相同性,其研究思路有助于全面考察種養一體化模式治理畜禽糞污的適用性和推廣條件,對其他區域具有參考價值。2.2案例運行特征描述。根據其運營狀況,6個案例的基本特征見表1。案例1是上海市松江區的夫妻兩人承包村集體的農地,經營300頭存欄育肥豬和100畝有機水稻的種養結合家庭農場。育肥豬由養殖企業或養殖合作社以支付代養費的方式統一收購,獲得有機認證的水稻由簽訂產銷合同的農業公司收購。生產期間由專業合作社提供飼料獸藥配送、肥料施用、農產品種植等一系列技術服務支持。為滿足有機水稻標準,家庭農場以堆放發酵、水肥一體化等方式將生豬糞污制成糞肥,再通過管道以噴灌或淌灌的方式施用。地方政府為鼓勵該種養結合家庭農場模式,推動大范圍土地流轉確權,按國際經驗和松江區以水田為主需肥量較旱田少的特征,要求家庭農場按照1畝水稻2季種植配套3頭豬產生的糞便為標準以地定畜。該案例通過為家庭農場提供農業技術指導、農業生產資料配送、外圍溝清理、農機作業等服務,保障家庭農場與相關合作社和相關公司之間協作暢通,水稻不僅獲得有機認證還成為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提升了畜禽糞污資源化產品的經濟價值。案例2是大型集體性種養結合家庭農場,被譽為“中國最美豬場”。2014年村集體鼓勵120多戶村民以土地、資金入股,每年按照出資比例給予分紅,又以1200元/畝的價格流轉1萬畝農田,先后成立自繁自養育肥豬場、有機肥加工廠、蔬菜果品基地。生豬糞污生產成“三沼”產品,沼液的一部分通過地下管道輸送到自建的500畝川鹿現代農業示范園噴霧,另一部分輸送到自建的川鹿生物有機肥廠加工成商品有機肥,灌溉流轉來的萬畝有機農業生產基地。蔬菜瓜果種植基地對糞肥和商品有機肥需求量大,產出的生豬和綠色農產品受到江浙地區消費者的廣泛歡迎,每年該家庭農場的蔬菜瓜果種植基地能夠節約農資成本200萬元以上。案例3是在一家集餐飲、旅游、休閑于一體的生態農業園中,以夫妻及子女為主要勞動力的種養結合家庭農場。該農場以1000元/畝•年的費用從生態園流轉1000畝土地。2017年存欄1萬頭生豬,采用運行10年的沼氣工程,沼氣免費提供給生態園住宿餐飲用電,沼液通過管道、沼渣通過運糞車施用到自家經營的農地(400畝玫瑰、600畝馬鈴薯和中藥材)。該農場沼氣建設投資500萬元(政府補助300萬元),運行成本為10萬元/年,沼液和沼渣還田使每畝地節省250~300元肥料費用。2018年該家庭農場僅生豬養殖和玫瑰種植的凈收入就達到200萬元。案例4屬于集飼料加工、種豬繁育、商品豬養殖、生豬屠宰加工、冷鏈配送、清潔能源為一體的大型農業集團分公司。該企業年出欄育肥豬60萬頭,建成4個沼氣廠、1個四級沼液池,每年產出安全優質沼液肥65萬t。目前沼氣已上網發電,沼液和沼渣施用到流轉的1.8萬畝有機稻米田中。多余沼肥用于5個合作社、96個種植大戶、21個養魚大戶建立的11萬畝沼肥種養基地(其中水稻3.5萬畝、小麥2.6萬畝、瓜菜1.5萬畝、養魚1.5萬畝、林木2萬畝)。地方政府在農田流轉、環保設備補貼等方面給予支持,其中沼氣工程建設補貼120萬元。從成本收益上來看,沼氣工程總投資約3000萬元,沼液還田地下管道總投資約1000萬元。由于投資成本大,種植有機水稻等收益相對較少,盈利空間有限,更多是為了維持農產品品牌的生態社會效益。案例5是集優質養殖和高效設施農業于一體的大型農牧結合企業。2017年出欄育肥豬約1萬頭,流轉1500畝農地種植水稻、小麥、蘆筍等。該公司配備自動刮糞系統、三級固液厭氧發酵儲存池等糞污無害化處理設備,根據農用灌溉用水標準生產沼液。60%的沼液灌溉蘆筍(作為蘆筍前期育苗專用營養肥),其余40%沼液免費送給周邊種植戶;70%的沼渣自用于種植水稻和小麥,30%的沼渣銷售到周邊地區。地方政府提倡“一鎮一園”,要求每個鄉鎮配備特色園區,該公司借此機會拿地。目前,該公司環保設施前期投入達3000萬元,環保設施運行成本為130萬元/年,蘆筍每年凈利潤可達1.5萬~2萬元/畝,采摘期可達10年,利潤頗豐。案例6是大型農業集團的育肥豬擴繁基地,存欄5萬頭左右育肥豬苗,飼料和獸藥均由總公司統一生產配送,嚴格按照總公司規定規范飼喂環保型飼料和獸藥、減少抗生素使用、無害化處理生豬糞污,并在周邊流轉1萬畝農地,種植玉米等青貯飼料作為自用飼料,不僅實現基地內部的生豬糞污閉路循環鏈條,還降低了養殖成本。地方政府的支持主要體現在依托國家“南豬北養”的政策環境,積極支持農地流轉,配備消納農地。總體來看,這6個案例在資源化利用技術方式選擇上主要以肥料化或能源化為主,其中種養結合家庭農場主要選擇糞肥簡易還田,大型養殖企業多選擇加工成商品有機肥或沼肥還田,還田后主要種植蔬菜、果樹、花卉、有機農產品等經濟附加值較高的農作物;運營方式主要為承包或租賃農地實現種養直接結合;在政府支持上,主要體現在土地流轉、社會化服務和資金補貼上面;從成本收益上看,都能獲得經濟收益的提高或生產成本的降低。需要說明的是,不同經營主體的消納標準并非嚴格按照農業部(現農業農村部)頒布的《畜禽糞污土地承載力測算技術指南》,存在按已有種養經驗施肥的現象;另外,不同養殖品種的糞污產生量、不同糞污處理技術加工成的糞肥量以及不同種植品種需肥量都各有差異,難以細化到具體的技術數據。

3種養一體化模式治理畜禽糞污的困境與適用性探討

查看全文

基于綠色能源的生態農業論文

一、生態農業的發展模式

目前,我國農業進入可持續發展的探索熱潮。以良好的生態環境和綠色能源開發為特征的現代生態農業應運而生,不僅給農民帶來方便,還可以有效的保護生態環境和充分利用“剩余”資源,然而,發展新型農業、開發新能源有其必要性和迫切性。調整農村農業產業結構,采用現代化生產模式,加快園區建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調整農業經濟發展結構,實行山水農業建設。通過示范場(戶)的建設分前、中、后三個環節建立一個完整的產業鏈,以生物質能的技術原理為依據,全力推進綠色能源的形成和利用。

1.高新技術的內容

1.1主要組裝配套技術

為了完善各養殖戶、示范區、示范場、示范點種養殖高新技術示范的實施,提高各種養殖基地的種養水平,確保各養殖示范場(戶)獲最佳經濟效益,采用以下配套技術。

1.1.1立體種植技術

查看全文

南充模式的生態農業及發展途徑

在長防天保林業和速豐用材林業的生產技術模式上,各縣區農村采用封、育、改、造、管等綜合性工程技術手段,以提高森林質量,充分發揮其生態保護屏障的主體功能作用。在經濟用材的竹木產業的生產經營模式上,主要是采用“企業+基地+林戶”的經營體制,以林業產業化經營的龍頭企業,把竹林樹林培育和竹木加工業連接起來,從而增加了林農的收入。經濟果樹林業較有地方特色。南充在歷史上被稱為“果洲”,以柑果聞名于世上千年。現在還有國家級柑桔生產基地縣3個。近10年來,各縣市區又大力發展桃、李、梨等夏季水果,以及核桃等干果,它們與柑桔這種秋果一起建立了完整的經果林結構。如此,經果林也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生態種養業模式

生態種養業是生態農業中的主要產業,它是把種植業和養殖業緊密聯系起來而形成的復合型生態產業系統。種植業作為上游產業,其產品作為下游養殖業的原料,通過一定技術處理,把兩個產業聯系起來,從而形成多生態位連接的生態產業。南充的生態種養業可以分為兩種,一是糧豬種養業,二是桑蠶種養業。

糧豬種養業。近幾年,南充有5個縣市區獲得“生豬調出大縣”的國家獎勵。在短缺經濟時代,南充的糧豬種養業的地位被譽為“糧豬安天下”。目前,各縣區都已建立起了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的糧豬種養業的循環農業模式。在糧豬種養的技術模式上,它把種糧養豬與環境治理緊密聯系起來,做到“以種定養,以養促種;治理污染,強化管控;廢棄物料,生化利用”。“以種定養,以養促種”,就是兩個產業建立循環鏈;“廢棄物料,生化利用”,則是秸稈和豬糞等廢棄物進入沼氣池作生化處理,再生出氣體燃料和有機肥料。在糧豬種養業的經營模式上,它主要是由產業化經營的龍頭企業建立規模化的種植養殖基地來經營。糧豬種養的上述技術模式和經營模式,被稱為“南充模式”。而村民戶自種包谷、紅苕、牛皮菜等作物來養生豬,不用含添加劑的飼料,正在轉變為“有機種養業”。

桑蠶種養業。目前,南充有5個蠶桑基地縣區,全市有60%的農戶栽桑養蠶。歷史上,南充是我國四大絲綢生產和出口基地之一;上世紀90年代,被規劃定位為“絲綢之城”;本世紀初又被授予“中國綢都”稱號。所以說,栽桑養蠶是南充最有特色的生態農業。在技術模式上,先是栽“四邊桑”,后是建桑園,采集桑葉以養蠶;養蠶以產繭;其蠶沙既是上乘有機肥料,還可以入中藥,通常是蠶農把它用來堆制干肥,冬春之交用于肥桑。這就形成了桑蠶種養循環農業模式。在經營模式上,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現有兩種模式。一是養蠶大戶帶動模式。嘉陵區文峰鄉的最為典型。該鄉全年養蠶突破萬張蠶種紙,農戶年養蠶20張紙以上的就有150多戶。二是蠶業合作社帶動模式。南部縣的“先鋒蠶業合作社”是其典型。南部碾埡鄉的羅先鋒以業主身份投資桑蠶種養業,且成立了蠶業合作社,帶動當地農戶栽桑養蠶,發家致富。

生態有機農產品生產加工業模式生態農業的有機生產方式,它是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以農業生態良性循環為基礎的新型的農業生產方式。它在生產中不用化學肥料、化學農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且對土地要求很高,不能含有重金屬污染成分,卻要求含有很高的有機質成分。在加工過程中,要求不能污染有機農產品,且不允許污染加工場地之環境。南充的有機農產品生產和加工行業,主要分布在主城三區和西充縣。西充縣最為典型。

查看全文

“互聯網+”農業經濟發展探索

【摘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不僅對社會經濟起到了強力的助推作用,還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社會經濟發展的方式。作為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國社會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支撐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其綠色、和諧、可持續的發展態勢是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根本保障。信息全球化背景下,信息網絡技術逐漸成熟,也受到各界的廣泛應用。農業的發展也需要與時俱進,為了真正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互聯網+農業”的新型發展模式正是順應時代需求的全新趨勢。本文概述了“互聯網+農業”的基本模式,并且分析了“互聯網+”時代下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旨在促進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農業經濟發展;有效措施;創新

古希臘歷史學家色諾芬曾言:“農業是其他技藝的母親和保姆,因為農業繁榮的時候,其他一切技藝也都興旺。”我國一直以來都是農業大國,農業也是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產業,農業對促進國家繁榮富強、提升人民生活質量、保證社會秩序穩定都有著重要的影響。但是目前農業經濟發展面臨著極大的挑戰。在新時期,各行各業都在調整產業結構,但是農業生產模式單一、農產品標準化不足、農村互聯網基礎差、沒有完善的物流鏈等問題,都在制約著農業經濟的發展。互聯網的發展與廣泛的運用,為農業經濟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1“互聯網+農業”概述

“互聯網+”是一種新業態。一般來說,“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傳統行業”,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將兩者簡單的結合,而是利用信息技術以及相關的互聯網平臺,讓互聯網與傳統行業優勢互補,拓寬傳統行業的發展路徑,以適應新時期社會和人們的需求。它能夠充分體現互聯網對于社會資源的優化與重組作用,將互聯網的新型理念與思維與經濟、社會等各個領域相融合,全面提升社會的創新力與生產力。在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應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農業全產業鏈改造升級。”這是對于農業生產方式、產業模式與經營手段極大的創新,為農業產業鏈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物流等環節提供便捷性、實時性、物聯性以及智能性,為農業現代化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互聯網+農業”能夠驅動農業經濟發展更加智慧、精細、高效、綠色、可持續,有效提升農業的競爭力。

2“互聯網+”時代下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有效措施

查看全文

在全市農業項目建設和技術服務電視會議上的講話

在全市農業項目建設和技術服務電視會議上的講話

×

×(年月日)

×

同志們:

×這次會議是市委、市政府就全市農業項目建設和技術服務工作召開的一次高規格、大范圍的專題會議,也是在全市秋季農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戰前再動員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動員組織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和廣大農業科技人員,以種養業基地建設項目為載體,以科技服務為切入點,深度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力促全市農村五大產業體系建設實現新突破。會上印發了市政府《關于鼓勵農業科技人員開展技術承包和技術服務工作的意見》,市農業科學院和名農業優秀科技人員代表作了典型發言,他們在促進農業科技由潛在生產力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過程中出色地發揮了助推器的作用,為全市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樹立了榜樣,他們的做法和經驗各具特點,很有推廣價值,希望大家認真學習借鑒。下面,我就切實做好種養業基地項目建設和農業科技服務工作講三個問題。

查看全文

立體種養模式發展低碳農業問題

遼寧省2009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12.41萬hm2,占全國糧食播種面積的2.9%,2010年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17.93萬hm2。該地區的自然光熱資源對于高產和主要作物而言,種植一季有余,種植兩季又不足。人均耕地數量已由1949年的0.23hm2下降到2009年的0.096hm2,土地資源的有限性以及人口增長和耕地縮減的壓力,導致土地承載能力嚴重低于人口需求,促使采用立體種養等模式發展低碳農業成為必然之選。

1基本構成單元和特點

1.1基本構成單元

立體種養指在同一土地管理單元上,把栽培作物(如農作物、藥用作物和真菌等)和(或)養殖動物在空間上合理組合,實現生產與布局的空間集聚和結構整合效應,是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和耕地資源的一種有效途徑。它是由物種結構(多物種組合)、空間結構(多層次配置)、時間結構(時序排列)、食物鏈結構(物質循環)和技術結構(配套技術)等基本單元構成的,是一種空間上多層次、時間上多序列的產業結構。

1.2特點

立體種養模式的特點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集約性。通過集約利用土地,實現技術、勞動力和資金的綜合效益;二是高效性。通過挖掘土地、光熱、水源、熱量等自然資源的潛力,提高人工輔助能的利用率和利用效率;三是持續性。該模式能有效減少有害物質的殘留,提高農業環境和生態環境的質量,增強農業后勁,提高土地和水體的持續生產能力;四是安全性,立體種養模式注重產品和環境的安全,主要體現在利用多物種組合來同時完成污染土壤的修復和農業發展,使經濟與環境協調融合。

查看全文

脫貧攻堅期內農業產業扶貧工作總結

為切實加快我鎮扶貧攻堅步伐,確保2020年貧困戶全部脫貧,實現與全省全國同步實現小康,2014-2020年脫貧攻堅期內,我鎮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相關文件精神,按照市農業產業扶貧工作統一部署安排,迅速開展工作,把產業扶貧作為助推貧困戶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按照“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的要求,主推“造血式”產業扶貧,確保貧困人口長期穩定受益。現將脫貧攻堅期內農業產業扶貧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市鎮地處東部,距市區7.5km,S105省道貫穿全境,幅員面積70.8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000余畝,土壤80%屬于沙石薄土,水系屬紅巖渠、官、宋、硼尾水段。全鎮轄15個村,3個社區,224個村民小組,共24784戶50038人。2014年以來,全鎮建檔立卡貧困戶1251戶2085人。我鎮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中,患大病和長期慢性病596人,因病致貧459戶,占比36.7%;持證殘疾人379人,因殘致貧269戶,占比21.5%;因病因殘致貧總占比58.2%。年齡分布:60歲以上1243人,占比59.6%,16歲以下97人。勞動力分布:具備普通勞動力的492人,因病殘或年老體弱勞動力947人,不具備勞動力的646人。2014年農業產業現狀:種植業以種糧食為主,養殖業以養豬為主,產業較為單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16個,全鎮有耕地54000余畝,土地流轉10800畝。

二、開展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情況

(一)研究安排部署情況

為確保我鎮農業產業扶貧工作任務順利開展,鎮黨委、政府下發了《2017—2020年鎮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方案》、成立《2017-2020年市級貧困村駐村農技員和農業技術巡回服務小組成員的通知》,明確了工作目標,細化了工作任務,確保工作安排部署到位。為了提高認識,做到規劃先行、精準施策、分類推進,全力把農業產業扶貧工作做好、做實,堅決如期打贏農業產業扶貧工作攻堅戰,明確了責任分工,我鎮將農業產業扶貧工作納入了年末綜合目標考核管理,確保形成“要求嚴格、責任落地、行動統一、合力共為”的農業產業扶貧工作局面。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