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教學質量提升途徑

時間:2022-07-01 10:23:11

導語:談教學質量提升途徑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談教學質量提升途徑

一、關于職業教育的理性思考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在職業教育部分明確指出:“職業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會,著力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技能和就業創業能力”。“把提高質量作為重點。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推進教育教學改革。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和實訓基地建設,提升職業教育基礎能力。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吸收企業參加教育質量評估,開展職業技能競賽”。但當前,提升高職教育質量,主要面臨以下問題。

1.師資隊伍問題高等職業教育是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應運而生的,但職業院校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師資隊伍和實習實訓條件卻存在著很大差距。特別是教師教育理念的更新和雙師素質的提升,是高職教育質量提升的首要因素。雙師素質教師占少數,相當一部分從校門到校門的普通教師,對于職業教育很陌生,知之甚少。

2.實習實訓基礎設施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是由普通教育轉制過來的,學校現有的實習實訓教學基礎設施多偏重于實驗,少有實習,更談不上實訓,所以,基本上停留在驗證階段,對于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創業精神不能提供支撐。

3.生源問題高職院校錄取最低分數線為150分,高考滿分為750分,所以,我們錄取的學生被戲稱為“五分之一”高中生。我們對入校的1482名新生進行入學摸底考試,按高二水平命題,其結果數學及格率為28.5%,有11.9%的學生成績為零;英語及格率29.7%;語文及格率為35.8%。相當一部分學生為文科生,數理化基礎較差,而大多數職業院校偏重于工科,文科學生學習有實際困難。受高考指揮棒的影響,高中提前分科,且大部分學生報考文科,和社會的實際需求相矛盾。根據職業院校的生源、師資和實習實訓條件,我們認為,為了滿足學生就業創業的需求,必須依據高職教育的職業性和高教性的雙重屬性,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狠抓實驗、實訓、實習三個關鍵環節,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師資隊伍建設、教育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四個方面著手,提升高等職業教育質量。本文則著重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角度出發,談如何提高高職教育質量的方案和措施。

二、高職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策略

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重點是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要打破學科的模式,以產品為目標,以技能為核心,重新組織教學內容。改革的重點和難點是破解學生不愿學、學不懂、學不會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講多少知識更重要。使學生熱愛學習,既是職業教育的首要任務,也是職業教育當前面臨的主要難題。全力找出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切入點,是職業院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提升高職教育質量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教育成功的內在動力是學生的學習熱情,而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前提是讀懂學生,熟悉學生,引導學生制定明確的理想目標。理想目標是人生的最大追求,是學生學習動力的來源。因此,我們在實施教育活動中,必須把理想教育放在教育活動的首要地位并貫穿始終。這種教育要有針對性,有感染力,能打動學生的內心世界,真正使學生樹立明確具體的人生理想目標,并激發為追求目標而奮斗的激情,煥發出實現目標而勤奮學習的熱情。2.制定符合學校實際的課程標準課程標準必須科學合理、切實可行,離開這兩點,就毫無意義。我們拒絕那種浮躁和脫離實際的極端主張。漯河食品職業學院利用三年時間,深入進行理論標準和技能標準的探究與實踐,依據企業職業資格標準和學校實際,確定理論知識底線和實際技能底線,我們稱之為“兩個底線”,以此為指導,形成具有我院自身特色的課程體系,在課程設置上,不求多,而求精;不求全,而求專。運行結果表明,很實際,很實用。

3.編寫和課程標準相對應的校本教材適應課程標準體系的要求,按照職業教育的教學模式的要求,本著適用、適度、適量的原則,編寫配套教材。適用,就是教學內容要適應學生創業就業的需要,把不必要的內容精減掉。企業對員工的要求集中在三個方面:一是有道德、守紀律,愛崗敬業;二是要有熟練的專業技能,能省略部分上崗前培訓環節;三是能在企業穩定工作。我們的教學內容就應該集中在這三個方面。適度,就是在知識的深度上,使學生經過努力,能聽懂、學會為度,把學生無力接受的內容堅決刪除掉。適量,就是按照我們學生的基礎和能力,在三年時間內,能學會多少,內容不是多多益善,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不完、學不會、學不懂,再多也沒有意義。所以,要舍得把學生能力容納不下的內容砍掉。開始可以編寫校本教材或講義,經過試用完善,再正式出版。

4.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一旦對某種知識產生興趣,就會千方百計地去學,并要學會。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要想使學生對學習產生極大興趣,就必須使教育教學適應學生,而不是要學生適應教育教學。教學好比廚師做菜,廚師必須適應食客的口味和飲食習慣。而教師教學,也必須考慮學生的智能類型和接受能力,他們有什么樣的“口味”和“習慣”,有一種向學生“推銷”知識和技能的意識,有效的教學方法就會隨之產生。改革教育教學方法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之一。必須把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到日常教學最重要的議程上來。教師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要向學生講明自己所授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功能,使學生愿意傾聽。這種課堂藝術,實質上就是先打動學生,再傳授知識,就像打仗,先有鼓舞士氣的戰前動員,才會有戰士的沖鋒陷陣。目前職業教育界大力提倡的教學做一體化,工作過程學習化,學習過程工作化,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等等教學方法,實質上就是抓住了職業院校學生感性思維優于理性思維的特點,利用直觀教學,讓學生參與互動,以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實踐證明,這些是行之有效的,但在細節上,還要繼續完善。我們在實施一體化教學時,徹底打破了傳統的學科式教學模式,把產品作為教學任務的核心要求,展開教學活動。教師樹立“訓練”而不是“灌輸”、“體驗”而不是“說教”的教育思想,參考中德班標準化教學的模式,把學生4~6人分為一個小組,以圍繞完成一個企業實際產品為目標,現場教學。學生完成一件產品,有一種成就感,所以,很受學生歡迎。同時,要經常組織具有專業特點的各類技能競賽活動,使學生經常處在“備戰”的興奮狀態,把學生的精力吸引到學習上來,以賽促學,以賽促教,教學相長,行之有效。

三、關于提升效果的評價機制

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熱愛學習、樂于學習、學會學習。如果學生不喜歡學習,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檢驗教育工作成敗的客觀尺度,首先就要看學生是否喜歡學習、熱愛學習、勤奮學習、會學習。我們應以此為依據,建立新的教學工作評價機制,教師工作評價機制和學生評價機制。學生學習效果的考試考核評價目標,也應進行相應改革。不能再以知識為重點,而是以技能為核心;不是以成績分數為依據,而是以產品成果為依據。徹底打破學科式的考試模式,以完成“產品”為最終考核目標。我們學習中德班考試模式,以4~6人為一個小組,一起考核,考題提前告訴學生,就是某種實際產品,在指定時間內完成,以產品質量,確定成績,實際又實用。

作者:頓新興陳紅麗王凱單位:漯河食品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