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衰經驗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10 07:03:00
導語:慢性腎衰經驗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絡病學說是指導內傷疑難雜病臨床治療的應用理論,掌握絡病發病特點、病理變化、臨床特征及治療方藥將會使許多病程較長、反復發作的難治性疾病的臨床治療取得新的突破,本文著重闡述了應用絡病理論在診治慢性腎功能衰竭中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關鍵詞】絡病理論慢性腎功能衰竭葉景華老中醫經驗
前言
近年來,隨著絡病理論研究的不斷深入,臨床上很多疑難病從絡病論治越來越顯示出療效與優勢。葉景華主任醫師善治慢性腎功能衰竭,筆者在跟師及自己臨床實踐中體會到,運用絡病理論診治慢性腎功能衰竭(簡稱“慢性腎衰”)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運用絡病理論詮釋慢性腎衰病機
絡脈病變的實質是濕、虛、瘀、毒互結,痹阻絡脈而致。[1]葉主任認為,正氣虧損是慢性腎衰病機的根本所在,尤其以脾腎虧虛為主,并與三焦氣化功能障礙密切相關。臨床所見腰痛膝軟、乏力貧血等均由脾虛腎虛日久所致,而脾虛運化失司,水濕內停;腎虛氣化不利,濁不得泄,濕濁內蘊化毒,日久導致血絡瘀阻,出現脘悶納呆、食少嘔惡、少寐煩熱、舌苔垢膩或舌紫瘀阻等癥,此為本病之邪實。濕、濁、瘀、毒內阻,是疾病的病理產物,又是疾病反復發作和遷延不愈的原因,久積于體內,從熱而化則成濕熱、熱毒、瘀熱;從寒而化,則致積聚、痼疾。“毒邪”是對機體有危害作用的致病因素的總稱,有內外之分,葉主任認為慢性腎衰之毒主要是內生之毒,瘀毒并阻于腎之絡脈,具有頑固、穢濁、結聚等特性。這些病理改變源于正虛,而其留滯停蓄,又會進一步加重正氣的耗損,如此反復,令本病不斷進展,使腎之絡脈瘀阻加重,病情頑固不愈,此與中醫“久病入絡”之論相吻合,符合絡病之理論。
根據絡病理論創立慢性腎衰治法
既然慢性腎衰的病因基礎是腎之絡脈瘀阻,故通絡法是治療慢性腎衰的主要大法,活血化瘀法被廣泛運用,并始終貫穿于該病治療的全過程。葉主任說:慢性腎衰的后期尿血量多者,不能用一般的凝血止血藥物,以避免瘀血阻滯腎臟絡脈,造成尿閉的不良后果,而應按辨證施治的方法用軟堅化瘀止血并佐以利尿的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葉主任根據絡病之理論創立了泄濁解毒疏絡、軟堅散結通絡及解表透經達絡諸法,取得了可靠的療效。
泄濁解毒疏絡雖然慢性腎衰在發病過程中病情復雜,變化多端,但濕濁邪毒瘀阻是始終存在的,這是病變基本矛盾的一方面。臨床可用大黃泄濁化瘀解毒,土茯苓解毒利濕,留行子祛瘀通經,徐長卿祛風解毒利水,作為本病的專方專藥,用于疏通腎之絡脈,結合辨證論治加減,能提高療效。
軟堅散結通絡慢性腎衰的成因較多,由糖尿病、痛風性腎病等導致的慢性腎衰比例不斷上升,此不同于一般的血脈瘀滯。如糖尿病微血管并發癥“微型積形成”學說認為,糖尿病治不得法,傷陰耗氣,痰郁熱瘀互相膠結,形成微型積,由瘕聚漸成積,導致腎體受損,腎用失司,腎臟封藏、主水等功能失調則出現尿濁(蛋白尿)、水腫等癥;瘕不除,病變持續進展,則腎體勞衰,精血不生,濁毒內停,更傷氣血,循環往復,終而五臟俱損,升降失常,三焦壅滯,水濕濁毒泛濫,成為危及生命的關格重癥。此階段僅以益腎健脾,利濕活血解毒難以取長久之效,必應合軟堅之法共同治療,以軟堅散結之皂角刺、鬼箭羽、昆布、海藻等用于慢性腎衰之重證,取得良好的療效。
解表透經達絡慢性腎衰患者感受風熱之邪,多數患者咽喉兩側、后壁脈絡瘀滯,呈現紅赤或緋紅色,甚者紅腫久久不去,此為毒邪盤踞于咽喉。足少陰腎經。“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系舌本”,咽喉部為腎脈所經之處,若邪毒阻絡日久,滲入營血,浸入氣液,久則腎之體用俱損,病久毒劇,故其證為重、為虛、為衰,此乃腎之絡脈絀急。根據“急則治其標”的原則,采取解毒利咽解毒的方法治療。常用荊芥、西河柳、浮萍草、板藍根、牛蒡子、金銀花、連翹、半枝蓮等以透經達絡,致腎絡通而病解。
病案舉例
病例一李××,男,56歲。2005年2月9日因“腰痛乏力3天伴發熱鼻塞”入院。患者三天前受寒后出現發熱、惡寒、鼻塞,同時見腰痛乏力,來院就診,予靜脈滴注亞太,口服感冒退熱沖劑,發熱鼻塞雖減,而腰痛乏力仍劇。患者3月前曾查出腎功能不全,一直服包醛氧淀粉等治療,此次急診復查:肌酐達352umol/L,為求進一步診治收入病房。體格檢查:體溫37.5℃,脈搏9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壓120/90mmHg。刻診:腰痛如折,神疲乏力,微惡寒,鼻塞,納欠佳,二便尚調。舌質紅而稍黯,苔黃膩,脈細。證屬腎氣虧虛,瘀濁內阻,并有化熱之征。以清熱透經達絡、活血泄濁先治其標:牛蒡子、金銀花、連翹、土茯苓、留行子各30g,半夏10g,陳皮10g,生甘草6g,竹茹12g,枳實10g,赤芍12g,制大黃15g,皂角刺30g,砂仁(后下)3g,蒼術10g。1周后,腰痛癥狀稍減輕,再以清熱活血、泄濁解毒疏絡:黃連3g,陳皮10g,半夏10g,紫蘇30g,蒼術10g,白術15g,制大黃15g,土茯苓30g,赤芍15g,澤蘭葉15g,桑寄生15g,鹿含草30g,炒山楂15g,炒六曲15g,枳殼10g。
三診:患者腰痛較前明顯好轉,但仍神疲乏力,微惡寒,鼻塞,納欠佳,二便尚調。舌質紅而稍黯,苔黃膩,脈細。仍以清熱活血、泄濁解毒疏絡,上方繼用。
四診:患者一般情況可,偶有腰酸,余無明顯不適,納可,便調,寐安。查體:神清,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濕羅音,心率70次/分,律齊,腹軟無壓痛,雙下肢無水腫。患者近期癥情基本穩定,腎功能改善,治法如前,酌加養胃之品:葫蘆巴6g,陳皮10g,半夏10g,紫蘇30g,茅術10g,白術15g,制大黃15g,土茯苓30g,赤芍15g,澤蘭葉15g,桑寄生15g,鹿含草30g,炒山楂15g,炒六曲15g,枳殼10g,皂角刺15g,雞金10g。兩周后患者近期癥情基本穩定,腎功能改善予出院門診繼續治療。
病例二:張××,女,65歲,2005年5月11日因“乏力嘔惡加重1月”門診收治入院。患者有慢性腎炎史多年,近2年以來出現腎功能不全,并有全身發疹瘙癢,某市級醫院診斷為慢性濕疹,治療效果不佳。近1月以來乏力加重,伴惡心嘔吐,門診查肌酐達580umol/L,為求進一步診治,以“慢性腎衰”收入病房。發病以來,無發熱、頭痛、胸悶氣促及明顯尿少浮腫。刻下:乏力惡心,皮膚瘙癢,納差,二便尚暢。舌質淡黯,苔薄黃膩,脈細澀。證屬脾腎虧虛、瘀濁阻滯。治以益腎健脾、活血軟堅、泄濁解毒疏絡:黃芪30g,黨參15g,生白術15g,白茯苓15g,靈芝15g,當歸10g,川芎10g,土茯苓30g,皂角刺30g,留行子30g,姜半夏15g,紫蘇30g,制大黃20g。7帖。
二診:患者乏力惡心,皮膚瘙癢,納差,二便尚暢。舌質淡黯,苔薄黃膩,脈細澀,證治不變,以前方出入:黃連3g,陳皮10g,姜半夏10g,紫蘇30g,土茯苓30g,制大黃15g,赤芍藥15g,牡丹皮10g,炒楂曲各15g,生白術15g,炙雞金10g。7帖。
三診:患者乏力惡心好轉,夜寐欠安,納欠佳,二便尚調,尿量可。舌質淡黯,苔薄黃膩,脈細澀。證治不變,前方出入:黃連3g,陳皮10g,姜半夏10g,紫蘇30g,土茯苓30g,制大黃20g,赤芍藥15g,牡丹皮10g,炒楂曲各15g,連翹12g,炙雞金10g,留行子30g,皂角刺15g,砂仁5g(后下),生甘草5g,靈芝30g。7帖。
四診:患者一般情況尚可,口渴仍較明顯,納可,便調,夜寐尚安,原方酌加養陰之藥繼服。
五診:患者有咳嗽咯痰,外感表邪之象,舌質淡黯,苔薄黃膩,脈細澀。前方酌加清肺化痰之劑透經達絡。黃連3g,陳皮10g,落得打30g,象貝母12g,土茯苓30g,制大黃20g,桑白皮15g,葶藶子15g,黃芩12g,連翹12g,炙雞金10g,留行子30g,皂角刺15g,車前草30g,生甘草5g,靈芝30g,北沙參15g,天花粉30g,射干12g。7帖。
六診:咳嗽改善,乏力如故,胸悶仍稍作,納可,便調,寐欠安,舌質淡黯,苔薄黃膩,脈細澀。治以清肺化痰、活血泄濁通絡、利水消腫,擬方如下:北沙參30g,桑白皮15g,葶藶子15g,桃仁10g,象貝母12g,黃芩12g,魚腥草30g,制大黃15g,土茯苓30g,留行子30g,陳皮10g,生甘草5g,黃連3g,赤豬苓(各)15g,全瓜蔞30g,澤漆15g,車前子30g,葶藶子30g,羚羊角粉0.6g(分吞)。經治療1周后癥狀穩定,門診隨訪。
【參考文獻】
1雷燕,王永炎,黃啟福.絡病理論探微[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1998,21(2):18~23.
- 上一篇:子宮手術治療臨床分析論文
- 下一篇:血液粘度檢測質量控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