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材特點堤升學生語文素質

時間:2022-09-08 10:27:32

導語:把握教材特點堤升學生語文素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把握教材特點堤升學生語文素質

小學語文H版教材以其內容生動、圖文并茂、情趣盎然和濃郁的時代氣息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更以明確的訓練目標,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我們在試用新教材的過程中,抓住新教材目標明確、具體、有序等特點,選擇科學、合理、多樣的教學手段,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認真鉆研教材,將概括性教學目標轉化為具體、可測的知識要素。

小學語文H版教材以訓練閱讀能力為主線,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為編寫指導思想,制定了小學、中學各階段語文教學的總目標。然后遵循由淺人深、由易到難的教學原則把總目標按年級分解成若干個具體目標。再由年級目標分解成若干個單元目標,各冊教材編寫時遵循重視積累、培養習慣、傳授學法、訓練思維、滲透德育的原則,充分顯示了教學目標的層次性。教學目標是教學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是教學的靈魂。教學目標只有具有明顯的具體性和可測性,教師才能有效組織教學。為此,我們認真組織教師鉆研教材.梳理教材中各項知識點,將概括性教學目標轉化為具體、可測的知識要素。然后,我們組織教師認真鉆研教材,在正確把握各冊教材教學目標以及各單元目標的基礎上,整理全冊教材中出現的各個知識點。我們根據組成語文教材閱讀和表達兩大部分,各知識點按“拼音、字、詞、句、篇、聽、說、讀、寫”等項目,逐一對照教材目標和單元目標細化、分類,然后將各項知識點匯總成一張“全冊教材知識點細化表”。至此,每個教師的頭腦中形成語文教學總綱目標、階段目標、單元目標、各課目標。這時,概括性的學科目標、單元目標已轉化成一個個具體、可測的知識點。

二、教學目標公開化。

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發展,社會信息化程度日益提高,少年兒童受到種種來自廣播、書刊和社會各種現象影響,積極的消極的交織在一起,良芳并存。所以,教學過程不再是單一的學校教育了,而是交織成了學校、社會、家庭一體化的教育網絡。教學過程又是一個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教學目標作為教學的靈魂,不應該只由教師單方面把握。應將教學目標公開,讓學生、家長共同了解,共同把握。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師的教學、學生的自學、家庭的輔導協調統一,“三合一”產生“共振效應”向家長公開教學目標。我們主要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新課程精神,介紹新教材特點,介紹一學期教學內容以及通過一學期的學習,期望學生達到的目標等內容。還把家長請進教室聽課,實地了解教學情況,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情況,組織家長座談,交流孩子的學習情況等等。向家長公開教學目標,消除家長思想上的疙瘩,學校教學能得到家長的配合、支持,個別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能得到家長針對性的輔導。向學生公開教學目標。我們主要采取以下三種方法:第一上好目錄分析課。開學初,我們不急于上新課,而是通過教師淺顯易懂的講解,生動形象的舉例、表演,告訴學生本學期,我們將要學會哪幾項新本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求知欲望。第二,上好單元分析課和單元小結課。單元小結課主要將學生平時分散所學的知識,歸納整理成有規律、有內在聯系的知識鏈,便于學生對知識作系統的理解和記憶,促進后期學習新舊知識的內化。第三,精心設計導言和小結.:導言主要概括向學生介紹學習的內容、意義、方法、步驟以及學習結果和目標,對學生的學習初步定向,增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知識進行自我選擇、支配、調控、校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抓住各課訓練目標,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新教材不僅單元目標明確,而且各課設計的重點習題緊扣單元目標,每篇課后一般配有5題左右,其申每一題都是圍繞本單元目標而精心設計的。教學時,我們將重點訓練題精心設計在教學過程中,使教學過程圍繞單元目標、各課訓練目標層層展開,突出重點,步步到位。如,第二冊第四單元《樹下等兔子》,課后第一題圍繞單元目標“理解詞語、積累詞語”設計了兩道訓練習題,一是選詞填空,二二是照樣子組詞。教學時,老師抓住“選詞填空”組織教學.引進新課后,先要求學生認真讀課文,看旁邊的插圖.找出文中四段話中,哪句話分別講了旁邊插圖的內容,圖文并茂,讀思結合。學生很快找到4句話、接著,老師先后出示有“撞、來、拾、吃”等詞的句子,要求學生再次圖文結合,并聯系生活經驗,想想這些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在交流時,學生的思維異常活躍,有的用找近、反義詞的方法理解,有的用動作表演方法理解,也有的用舉例方法理解,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當上述動詞在讀讀、想想、說說、做做的過程中逐一解決時,文章的內容也隨之理解.

四、緊緊圍繞單元目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學校的教師不是兒童做什么、學習什么和怎樣學習的監督員,而是兒童的潛力在難度方面超過其潛力的教材之間的橋梁。教師給兒童講解、演示和幫助,賦予教材以需要的形式,即按教學法的要求精心設計教法,把自己的經驗介紹給兒童,從而引導、激勵他們去掌握教材。陶行知先生講過:“好的先生”不是“拿現成的解決方法來傳授學生”,而是指導學生“自己將這個方法”找出來,并且讓他們“利用這種經驗理解來找別的方法,解決別的問題”。這里,陶行知強調了學法指導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學法遷移,我們在第一冊的生字教學中已經讓學生總結出幾種識字方法。例:結構法、換部首、加部首、編記字順口餾、字謎等方法。例:第二冊第二課有“抱”字,有的同學用結構法,有的用加部首,有的用換部首(跑去掉“足”換上“豐”),有的用順口溜,“左手拿著包”,有的則用形聲字方法,由于學生自學能力提高,對生字的記法各抒己見,識字記字能力的本領大大提高。

五、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實踐活動.提離學生語文應用能力。

新教材圍繞單元目標選編課文,注意了某一教育目標的相對集中,如第二冊第五單元4篇課文,思想教育目標又相對集中。《什么船)是通過宇宙飛船、潛水艇等了解現代科學成就,引起學生愛科學的興趣。《高高的樓頂》使學生了解祖國建設的偉大成就,體會工人叔叔的智慧和才干。(七色的陽光)讓學生懂得陽光由7種色彩構成,(小海馬》使學生了解小海馬的成長過程中的形體變化,本單元使學生了解科學知識,培養學生熱愛科學和大自然的興趣。針對上述特點,我們在教學中圍繞各單元教育教學目標,開展形式多樣的語文課外閱讀系列活動,促進課內外閱讀同步。如:第一單元,我們開展了“贊美春天”的課外閱讀系列活動,教完本單元之后,組織學生課外閱讀,尋找描寫春天的好詞好句、詩歌短文,帶領學生春游,走向大自然,親身感受春天的美,將感性認識和理性知識有機結合,促進知識轉化為能力。開展讀書比賽活動,舉辦(春之歌》朗誦表演,然后舉辦《贊美春天)主題班會。又如在教第三單元4篇課文時,我們根據各課的特點,開展課后拓展閱讀,分別提供(祖國在前進)(我會變》(珍貴的動物)等文章精選片斷,最后組織《比本領》主題班會,交流各自了解的科學知識。要學習和掌握知識,把潛在的能力化為實際的能力,必須在理解和掌握足夠的知識的基礎上,把學習同實際活動結合起來,進行長期的、經常的、多樣的實際練習,開展圍繞單元目標、各課訓練目標為主線的課外閱讀系列活動,既拓展了學生知識的視野,深化了單元目標及課后訓練目標,又促進了知識向能力的轉化,提高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