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語文活動文化建設論文
時間:2022-09-09 08:04:00
導語:校園語文活動文化建設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chuàng)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學校是一個育人的場所,這里,應該擁有濃厚的文化氣息。從而讓生活在這里的學生感受著高尚的道德熏陶,聆聽著所仰慕的偉人的教誨,吹拂著滿面的文化春風,觸摸著時代的脈搏,滋補著精神的營養(yǎng),吸收著進取的動力。要讓學校充滿著這樣的文化氣息和道德熏陶氛圍,語文活動就肩負了不可替代的神圣使命。本文就語文活動在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強化德育建設中可以起到的作用,作一些粗略的闡述:
一、優(yōu)化文化環(huán)境,打造精神家園
為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樹立鮮明的學校形象,形成有文化底蘊的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我們可以在每屆新生入學時,圍繞辦學觀念、學校歷史、師生規(guī)范、專業(yè)特色、校園標識等方面展開大型討論,對制定的校訓、校標、校歌、校風、校規(guī)等提出意見,形成有鮮明特色、統(tǒng)一和諧的校園理念形象。這些工作開展之前,檔案室可以向師生提供一些圖文資料,讓活動開展得更有深度,更有文化味。這樣做,既讓學生深入了解了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又讓學生參與了學校的文化建設。
同時還可以就校園內擁有的假山、花園、噴水池,生物園、地理園,參天古樹,大片的綠地,樓臺閣榭等命名或者題寫詩文對聯,甚至創(chuàng)寫故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像能力和文學才華,在這樣的活動中推進校園文化建設,也讓學生在活動中真正了解學校,進而熱愛學校。有了這些主體自己參與的文化建設,所創(chuàng)設的文化環(huán)境,對學生來說,肯定是樂于接納的優(yōu)良的育人環(huán)境。
還譬如學生宿舍是他們經常進出的地方,也是他們的家,何不讓他們去自己設計,去起一個有文化色彩的溫馨的名字;去做一些有個性的裝飾,挑選些他們喜歡的明星照片……
二、讓學生自擇喜歡的名句格言,營造高尚的校園文化氛圍
學校是學生們生活的主要場所,他們的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學校,這里的一切最好讓學生感受到是他們親手營造的。這樣,他們才會投入最大的注意力。譬如,可以發(fā)動學生為學校各場館室所選擇其合適的名句格言,甚至可以寫好推薦理由并結集公布。試想想,如果是他們親自選擇或者書寫的名句格言,他們能不注意嗎?也可以讓學生選擇心目中仰慕的偉人名人,然后訂制并張貼這些偉人的肖像。這樣的大型活動涉及的學生面廣,影響一定深刻,可以每個學年搞一次,讓他們經常受到發(fā)自自我要求的教育。但是,目前我們各校園各場館室所的名句格言往往是事先由學校定死在那里,細心的學生可能注意到了,而那些粗心的學生就完全視而不見。起到的作用,當然大打折扣。
三、運用校園文化載體,加強思想政治教育
我校圖書室,藏書比較多,而且大多圖書是近年購進,內容比較新;學校閱覽室中的報紙雜志也種類比較齊全;并有電子閱覽室,可通過上網查閱各種圖書資料;學校的多媒體教學和網絡系統(tǒng)已經建立;有的教室還配置了電視機;學校還有自己的廣播站、校刊《流金歲月》、校報……這一系列的校園文化載體,我們都應該很好地利用起來,為形成有文化底蘊的濃厚的校園文化氛圍,推進校園文化建設、強化德育建設,作出突出貢獻。一方面,我們可以充分發(fā)揮學校的圖書資源的作用,可以通過開展“讀書比賽活動”“讀書知識競賽”“講高尚故事”等活動,誘發(fā)學生讀幾本好書,從而培養(yǎng)健康的情操;另一方面可以充分發(fā)揮多媒體平臺、電視、廣播、報刊雜志及校園里的時事報廊的作用,通過“看新聞、評時事”的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關心時事政治的好習慣,將學生的視野拓展開。這些活動不僅推進了校園文化建設,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會真正提升學生的道德情操。
當然,多媒體網絡,作為我們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一種重要載體的同時,又為我們的校園文化建設帶來了許多新的課題。譬如,由于網絡文化的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在讓學生利用網絡擴大閱讀、增長知識的時候,如果不及時發(fā)現問題,堵塞不良文化的侵襲,給青少年學生帶來的危害是不堪設想的。因而,必須引導學生正確運用網絡,可以通過確定閱讀主題、布置閱讀任務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可以讓學生就上網中碰到的不良文化的侵襲現象展開交流討論,探討抵制辦法。總之,加強網絡道德建設,也是語文活動的重要課題之一。
四、重視第二課堂活動,占領校園文化陣地
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興趣和特長。以良好的文化活動占領校園文化陣地。
比如,語文課完全可以要求學生在某段時間里,去收集一定數量的民間故事,或者去街頭巷尾收集一些優(yōu)美的廣告詞語,甚至一些好的店面名稱,作出說明,編成集子……
還可以經常性的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或時事形勢開展演講、辯論、征文等比賽活動,既提高學生的思辨及寫作能力,也促進了校園文化建設。還可以利用一些有利契機,特別是重大的節(jié)日紀念日開展各種活動,如利用圖文宣傳、播放電影電視宣傳片、實地參觀等,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公務員之家
還可以按照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開展了舞蹈、合唱、禮儀、體操、技能等活動。在多樣的活動中,對學生進行政治,道德品質,身體心理,文化專業(yè)和綜合能力等方面的培養(yǎng)和訓練,充分挖掘和發(fā)揮他們的天賦,促進他們德、智、體全面發(fā)展。
學校應該有自己的文化藝術節(jié),讓有各種才華的學生大顯身手。五、重視每次活動的總結,收獲精神食糧。
讓學生勤于總結、自我評價。每次活動結束時,用三至五分鐘時間,開展自我總結、自我評價。比如,成語游戲活動結束時,各小組派一名同學對本組活動的情況進行小結,并評出本組的"成語大王"。主持人也對全班的活動情況進行小結,并頒獎。同時,讓同學們找出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以便在今后的活動中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進一步提高活動的質量。更重要的是,必須總結每次活動對學生在吸收精神食糧方面所得到的收獲。
現代學校教育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養(yǎng),而道德教育就構成了主宰、凝聚和支撐整個生命成長進而獲得幸福人生的決定性因素,倘若缺失了德性的生長,那么人的生命的其他部分的發(fā)展都會受到限制。可見,教育中人的生命的完整性規(guī)定了道德教育的統(tǒng)攝性。因而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應該是培養(yǎng)健全的人,有道德的人。教會學生學習相當于前一任務來說,只能說是一個重要任務。可是,現在的學校教育,因為受考試指揮棒的左右無限強化了學知識的地位,而沖淡了道德教育的地位。
當然,從整體來說,當高考還是惟一的"指揮棒"時,當應試還是一道“獨木橋”時,大多數學校和老師所能做的,只能是先疲于應付分數,素質教育也只能暫時是一種奢望(當然表面上大家都會說自己絕非在搞應試教育)。要想把二者關系解決好,僅靠教師是不行的,只有教育體制、管理目標乃至整個社會的價值標準都相應發(fā)生變化,素質教育才會真正走到臺前。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大環(huán)境這樣,就怨天尤人,我們仍然可以作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