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國有商行風險成因及防范機制論文

時間:2022-02-06 11:25:00

導語:探索國有商行風險成因及防范機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索國有商行風險成因及防范機制論文

摘要: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日益深化,國有商業銀行風險日趨增大。毫無疑問,建立健全國有商業銀行風險防范機制迫在眉睫。本文在對國有商業銀行風險成因分析的基礎上,對如何構建風險防范機制進行了探討,提出了構建國有商業銀行風險防范機制的基本框架.

關鍵詞:國有商業銀行風險防范機制

一、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風險因素

銀行風險,即銀行經營結果的潛在變動,也是貸款市場的常態。按照它的波及區域和輻射范圍,我們可以把它區分為系統性與非系統性銀行風險。所謂系統性銀行風險,也叫市場風險,它是與市場波動(利率、貨幣、通貨膨脹等)相聯系的、由整個銀行系統所遭遇的風險;而非系統性銀行風險則是指由單個銀行所承擔的風險,它并不會給整個間接融資市場帶來風險。而現階段,我國國有商業銀行風險既有因全社會信用環境不佳、體制不健全等原因,造成整個國有商業銀行普遍面臨的系統風險成份;也有因管理、操作不健全等原因形成的個別國有商業銀行面臨的非系統風險成份,主要有: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市場風險、內控機制風險、法律風險。而信用風險是當前國有商業銀行全系統普遍面臨的最主要風險。

二、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風險成因分析

眾所周知,國有商業銀行的風險形成除經濟運行本身產生的風險外,還跟我們的政治體制、銀行的產權制度、國有企業制度等有很大關系。

1.政府干預。政府對于國有商業銀行的干預及由此形成不良貸款是一個公認的事實,國有商業銀行是國家擁有百分之百產權的獨資企業,政府是國有資本的人格化代表。由于政府既是國有商業銀行的所有者,又是國有企業的所有者,同時還是社會經濟的管理者,這三重身份成為政府干預國有商業銀行的制度基礎。另一方面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的組織體系是按照行政區劃原則設置的,這為政府干預提供了現實的便利條件。

無論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還是在改革開放后,各級政府都擔負著本地經濟發展的重任。各級地方政府認為,本地的銀行有責任支持當地的經濟發展,一些地方政府利用政府信用,通過信用擔保等形式,引導銀行向政府或與政府有關聯的企業發放貸款,這些貸款最后十有八九無果而終,當企業與銀行發生利益沖突時,往往以犧牲銀行的資產來保護地方企業,有時甚至為當地企業逃廢銀行債務提供方便。同時銀行分支機構領導與當地政府聯系緊密,易于接受和認同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預。

2.國有商業銀行的社會責任。在計劃經濟條件下,對國有企業實行信貸資金供給制,使國有商業銀行與國有企業之間形成了超信用的經濟關系,同時也使國有商業銀行成為國有企業的最大債權人,國有商業銀行事實上承擔了支持國有企業發展的社會責任。

經濟轉軌時期,國有商業銀行還承擔以下社會責任:

(1)由于銀行與財政關系未理順、企業資本積累機制不健全,受舊觀念和體制的影響,造成大量銀行信貸資金財政化,必然造成銀行大量短期信貸資金被長期占用,貸款不能按期收回,流動性差;(2)轉軌時期,由于中央銀行問接調控機制尚未有效建立,使得國有商業銀行成為調控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手段,國有商業銀行必須擔負“宏觀調控任務”,不可能以“利潤”為唯一經營目標,違背銀行的商業性原則;(3)國有商業銀行承擔大量的政策性任務,伴隨著國家政策性銀行的設立,盡管國有商業銀行的政策性任務有所減輕,但國有商業銀行承擔的政策性任務仍很重。

3.國有企業的改革。我國國有企業由于產權不明晰,在傳統體制慣性的影響下,改革進展緩慢,絕大多數企業經營機制尚未發生根本轉變,沒有形成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經營機制。加之國有企業經營者的權力和責任處于極不對稱狀態,導致其對企業經營漠不關心,更有甚者,以權謀私,大量侵吞國有資產。同時,國家對國有企業的經營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企業經營缺乏內在動力和壓力,導致國有企業預算約束軟化,形成大面積虧損的局面。而國有商業銀行又是國有企業的最大債權人,國有企業與國有商業銀行之間的借貸關系,使得國有商業銀行的改革與國有企業的改革緊緊地綁在一起。因此,國有企業改革不能推進,國有企業不能走向市場,國有商業銀行改革也難以推進,國有商業銀行也難以走向市場。

4.銀行缺乏內控機制,使不良貸款逐年積累。國有商業銀行面臨的風險,是社會和經濟發展過程中諸多矛盾的綜合反映,但銀行自身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有健全的商業銀行管理制度,實行嚴格的內控機制,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解和阻止銀行不良貸款的增加。同國有企業一樣,國有商業銀行內部未能建立有效的風險約束與激勵機制。加之,銀行經營者的利益與銀行經營狀況沒多大關聯,經營好,不良資產少,并不體現為個人收益狀況的改善;經營差,資產流失,風險加大,損失由國家負擔,懲罰措施落實不到個人頭上,經營者對于逆經濟原則的行為并沒有強烈的規避意識。另一方面,政府與國有商業銀行之間是一種委托關系,委托的鏈條很長,在所有者缺位的背景下,委托成本費用很高,道德風險無處不在,違規經營、繞規模放款現象普遍。

三、我國國有商業銀行風險防范機制的完善和改革

1.進行股份制改造,實現股權結構多元化,建立明晰的產權管理關系。股份制是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必然產物,是現代最具有代表性的產權體制和企業組織形式。股份制是我國市場經濟體制下銀行產權模式的最佳選擇,也應成為國有商業銀行產權轉換的主要方向。2002年2月,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出,國有商業銀行要建立良好公司治理機制和進行股份制改革。十六屆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選擇有條件的國有商業銀行實行股份制改造,加快處置不良資產,充實資本金,創造條件上市。走股份制改造之路,是當前國有商業銀行走出所面臨困境的戰略選擇。同時,股份制改革也是解決所有者缺位問題的客觀要求。國有商業銀行實行股份制,可以比較有效地理順國有產權關系,重新定位其與國家有關部門的關系,徹底消除行政干預,國家作為大股東只能以股東身份發揮作用,真正實行政銀分離和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引進國外投資者,建立多元投資主體制和現代法人治理制,建立明晰的產權管理關系,這也是當今國際性大型商業銀行的企業組織與管理的主要形式。

2.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健全國有商業銀行公司治理框架。國有商業銀行通過股份化,實現銀行產權主體多元化,為銀行的所有權、法人財產控制權及監督權的人格化奠定制度基礎,這是銀行實現有效公司治理不可或缺的前提。首先,國有商業銀行應按照股份制要求建立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即體現資本所有權的股東大會、體現公司法人財產控制權的董事會和體現經營管理權的高級管理層。股東大會是公司的最高權力機構,董事會是公司的最高決策機構,高級管理層是公司經營管理活動的執行指揮中心,實行決策權、執行權與監督權“三權分立,相互制衡”的運作機制。

內部控制機制方面,初步建立了銀行內部監督制度各行都普遍設有稽核監察部門,對信貸資產質量和銀行內部的經營管理實施監督監察大多數商業銀行都根據現代公司治理結構要求,相繼建立了比較規范的稽核監督體系,不斷健全總行對資金的統一調度與管理制度,加強了總行對系統內資金清算、匯差資金、拆借資金和備付金的控制。

外部監管方面,政府監管部門相繼了《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2002年9月)、《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2004年3月)、《商業銀行市場風險管理指引》(2004年12月)、《關于加大防范商業銀行操作風險管理工作力度的通知》(2005年3月)等風險監管規章或規范性文件,各商業銀行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情況,也制定了相應的實施細則或具體辦法,初步形成了內控體系。

四、完善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與控制體系

根據《巴塞爾核心原則》和《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有關規定。按照最低資本、監管當局對銀行業的有效監管、市場約束等三項基本要求。結合新協議廣泛涵蓋的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內部管理風險等管理規范規定.充分堅持有效性、審慎性、全面性、及時性和獨立性的原則。建立商業銀行科學、高效的風險管理控制體系。

(一)建立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

銀行法人治理結構通常由股東大會、董事會和監事會等機構組成,它是現代商業銀行正常經營與風險控制的基礎性制度保證。重視和強化銀行的內部監督控制。在銀行法人治理結構中設立獨立的、只對銀行最高權力機構負責的內審機構。考慮對風險管理控制的要求,科學的治理結構中應包含一個由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風險管理職能部門、稽核委員會和風險經理在內的相對獨立的風險監控體系。

(二)明確業務部門風險控制分工及相互制衡關系

為體現風險經營與風險管理的功能要求,商業銀行應在強調各業務部門相互獨立的同時,更強調業務運作的相互制約,以實現風險控制與管理中交叉監督、雙重控制的效果。一般的做法是,銀行內部風險管理按風險類別分別由各主管部門負責,并由該主管部門牽頭定期召開由相關部門參加的關聯會議,進行風險分析與風險控制的討論。

(三)健全完善嚴密、審慎的授權審批制度

借鑒國外商業銀行的先進經驗,考慮建立包括貸款權限(部門、個人)、風險限額和審批程序等在內的嚴密、審慎的授權審批制度。銀行內部的授權與審批制度由風險管理委員會制定并提交董事會認可。

(四)建立健全有效的內部檢查與稽核制度

有效的內部檢查與稽核制度是及時發現風險隱患、避免和減少損失的關鍵制度安排。商業銀行內部檢查與稽核制度一般應包括三個方面:一是總行業務部門對其下屬分支機構業務部門的對口檢查檢查的形式主要有要求報送并審查有關業務資料、財務報表、專門問題報告、召集分支機構行長或業務部門經理座談會等:二是總行審計稽核部門對其下屬機構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稽核或專項審計:三是銀行日常自查及外聘審計、會計師進行檢查分支機構內部同樣設立專門的稽核部門,負責檢查每月發生的各項業務單據,檢查情況直接向主要領導匯報,行長優先考慮解決稽核部門發現的問題。

當然,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與控制是一個系統工程,上述相關分析僅是其中一隅要實現商業銀行經營的穩健性、安全性和持續性.應在提高風險識別與評估能力、風險管理與分析技術水平的基礎上,實施全面風險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