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改革論文
時間:2022-02-01 05:51:00
導語:商業銀行改革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四大國有銀行的改革和重組
我國金融改革的核心問題是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改革,因為他們控制了整個社會金融資源的60%以上,而他們的體制又與金融和經濟發展很不匹配。現在四大國有銀行面臨兩方面的問題:一是呆賬、壞賬比例太高;二是具有壟斷性質的四大國有銀行在面對從市場競爭中成長起來的外國銀行的競爭時,如何保證其存款和客戶不會減少,即維持和保障自身的市場份額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我國銀行改革進程的反作用力主要來自四大國有銀行。而現在,對四大銀行的改革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一種觀點認為,我國四大銀行目前存在的首要問題是產權關系不清、治理結構低效。四大銀行名義上均為國家所有。但長期以來,所有者缺位問題十分突出。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國有銀行目前存在的問題都能從產權缺陷中找到根源。他們認為,國有銀行的產權制度改革是帶有制度創新意義的更深層次的改革,是國有銀行改革的核心和關鍵。因此,國有銀行必須根據產權理論重塑產權結構,改變單一國家主權的現狀,實現私人產權的進入和退出,從而把國有銀行辦成真正的銀行。另一種觀點認為,必須對國有獨資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革,只有這樣,才能使其成為現代企業,才能實現政企分開,才能使四大銀行建立適應市場要求的激勵機制和風險約束機制,才能使他們充實資本金,增加其競爭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才能建立健全內部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內部管理,充分發揮其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他們對國有銀行的股份制改造的設想是:將現有國有銀行總行改造成國有商業銀行集團,作為銀行集團的核心銀行必須由國有獨資或絕對控股。對國有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造的實質是要改變國有銀行的產權結構,通過私人參入金融資本的手段,來矯止國有產權所有者虛置而引起的一系列扭曲行為,使國有銀行成為名副其實的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的經濟實體,使其在微觀上達到利潤最大化,在宏觀上能對市場信息和政府的宏觀調控做出合理的反應,使宏觀金融效率達到最大。筆者認為,這兩種觀點是從不同的角度說明同一個問題。進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就是要理順產權關系,而要明確產權必然會涉及到股份制改造。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國有銀行改革幾乎沒有起步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們充當漸進改革成本支付者的角色,銀行體系的高度壟斷性保證了中國政府對金融資源的行政占有和支配權。我國銀行業的改革必須從體制、管理機制、技術三個層面全面進行銀行改革:體制層面,通過股份制改造建立合理產權架構,建立高效激勵約束機制,實現有效的資本約束;管理機制層面,改革干部制度,改革內部結構框架,建立合理高效的運行機制;技術層面,通過對經營、管理活動和操作程序的改革來改善銀行內部的管理。
對國有銀行的改革,目前我國政府已提出一項計劃,擬用5年或更長的時間,把四大國有銀行改造成為“治理結構完善、運行機制健全、經營目標明確、財務狀況良好、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大型現代商業銀行”。人民銀行近期向國務院提交了一個“金融改革方案”,將由政府向四大銀行注資,規模達400億美元左右,以助四大銀行進行改制,在2007年以前全面解決銀行業不良資產比例過高、利潤偏低問題。對于銀行的壞賬問題,關鍵是控制好增量,控制其不再增長,若GDP每年增長8%,7年后壞賬占GDP比重就會下降一半,10年下降70%。按人民銀行的要求,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必須在2005年之前將其平均不良資產降至15%以下,每年下降3%至5%。然而,對四大銀行的改制方案實際上是分拆上市的方案,而在當今金融全球化的形勢下,國際金融機構紛紛擴大他們的市場規模,實行全球化戰略,滲透所有的金融服務,直接兼并后銀行資產數額巨大,筆者認為,將四大銀行進行合并為一家,我國銀行就可順利解決資本充足率和壞賬高的問題,其在國際的排名也可立即提升。目前全世界的銀行發展趨勢是合并,銀行規模大,優勢才顯現,如果把四大銀行分拆,規模不僅變小,而且削弱了競爭優勢。即使現在實行了分拆方案,那也只是暫緩之計,在將來的某一天他們將會合并,通過股權進行合并要迅速和容易得多。畢竟在我國能與外國銀行進行競爭的還是我國的國有銀行。針對四大銀行機構龐大的現實,我們可以進行剝離,使其采用吸引民間資本等方式另立門戶,作為新成立的國有銀行的同級機構。國有銀行上市以后也并非萬事皆休,為防止經營者利用自己的地位做出不法行為,需要進一步加強金融當局對銀行的監管。中國國有商業銀行改制上市不是綜合改革的最終目標。改制上市并不能解決商業銀行發展中存在的全部問題,因此,在當前要繼續推進銀行的資產結構、收益結構等調整,改進金融服務和優化資源配置。
對四大國有銀行的改革,我們要吸取國有企業改革過程的一些經驗,不能再只聽雷聲不見雨點,久不見成效。國有銀行的改革是我們金融改革的重頭戲,如果改不好將會直接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穩定。當前形勢下,我們要著手處理好以下兒方面:一是要在銀行內部建立按公司治理結構為基礎的有效激勵約束機制;二是強化內部風險管理機制,使得銀行的操作風險盡可能地降低;三是要吸引外部注資化解不良資產,使其保持存續能力。
二、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改革
為適應非國有經濟迅速發展對金融中介和金融服務的客觀需要,有必要在我國適度建立股份制商業銀行。目前,我國共有11家股份制商業銀行,他們的經營狀況要好于國有銀行,但他們的規模小,所占市場份額小。正因如此,他們的競爭力不強。如果中國的股份制銀行能夠進一步壯大,就能推動中國銀行業的競爭能力和創新能力。由于存在準入方面的限制,外資銀行進入中國市場靠設立分支機構的發展戰略會極其緩慢且成本較高,他們會以股份制銀行為跳板進軍中國的銀行業,搶占市場份額,利用現有的網絡、員工和客戶群體,這樣做盈利快,投資少,且易得到監管當局的批準。與四大國有銀行相比,股份制中小商業銀行的治理結構相對完善,經營較為透明,不良貸款率較低,其分支機構主要集中在發達和沿海城市,客戶資源優良,這也是外資銀行選其為合作伙伴的主要原因。從股份制銀行的角度來看,他們可利用外資銀行的優勢,比如雄厚的資本、豐富的市場經驗、先進的經營理念、既有的先進技術和金融產品等等,來優化資本結構,提高競爭力。
外資銀行主要以參股的方式來繞過政策方面的諸多不便參與中國銀行業,他們會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進入我國銀行業,這對于我國的中小商業銀行具有重要意義。這有利于我國商業銀行股權結構的改善和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同時,外資銀行帶來世界先進的技術、管理方法和機制,將進一步促進引資銀行的重組和改革,并為其將來上市帶來積極的推動作用。對入股的外資銀行,還要防止他們把引資銀行變成其分行或把他們的壞賬轉移到這些中資銀行,防止在若干年后變成外資占控股權的銀行,謹防“引狼入室”。
現在,股份制商業銀行都在準備重組上市,深圳發展銀行、浦東發展銀行、招商銀行、民生銀行己相繼成功上市。我認為,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改革與重組應以實現產權結構合理化和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結構為重點,要以繼續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為核心,健全現代企業制度。
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發展和壯大,要積極地通過增資擴股、出售股權等形式引進經營質量好、素質高、實力雄厚的外資銀行作為戰略投資者,通過股權經營的合作,促進我國股份制商業銀行合理的股權結構的形成。股份制銀行在瞄準國外銀行的同時,還應該引進國內的戰略投資者,吸引有能力的投資者入股,并在發展過程中適時推進股份制商業銀行間的重組與兼并,把股份制商業銀行做大做強。
三、發展民營銀行
我國現有的以國有銀行為主體的銀行結構與已經初步建立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格局的企業結構之司存在著嚴重的不對稱。中國經濟發展最缺乏的是中小企業的貸款機構,而國際上成熟的經驗是大中小銀行并存的結構,我國服務于小地區的小銀行相對較少。另外,從國際經驗來看,我國缺乏民營銀行。與西方相比,我國的國有銀行產權是國家所有,西方的商業銀行的產權是民營的私人銀行所有。事實上,在中國加入WTO的情況下,對本土民間資本的開放不應再成為有爭議的問題。按我國加入WTO的協議,加入5年后,外資銀行將享有國民待遇。既然能對外資銀行開放,為什么不能對本土的民間資本開放?我們要堅持對外開放與對內開放并重的原則,要把改革開放中的非國有經濟的成功經驗應用到金融領域,發展民營銀行。從金融改革的次序看,在我國應按照先對內開放再對外開放的次序。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新加坡所受沖擊最小與其金融改革的次序不無關系。在我國建立和發展民營銀行也是我國金融深化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環。
對于民營銀行的定義,目前主要有三種觀點:一是民間資本控制論,認為民營銀行就是資本來源于民間,并由民間資本控股的銀行;二是民營企業參股論,認為以民營企業為主要服務對象的銀行就是民營銀行;三是公司治理結構論,認為民營銀行就是具有市場化運作機制和健全的公司治理結構的銀行。在我國,民營銀行是以“銀行改革救世主”的身份出現的,它被賦予了艱巨的歷史使命。在我國發展民營銀行有兩個優勢:一是可以更好地扶持民營經濟、中小企業;二是民營的經營機制按市場的規則運行會更有效率,民營銀行的收益質量也會更高。
對于民營銀行的發展模式,目前有兩種觀點:一是類似于特惠制的試點法,即經過試點、推廣、過亂、整頓和規范等步驟。這種做法只允許被選樣的少數地區或城市進入市場,享用先期改革的收益,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金融改革有很大的風險,要慎之又慎,要減少風險只能靠試點,并且要強調試點的多樣性。二是實行普惠制,即政策制定者和監管部門在對民營銀行進行真正審慎研究和分析的基礎上,制定科學的管理制度,不人為地制定民營銀行發展的地域或特殊群體,通過市場機制來選擇。在這兩種觀點中,我更傾向于后者,因為在資源的配置上,市場機制要比行政手段更有效得多,合理得多。這已被無數的事實所證明。
對于民營銀行是通過改造還是通過新設來組建,我認為二者各有利弊。改造的成本可能比較低,但原有銀行的遺留問題也較難解決。新設的成本可能偏高,但內部管理要清晰得多。但我更傾向于通過改造來建立民營銀行,這可以通過民營銀行的發展途徑略見一斑。第一種途徑是接管四大國有銀行在“瘦身”過程中撤并的縣以下的經營網點,這樣不僅彌補了基層金融的空白,而且解決了基層資金“失血”的問題。再者民營銀行可以接管中等城市的一些經營不善的城市商業銀行、城市信用社,對其進行注資,按經營企業的理念對其進行整活。另外,發展民營銀行的另一廣大空間是農村。目前正對農村信用社進行改革,這是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的一個良好契機。當然,發展民營銀行還要做好各方面的協調工作,關鍵是要在客戶群體中民營銀行要建立起自己的信用體系,還要有一批既懂經營又懂管理的金融復合型人才。另外,在民營銀行的市場準入、監管、推出等方面監管當局要制定一系列的配套措施。當然,我們還要認識到,目前在社會信用缺失和金融制度不健全的情況下,民營銀行有其自身難以克服的風險,如道德風險、尋租風險、流動性風險、內部人控制風險、經營風險、退出風險等。銀行業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我們不能因為民營銀行存在各種風險而將其拒之行業之外。所以,在我國應建立存款保險制度,其主要目的是為中小銀行提供一個與大銀行平等競爭的環境,提高銀行業總體的競爭力,促進銀行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鐘偉,巴曙松,趙曉,高輝清·中國銀行業的出路在哪里[J]·財經界,2003,(1)·
[2]李惠·關于商業銀行上市[J]·資本市場,2003,(1)·[3]楊大光·對四大國有銀行進行股份制改造的設想[J]·經濟研究參考,2003,(15)·
[4]吳敬璉·銀行改革:當前中國金融改革的重中之重[J]·金融與保險,2002,(12)·
[5]四大銀行改制方案初定[J]·銀行家,2002,(3)·
[6]張延軍,柯大綱·股份制商業銀行未來發展五個趨勢[J]·金融研究,2003,(8)·
[7]姜波·競爭與合作:中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戰略選擇[J]·財貿經濟,2003,(1)·
[8]劉紅忠,馬曉青·中小銀行的公司致力于金融風險管理[J]·國際金融研究,2003,(4)·
[9]尹龍·發展民營銀行:幾個關鍵問題的爭論[J]·金融研究,2002,(11)
[論文關鍵詞]銀行改革銀行重組民營銀行
[論文摘要]中國加入WTO后,中國的銀行業面臨巨大的沖擊,改革和重組銀行業成為金融工作的重點。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的改革和重組是我國金融改革的核心問題,建立股份制銀行和發展民營銀行是我國金融改革和金融服務的客觀需要。
- 上一篇:商業銀行分立重組探討論文
- 下一篇:銀行企業重組探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