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患者安全認知及疾病認知研究

時間:2022-07-10 02:44:45

導語:心肌梗死患者安全認知及疾病認知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心肌梗死患者安全認知及疾病認知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強化健康教育對心肌梗死患者安全認知疾病認知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4月~12月期間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獨享,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常規健康教育組)30例和觀察組(強化健康教育組)30例。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的安全認知及疾病認知。結果干預前兩組的安全認知及疾病認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安全認知及疾病認知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強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心肌梗死患者的安全認知及疾病認知,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

【關鍵詞】強化健康教育;心肌梗死;安全認知;疾病認知

心肌梗死是臨床高發病,是致死率極高的一類疾病,且急性期后患者仍面臨較長時間的康復,此階段患者的安全性要求較高,因此安全相關的各方面改善需求均較高。而患者自身安全認知的提升是保證其安全的重要前提,同時患者自身對于疾病的認知是治療態度與治療效果的重要保證[1]。本研究就強化健康教育對心肌梗死患者安全認知及疾病認知的影響進行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4月~12月期間的60例心肌梗死患者為研究獨享,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常規健康教育組)30例和觀察組(強化健康教育組)30例。對照組中包括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齡為37~76歲,平均年齡為(61.33±8.38)歲,病程為6.0~17.0d,平均為(11.2±3.8)d,文化程度:小學與初中15例,高中與中專10例,大專與以上5例。觀察組中包括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齡為37~77歲,平均年齡為(62.4±10.15)歲,病程為5.0~16.0d,平均為(10.8±3.5)d,文化程度:小學與初中16例,高中與中專9例,大專與以上5例。兩組的上述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對照組進行常規健康教育,包括進行心肌梗死疾病發生發展、注意事項等知識的告知,指導安全知識、自護知識等,同時注意進行疑問的解答。觀察組則進行強化健康教育,強化健康教育的頻率,深化健康教育的內容,豐富健康教育的形式,如不僅僅局限于進行一次健康教育,而是反復多次進行健康教育,同時健康教育的內容由淺入深,并針對每位患者的需求進行針對性的內容的制定,同時以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教育,實施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注意與患者溝通,了解其認知情況,對不足支持加以改進。比較兩組干預前后的安全認知及疾病認知。1.3評價標準。安全認知及疾病認知均采用問卷的形式進行評估,問卷內容均為安全及心肌梗死等方面的知識,評分均設定在0~100分,其中<70分、70~90分及91~100分分別表示安全認知及疾病認知較低、一般及較高。1.4統計學檢驗。數據檢驗軟件為SPSS22.0,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處理,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處理,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干預前后的安全認知比較。干預前對照組安全認知較低、一般及較高分別為5例、7例及18例,分別占16.67%、23.33%及60.00%;觀察組安全認知較低、一般及較高分別為6例、7例及17例,分別占20.00%、23.33%及56.67%。干預后對照組安全認知較低、一般及較高分別為2例、6例及22例,分別占6.67%、20.00%及73.33%;觀察組安全認知較低、一般及較高分別為0例、1例及29例,分別占0.00%、3.33%及96.67%。干預前兩組安全認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Z=0.309,P=0.757),干預后觀察組的安全認知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2.528,P=0.011)。2.2兩組干預前后的疾病認知比較。干預前對照組疾病認知較低、一般及較高分別為8例、9例及13例,分別占26.67%、30.00%及43.33%;觀察組疾病認知較低、一般及較高分別為9例、9例及12例,分別占30.00%、30.00%及40.00%。干預后對照組疾病認知較低、一般及較高分別為6例、6例及18例,分別占20.00%、20.00%及60.00%;觀察組疾病認知較低、一般及較高分別為1例、2例及27例,分別3.33%、6.67%及90.00%。干預前兩組安全認知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Z=0.308,P=0.758),干預后觀察組的安全認知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2.692,P=0.007)。

3討論

心肌梗死的臨床危害極大,而本類患者的安全要求較高,與之機體狀態、行為能力較差等多方面因素有關,而患者自身對于安全的認知有助于相關干預措施的實施,同時也可提升患者的安全度,另外,疾病認知是疾病治療態度,尤其是依從性的重要影響因素,且患者及家屬對于疾病認知的需求也較高,因此對患者進行疾病認知的提升意義較高。健康教育作為有效提升疾病認知的方式,其對患者安全認知的研究仍相對不足,且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效果差異明顯,因此對此方面的探究仍十分必要。

本研究結果顯示,強化健康教育對心肌梗死患者安全認知及疾病認知的提升效果顯著好于常規健康教育,表現為干預后的上述方面評估結果顯著優于常規健康教育,分析原因,與強化健康教育更為細致及具有針對性的干預方式有關,同時其多形式的教育模式可滿足不同患者的需求,而高頻率的教育則可強化患者的知識記憶,因此有助于患者的安全與疾病認知提升,也肯定了其在本類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2-3]。綜上所述,我們認為強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心肌梗死患者的安全認知及疾病認知,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價值較高。

參考文獻

[1]劉琳,丁蔚,徐美芳.信息-動機-行為模式健康教育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響[J].中國健康教育,2019,35(5):455-459.

[2]燕麗.多元化健康教育對急性心肌梗死經皮冠狀動脈支架植入術患者認知及行為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0):22-25.

[3]于小紅,蔡佩源.健康教育聯合心理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7):973-975.

作者:馮燕梅 李芳玲 蹇祥玉 劉麗梅 單位:廣東省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心內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