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從業素養管理論文
時間:2022-07-26 05:17:00
導語:媒介從業素養管理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媒介素養這一概念最早由英國學者提出,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起步很晚,于20世紀末才剛剛開始。隨著媒介全球化和我國媒介市場化過程的加劇,傳播媒介的運行機制也隨之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已嚴重滯后,公民尤其媒介從業人員的媒介素養日益成為突出問題。鑒于媒介從業人員在媒介傳播活動中的特殊地位,加強媒介從業人員的媒介素養教育,提升他們的媒介素養是我國新聞傳播教育和大眾傳播活動的必然趨勢和內在要求。
關鍵詞:媒介媒介素養媒介從業人員素養教育
媒介素養一般是指使用和解構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識、技巧和能力。媒介素養此一概念最初由英國學者早于20世紀30年代提出來的。英國學者最早提出媒介素養旨在通過倡導開展對公眾尤其青少年的媒介素養教育,進一步強化并提高他們抗拒大眾傳播媒介提供的流行文化的“低水平滿足”的意識和能力,鼓勵學生認清并抵制大眾媒介的影響,從而更好地保護本國的傳統文化理念和價值觀念。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到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媒介素養教育已在歐洲、大洋洲和亞洲等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由最初的教導青少年如何規避大眾媒體文化的消極影響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旨在提高媒介受眾批判地認知吸納媒介信息能力的終身教育。
媒介教育雖在全球范圍逐漸興起并蓬勃發展起來,但是它的稱謂和意涵有所不同。在美國和加拿大等國一般稱為MediaLiteracy(媒介素養)。媒介素養是一種用來接觸、分析、評價大眾媒介中所傳遞的諸多復雜信息的能力。歐洲大部分國家如英國、法國、芬蘭等國則稱之為MediaEducation(媒介教育或媒介素養教育)。媒體素養教育關注著媒介的本質特性、媒介的基本運作原理和程式以及大眾傳播媒介如何通過傳遞信息從而起到讓媒介受眾得以愉說享受的功效。而在中國香港特區和臺灣等地則交互使用MediaEducation和MediaLiteracy,或稱媒體識讀教育。
在此,有必要厘清媒介素養教育和媒介素養這兩個不同的概念。媒介素養教育代表整個教育的全過程,而媒介素養則是這一過程的終極目標和結果。換句話說,就是通過媒介素養教育使媒介受眾具有駕馭媒介信息的素質,破除對傳播媒介由過去的被動接受和絕對信任,上升到今天對現代傳媒的主動選擇和相對質疑,從而成為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評能力的現代化“媒介公民”。當然,媒介素養也不是與生俱來的能力,而是通過后來的不懈努力習得的。
一、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的現狀和必要性
在我國,媒介素養教育起步比較晚。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卜衛于1997年發表的第一篇系統論述媒介素養教育的題為《論媒介教育的意義、內容和方法》論文,才正式拉開了中國大陸媒介素養教育的帷幕。我國國內學者認為“媒介素養是指人們對各種媒介信息的解讀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為個人生活、社會發展所用的能力。所謂媒介素養教育,就是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建設性地享用大眾傳播資源的教育,通過這種教育,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評能力,使其能夠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參與社會發展”[1]。
建國后56年以來,隨著新聞學教育和傳播學的不斷發展,我國新聞傳播素質教育也取得長足發展,媒介全球化和我國媒介市場化過程的加劇,媒介的運行機制也隨之發生了重大變化,加之國外及港臺地區媒介素養教育的外延不斷擴大,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的不夠深入系統和嚴重滯后的問題已日漸凸顯。因此,如何提高人們在大眾傳播過程中的主體性批判意識,減少媒介信息的負面影響,加強大眾傳播媒介的社會責任,對國民開展媒介素養教育已刻不容緩。隨著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流動的國際化趨勢使我國的媒介環境變得日益豐富和多變,媒介呈現多元化。除了電視、報紙、廣播和互聯網等主要媒體,還包括音像制品、圖書雜志、電影、BBS、QQ和新近蜂起的手機短信等媒介技術幾乎無所不能地全天候提供全方位的大眾媒介信息,毫無限制地滿足媒介受眾的視聽感官需要。媒體已經成為繼學校之后成為社會的“第二課堂”或“看不見的學校”,“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與周圍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即人們很難做到真正自發地、不受媒體文化影響和媒體描述方式所干預地來觀察和認識世界”[2]。作為文化的使者和信息的紐帶,媒介全球化對于我國國民素質的巨大影響已遠遠超過了以往任何社會階段。
因此,受眾在接觸海量的媒介信息時,就必然存在一個選擇的問題。是被動接受,還是主動選擇?具體說就是大眾傳播媒介能否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直接關乎大眾傳播活動能否積極營造一個良好的傳播環境,從而推動社會的良性發展、社會的安定團結、社會文明程度和國民素質的普遍提高。傳播效果是整個傳播活動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而傳播水平和傳播效果的好壞也是衡量整個傳播活動成功與否的關鍵一環。而傳播活動又是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實施的。大眾媒介在整個傳播活動過程中始終處于主導地位,擔當著信息“把關人”(gatekeeper)的重要角色,而這些充當“把關人”的就是操控整個傳播活動的職業傳播者,或說媒介從業人員。面對與日俱增的媒介信息,人們仍多以原有的方式和有限的知識處理、建構信息,于是,信息總量的劇增和解構能力停滯甚至缺失之間的矛盾便產生了“信息疲勞”,亦或“審美疲勞”,那么這些泛濫和過剩的信息人們又稱之為“信息迷霧”。這就要求作為“守門人”的媒介從業人員要成為優秀的導盲犬,一定要充分認識并著力強化自身所擔負的社會責任,找準自己的坐標,明確自己的方向,引領受眾穿越“信息迷霧”并朝著良性的軌道健康發展。
從傳受角度來看,傳者是指媒介從業人員,可以分為兩個層次:一為新聞傳播者和工程技術員、工程師和媒介管理者,二為從事新聞事業和主持傳播工作的職業人員,主要包括新聞傳播專業的學生和紙質媒介、廣播、影視及網絡傳播等媒介在崗人員,尤其是那些從事最基本的采編、制作和播出如記者、編輯、導演、制片人和新聞主播等一線工作的從業人員。受者是指社會公眾,亦即媒介受眾或說非媒介從業人員,受眾是個群體概念。傳者和受者是認知互動的關系,而在現今的網絡信息時代里,已經沒有絕對的傳者和受者,也就是說兩者的界限也日漸模糊,每一個媒體傳播者可以傳遞媒介信息,同時也是媒介信息的接收者;而傳統意義上的受眾在接受媒介信息的同時也可即時或延時發表評論,提出見解,此時,受者也成了傳者,因此從廣義上講,現代社會的每個個體成員都是媒介公民。媒介素養教育包括傳者素養和受者素養。
但是,結合我國特有的國情和傳播實際,在我國的新聞傳播系統中,大眾媒體是黨的喉舌,社會的公器,其特殊的“精神產品”不僅為全社會服務,更是思想輿論的重要陣地,具有強大的社會話語權利和輿論調控、導向功能。因此,媒體負載和提供的信息就具有社會性和思想意識形態領域的雙重屬性。大眾傳媒在為受眾重新構建一個“虛擬的現實世界”時,也在源源不斷地沒有節制地傳輸著公眾社會普遍通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模式,在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等各個領域盡其所能地對受眾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這樣一來,通過傳播媒介傳呈出的看法、觀點和意見就很有可能成為人們關注和評論的中心。而正是媒介從業人員日常的采編工作構成了大眾媒體的主體活動,從而形成了整個傳播活動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由此不難看出,媒介從業人員的媒介素養水平成為直接影響大眾傳播效果的關鍵因素。2004年10月8日,在中國傳媒大學召開的為期四天的首屆中國媒介素養教育國際研討會上,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副總編輯黃勇表示,“媒介素養教育包括對傳播者和受眾兩方面的教育。他認為,傳播人才和媒介從業人員的素養最終會影響受眾的價值取向和社會取向,因此,加強傳者的媒介素養教育尤為重要”[3]。“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正如“伐木伐根,治水治源”,媒介從業人員就是“根”,就是“源”。媒介素養教育是一個復雜的長期的系統工程,媒介從業人員的認知水平和媒介素養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我國媒介教育發展的道路,因此,提升媒介工作者的媒介素養,加強對媒介從業人員的素養教育勢在必行。[page_break]二、媒介素養教育的內容
(一)重新審識媒介信息的特質
在當今信息社會里,人們對周圍世界認識和了解程度的高低依賴獲取信息的多少。日常生活中人們所接觸的大部分信息都來自大眾傳播媒介,不管你是否愿意接受,受眾都會被撲面而來的各種媒介信息所包圍浸染。因而,必須深入了解媒介的特質和媒介信息傳遞的規律。
作為溝通交際的橋梁和中介,一般意義上的媒介具有實體性、中介性、負載性、還原性、擴張性。傳播學意義上的媒介應從兩個層面上來認識:一方面,作為傳受雙方傳輸信息的技術手段和信息載體,媒介具有物理屬性;另一方面,作為從事采集、制作和傳播信息為己任如報社、電臺、電視臺和網站等這樣的一種社會組織,媒介具有社會屬性。在其社會組織層面,就其社會屬性而言,媒介為社會某一階級或組織機構所操縱和控制,就代表一定的階級利益,因此,媒介信息具有強烈的意識形態性,代表著一定的價值觀。
加拿大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和傳播學家麥克盧漢認為,媒介即訊息,媒介本身的改變才是人類真正的訊息,新媒介的出現必然改變著人類社會及人類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時,麥克盧漢又提出了他隱而不顯的媒介概念——媒介是人體的延伸:“人體任何一部分的延伸,不論是手、腳或皮膚的延伸都會影響到整個心理與社會。”[4]
(二)了解媒介素養教育的建構理念
根據西方學者對媒介素養教育已有的論述,媒介素養教育的建構還包含以下核心理念:
1.媒介重現建構現實
現代人長期置身于媒介充斥的信息時代,潛移默化中一貫被動地接受來自影視、網絡遞呈的海量信息,而很少主動理性地去驗證媒介事件的真偽和媒介信息的可信度,因而,常常把媒介內容當成現實生活的真實情形。然而,所有經過精心建構的媒介產品與現實情形有很大區別,并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很大程度上是第二現實,是“象征性的現實”,是“虛擬的現實世界”。在某種意義上說,媒介塑造了我們對周圍現實和整個世界的態度和看法。而媒介素養教育就是試圖幫助受眾解讀隱藏在光怪陸離的媒介信息背后的世界,從而更加接近真實地認識現實原貌。
2.媒介信息具有差異性
所有的媒介信息都有兩層信息。一是表層信息,一是深層信息[5]。每個人對媒介信息運作規律和機理的認識程度不一。知識結構完備,認知水平高的受眾能夠穿透表層信息,解構思辨信息背后所蘊含的的深層意涵,從而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對媒介信息做到正確而有效的取舍;而知識結構不完備,認知水平低的受眾就只能接受表層信息。因此,媒介素養中的能力結構影響媒介傳播信息的效果。
媒介受眾因其個性差異,如種族、性別、年齡、生活習俗和興趣愛好等方面所體現出的認識水平的差異而呈現出解構、思辨、加工和傳遞信息能力的差異性。媒介受眾對信息具有多元化的需求,有的為了直接獲取信息(information),有的是尋求指導或建議(instructionoradvice),有的是為了得到放松和愉悅(entertainment)。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人類運用自己的知識解構能力處理、檢測和思考相對有限的媒介信息,然而,自從人類跨入信息時代短短幾十年,信息量以幾何級數爆漲,但是人類處理信息的能力卻并沒有太大的變化和提高。這就意味著,面對蜂擁而至的媒介信息,就必須有選擇地識讀,有選擇地理解,有選擇的記憶,有選擇地傳輸;無疑對信息時代的媒介受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戰。而所有的選擇活動大部分都取決于媒介信息本身,因此,媒介從業人員的媒介素養直接關系著受眾能否成為具有健康、批判意識的媒介媒介使用者。
3.媒介內容具有商品屬性
政治經濟學告訴我們,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在當今經濟社會中,任何技術進步和發展都不能脫離經濟背景而單獨進行,當然,媒介技術更不能除外。媒介技術的特性決定了媒介信息的形態和性質。因此,所有媒介內容的建構都受經濟水平的制約,受商業利益的驅動,媒介內容的最終決定主要取決于經濟基礎。經濟的發展,決定媒介技術的革新和發展,因為媒介具有物理和社會雙重屬性,所以媒介技術的推動和發展直接影響著受眾的思想意識和文化價值觀念,即媒介受眾的媒介素養。而公眾媒介素養的的提高必然反作用于整個社會的民主化進程。顯而易見,作為國民媒介素養教育的“源頭”,提高媒介從業人員的媒介素養是媒介人員自身發展的內在要求和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
(三)全面提高自身思想文化和職業道德素質
基于以上闡述,媒介從業人員除了對媒介及媒介信息的特質和媒介素養教育一些基本理念的再度審視,還應加強對受眾的深入了解和研究,包括對受眾的地位、受眾的需求、受眾的心理、受眾的認知結構等方面的深刻把握。媒介受眾是一個特定的群體概念,它既有一般社會群體的共性,又有不同于一般社會的特殊性。通過分析媒介受眾的共性和特殊性,就能設身處地站在受眾的角度來重新審視他們真實狀態,受眾不再是以往的單純的被動接受者,他們對信息的解讀都是有選擇的,受眾更需要深度的解釋性報道和信息,希望他們自己多成為報道和信息中的主體和主角,甚至希望大眾媒介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供個性化的信息服務,給予他們本身更多的人文主義關懷。而被輿論稱之“把關人”的媒介工作者,亟須通過媒介素養教育,加強自身的認知水平、選擇能力、價值取向、傳播技巧和職業道德等一系列的素養。
《新聞記者》從2001年起連續三年“評選”出國內媒體年度“十大假新聞”,在2003年的“編者按”中指出:作為新聞從業人員,我們深深地感到自責和愧疚,因為在我們的理念中,新聞和造假本是水火不相容。原本“評選”只是游戲之作,通過“評選”使假新聞從此銷聲匿跡,然而不曾料到,如同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假新聞如雨后春筍、越打越多[6]。正如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陳昌鳳副教授所言,媒介從業人員的新聞傳播理念“要有新聞敏感,要注重新聞價值,要講求報道原則,要注重傳播效果”[7]。這就要求作為擔負整個國家和社會責任的職業傳媒人,必須具備扎實的新聞傳播理論知識、豐富的大眾傳媒業務常識、精深的“新聞專業主義”理念和敦厚的媒介倫理道德體系等,提高全民媒介素養,首要從自身做起。
提高媒介從業人員的媒介素養,可以實現積極的傳播效果,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使媒介從業人員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高素質的的信息傳播者,使媒介受眾成為積極的信息使用者,從而營造一個有助于人們健康生活的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媒介生態環境,建立一個高度民主、文明的現代化信息社會。
參考文獻
[1]張志安,沈國麟.媒介素養:一個亟待重視的全民教育課題——對中國大陸媒介素養研究的回顧和簡評[J].新聞記者,2004(5).
[2]蔣原倫.媒體文化與消費時代[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
[4]邵培仁.傳播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張開.媒介素養教育在信息時代[J].現代傳播,2003(1).
[6]陳斌,賈亦凡,阿仁.2003年十大假新聞[J].新聞記者2004(1)
- 上一篇:廣告跨國文化傳播管理論文
- 下一篇:經濟全球化時代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