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娛樂新聞中八卦現象的倫理說
時間:2022-03-29 10:39:00
導語:深究娛樂新聞中八卦現象的倫理說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948年,拉斯韋爾在《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和功能》中就提出大眾傳播的“三功能說”。美國學者賴特在其1959年發表的《大眾傳播:功能的探討》一文中將“三功能說”進一步擴展,提出了傳播的另一重要的功能——提供娛樂。大眾傳播的內容并不都是務實的,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的需要,例如文學的、藝術的、消遣性、游戲性的內容等等。新聞又是大眾傳播的主要內容。當人民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之后,娛樂就成為一件大事;當舊式的政治難以引起人們的興趣時,娛樂就取代了政治。但是最能滿足人們消遣性、游戲性內容的新聞,恐怕非娛樂新聞莫屬。
需要指出的是,娛樂新聞和八卦新聞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娛樂新聞應該是新聞的一種類型,只是它的報道范圍限定在文藝領域。但是今天所謂的娛樂新聞已經很難用新聞來定義。相當多的娛樂新聞沒有提供事實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人物的基本情況。如果把新聞作為一種文化“產品”,從市場的角度看,受眾(消費者)需要的就是自己感興趣的新聞(商品),那么娛樂新聞無疑具有相當大的市場。當關系到娛樂新聞的獲取途徑、處理方式等方面的問題時,就容易出現新聞八卦化、新聞娛樂化的趨勢。
娛樂新聞容易“八卦”出的問題自從有了網絡,八卦新聞便獲得了更豐沃的土壤。中國社科院曾經就做過調查報告,報告中指出網民在閱讀網絡新聞的類型選擇上,上網最多閱讀的是娛樂新聞,其次才是國內時事、社會生活和國際時事等等,各大門戶網站均設有獨立的娛樂新聞板塊。絕大多數的“八卦”都是以標題黨的形式先吸引人們的興趣。比如:《周潤發稱鞏俐老婆》這一標題就出現在騰訊網上,打開鏈接一看,原來是《鞏俐拍照周潤發幫打燈被稱作“老婆”分工宣傳》。記者就把鞏俐和周潤發戲中的角色故意延伸至劇外,給受眾錯誤的引導。另外,標題中也喜歡出現刺激性的詞語,比如“:貼身熱舞”、“走光”、“爆乳”、“熒屏第一次”等等。還有,很多“八卦”喜歡斷章取義、無限放大。如網易上的一則標題為《吳宇森稱內地電影缺乏個性》的新聞。其實,在采訪中,吳宇森導演只是認為現在內地電影缺乏一些有個性的導演和作品,跟風現象太明顯而已,并不是完全否認內地電影。娛樂新聞報道的另外一個重要問題。就是不符合新聞報道的一般形式。相當多的娛樂新聞對事件的時間、來源都沒有明確的說明。取而代之的卻是“近日”、“最近”、“日前”等表示時間的詞語以及“某網友爆料”、“據有關知情人透漏”等來源不明的語句。但是娛樂新聞作為新聞的一種形式,時效性是必需的。至于消息來源的問題,如果涉及到明星、名人的合法權益,這個來源就顯得極為重要,“某某人將會保留上訴的權利”
這種話經常可見于報上。轟動一時的“Sa基戀”的離婚事件暴露了藝人隱婚之舉是常事。阿Sa就表示心中已有數是誰踢爆的。這就印證了之前網絡上的“據知情人透露”這一說法。另外,無論是傳統的紙質媒體還是網絡新聞,圖片是讓新聞繪聲繪色的聰明之舉。受眾總愛相信“眼見為實”。但是卻忽略了照片的選取角度和后期處理的功用。很多模糊不清的照片被刊登出來,還會在不清楚的圖片上標出一張清晰的當事藝人的照片。
娛樂新聞的“八卦”是利還是弊。
當年哄哄鬧鬧的“艷照門”事件,更是“八卦”之頂峰。明星隱私的暴露究竟說明了明星的私生活問題還是受眾奇怪的窺私欲?我們關心的焦點應該是明星的工作而不是他們的私生活。公眾人物的隱私權應得到應有的保護,但是范圍卻比常人要小得多。當公眾人物受到傷害時,很多媒體總是抱著幸災樂禍的心態來對待。他們關心的不是他人的名譽,而是自家報紙的發行量,節目的收視率、點擊率。比如:早些年,臺灣藝人白冰冰的女兒白曉燕遭歹徒綁架,在當事人已報警的情況下,媒體依舊對這一新聞緊追不舍,最終激怒匪徒,將白曉燕撕票。為了一己之私,傷害了一條無辜的生命,這是不是媒體該反思的呢?
其實,媒體的“八卦”并非完全是壞事。去年年底的“潑墨門”、緊接其后的“詐捐門”等事件對藝人章子怡來說,可不是一件小事?!霸p捐門”更是娛樂圈的一顆重磅炸彈。不僅讓人看到明星自身的問題,也能通過個人問題反映出整個娛樂圈的現狀。又如鄢頗“被砍門”事件,無疑是當前最火爆的娛樂新聞。“八卦新聞”可能更喜歡挖掘其中的“三人情事”,而“娛樂新聞”則會更看重這件事情所反映出來的社會問題,黑社會染指娛樂圈,并且做出危害公眾人物的事情,這導致了何等惡劣的社會影響。因此,每一個記者都應當擺正個人與集體的位置,妥善處理好公與私的矛盾,決不允許用黨和人民給予的權利去謀取私利。
娛樂新聞的未來之路現在,新聞娛樂化和娛樂新聞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新聞娛樂化是一把“雙刃劍”,一面是大大增強了媒介功能,產生了“新的新聞敘述方式”,擴大了受眾面;另一方面則是媒介商業化導致了“傳播者對獲利性比對文化質量更加重視”,由此容易使新聞產品庸俗化,導致媒體公信力削弱。娛樂新聞化也可以看做是軟新聞的“硬化”報道。而軟新聞的“硬化”報道,有利于提高信息的新聞價值,有利于提高讀者的品位,有利于提高媒介的公信力。于是如何把握好新聞和娛樂之間的關系問題就是個關鍵,這不僅是對記者素質修養的要求,更是對這個行業的期待,當然缺不了受眾的監督。
在娛樂新聞的報道中不僅要注意摒棄“八卦現象”,更要考慮我國的倫理道德觀,衡量好藝人和受眾之間的關系。
大眾媒體在考慮收視率、閱讀量、點擊率外,更要重視社會效益。如何正確地把握這個度,是每一個新聞從業人員都應該關注的,既要貼近受眾,又不能一味迎合。如果大眾傳媒能在不違背公益性和社會責任的范圍內充分發掘新聞的娛樂功能,不僅可以使媒介真正走向大眾,受大眾歡迎,同時還可以為其帶來預期的市場效應,為其發展和壯大開拓道路。中國的娛樂新聞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同時在自律、他律的監督下,相信中國的新聞之路會越來越規范。
- 上一篇:創先爭優活動做先鋒剖析材料
- 下一篇:勞保局創先爭優領導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