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性經濟新聞論文

時間:2022-09-15 10:33:00

導語:分析性經濟新聞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分析性經濟新聞論文

【論文關鍵詞】分析經濟新聞報道;解讀;理性

論文摘要】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經濟新聞報道在新聞報道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本文通過結合大同市經濟新聞分析的實踐,分析經濟性新聞在現代作為一種全面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質,對事物發展的多樣性、復雜性進行充分闡述的一種報道形式,是新形勢下加強經濟報道的一種有效方式。



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的歷程,大同市的各項事業發展也經歷了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換。在這一過程中,社會的每一點變遷,每一個經濟事件的發生都在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心理、心態與價值觀念,因而,作為新聞報道,一定要正確地引導輿論,應當根據形勢發展的要求,不斷探索和研究新的新聞報道方式。在這種新形勢下,筆者認為,對經濟領域內的新聞采取分析性報道這種形式十分有益。

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是一場關系到國家和城市命運的極其深刻全面的社會變革。這對新聞工作者來說,是難得的歷史機遇,同時也是嚴峻的挑戰。平面動態式的報道,已遠遠反映不出當今改革開放大潮的波瀾壯闊和多姿多彩。多出一些有深度、有力度的分析性新聞,這是新時代的需要。

所謂分析性新聞,就是全面深刻地把握事物的本質,對事物發展的多樣性、復雜性進行充分闡述的一種報道形式,其在活躍人們思維、拓寬人們思路方面有著其他新聞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相較于其他新聞表現方式,分析性新聞更側重于通過運用綜合分析、解釋、預測等方法,從歷史淵源、因果關系、矛盾演變、影響作用、發展趨勢等多方面,對事物給以立體性報道,既剖析新聞事實的內部,又展示新聞事實的宏觀背景和發展趨向,使人從總體聯系上把握事物。它既有新聞述評的透徹犀利,又兼新聞綜述的全景式勾勒,也具思辨性新聞的深度,而又不失其客觀性。

一、解讀:表達媒體思考

正確解讀經濟事件是做好分析性新聞報道的基礎。

通常每一項經濟政策出臺,每一個經濟事件發生,每一種經濟現象流行,媒體就此作些背景或者條文解讀,分析一下事情的成因或來龍去脈,以讓公眾獲得更詳細、更清晰的信息。但筆者認為,讓公眾“知道”僅是解讀的第一層面,僅僅是一般信息提供層面。真正成功的解讀,必須有第二個層面,即在解讀中,更多地體現媒體的思考,并表達這種思考,進而讓受眾自己進行“思考”。通過這種自我思考,提升受眾對經濟事件、現象、政策的判斷和認知能力,以更好地理解各種經濟政策、經濟現象,形成共鳴和合力,同時也達到了分析性新聞的初衷。

2006年三四月份,配合稅收宣傳月活動,大同縣國稅局聯合大同日報共同開展了“農民稅負調查新視角”主題策劃活動,聚焦大同縣農業、農村、農民的減負狀況,傾聽農民及基層干部對稅費改革后有關問題的反映和思索。那段時間,筆者一直在大同縣農村進行農民稅負調查,了解到了惠農政策給農民帶來的益處,但同時也得以較長時段地觀察稅費改革給農村建設帶來的挑戰及當前農村基層管理所面臨的困境。之后,筆者以《農民稅負調查新視角——大同縣國稅局稅收宣傳月主題策劃報道》為題,對大同縣自2004年進行農村稅費改革以來的農村變化作了一個初步總結和思考。文章以稅費改革對“三農”的影響為切入點,通過層層剖析后指出惠農政策確實讓農民受到了實惠,但同時也理性地分析了減稅對農民增收影響不大,特別是在農資價格大幅上漲、農業生產成本大增的背景下,稅費改革政策可以說政治效果大于經濟效果。此外,文章詳盡分析了當前農村基層管理所面臨的諸如農村基層政權瀕于癱瘓、教育欠賬、鄉村公用建設缺乏資源等困境,并在結尾處指出,“無論是為農民減負,還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最終目的只有一個,即實現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增加,要實現這一目標關鍵在發展生產。”轉

二、理性: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

在新的形勢下,“理性”正在成為新聞工作者和新聞報道的思想方法。坦率地講,做經濟新聞報道時常會面對很多誘惑,堅守理性意味著經常要舍棄浮夸的噱頭,遠離無聊的炒作,能從紛繁蕪雜的新聞事件表象中找到內在脈絡,更看重的是長遠的社會的利益而不是只顧眼前,逞一時之勇,圖一時之快。而對新聞的原則態度和客觀公正的立場就是堅持理性的基點。

在工作實踐中,筆者以為要想使新聞報道充滿理性而非憑感性認知,大量占有原始材料和第一手資料至關重要。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動蕩被媒體形容為2008年度經濟金融界的一次“海嘯”。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這種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勢必會對地方經濟產生影響,那么其對大同的經濟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呢,一時間關心經濟金融的人士眾說紛紜,不少企業界尤其是中小企業主看到南方不少廠家破產,心內也充滿狐疑。面對這種情況,記者及時采寫了《全球金融動蕩對我市經濟影響有限》一文,文章始終堅持以數字說話、以事實說話的新聞準則,站在理性、客觀的角度上層層分析,通過對2008年前3季度大同市主要經濟指標、主要行業價格運行指數、外貿進出口總額、金融形勢等考核經濟的主要數據的舉證和剖析,最后指明,當前的全球金融危機雖然對大同市煤炭、鋼材、冶金等行業都受到一定影響,但總的來說影響不大。不過隨著金融風暴向實體經濟蔓延趨勢的進一步加劇,必然會對已全面參與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國內經濟帶來比較大的影響,同時也必然會對大同市經濟金融產生一定影響。面對當前經濟波動、投資下滑、外需下降等復雜的國際國內形勢,中央及時提出了以拉動內需帶動經濟發展的戰略,宏觀調控目標逐步轉向,下調存貸款利率和存款準備金率、以及通過減免稅費等適當寬松的財政政策為企業減負等刺激經濟增長的措施將陸續推出,大同市要在不折不扣執行好中央各項政策的同時,未雨綢繆,及早防范,避免金融動蕩對我市經濟健康有序發展造成負面影響。這篇報道在《大同日報》頭版顯著位置刊發后,引起很大的反響,也顯示了分析性報道在經濟新聞報道中的重要性。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在各領域的日漸深入,經濟報道的外延愈來愈廣,超越經濟做經濟報道正是現時經濟報道的內涵所在。現在的經濟活動已不再狹隘地局限于工業、商貿或者是農業活動,而已成為一種包含各種經濟因素的綜合性社會活動,像文化可稱為經濟,教育也可稱為產業,分析性經濟報道已不能只采用純粹經濟的視角,而是要綜合運用人文的、法律的、社會學等多種視角加以闡述,需具一種大經濟觀,如此才能更好地體現分析性經濟報道為區域乃至整個社會發展服務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艾豐.新聞寫作方法論.人民日報出版社.

[2]林玉善.實用采訪學.河南在學出版社.

[3]中國新聞.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