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區黨報通聯工作研究論文

時間:2022-02-11 01:40:00

導語:民族地區黨報通聯工作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民族地區黨報通聯工作研究論文

一、民族地區報紙通聯工作的現狀

作為“群眾辦報”中最重要的一環——黨報通聯工作,是新聞媒體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種形式,是既通俗廣泛又有重點的群眾工作。在新形勢下,通聯工作仍然是新聞媒體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和工作作風的體現。人們一直把它比成“橋梁和紐帶”,這是從實踐中概括出來的經驗之談。凡是重視和改進通聯工作并有所創新的新聞媒體,必然能率先提高宣傳報道的質量,開展全方位的服務,贏得廣大受眾的喜愛。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忽視報紙通聯工作的傾向程度不同地存在著。

民族地區黨報的通聯工作近年來有著一種弱化的趨勢,主要表現為:一些媒體認為,通訊員來稿必用,一方面會導致通訊員因“旱澇保收”而不講求稿件質量,另一方面通訊員稿件的大量使用會影響記者的寫稿積極性,因此為了照顧記者用稿,編輯便大量擠掉通訊員的來稿,致使通訊員在媒體中的作用逐步減弱;阿壩日報的通聯工作由總編辦公室兼任,沒有專門的機構如通聯部等,總編辦公室工作繁雜,因此諸如溝通、培訓、制度等方面的工作做得就比較表皮,許多工作無法向縱深延展;來稿較弱時,有一些編輯轉而依靠“線人”報料,獲取新聞線索,或依靠網上豐富的信息資源,按照版面的要求隨手摘取,這樣既節省編稿時間,又能節省稿費開支,便忽視了通訊員來稿;隨著新聞改革的逐步深入,報社內部量化考核的實行,記者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于是記者們便顧不上與通訊員聯系了;阿壩日報社基層通訊員,特別是各縣委宣傳部的骨干通訊員,宣傳工作一旦搞出了成效,便隨時會被調動工作,因此存在著這樣一種心理:通聯工作投入再大,都是白忙一場;有些通訊員來稿不多,質量又不過關,一些編輯認為顧及這些稿子是又費精力又費時間,于是忽視了這部分稿件和通訊員……

以上的做法是弊多利少,既影響了報紙質量,又削弱了報紙通聯工作。應當正確地認識到,網上資源只能有選擇地利用,它代替不了當地新聞,特別是民族地區的媒體必須靠當地新聞取勝,舍棄這點何談特色?看來,只有廣泛發動基層通訊員共同抓好地方新聞,不斷拓寬報道面,擴大信息量,才是根本的途徑。在充分肯定內部考核與獎金掛鉤積極作用的前提下,有針對性地使其制度不斷完善、更趨合理,應當將記者、編輯聯系通訊員的情況如何,列入考核的范圍。同時,通聯工作要把基層領導重視報道的積極性普遍調動起來,讓他們看到報道的效果,感到報道的益處,同時要與多方面共同協商,解決好通訊員的工作報酬、福利待遇、稿酬標準等,并且要落實好通訊員工作責任制,經常保持聯系,加強指導,鞏固和穩定通訊員隊伍。

總之,民族地區要辦好新聞媒體,一定要從多方面入手,切實抓好通聯工作。實踐已經證明,通聯工作不是可有可無、無所作為的,而是非要不可,是大有作為的。

二、民族地區報紙通聯工作的對策

眾所周知,基層的通訊員最接近新聞源,也最懂得哪些新聞受歡迎。他們與干部群眾的接觸比較頻繁,關系比較融洽,一方面能搜集到許多新聞線索和新聞素材,另一方面還能聽到各種各樣的意見和建議。這些都是他們得天獨厚的優勢。但是,基層通訊員的分布結構不盡合理,寫作水平參差不齊,與新聞媒體的聯系有多有少,用稿率有高有低。針對這些情況,報社的通聯工作不能“單打獨斗”,必須與編輯、采訪、發行、廣告等部門互相配合,形成全社職工都來關心和重視通聯工作的良好格局,長久地考慮新聞媒體圍繞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引導輿論、搞好服務,考慮宣傳報道的社會效應及其良性循環,以求得生存和發展。因此,對通訊員注重“投入”,力圖在創新上互相協作、共同努力,這是民族地區新聞媒體的力量之源、戰略之舉。主要工作有以下幾項:

——充實基層報道力量,建立和健全通訊員網絡,并加強制度管理。阿壩日報社通訊員網絡是隨著《阿壩日報》的逐步成熟而逐漸建立壯大起來的,主要由各縣記者站骨干通訊員、部分部門記者站通訊員和業余新聞寫作愛好者等構成,網面覆蓋全州,但缺少精心的經營。本人認為首先要制定一套完整的通訊員管理制度,比如堅持通訊員的標準和條件,明確任務和要求、權利和義務、組織和紀律、獎勵和懲處等。要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的形式,與基層黨政有關領導統一思想認識,共同提高“全黨辦報、群眾辦報”的自覺性,在原有的基礎上,幫助調整和充實好通訊員,采用切實可行、行之有效的措施,建設一支素質較好、業務較精、能力較強、比較穩定的通訊員隊伍。同時應該考慮為所有的通訊員建立工作檔案,入檔材料可作為考核、表彰的依據。為了方便采訪活動的開展,重新核發通訊員證,確保通訊員采訪活動的合法性。

——采用培訓班、座談會等形式,提高通訊員的政治、業務水平。邀請一批資深記者、編輯、專家、學者,運用多種方式加強通訊員的培訓工作;要組織通訊員及時學習中央和上級領導對當前宣傳報道的指示精神,通報每個季度的報道計劃和報道要求,征求來自基層的意見;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按照通訊員不同的水平、層次,報社選派骨干采編人員深入到各縣開展基層通訊員培訓工作,有計劃地傳播新聞業務知識和寫作技巧,認真聽取通訊員提供的重要信息,共同研究深入采訪、精心寫稿的有關事宜。

——實行激勵機制,定期表彰和獎勵優秀通訊員及先進集體。為了滿足廣大通訊員擴大視野、增長見識、相互學習的要求,報社應從原來一年一度的通聯工作會議著手進行改革,采用分片集中、異地互動的方式,不定期地召開“片區通訊員業務交流會”,通過有效的互動,使編輯部與通訊員感情得到交流,信息得到溝通,彼此獲得理解,將為以后的編輯部約稿,提供有力的基礎。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聯誼活動,使通聯工作不僅是總編室的事,而成為了全報社的事,讓更多的人來一起關心通聯工作,關心通訊員。同時表彰優秀通訊員,表彰支持和關心通訊員工作成績突出的先進集體,介紹他們的典型事跡和心得體會,把精神鼓勵與物質獎勵結合起來。新聞系統各級各類好新聞、好作品評選中,要注重推薦通訊員的佳作參評,對獲獎的通訊員也要按規定發給獎狀或證書以及獎金,并公布于眾。

——把辦好阿壩州記協刊物《阿壩通采》作為一種智力投資,為通訊員提供業務學習、經驗交流、意見反饋的園地。為了讓《阿壩通采》更具有指導性、實用性和時效性,2008年《阿壩通采》將實行欄目的重新增設,除了開辟“每期一評”、“政策傳真”、“業務研究”、“編輯聲音”等欄目外,將著重打造對通訊員的好稿件進行“好稿評析”,注重通訊員培訓的“新聞寫作”、“攝影廣角”,反映基層通訊員工作、生活以及成長歷程的“通訊員園地”,介紹優秀通訊員的事跡和優秀作品的“通訊員風采”等欄目,這樣既從理論和實踐上講述現代的新聞采寫方法,又通過對通訊員刊登在阿壩日報上的稿件、照片進行評析,肯定作者捕捉新聞的敏感性、寫作的個性,同時中肯地指出其中的不足。這種貼近性稿件評析,極具針對性,不僅對作者本人、對其他的通訊員也有著很好的借鑒作用。

——轉變觀念,服務基層送“溫暖”。阿壩日報總編室,是既為記者站服務,也要為通訊員服務的一個部門。為改變對通訊員用時想起、閑時擱起的狀況,總編室要轉變觀念,不僅樹立起為通訊員服務的思想,更把服務體現在行動中。對于那些為黨報作過貢獻的通訊員,報社應銘記在心,努力為他們做一些實事。

——從維護群眾的利益來看,通聯工作必須傾聽和反映老百姓的呼聲。“為百姓解難,幫政府分憂”,這是新聞媒體喉舌耳目功能的重要體現,可反映出輿論監督及輿論引導的作用。也就是說,新聞媒體要宣傳黨和國家的政策,反映群眾的疾苦,實現群眾的愿望,從而更好地依靠和團結廣大群眾,開創各項工作的新局面,從這個意義上來看,通聯工作能夠達到這些要求,就是具有了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通聯工作的責任確實非同一般,那么在新聞媒體上應該怎樣體現人民群眾的愿望和呼聲?開辟《讀者來信》、《基層之聲》等專欄,是集中反映群眾呼聲的常見形式;還可以有獎征集新聞,接受通訊員、讀者提供線索等形式,迅捷報道群眾反映的有損公眾利益的信息,以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這些專欄、欄目、均以批評報道為主,以輿論監督為己任,充分履行“群眾喉舌,政府鏡鑒”的職責,特別是對政府關注、群眾關心的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意義的熱點、難點、疑點問題,更要加大報道的力度。媒體在發表讀者來信的前后,要注意投放力量對事實真相及來龍去脈進行深入細致的了解,而且要及時地做跟蹤報道,發表“調查附記”;同時要依靠有關主管部門、執法部門促使問題妥善解決。通訊員來自新聞發生的第一線,重視、鼓勵他們參與新聞工作,使他們不僅僅成為新聞的接受者,而且又成為新聞報道者,讓他們把自己耳聞目睹到的事實,親自用筆頭表達出來,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愿望和要求,把黨的新聞事業變成同時又是人民群眾的新聞事業。黨報也由此構建起千千萬萬條聯系實際、聯系生活、聯系群眾的渠道,使新聞工作者能夠更好地生活在群眾中,全面、深入、真實、迅速地反映實際,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阿壩日報在通聯工作中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創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對最“靠前”的通訊員如何進一步加強聯絡和組織,在平時如何穩定這支隊伍,創造必要的工作條件,在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時,如何更加有效地加以組織和指揮,充分發揮這支最靠前隊伍的作用,還是一個值得認真研究并加以解決的重要課題。

摘要本文分析了民族地區報紙通聯工作的現狀,并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民族地區黨報通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