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求行政生態學背景下的政府規模論文
時間:2022-02-15 04:27:00
導語:探求行政生態學背景下的政府規模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瓦格拉認為經濟增長會推進政府規模支出的擴大,凱恩斯認為政府規模的擴大能促進經濟的增長。通過行政生態學視角,提出政府規模的考量應該從不同的政府環境出發,應該考慮到不同政府面臨不同的行政環境,政府規模的界定應該是社會復雜系統的多個變量的因變量。
關鍵詞:政府規模;行政生態
1對瓦格拉假說與凱恩斯主義對政府規模的解讀
長期以來,對于政府規模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就存在著完全不同的理論解釋。早在1890年,瓦格拉(Wagnerian)就提出了一個理論假說——國民收入的增長會提高對公共產品的需求,即經濟增長會推動政府支出規模擴大,這一觀點被后人稱為“瓦格拉假說”。而凱恩斯主義的觀點則正好倒過來,他們認為,政府擴大支出能擴大總需求,并通過乘數效應提高國民收入水平。簡而言之,政府支出規模的擴大能推動經濟增長。
所以,瓦格拉假說的支持者認為,政府規模的擴大會影響經濟的增長,進而影響國民福利的提高,主張削減政府規模;而凱恩斯主義的繼承者認為,政府規模的擴大擴大了總需求的規模,促進了GDP的增長,推動了經濟增長,政府干預是必要的,應該擴大政府的規模。
尤其是自凱恩斯理論產生以后,政府對經濟的干預有了理論依據,政府通過財政、貨幣等多方面的政策來調控經濟,以求實現經濟的穩定、快速增長。在這一背景下,政府規模的不斷擴張已成為一種全球性現象,社會產出中被政府所消耗的部分越來越大,有些學者和政府官員便提出了政府規模過于龐大了,應該削減政府規模。國內外的學者對此問題做了實證研究,得到的卻是不同的結論,這也是瓦格拉假說與凱恩斯主義根本爭論所在。
2政府規模的行政生態分析
里格斯認為,各國不同所特有的社會文化以及歷史等諸因素影響并塑造了該國的公共行政,反過來公共行政又影響了該國的社會變遷與發展。政府規模作為公共行政的一個方面,他同樣在不同的社會文化背景下應該有不同的規模;在不同的生態環境的下的政府規模又可能會從正反兩個方面影響著政府的內外環境。
政府規模是指以政府職能和權力配置為基礎,按照一定的組織原則所組成的各級政府及其部門之總和。它包括內在規模和外在規模,前者是由政府職能、政府權力等無形要素構成的規模,后者是由政府機構、公務人員、政府支出、公共事務等有形要素構成的規模。無形要素的規模決定有形要素的規模,有形要素是無形要素的物質載體。政府規模的大小的確定在政府這個內在系統內是由政府的職能與政府的權力決定的,而政府的權力是由政府職能所賦予的,所以,政府規模的內在影響因素應該是政府的職能。
政府職能是指政府在一定歷史時期內,根據國家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而承擔的職責和功能。在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和后現化社會轉變進程中,政府職能的重心轉移和內涵擴張致使政府的行政邊界不斷外擴,從而導致政府規模的不斷擴大。
政府規模增長是指在政府職能行政生態變化的基礎上,政府機構及其工作人員的數量增加。由于增長的原因和效果不同,政府規模增長具有合理性與非合理性之分,具體分析如下:
(1)政府規模增長的合理性。
政府規模增長的合理性是指,由于社會是一個動態發展的過程,隨時都會對政府提出許許多多新的要求,加上人口規模的不斷增長,政府規模的增長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同時,這種增長又是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內,與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大體相適應。
①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消除外部性引起的政府規模增長。政府是為提供公共物品并減輕或消除外部性而存在的。由于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大多數具有服務性,那么,公共物品的數量及其價格的相對增加必然促使政府規模也相應地增長。
②政府作為社會再分配的調節者引起的政府規模增長。調節社會再分配,提供社會保障,是政府實現政治發展和維護社會穩定的必要手段。從世界范圍來看,政府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呈不斷上升的趨勢。西方國家政府轉移支出開支已經占到政府支出高達50%以上“,以美國為例,1996年社會保障開支占聯邦支出的53%”。
③利益集團的存在和行動引起的政府規模增長。政府在決策過程中,往往要受到社會組織各階層和各利益集團的影響。“社團變成一個‘媒介’,通過它的作用,許多特殊的利益都可以從公民轉遷到政府。”利益集團通過對政府施壓,以便獲取公共物品和社會再分配收入,并且降低自己在日益增長的專業化社會中所承擔的交易成本。這樣,政府只有增加機構和人員,通過向利益集團提供各種形式的“偏袒溢出”來換取利益集團的支持。
(2)政府規模增長的非合理性及其危害。
政府規模增長的非合理性,是指政府規模與經濟社會的發展需求不協調一致而導致的過度增長,其結果損害到社會的公共利益,帶來許多負面效應。主要表現在:
①官僚體制導致的政府規模無限增長,造成政府行為的非效率。不論是官僚個人還是整個官僚機構,都天生地追求效用的最大化,官僚無止境地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為,最終導致政府規模無限增長。從官僚體制來看,它缺乏競爭,鼓勵浪費與低效,容易誘發財政赤字、官僚主義等政治弊端。
②政府權力擴張導致的政府規模無限增長,造成尋租行為泛濫。權力本身是一種資源,它可以成為謀利的資本。歷史表明:沒有哪一個國家的政府,能夠完全保證公共權力的公共性,能夠完全維護公共利益不被侵蝕。從這個意義上說,政府權力的擴張就意味著政府規模的增長。政府權力的非制度性擴張,將導致政府官員以偏離甚至侵害公共利益為代價,在特定領域設租并且同既得利益集團勾結,以此來謀求自身的特殊利益,最終結果是嚴重破壞了政府的合理性基礎。
③政府職能壟斷性導致的政府規模無限增長,造成社會與市場的萎縮。政府職能的壟斷性,是指政府扮演全能的角色,統包統管一切社會事務。政府在不斷擴大其規模,成為與社會相對立的存在物的同時,對社會生活的過分干預以及對市場競爭的過度限制,嚴重束縛了社會組織與市場主體的自主性,使社會與市場喪失自治能力,從而消極地依附于國家,最終導致經濟社會發展的停滯。
總之,從縱向進行比較,現在的社會應該較原來的社會環境更為復雜,政府的職能應該更為明晰。政府規模應該是由政府行政環境各種因素構成的變量綜合作用而最終決定的一個因變量,即最合適的政府規模應該是在考慮社會總的環境的大前提下,考慮社會最需要的政府職能,摒棄對社會發展不利的政府職能之后的一個均衡態。
3結論
綜合以上分析,政府規模的界定并不是象瓦格拉假說那樣,影響了經濟的發展,應當縮減;也不是象凱恩斯主義那樣,主張用大政府來治理社會。從行政生態學的角度,政府規模的界定應該是在充分考慮政府內外生態環境的基礎上經過調整后的一個均衡態。
正如政治經濟學中“商品的價格總是圍繞著價值上下波動”一樣,商品的價格受到社會各種因素的影響最終形成,這種均衡是偶然的,也是短暫的,政府的規模正好能達到社會所需要的程度也絕對是偶然的,一旦行政環境發生了改變,政府規模也應該相應地做出調整,政府改革應是進行這方面的糾偏。
參考文獻
[1]姚靜.對政府規模問題的研究[J].蘭州學刊,2005,(2).
[2]劉霖.政府規模與經濟增長[J].社會科學研究,2005,(1).
[3]丁煌.西方行政學說史[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4]姚玫玫尹道軍.淺論優化我國政府規模[J].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3).
[5]劉博逸.政府規模分析與調試[J].行政與法,2005,(8).
- 上一篇:鄉鎮衛生院人事制度改革綜述
- 下一篇: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和優化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