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行政管理體制和政府管理的關聯

時間:2022-02-09 03:37:00

導語:探究行政管理體制和政府管理的關聯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探究行政管理體制和政府管理的關聯

摘要:十一五規劃從“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四個方面闡述了中國未來五年改革與發展的基本要求。其中,完善體制機制是謀求科學發展的重要保障,而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完善體制機制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促進政府管理創新成為一個刻不容緩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政府管理創新

“十一五”規劃是黨中央站在社會經濟發展新階段的戰略高度.謀劃中國未來發展的一項重大決策。其基本精神是“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立足科學發展是對“十一五”時期發展方向的總體要求,著力自主創新是推動科學發展的一個關鍵環節,完善體制機制是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保障,促進社會和諧既是科學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科學發展的環境條件,這四句話構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因此深刻領會這四句話的精神實質和相互關系,成為貫徹落實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的重要內容。其中,完善體制機制是實現科學發展的重要保障,尤其是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在“十一五”規劃中被列為“重大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首位,這就標志著中國的改革已經升華到一個新的戰略層面。如何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促進政府管理創新成為一個重要的問題。

一、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現實意義

1.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推進我國經濟社會全面進步的動力支持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需要一定的動力支持,中國的實踐告訴我們:改革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必由之路。經過2O多年的改革。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有力地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發展、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前,推進以政府轉型為重點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如果能順利實現率先突破,必將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巨大動力支持。

2.行政體制改革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

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符合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指導思想。所謂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謀求經濟、社會、環境幾個方面的協調、可持續的發展,是建立在以人為本基礎上的發展。這就要求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領域協調一致,統籌兼顧才能謀求這種和諧。而能完成這一任務的必然是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只有在行政管理體制完善的前提下才能夠真正實現協調一致,統籌兼顧.否則談不上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正如指出:只有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從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出發,理清發展思路,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夯實發展基礎,增強發展后勁,才能更好地推動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與和諧社會建設全面發展。

3.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實現“十一五”規劃的制度保障

我們應清醒地看到,我們所處的這個新階段既是一個黃金發展期,也是一個矛盾凸顯期,機遇與挑戰并存.能否獲得發展,需要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制度支持。例如:推進國企改革展非公有制經濟,需要政府職能轉變,為各類企業的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經濟環境和市場環境。投資體制改革就是妥規范和限制政府的投資權限,給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且二大的自主投資的空間。形成完善的金融市場和土地市場,就需要在這些生產要素市場中弱化政府的行政干預。另外,電信、鐵路、電力等基礎產業要開放市場、打破壟斷,首要條件仍然是政府職能轉變。因此,推進各項經濟體制改革都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政府轉型的實際步驟,依賴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所給予的制度保障。

二、加快行政體制改革應注意解決的基本問題

1.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必須圍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進行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堅持的重要指導思想?!笆晃濉睍r期我們要全面把握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目標要求,建立健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制度、體制和機制,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過程、落實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環節。

2.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必須要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市場機制在配置資源中日益明顯地發揮基礎性作用。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已經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逐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步伐加快,宏觀調控體系不斷健全,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這就是我們最基本的經濟制度。這一經濟制度是建國幾十年來歷史經驗的總結,是改革開放的經驗總結,是我們黨執政經驗的總結,必須堅持這種經濟制度,完善這種制度。行政管理體制的改革應成為完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有機的一部分。

3.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必須清除市場配置資源的各種障礙,促進生產要素有序流動

如果說前一時期的改革主要是使被舊體制束縛的社會生產力得以釋放.今后的改革則將致力于形成和完善能夠使社會資源有效配置、經濟有效運行的市場機制,創造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進而提高社會整體創新能力的社會環境和制度安排。目前,行政性壟斷依然是阻礙市場競爭和優化資源配置的重要因素。我國的傳統計劃經濟實際上是一種國家壟斷和政府控制的經濟,由于計劃經濟時期國有經濟過度擴張,國有經濟幾乎遍布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因而行政性壟斷不僅在基礎產業、公用事業領域普遍存在,而且在許多競爭性行業中也大量存在。行政性壟斷使權力直接介入市場,不僅難以通過市場力量來打破。而且往往構成市場經濟體制進一步完善的主要障礙。因此要清除市場配置資源的各種障礙,從財稅體制、金融體制、投資體制等方面進行改革,理順政府與企業、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促進各生產要素的有序流動,逐步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4.必須著眼于以人為本,妥善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從根本上說,改革本身就是為了調整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使多數人在改革中不斷獲益。要明確人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起點;人民廣泛參與改革,改革才能成功;成功的改革要求分享改革的成果,任何改革都有受益者和受損者。擴大受益者,減少受損者,并使受損備件到相應的補償.改革才會成功。當前,我國貧富差距加大,弱勢群體有所增多.改革與多數人利益的問題.已引起全社會的普遍關注。在這種情況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應當把主要注意力放到協凋重大利益關系上,放到社會再分配上,放到著力解決社會公平問題上,讓改革和發展的成果惠及全體人民。

三、加快行政體制改革,促進政府管理創新的基本措施

1.推進政府職能的轉換,推進行政層次和行政機構改革

政府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身份:一是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提供者(當然提供公共產品并不等于自己去生產);二是良好社會環境的刨造者。“人民剖造財富.政府創造環境”;三是人民群眾公共利益的維護者,而不應該受某些利益集團的左右。在這個前提下.改革和完善政府職能要突出理順“四個關系”:理順政府與企業的關系;理順政府與市場的關系;理順政府與事業單位的關系;理順政府與社會中介組織的關系。要明晰政府邊界.凡應由企業、市場、社會組織決策的事情應嚴格由它們決策.政府不應“越俎代庖”。凡是應該由政府承擔帕辜f古,政府責無旁貸.不能“缺位”。針對當前政府工作存在的“錯位”現象.要強凋由“經濟管制型”轉變為“公共服務型”,即轉到為市場主體服務和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上來。各級政府要有意識地做到不干預微觀經濟活動,不包辦企業決策,不代替企業招商引資。同時按照精簡、統一、效能的精神,探索新的行政管理體制架構.以解決層次、層級過多的問題,推進行政審批制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根據政府與事業單位分開的原則.穩步推進社會事業領域的體制改革。

2.推進與行政管理相關的宏觀管理體制改革

在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中。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到與之相關的宏觀管理體制,如財政稅收改革、政府投資體制改革等。在財政體制改革方面.根據打造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要求。應建立、健全公共財政體制。按照“財權和事權相對稱”的原則,科學界定中央政府與地方各級政府之間的財政責任,并相應調整收支關系。財政支出結構應根據“五個統籌”的精神進行調整,逐步降低財政支出中用于經濟方面的比重.增加用于社會保障、教育、科技創新、生態環境、社會安全等領域的公共支出。要發揮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作用,加大對經濟不發達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在稅收制度改革方面,應著力改進個人所得稅征收辦法,統一內外資企業稅.將生產型增值稅改為消費型增值稅,探索開征物業稅、遺產稅等,以發揮稅收杠桿的作用。

3.推進與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緊密相關的社會管理和政治體制改革

隨著市場化以及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影響,我國的社會結構已經并正在繼續發生一系列新的變化。在這場中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變遷面前.應該說社會體制改革是滯后于經濟體制改革的。如何推進社會體制改革,協調多元力量之間的關系,以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就成為制度創新的新課題。“十一五”期間將在探索社會運轉和社會服務新機制,形成一套與經濟市場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相適應的新型社會治理模式方面做出努力。此外.隨著人民群眾民主法治意識的增強和政治參與積極性的提高,對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應按照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精神,“積極穩妥地繼續推進政治體制改革”,實現市場經濟、民主政治、先進文化以及和諧社會“四位一體”的新型體制機制格局。

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一項重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問題,影響著各種各樣利益,事關我國經濟社會的全面繁榮和發展。因此只有堅持科學發展觀。謀求社會的和諧發展,才能在“十一五”發展過程中實現率先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