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三農”的喜與憂

時間:2022-02-19 05:06:00

導語:安徽“三農”的喜與憂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一、安徽省糧食大幅增產、農民大幅增收

2004年以來,安徽省各地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發展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的一系列戰略部署,加之在整個農業生產期間,天氣條件總體較好,除去年秋種澇害、春季部分地區風雹災、秋季局部地區旱災以外,基本上是風調雨順,糧食生產和農民增收出現近年來少有的好形勢。全省預計年糧食總產達到550億斤,比去年增產100億斤,增長23%以上,接近歷史最高水平。糧食作物平均單產655斤,比上年增加108斤,增長19.8%。全省79萬畝的撂荒地全部復耕,轉包費由過去的每畝幾十元甚至不要錢提高到200至300多元,過去轉包不掉的撂荒地成了搶手貨。預計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增加超過300元,增幅在15%以上,為1997年以來增幅最高的一年,增加絕對值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三個超過300元的年份。初步測算,糧食增產100億斤,可為農民增加收入73億元,糧食均價每斤上漲0.23元,可為農民增加收入102億元,安徽省對農民增加的補貼以及降低和取消的稅費合計為農民帶來增收29億元,人均58元。農民外出務工人數增加,預計今年全省農村勞務輸出人數達到900萬人以上,同比增長5%左右。

安徽省的廣大干部和農民群眾把取得如此好的“三農”形勢的原因歸結為“政策好、糧價高、天幫忙”。

二、最主要的困難以及尚待進一步研究解決的問題

1、縣鄉財政極為困難,已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嚴重制約農村各方面的發展。2004年舒城縣本級財政預算收入大約2.3690億元,其中國稅0.6490億元,地稅0.76億元,農業稅0.3716億元,非稅收入0.59億元,完成上解任務之后的縣可支配收入為1.6億元,上級財政轉移支付2億元,縣的可用財力總共為3.6億元。預算支出情況大致如下:發放工資2.8億元,由財政全額供養和領取定額補助的人員18800多人,其中教師11000人;轉移給村的補助0.12億元;縣里安排的專項經費0.45億元,用于縣里的多方面開支,其中支農資金不到1000萬元,多為項目配套資金;省里下達的主要用于安排教育、科技、農業等方面項目的專項資金不到0.3億元。

舒城縣的鄉村兩級總債務3.588億元,其中,鄉鎮債務1.86億元,實現教育達標以及興辦和建設企業、道路交通、小城鎮、辦公用房產生的債務分別是0.26、0.62、0.5、0.2、0.25億元;村級0.75億元,企業、農田水利、教育達標、管理費、墊付稅收分別是0.16、0.06、0.28、0.06和0.16億元;全縣中小學校的債務0.97億元,兩基達標、危房改造和其他分別是0.43、0.46和0.07億元。

2004年舒城縣舒茶鎮財政收入356萬元,稅收返還93萬元,上級財政轉移支付151萬元,總額為600萬元,上解444萬元后,鎮政府可用財力為156萬元。由財政全額供養和領取定額補助的人員208人,所需資金146萬元,撥付后的剩余資金只有9萬元。至2004年6月底,鎮政府累積欠債1077萬元,主要是盲目建設、升級達標、借款墊稅、開支失控、利息滾動形成的;村級債務260萬元,主要是90年代形成的;鎮村企業債務近2000萬元。

舒城縣財政狀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例如,鳳陽縣的縣級財政可支配收入只有1.3億元,上級財政轉移支付1.7億元,發放工資后所剩無幾;再如,青陽縣的縣級財政可支配收入和上級財政的轉移支付總共為1.26億元,其中1.05億元用來發工資。

2004年安徽省種糧農民收入出現恢復性大幅增長,但是縣鄉財政狀況沒有大的改變。財政平衡基礎脆弱,財源捉襟見肘、入不敷出,積債沉重,許多鄉鎮連工資都不能按時發放,根本無力辦事業,更談不上發展經濟。

安徽省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生態脆弱,自然災害類型多,發生頻率高,嚴重危害農業生產。全省有50%耕地、60%以上人口和75%以上國民生產總值,汛期處于洪水威脅之下。舒城縣有蓄水量大于5萬立方米的小型水庫和山塘162座,總蓄水量2000萬立米,灌溉面積15萬畝,由于大部分建于五、六十年代,工程標準低,質量差,不少水庫帶病運行,有66座險情較為嚴重。近年來國家對大江大河包括一級支流地區加大了投入,但小農水方面由于縣鄉財政困難,投入嚴重不足。許多工程老化失修,險象環生,效益下降,難以維持下去。

全省縣鄉公路中,3級公路僅1.1萬公里??占19%??4級公路4.1萬公里??占70%??等外公路占11%??有3個鄉、738個村不通公路。縣鄉公路每年養護費約需10億元,沒有可靠資金來源。農村道路建設每公里大約需要30萬元,沿路房屋拆遷等費用,以往一級壓一級,最終落在農民頭上,現在加大了農村基層政府配套資金的壓力。農村道路建設資金的不足部分往往依靠農民集資,由于農民拿不出錢,或者由于部分農民很少受益而缺乏積極性,超過兩萬元就很難籌集,建設項目經常被擱置下來。

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薄弱。安徽省外出務工人員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僅占14.4%,初中占60%,小學以下的占25.6%,其中接受過技能培訓的不到5%,持有技能證書的不到1%。許多農民家庭因為孩子考上大學背上沉重負擔,流傳著“一張通知書,一個貧困戶”的說法。安徽全省17個市92個縣,5100萬人中飲用水不達標的人口高達1510萬,其中,高氟水超標區310萬人、高鹽堿區200萬人、高砷區20萬人、重污染區640萬人、其他地區228萬人、嚴重缺水區112萬人。舒城縣醫療保障每年縣財政需配套850萬元,為了使城鎮貧困群體得到最低生活保障和下崗職工得到基本生活保障財政需負擔200萬元,失業保障的壓力也很大。目前享受失業保險人數2183人,應保未保人數3086人,按照每人每月150元的標準,實際需要資金950多萬元,而征收的失業保險金只有300萬元,缺口達到650萬元。

2、一些尚待進一步研究解決的問題。安徽省在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發展糧食生產、促進農民增收的一系列戰略部署的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困難和問題,有些需要國家在政策上繼續研究、加以完善,有些需要通過加強宏觀調控予以解決。

第一,2004年以來,農業生產資料漲價幅度較大,增加了農民的種田成本。據鳳陽縣反映,按市場均價尿素每百斤由去年的70元漲到90元(最高賣到105元/百斤),碳氨每百斤由23元漲到30元,復合肥每百斤由75元漲到90元,除草劑每瓶由20元漲到23元以上。2004年農民種一畝地僅化肥投入就要增加30元以上。肥料、農藥、機耕、種子、農用塑料等費用分別上漲29.6%、8%、22%、25%和40%。國家有關部門先后出臺了一些農資限價措施,但收效甚微。統計表明,僅農資漲價一項就沖抵了政策補貼農民收入的85.7%。

第二,“三農”政策向種糧農民傾斜,山區非糧農(林農、茶農等)負擔反而加重。安徽省山區面積占三分之一,人口占五分之二。就黃山市而言,常年有63萬缺糧人口,按年人均需要糧食520斤計算,全年需要糧食16.38萬噸,目前糧食收購價每斤超過0.70元,最低的商品糧均價也在0.8—0.9元,為此,每人每年要多支出210多元。青陽縣山區林農人均年收入僅為1000元左右,由于公益林不能砍伐減少收入、糧食漲價增加支出等因素,有4620人需要領低保,月人均低保僅為48元,生活極其困難。

第三,研究解決國家惠農政策執行中的問題。一是糧食補貼和良種補貼資金發放工作量大,手續繁雜,工作重復進行,運行成本高,一些地方出現了違反中央規定,用糧補資金抵扣農業稅,糧補通知單沒有發放到戶,村干部代領補助資金的現象。二是對購置大型農機具給予補貼與糧食直補和良種補貼并稱為“三補”,已深入人心,但購機補貼資金安排很少,致使補貼資金不到位,一些應該享受補貼的購機戶得不到補貼,群眾中有國家補貼政策得不到落實的反映。三是良種補貼存在簡單化的做法,不管是否使用良種,普遍發放。早稻每畝補10元,中稻補15元,晚稻補7元,實際上成了一種普惠補貼,難以發揮鼓勵推廣使用良種的作用。

第四,中央有關部門的政策相互之間以及前后不夠協調,甚至出現矛盾,使得農村基層在執行過程中無所適從。例如,鳳陽縣把“七站八所”合并為綜合服務站,人員由原來的1500多人縮編為705人,其中獸醫由120人減少為35人。去年出現“禽流感”疫情后,有關部門規定,每1萬人中要有一名具有中級職稱的獸醫,按此標準鳳陽縣遠未達標。

三、地方的強烈反映和急迫要求

一是安徽在全國率先實行農村稅費改革,2004年全國許多省都取消了農業稅和農業稅附加,安徽希望2005年把4.8%的農業稅完全取消,也不過只有20億元。

二是希望在主銷區征收“糧食安全基金”,用于加強糧食主產區的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推廣等,加大調控糧食主產區和主銷區之間關系的力度,建立糧食產銷利益聯結機制。

三是縣鄉財政困難,上級要求的項目地方配套資金難以落實,希望項目資金全額撥付。

四是近年來,安徽省自然災害頻繁,省政府及其糧食部門為解決重災民的口糧問題開倉借糧,累積借糧7.4億斤,占用貸款4億多元,災民還糧有相當困難,建議國家予以豁免。

四、一些看法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為了搞好“三農”工作,2005年“政策不變、力度不減、實惠不減”,這給廣大農民吃了“定心丸”。從安徽情況看,2005年即使天氣條件不如2004年,只要沒有大的自然災害,糧食產量不會低于500億斤,能夠保持和發展今年的好勢頭。

從長遠看,對種糧農民增補和糧價繼續上漲的潛力已經越來越小,同時,農村水利設施欠賬多,農業抗災和糧食生產的能力不強,因此,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的基礎不牢固。更大的考驗還在糧食供需缺口彌補之后,我國還沒有從糧食“多了少,少了多”的怪圈中走出來,這需要從體制和機制上加以解決。只是局限在農業這個小圈子里研究“三農”問題是不夠的,必須在更大的范圍內,從宏觀上開展研究工作,從宏觀上解決問題。

財政是公共權力賴以生存的基礎,目前縣鄉財政面臨的嚴重困難不是一個簡單的經濟問題,它已經阻礙了基層政權的順利運轉和農村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世界上很少有國家像我國實行五級政府架構,行政層次多,管理成本高,工作效率低??財力分散。解決縣鄉財政困難??最根本的是要發展地方經濟??有效培養稅源??同時減少財政供養人口。建議研究探討減少政府層次和預算級次的可行性,省可直接管到縣,鄉鎮一級政府作為縣政府的派出機構,其預算由縣政府統一編制,省以下逐步實行兩級政府和兩級預算體制,全國逐步實行中央、省、縣三級政府和三級預算體制;重新調整和進一步明晰各級政府的事權,將已經不適當下放的事權上收,或在事權不上收的前提下,明確中央或省市政府的投入責任,按事權多少的原則安排轉移支付,適度調整中央和省、省和市縣、縣與鄉鎮之間的財政分配關系,從體制上確保縣鄉財政基本支出需要;對農村義務教育要進一步強化中央及省級政府的投入責任,最好由中央和省兩級財政負擔,國家既然強調九年制義務教育,就應該盡到履行九年制義務教育的責任;縣級國稅、地稅和財政部門合并,成立財稅局,隸屬本級政府管理,實行統一征收,及時分解,分別入庫。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