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中國農業問題觀察
時間:2022-02-12 11:20:00
導語:現階段中國農業問題觀察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中國農業現代化不可能照搬西方發達國家,必須從本國的實際出發,吸收歐美國家先進科學技術和經驗教訓,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同時還要利用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技術和國外的高新技術,建設符臺中國國情的非傳統農業現代化,并實施可持發展戰略。
建國50多年來,我國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上解決了13億人的吃飯問題,這是舉世公認的一大奇跡,特別是近20多年的改革開放,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在農業上顯著地改善了生產條件,興修了一大批水利工程;擴大農田灌溉面積,建設高產穩產農田;加強物質裝備,增強抗災能力;提高了科學種田水平,良種普及率提高,各種農作物主要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栽培技術和管理水平普遍提高;農業教育、科研和技術推廣有了很大發展,大大地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解放了生產力,農村和農村經濟全面發展。目前我國糧食、棉花、油料、糖料、肉類、水產品等產量均列世界第一位。我國由貧窮落后,被動挨打發展成為世界大國,農產品由極度短缺一變而為基本供給平衡,部分品種有余,農村由民不聊生一變而為初步繁榮,部分地區進入小康社會。
當前,中國農業已經進入到了一個重要的發展時期,如何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推動整個農村經濟上一個新臺階,成為目前面臨的一項重大抉擇。為了達到2010年的奮斗目標:21世紀第一個十年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再經過十年的努力,使國民經濟更加發展,各項制度更加完善;到本世紀中葉建國100年時,基本實現現代化,建成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農業現代化是完成奮斗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農業增長方式轉變的必由之路。21世紀我國農業的發展必須通過科學技術的滲透、工業和商業部分的介入、現代要素的投入、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市場機制的引入,促進和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自給和半自給農村經濟向商品經濟和市場經濟轉變,使農業成為科學化農業、工業化農業、信息化農業、市場化農業,智能化農業和社會化農業。
——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階段
農業現代化是世界各國發展的一個共同方向和目標,由于各種經濟實力、工業化程度、人口素質、自然資源、國情的不同,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時間、方式、途徑也不盡相同,其根本區別在于所擁有的資源稟賦的差異。中國是一個人多地少的國家,其資源稟賦特征決定必須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農業現代化,就是把建立在直接經驗和手工工具為基礎的傳統農業轉變為現代科學技術、生產資料、管理方法管理農業經濟的過程,即是用現代科學技術、現代生產手段和設施及科學文化知識全面武裝農業勞動的過程。農業現代化是一個國際性、歷史性的范疇,一方面農業現代化要以國際水平為標準,要達到世界公認的現代的水平,另一方面農業現代化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我國的農業現代化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從實際出發,適應新形勢之要求,把農業建成具有大市場競爭能力,能支撐國民經濟發展和翻一番的現代化基礎產業。中國農業現代化可劃分為四個階段:即第一階段是1951-1978年,為中國農業現代化初期。早在50年代,中國政府就提出了農業現代化建設目標為機械化、水利化、化學化和電氣化。由于處于學習原蘇聯模式和政治風波沖擊的階段,主要依靠傳統農業技術、新技術試驗,推廣十分有限,農村現代化工作著眼于農業,特別是種植業和糧食上,因而種植業生產物質技術條件有較明顯的改善;第二階段是1979-1982年,為農業現代化的摸索時期。思想得到一定程度的解放,農業現代化得到一定的發展,實現了三化(農業基本建設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現代化和農業經營管理現代化);第三階段是1983-2000年,為發展時期。在廣泛吸收國外先進經驗,大力調查和指標評價分析的基礎上,農業現代化基本內涵有了明顯的新發展。從1983年開始,中央有關部門在全國六個不同類型地區(縣)開展農業現代化基地的綜合試驗及利用資源普查和區劃成果,進行跨部門跨學科的探索,取得了一大批成果,為全面加快農業現代化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提出了實現六個方面的現化化,即農民生活消費現代化、農業經濟結構現代化、農業基礎設施現代化、農業科學技術現代化、農業經營管理現代化、農業資源環境現代化;第四階段為21世紀上半葉,可能初步實現農業現代化時期。居民的食物消費超過小康水平,用于飼料糧占糧食總量的33%,動物性食品與加工業和商業將會得到發展,農村經濟結構中非農產業達80%,農業總產值中畜牧業、漁業和林地的比重將會上升到50%以上的水平。
——農業現代化過程中深層次的問題
冷戰結束以后,國際社會、經濟和科教競爭日趨激烈。中國經濟發展現在正處于工業化高速發展時期,當代社會面臨的人口與資源、生態、環境矛盾在中國都有所體現,在農業現代化的實施過程中各種矛盾顯得更為突出。
1、農業基礎不牢
上世紀末,我國農業連續豐收,農民收入有所提高,農業經濟全面發展,抑制通貨膨脹,改善人民生活,加快脫貧致富發揮了作用。但我國在實施農業現代化中也遇到了一系列問題,如經營規模狹小、人地矛盾突出、農民收入減少、農民負擔加重、收入差距大、剩余勞力多、科技含量不高、農業投入逐年減少等,使農業基礎薄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經營規模狹小。當前,我國農村的土地屬于集體所有,分戶經營,一定幾十年不變,構成了我國農村的一項重要的基本經營制度,這是農業現代化面臨的一個重大緊要問題。農戶家庭經營耕地規模太小,大大限制了農村勞動生產力和農產品商品率的提高。相對于農機價格而言,勞動力工資率的迅速上升,使小規模家庭農場里用資本替代勞動的余地非常有限,客觀上起到了維護傳統農業分散化、手工經營的特點,大大地阻礙了機械的大規模作業,不利于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全國平均每個農戶0.62公頃耕地中分散在9-12個地塊,1996年農戶家庭經營耕地規模面積只有0.52公頃,比1986年減少15.7%,人均耕地更少,而且耕地細碎分割,零散經營。
人地矛盾突出。由于人口絕對數量龐大,中國土地資源雖然豐富,但以人口為分母,又成了貧國。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凈增人口多,我國人均土地面積只有0.777公頃,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l/3,我國耕地普查面積為1.347億公頃(20.2億畝),人均耕地只有1120.6m2(1.68畝),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國有666個縣(區)人均耕地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534平方米(0.8畝)的警戒線,其中463個縣(區)低于334平方米(0.5畝),而且全國2/3的耕地分布在山區、丘陵、高原地區,全國33%的耕地受水土流失的危害。1992-1994年是建國后伴隨地產和開發區熱而占用耕地較多的時期,三年中分別凈減少耕地22.78、32.44、19.47萬公頃,超過規定標準的1.35、1.93、1.15倍。1996年全國共設立各類開發區4210個,閑置土地4萬公頃。從1957-1995年間,由于修路、建房、娛樂場所用地造成年均減少45萬公頃,使良好的耕地迅速銳減。
增產不增收。農民收入問題是新階段農業發展的一個基本問題。近幾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階段性變化,農村由受資源單重約束變為受市場與資源雙重約束,因而中國農民收入下滑,增長緩慢。特別是1998年農民來自農業的收入出現20年以來的首次負增長。由于農產品供過于求、農產品價格普遍下跌、農產品的品種和質量不完全適銷對路,增產不增收。1997年以后農民收入增幅逐年下降,1997年與1996年相比由9%降至4.6%,1998年又由4.6%降至4.3%,1999年又由4.3%降至3.8%。農民收入增幅的減少,帶來的問題很大:一是制約農民致富奔小康,影響社會的安定團結;二是制約農民對農業的投入,對農業可持續發展不利;三是制約對工業和國民經濟發展的拉動,擴大內需受到限制;四是制約農業結構調整,限制了剩余勞動力的轉移。
農民負擔加重。農民負擔反映的是國家、集體和個人與農民之間的利益分配關系。由于四面八方向農民伸手,農民變成“唐僧肉”,擠農業,挖農民,損害了農民的經濟利益。各種名目繁多的集資攤派有的竟高達182項,隱形負擔過多,明卡以外加暗卡。通過設置各種亂集資、亂攤派、亂罰款、亂附加形式,利用農民交公糧、售農產品、辦結婚證、子女入學、宅基地審批,實行搭車收費,雁過拔毛,使農民付出沉重代價。機構臃腫導致農民負擔居高不下,群眾產生對立情緒,近幾年來縣(鄉)機構呈急劇膨脹之勢,幾乎每一項工作就有一名書記、鄉長分管,鄉鎮普遍超員,行政人員超編達2/3。從1987-2000年農民負擔稅收看,存在著四個高于:一是農民的農(牧)業稅增長高于農民人均生產總值增長;二是農(牧)業稅增長幅度高于工商稅增長幅度;三是農(牧)業稅增幅高于各項稅收的增幅;四是農民人均稅負增幅高于全國人均稅負增幅。
收入差距拉大。由于農業投入的物化勞動越來越多,農業生產成本上升過快,普遍出現了增產不增收的現象,1988-1996年全國糧食、棉花、油料平均單產量增長27.6%、14.7%、23.0%,收購價格上漲172.7%、272.9%和115.2%,而同期農產品生產資料成本分別上漲146.7%、260.3%和107.3%,生產資料成本的增加,部分抵消了價格上漲給農民帶來的收入。在收入減少的同時,東部與中西部農民收入的地區差距日益拉大,1978年東部和中部、西部農民居民人均收入的比值分別為1.23:1和1.26:1,與城鎮居民的人均收入比值大致相似,1992年這兩個指標分別提高到1.89:l和l.62:1,1998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162元,與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相差3200元。農民的消費水平相對下降表現得更為明顯。農民收入速度減緩給農業和國民經濟帶來許多問題,影響了小康目標的實現。農民的購買能力下降,農村市場對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難以發揮,農民個人生產性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不快,制約了農業的快速發展。
剩余農業勞動力增加。我國1952年農業勞動力為18293萬人,1998年為49279萬人,增長了2.3倍,近幾年增長速度更快,目前正以每年1000萬人的速度增加。2000年我國人口達13億,剩余勞動力達2億人,加上農用機械的使用,剩余勞動力還會大量增加,就業矛盾更為突出。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耕地面積又在不斷減少,農產品所需勞動力會逐步減少,南方原來1個人1天只能插226.8平方米(0.4畝)稻苗,現在改用插秧機,3人1天可以完成5.3-6.67公頃(80-100畝),如何安排2億剩余勞動力就業是一個難度很大的問題。大量的剩余勞動力滯在農村,對農業發展帶來許多不利影響:不利于農業規模經營的推進,不利于現代機械化的實現,更不利于農民收入的提高,阻礙了農村先進技術的采用和規模效益的發揮,延緩了農村社會化的進程,使農村生產力維持在低下水平上。
科技水平低。雖然我國堅持“科技興農”的發展戰略,農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在推動農業現代化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并產生一大批成果,涌現出一批科學家,但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特別是應用生物工程、轉基因技術、培育新的農業品種、發展精準農業、高效低毒農藥等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遠遠不能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畜牧業的飼料報酬率比先進國家低30%,豬的出欄率僅為美、德的2/3,林果業、食品加工業的技術差距更大,農產品附加值低,農業科技難以適應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需要??萍纪度氲拈L期不足,嚴重影響農業科技開發和推廣,農產品品質單調和退化現象嚴重,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率低,農業教育和服務水平低,農業科技第一線人員短缺,已成為我國農業現代化發展面臨的深層次問題,農業粗放型增長方式不適應農業持續發展的客觀要求,目前農業科研體制也不合理。而且在9.2億農村人口中,平均每百個勞動力中,文盲、半文盲達9.56人,小學文化34.49人,初中文化44.97人,正是這些素質較低的人口,扮演著中國農業的主要角色。
2、農業投入不足
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必須以農業投資增長、農業物質技術裝備水平提高為前提,隨著農業生產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單位農業投資創造農業產值逐步下降已成為一種客觀趨勢,這是由于農業報酬遞減規律所決定的,由于農業投資遞減規律的存在及其導致單位農業投資提供產值的下降趨勢,使得農業增長必然追求投資增量。但由于種種原因,我國農業投入尚不盡如人意,主要表現是:
農業投入總量嚴重不足,而且落實不到位。表現為五個比例下降:①財政支農總支出比重下降。國家財政預算總盤子對農業的投入不多,首先反映在國家預算內農業基建投入不足,同時也反映在國家財政支農資金上。1991-1994年財政支農資金分別比上年下降9.1%、8.9%、8.8%、6.0%,1995年國家財政對農業投入總額為683億元,國家財政支農資金占國家基本建設支出的比重一直持續下降。從“五五”時期的13.2%降到“七五”的8.4%,由于國家財政支農收入占GDP的比重下降,財政支農支出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4.3%下降到1993年的1.3%;②農業基建投資占國家基建投資總額比重下降。1991-1997年分別下降4%、3.7%、2.8%、2.4%、1.8%、3.4%、4.1%。農林牧副漁業基建投資占全國基建的投資比重,1996年為1.3%、1997年為1.4%,比80年代初的3%低1.7%和1.6%;③農業信貸占國家信貸總額的比重下降。1991-1994年分別下降為22.9%,32.9%32.3%,20.0%;④農村集體支農資金占農村總投入比重下降,1982-1999年呈負增長,年均下降3.0%;⑤農戶生產投入下降。1990年比1989年下降35.4%,1991年比1990年下降18.2%。1993-1995年用于生產的投入下降4%。
農業投入主體非農化?!鞍宋濉逼陂g,我國農村資金凈流出達6156億元,平均每年達1231.2億元,其中經過金融機構的達2557億元,通過財政渠道的達3599億元,從而造成農業投入問題更為突出。地方政府的農業投資并未隨著經濟的增長同步增加,因財政包干,使地方政府千方百計投入短平快項目,用于農業的投資呈下降趨勢。農業信貸向非農產業傾斜,大量資金外流,1993年農村信用社貸款額為3143億元,其中,用于鄉鎮企業為2001.2億元,占63.7%,同期鄉鎮企業存款為362.1億元,只占貸款的11.5%。農戶和集體農業投入下降,與1988年相比,1989-1991年全國農民人均家庭經營費用支出分別減少了4.1%、7.9%和0.80%,人均用于中長期生產投資購置固定資產支出分別減少22.2%、35.4%和18.2%。從1993年的情況來看,農村集體投入資金為1570億元,其中用于農業為257億元,農戶個人投入資金為1100億元,用于農業為166億元,農民家庭人均用于生產經營的投入額比上半年增長1.1%,農業投入的非農化加劇。
投入效益低下。農業投入不足,資金配套差,嚴重削弱了農業基礎設施作用的發揮。1992年中國人民銀行預算的1200億元農業資金下達到地方后,省一級只落實70%,地方一級只落實50%,縣一級則為30%。1995年國家投入19億元??罡脑熘械彤a田,每667平方米僅2元多,可謂是杯水車薪;農用工業因投資大幅度下降,處于岌岌可危的境地,使得農業增長所需生產資料匱乏以及質量下降,我國農機工業占全國工業份額不斷下降,農藥產量大幅度下降,高效低毒農藥少,化肥質量不高,品種結構不合理,農作物種子混雜,良種退化。由于投入不足,農業科研發展受限,一些地方對農科研究單位采取“脫鉤,斷奶、抽血”,造成嚴重后果,農業投入的經濟效果下降,加大了農業投資需求的總體規模,阻礙了農業的增長。近幾年,我國農業固定資產交付使用由50年代的80%降到1999年60%,而且已形成的固定資產利用率不高,農業基本建設能真正發揮作用的只有50%,輸水灌溉工程有效利用率只有30%,化肥僅為33%,加之農業投入地區之間、產業之間的投向與構成也不盡合理,使投入難以形成農業經濟的整體效益。農業生產性投資增長緩慢,降低了農業增長速度。
3、生態環境不佳
80年代以來,我國在控制森林采伐量、植樹種草、退耕還林還牧、建立自然保護區、搶救和保護瀕危物種、環境治理等方面作出了極大努力,但還遠遠沒有達到全面消除自然生態環境惡化狀況的目標。我國不少地方植被破壞嚴重、水土流失加劇、土壤沙(石)化、堿化、鹽漬化面積擴大、環境污染嚴重失控、災害頻繁發生,制約了經濟的發展。
森林減少。我國森林覆蓋率有16.55%,遠遠低于31.3%的世界平均水平,由于人為破壞,一些地方林地減少,新疆塔里木河下游胡楊林面積由50年代的5.4萬公頃減少到現在的1.3萬公頃,地表植被幾乎枯死。長江、黃河發源地生態環境急劇惡化,在過去的400年間,長江流域森林覆蓋率減少60%以上。19世紀80年代,黃河源地到處是一片綠色,到90年代出現逆轉,到處可見黃色一體,現在黃河和長江源頭的森林覆蓋率只有7.5%和2.3%。森林破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農村燃料不足。在農村能源中,80%是以秸桿和薪柴為主的生物有機能源,其中大部分用來燒飯、燒水,全國一年燒掉秸桿在5億噸左右,農民每年還有3-5個月缺柴燒,其后果是在種植作物為主的平原地區導致土壤水土流失,而在以畜牧為主的草牧區則導致草區沙化。生物多樣性也受到嚴重破壞,已有15%-20%的動植物物種受到威脅,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土地退化。全國水土流失面積49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51.2%,年侵蝕量達5億噸,占全世界侵蝕量17%。每年有50億噸土壤流入江河,攜走4400萬噸的氮、磷、鉀養分,耕地的有機質下降到1.5%,遠遠低于發達國家2.5%至4%的水平?;哪娣e262萬平方公里,占國土面積27.3%,且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全國每年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540億元,間接經濟損失1700億元。我國石漠化、沙漠化、黃漠化絕大部分分布在西部和長江、黃河中上游,在強烈的水蝕,風蝕和日蝕的襲擊下,并以流沙、飛石、洪水、干旱、高溫、沙塵暴、泥石流和千溝萬壑的多種地質災害正在吞噬著半壁河山和表土。全國鹽堿化土地達0.097億公頃,內陸新疆、內蒙、寧夏、甘肅30%-40%的可耕地受到次生鹽堿化的威脅。草場退化面積1.35億公頃,缺水面積6700萬公頃,牧草與50年代相比降低了1/2,單產水平僅為美國的1/27,我國北方牧區有0.133億公頃退化為沙漠,并以每年200萬公頃的速度擴大。
環境污染。不合理使用化肥、農藥、地膜,使1/5的耕地受到污染。已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板結,生態環境的破壞每年造成2000億元損失。我國固體物污染農田面積0.1億hm2,歷年垃圾堆存量70億噸,占地6.03萬公頃,大部分農業不同程度受酸雨危害,廣東省因酸雨影響農作物減產面積占全省耕地面積的10%,每年經濟損失3億元?;适褂昧砍^4000萬噸,且大多數化肥未被作物吸收,而是釋放到環境中去了,農藥使用量60萬噸,每公頃達17千克,農藥污染農田6660萬公頃。
水源量少質差。我國人均水資源只有2200立方米,為世界平均值的1/4,僅為加拿大的1/58,分布不均,南方擁有全國水資源量的81%,北方僅有19%。我國2000年排放工業污水達415億噸,大量污水未經處理就排入江河湖海,全國7大水源中,近一半河流遭受不同程度污染,流經城市的河流有80%污染超標,中國有50%水體因污染而不符合漁業水質要求,每年損失在2億元以上。1/4水體不符合農業灌溉水質標準,有1000萬公頃農田受水污染,損失糧食120億公斤。
災害頻發。我國現行農田水利工程大多是50-60年代修建的,由于以后一段時間內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大部分年久失修,設施老化,渠系灌溉配套不全,全國水庫約有1/3帶病運行,60%排灌工程設施需要維修,許多河道淤積,行洪排洪能力下降,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不斷下降,成災面積不斷擴大,1975-1979年成災面積率為34.60%,1980-1984年為48.2%,1985-1989年為49.8%,1990-1999年為51.2%,1997年受災面積達到5342萬公頃,成災面積為3039萬公頃,成災率達56.7%,我國洪災和旱災頻繁發生,1998年洪災受災達2229萬公頃,成災1379萬公項,經濟損失達2551億元人民幣,2001年旱災受害面積達2800萬公頃,有2260萬農村人口和1450萬頭大牧畜飲水困難。
——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對策選擇
為了實現中國農業現代化,我們必須審慎地選擇適合中國不同階段現代化的戰略和途徑。一方面我國農業內容廣泛,規模宏大;另一方面,未來發展目標高遠,子目標間相互制約,任務艱巨,這就決定了我國農業現代化的道路是一條異常宏偉壯觀、蜿蜓曲折的道路。為此,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提高科技含量。要依靠科技進步及技術成果和新材料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業產業的關鍵是必須把農業現代化建設轉移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的軌道上來。農業技術革命將以生物技術為重點,在新物種塑造、新快速繁育技術應用、新農業工廠構造、新人造食品和飼料生產、新生物能源開發和新的農業空間擴展等方面推動農業現代化。同時,要提高農民素質。愚昧和貧窮,文明與富貴,總是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的,治窮必須治愚,要想物質富,必先要有作為致富決定手段的科學文化,一是提高學齡兒童入學率,二是加強成人教育,三是大力發展農村中的中等職業教育。到2010年和2030年,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先后達到55%和70%以上,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農民占農村人口的比重達55%,要積極穩妥地建立農業科研活動的市場運行機制,提高農業科研比重,對現有的農業科研成果儲量、質量進行摸底,清理和排隊,篩選出一批具有較大實用價值的技術成果,開發推廣,并建立完善的推廣體系。
推動城鎮化水平。我國現在城鎮化水平只有32%,世界平均水平為46%,高收入國家為79%。要進一步加速農村城鎮化,集中力量發展縣城建設,吸收農民進城務工。并通過各種途徑,促進勞動力向第二、三產業轉移。發展鄉鎮企業,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擴大就業容量,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村購買力,并為工業品開拓農村市場和農業現代化積累資金,進而加快城鎮發展的進程。1999年全國鄉鎮企業2000多萬家,吸納職工1.25億人,創造增加值7200億元,利潤總額5600億元,上繳國家稅金1750億元,農民1/3的收入來自鄉鎮企業。農村經濟和整個國民經濟相當大的份額是鄉鎮企業貢獻的,鄉鎮企業是農業現代建設資金的主要來源。必須加速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集中,關鍵是打破城鄉分割的戶籍制度、土地使用、投資融資、各種福利等體制。在客觀上要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搞基礎設施建設,吸引鄉鎮企業向小城鎮集中。
實現農業產業化。農業現代化建設必須突破就農業論農業的局限性,要拓寬農業的發展領域,向產前和產后延伸,促進農產品增值轉化,以公司加農戶為主要形式的產業化經營,是改變農業弱質地位,提高農業整體效益和加快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有效途徑。農業產業化之所以能夠成為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有效措施,是因為它能夠解決我國現行農業經營體制下由于農戶經濟規模小帶來的種種弊端,很重要的一點是農業產業化能夠在既定的家庭承包經營基礎上,漸進地、不傷害農民利益地推進農業現代化。
加強基礎建設。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農業生產最基本的物質投入,也是農業現代化建設最基本的條件和前提。因此,繼續加強農田基本建設,其中包括興修水利,平整土地,改造中低產田,提高土壤肥力,加強山區鄉鎮建設,搞好退耕還林(草),積極有計劃地進行公路建設,在有條件的地方開發水路運輸。到2010年和2030年,農田有效灌溉面積將由目前的55%上升到61%和80%,農業機械化綜合水平由目前的30%上升到50%和80%,中國農業現代化建設主要依靠提高單位資源的生產力,特別是單位土地資源的生產力,就需要實現高收入,高產出,高效益,實現持續集約經營。
搞好環境保護。環境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農業現代化的實現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中國農業現代化要實現雙重目標,要求注重合理利用自然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加快農業經濟高速發展。一定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大力開展植樹造林,堅決禁止亂砍濫伐,提高森林覆蓋率,加快水土流失區、沙化地區的治理,基本上扭轉破壞大于治理的局面,爭取平均減少水土流失面積1330萬公傾,森林覆蓋率到2010年和2030年提高到20%和25%?;謴筒輬鲋脖?,禁止在林草區和沙化地區砍伐灌木及其它固土沙植物,防止土地荒漠化,加強“三廢”治理,工業水處理率達80%-90%,建立環境與經濟綜合決策機制,提高環境保護在經濟決策中的作用,改變增長方式,發展經濟,保護環境,實行污染物總量控制,遏制污染發展趨勢,實行綠色工程規劃,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宣戰。重點發展生態農業,從整體觀與系統論出發,通過傳統農業與現代科學技術的有機結合,實現生態與經濟的良性循環和資源的合理利用。
建立完整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浙江省金臺市椒江區洪家鎮政府成立“現代農民服務中心”,下設一線三站,即民情專線、科教信息服務站、土地流傳中介服務站、農民辦證服務站。農民通過一線三站了解科技、市場信息,進行土地轉承包和辦證,中心設有農民教育培訓基地和科技示范基地,農民可自愿到基地接受培訓,基地聘請20多位專家教授組成講師團為農民講課,經培訓,該鎮已建起現代農民園區、葡萄基地、湖蝦養殖基地、花卉種植基地。全鎮1667公傾耕地已有467公頃實現規模經營,機械化程度高于其它地區,農民的接受能力也強,成為農業現代化的典型。建立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基本保障,由于現代化農業使農業勞動生產率顯著提高,農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農產品商品率大大增加,農業生產過程的社會分工日益細化,使農戶生產對外界的依賴性加強,客觀上要求更多的社會化服務。鄉鎮政府應根據農機站、農技站、科協、獸醫站、林(牧)業站、水保站的業務職能,在物質、技術、信息運輸、銷售等方面為農戶提供服務。發展農民合作組織,通過能人帶動培養一批骨干力量。建立農業信息服務體系。
加大投資力度。要搞好農業現代化的基本建設,最重要是確保資金的可靠性和穩定性,要解決這個問題,必須運用行政法律和經濟手段,解決資金不足問題。加大各級財政支農力度,重新確定國家投資在農業投資中的地位,發揮國家投資的集中性、示范性、引導性和調控性作用,增加農業基礎建設的信貸投入,鼓勵多渠道向農業投入,加強科技投入基金的建立,健全國家、集體、農民和社會各界相結合的投入體制,廣開投資渠道,調整投資結構。引導各種社會資金向農業流動。逐步形成以工補農、以工建農、以工帶農的機制,適當擴大農民勞動工積累,積極利用外資,加強農業投資立法。
依法保護農業。動用法律手段,確保農業現代化發展。為了加快農業現代化的實現,必須加強法律保證,貫徹執行《農業法》、《農業推廣法》、《種子法》、《土地法》、《草原法》等,不斷提高全民的法制觀念,形成全社會關心農業現代化的氛圍。一方面督促各級部門嚴格執法,強化法律打擊各種犯罪行為。二是根據農業現代化發展情況制訂新的法律,使農業現代化發展有法可依,違法必究。三是建立一支素質好,業務過硬的執法隊伍。
加強宏觀控制。各級各部門對農業現代化問題要高度重視,要加強領導,建立目標責任制,要親自抓、負總責,做到一級管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積極探討農村稅費改革,改變稅費倒逼機制,徹底消除“三亂”政策,改革鄉鎮行政管理體制,精簡機構和人員,加大監督力度,切實減輕農民負擔。合理調整農業結構,全面發展農林牧各業,搞好計劃生育,提高人口素質,減少人口數量,緩解人口與資源的矛盾。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