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教育管理學研究

時間:2022-03-01 05:03:15

導語:新世紀教育管理學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新世紀教育管理學研究

摘要:近年來,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社會的不斷進步,對我國的教育管理學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首先,我國針對社會環境的變化,對教育體制開始逐步進行改革;其次,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各種現代化科技已經融入教育之中。在這樣的有利局面下,只要把握機會,就可以實現我國教育管理學的飛躍式發展。

關鍵詞:教育管理學;走向研究;信息化

21世紀是一個新紀元,世界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快速發展的經濟和不斷進步的科學技術,對人們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教育管理學的研究朝著一個全新的方向發展,在朝著新方向不斷前行的途中,必將出現全新的研究成果。教育工作者應緊緊跟隨時代的步伐,促使教育管理學的發展更上一層樓。

一、我國教育管理學的發展簡述

建國初期,教育工作者將教學管理學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研究。根據教學管理學研究成果的發展情況,可以將我國的教學管理學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1.前期階段

1949年~1977年。建國初期,在歷史因素的作用下,國內教育體制完全參照蘇聯,而我國為了謀求經濟的快速發展,將大部分資源都投入經濟建設方面,對于教育事業的發展漠不關心。總體來說,由于受到政治因素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國內鮮有探討教育性質和特點的文字發表,導致教學管理學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

2.初步發展階段

1978年~1989年。隨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全國人民思想大解放,同時,各類學術研究也在這次思想解放的運動中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盛況,教學管理學也在此時有了初步發展。在這發展初期,教育管理工作者的首要工作就是制訂教學計劃并建立出初步的教育體系,以推動教育工作步入正軌,進而完成科學化、規范化的管理。因此,在這一時期,國內大部分高校都是根據自身情況,開展經驗性的學術研究和初級的理論研討,同時,各地也陸續成立了教育管理工作的研究組織,并發表了大量的學術研究論文。

3.穩步發展階段

1990年~1999年。隨著改課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全國人民思想的進一步解放,學術研究工作者的工作熱情高漲。在這個階段,學術研究工作者對教學管理學體系進行了較為深入的研究,用科學的方法來解答教學管理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取得了重大成功。研究成果不但可以為實際工作提供指導意見,還為教學管理學的研究積累了寶貴的素材。4.飛躍式發展階段2000年至今。隨著國家經濟的不斷發展,各項事業也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其中教育事業更是呈現出一片繁榮的景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教學管理學研究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一大批專業人才,建立了專業的研究團隊,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研究的主題也越發多樣化,促使教學管理學更加繁榮發展。

二、近年來教育管理學完成的主要工作

近年來,教育管理學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各地的教育研究組織發表了大量的學術論著。對這些學術論著的研究主題進行歸納和總結,可以發現近年來教育管理學完成的主要工作。第一,完成了教育管理學理論體系的研究工作;第二,完成了針對高等教育管理學科的建設反思性研究工作;第三,完成了高等教育管理學學科數學的研究工作;第四,完成了教育管理學范式的整體研究工作;第五,通過借鑒外國的研究成果充實國內研究的主體。

三、近年來教育管理學發展的主要特點觀察

近年來教育管理學的發展情況,對于學術研究的主體已經不再單一,而且研究的成果、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主體等內容也極具時代性。總結教育管理學的發展存在這些特點:第一,豐富多變的研究主體;第二,研究成績顯著;第三,專業人才數量不斷增加;第四,研究的視野不斷擴寬;第五,研究的方法趨向多元化。

四、國內教學管理學未來發展的走向

盡管近年來國內教育管理學的發展碩果累累,值得慶祝。但是,教育管理學依然存在可以優化的地方。第一,要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教育管理學理論體系,并強化教官管理的基本理論探討;第二,致力于完善教育的管理體制,改善教育方法,以便更好地解決實際教學活動中存在的某些難題,進而推進國內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

五、結論

新紀元就應該有新氣象,為了推進教學管理學的不斷發展,教育工作者應該不懼困難、敢于挑戰、突破自我、抓住機會,為教學管理學的健康快速發展而不斷奮斗,尋求一條適合當前社會大環境的教學管理學發展道路,為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保駕護航。

作者:袁圓 單位: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傅飛翔.探討新世紀教育管理學研究的走向[J].赤子(上中旬),2014(13):181.

[2]張偉坤,黃崴.近十年我國教育管理理論研究的進展與反思[J].中國高教研究,2013(2):26-31.

[3]唐世綱.近十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管理學的新發展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4):14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