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市場與電信市場的開放詮釋
時間:2022-04-18 09:53:00
導語:電視市場與電信市場的開放詮釋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兩電關系是制約中國信息產業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分析了有關兩電關系的主要觀點,論證了兩電市場雙向開放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最后提出了兩電市場雙向不完全對稱開放的解決方案。
電視與電信,一個以畫面傳播為主,一個以語音傳輸為主,雖然都是信息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多年來在中國一直是兩股道上行車,井水不犯河水。然而,隨著數字技術、光纖技術和衛星通訊技術的發展,這兩個產業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了,關系也越來越微妙了。為了捍衛自己的傳統“領地”不被對方“蠶食”或者分得對方市嘲一杯羹,兩者都在與取得競爭的優劣勢密切相關的網絡建設上大較其勁。
但如果一任這種以“增資減效”、兩敗俱傷為特征的惡性競爭繼續下去,勢必將使皆有志于遠征世界的中國兩電義師未動,元氣先傷,最后被鷹瞵鱷視、咄咄逼人的境外兩電巨頭趁火打劫,各個擊破。
因此,在中國加入WTO,中國電信市場已經對外開放的情形下,重新檢討和審視中國電視產業與電信產業的關系,對于中國信息產業的健康發展和參與國際市場的競爭。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戰略意義。
一、影響深遠的“王方周”大論戰
關于電視產業與電信產業之間的關系,國內很多專家學者都在殫精竭慮地獻計獻策。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舉行的“中國電訊產業發展戰略研討會”上。代表廣電業說話的方宏一博士主張:將各自為戰的有線電視網連為一體,允許有線電視經營電信業務,讓有線電視與郵電兩網并存,最終在廣電的寬帶有線電視網上發展新一代計算機因特網,實現三網合一。被有的學者視為代表電信業發言的王小強博士主張:把我國已經形成規模的郵電網和有線電視阿獨立出來,成為由政府控制、行政壟斷的國家基礎信息網。任何電信和有線電視的服務公司都可以公平競爭地使用這個基礎網,最后在有線電視網的基礎上,直逼三網復合的技術前沿,電信網和廣電網應當實行“有條件重復建設,無條件競爭”,雙方皆州以經營對方的業務;如果中國消費者或電視企業為中國電信壟斷支付的成本高于另建新網的成本,重復建網的投資就是合理的;要減少社會的總損失,只有開放市場開放競爭。這個道理,適用于任何壟斷和重復建設并存的領域。
二、兩電市場雙向開放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兩電之間雙向開放、跨業聯合經營,是信息產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和強烈的可操作性。
1、兩電市場雙向開放的必然性
(1)技術和市場的融合必然導致企業的融合
在信息產業內部,市場分割的技術基礎已不復存在,“三網融合”為全業務提供者創造了最好的機遇。但提供全業務必須實現地理上的網絡擴展、市場上的全覆蓋以及終端上的融合,即實現技術、服務、用戶和市場的融合。在這種情況下,兩電行業中提供同一種技術或服務的不同企業,在面對共同的用戶和市場時。就會不約而同地要求開放,從而不可避免地出現企業的融合。美國信息產業的版圖1990年以后之所以變幻不定。正是信息技術與市場不斷融合和1996年新《電信法》拆除了信息產業內部壁壘的結果。中國的電信部門或企業和電視部門或企業之間的沖突不斷,完全是人為和不開放的結果。要消除這種現象。只有順其自然,兩電雙向開放,以開放促競爭,以競爭促聯合,以聯合促發展。
(2)有線電視業對電信開放是國際市場發展的主流
有線電視在大多數國家都被劃入商業或娛樂業范疇,幾乎對國內所有的企業或個人開放。由此可見,允許兩電之間雙向開放是國際市場發展的主流。中國有線電視業如果繼續“關門”經營,最終將失去與國際信息產業同步發展的良機。
(3)兩電面對共同的對手。
2000年TBI世界電視100強評比的結果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即衛星電視企業在百強中的位置明顯提升。衛星電視,特別是數字衛星直播電視(DTH)系統,不但可以不經有線電視網直接向用戶傳輸數百套高清晰畫面電視或高音質廣播立體聲節目,也可以把電信網絡晾在一邊,徑直開展語音、數據信息業務和因特網接入業務。
信網絡相比,衛星直播電視目前在雙向交互性特別是上行線路的瓶頸問題上仍處于劣勢。但隨著衛星技術的不斷發展,衛星直播電視的上行和下行線路終將都能暢通無阻地高速傳輸數據和圖像,從而對有線電視業和電信業構成雙重的威脅。這就使得有線電視企業和電信企業有了同病相憐和聯手對付共同威脅的可能。在我國,由于國家對衛星電視實行限制發展的政策,有線電視業和電信業暫時還感受不到衛星電視的影響。但中國加入WTO以后,衛星電視的發展必將由限制轉向開放。否則,不但浪費了國際電聯(ITU)早在1977年就分配給我國的三個軌道-位置、35個波束和55個頻道的資源權益,也與國家開放和國際信息產業開放的大局格格不入。
2、兩電市場雙向開放的可行性
(1)兩電合作的傳統悠久
(2)兩電取長補短,可以大大提高資源的利用率
(3)兩電聯合將給用戶展現“一站購齊”的服務新天地
(4)雙向開放不會招致國外電信企業“搭車”進入電視產業
三、兩電市場的雙向不完全對稱開放
兩電市場開放的內涵并不是單一的,至少有雙向對稱、雙向不對稱和雙向不完全對稱三種形式。所謂對稱開放,是指兩電在網絡建設、傳輸乃至基本業務和增值業務方面,平等地向對方開放。這實際上是一種全方位的開放,不但電信產業或電視產業,其他產業也可以進入電視產業或電信產業市常日前,世界上實行兩電市場對稱開放的只有美國等少數幾個國家。所謂不對稱開放,是指兩電中的一方能夠無條件地進入另一力的市場,而另一方卻不能。這種不對稱主要有三種方式:一種是時間上的不對稱,即一方開放的時間早于或晚于另一方,一種是空間上的不別稱,即一方開放的業務范圍大于或小于另一方;還有一種是時空混合不對稱。即一方開放的時間早于或晚于另一方,同時在開放的業務范圍上也大于或小于另一方。所謂雙向不完全對稱開放,乃是指兩電在相互開放的時間上(同時開放)和基本權利上對稱,在相互開放的業務和地理范圍上不對稱(電信開放的業務范圍大于廣電開放的業務范圍)。前者是為了照顧電信產業要求“平等”的“情緒”,后者則考慮到了廣電產業希望“特殊”的“情結”。
1、兩電對市場開放的態度
2001年7月10日,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張春江在第五屆國際互聯網研討會暨展示會講演中表示,應當順應技術發展潮流,批準有線電視網絡公司進入電信市場,同時也批準國有電信公司進入廣播電視節目傳輸市場,實現兩個市場的對稱準入,以促進兩電市場的有效競爭和共同繁榮以及“三網合一”時代的到來。向廣大用戶提供更為優質價廉的服務。但他對廣電網進人電信市場也提出了一個先決條件,即政企分開、網臺分離,按現代企業制度對有線電視網絡單位進行公司化改造。和原來的政策與態度相比,信息產業部的表態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至少承認中國電信的壟斷局面應該打破,盡管站在廣電部門的角度看,“網臺分離”的條件無疑是一副“苦藥”(因為它實際上要求有線電視網絡在市場上中立,而有線電視網一旦中立,肯定會削弱廣電業的競爭能力)。
廣電部門當然能識破這其中的真相。張春江的講話發表后不久,《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了在拉薩考察“村村通電視”的廣電總局副局長張海濤。張海濤表示,廣電面臨著一個比電信市場大得多的娛樂信息市場,暫時還沒有興趣進入競爭激烈的電信市常當然,他也表示無意讓電信企業進入電視產業市常國家廠電總局網絡中心主任陳曉寧打的一個比喻更是清楚地表明了廣電的觀點。他說,電信網是公園,應該對游人開放;而廣電網象軍營。只能適當地允許參觀。
2、雙向不完全對稱開放
我國信息產業當前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在既不重復投資建設,又能充分發揮現有資源和技術的作用和潛力的條件下,形成網絡互通、信息共享、功能互補、既有競爭又有合作的理想的市場關系?很明顯,在技術、業務和市場大部分已融合的情形下,兩電繼續固執己見、強自隔離,已無異于抽刀斷水,不但難以奏效,徒自重復,而且會導致各自坐失發展良機。產業不發展,企業沒實力。常被兩電用來阻擋市場開放的什么“信息安全”、“文化安仝”或“意識形態安全”等就會越來越不“安全”。一言以蔽之,弱者無安全,發展是硬道理。但就目前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趨勢和中國已經加入WTO的背景以及國情來看,兩電市場相互封閉已不可能。但要像歐美發達國家那樣實行兩電市場的完全對稱開放,在中國電還為時尚早。這一是因為兩電實力懸殊(對弱者來說,平等有時候就意味著不平等),二是意識形態的羈絆(即使廣電部門想開放也不是它能說了算的),三是如果把電信不附加任何條件地放進廣電市場,進入中國電信市場的境外電信企業確實可以援引WTO“服務貿易總協定”中的“市場準入”(第16條)和“國民待遇”(第17條)等項條款,要求一視同仁。由此可見,兩電市場開放的不對稱著眼點不盡是兩電市場本身,還要把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嘗現實市場與未來市場結合起來統籌考慮。因此,在電信市場已經對境外電信企業開放和電信市場向廣電業單向開放難以實施的情況下,兩電產業實行雙向不完全對稱開放可能就成了一個必然的選擇。
至于兩電雙向不完全對稱開放在中國加入WTO后會不會“引狼入室”,把境外的電信企業帶進廣電產業,上文已有論述,茲不贅言。如果對國內民營的電信企業不放心,可以法規或文件的形式,規定廣電產業只列國營的中國電信企業開放。政府和廣電部門沒有理由不信任國營的中國電信企業,正像政府和電信部門沒有理由不相信中國的國營廣電企業。俗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國電視產業(企業)和中國電信產業(企業),都是國有國營,可謂同根而生,為什么只能“分”,而不能“合”呢?
- 上一篇: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稅收政策詮釋
- 下一篇:醫藥聯盟開業典禮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