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思考
時間:2022-09-02 04:48:33
導語: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思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對食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關注食品安全的程度在不斷加深。首先解讀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內容,以期準確把握體系建設、管理目標及功能定位,提出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建議,以此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工作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關鍵詞: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
1解讀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內容
1.1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應圍繞農業品種、技術及推廣等環節與世界準備接軌,在農產品生產過程、生產基地、及標準化生產等方面嚴格把控,并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構建標準體系,從而加強對農產品質量的研究與推廣。同時,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中建立對農產品質量的認證和監測體系,加大對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的開發及認證的工作力度,建立起來一套農業標準化生產示范體系,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1.2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體系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工作,是關于產業發展、關乎民生的一項重要基礎性工作,應積極構建以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為龍頭、區域性風險評估實驗室為主體、主產區風險評估定位監測站點為基礎的風險評估體系,制定和實施風險評估監測計劃,加快制定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辦法規范,大力推進安全風險評估應急處置的科學化進程,以風險監測數據做支撐,開展農產品產地環境及主要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監測,監測區域范圍內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生物毒素、致病性微生物、重金屬等污染物,保障農業生產,維護人體健康的限量規定,提高對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的認識,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和農業農村部要求,因地制宜,扎實履行好監測職責,健全風險評估工作機制和管理制度,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工作人員參加風險評估技術培訓,鼓勵和支持技術人員參與風險交流,加快培養一支過硬的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技術骨干隊伍,規范風險排查、風險監測、風險預警等工作,避免農獸藥殘留、重金屬等超標情況的發生。1.3體系建設的指導方向。隨著國民經濟不斷發展,我國農村經濟和農業發展已經邁進一個新的歷史階段,在糧食作物及農副產品產量發幅度提升的背景下,需要解決農產品質量及供給平衡等方面問題,以保障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長期以來為了解決我國人口的吃飯問題,在動物飼養添加劑、植物生長肥料使用方面,形成突出矛盾對立點,農產品質量與安全問題一度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為了解決這一突出問題,我國從農產品入手,加強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從而保證農產品的安全,及提升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控制。在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中包括:建立相關法律法規、監測體系、認證體系、標準體系、執法監督體系等,形成保證農產品消費安全和提升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的全方位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
2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現狀
2.1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分析。目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初級階段,主要保障農產品的供應,解決人們的溫飽問題。這種發展方式是由基本國情決定的。現如今,人們開始追求質量問題,如轉基因的農產品健康與否、何時采摘最合理、營養價值最高、運輸過程是否安全等,以來保障人們的飽腹感。在這些問題的壓力下,如何在滿足感的前提下更有效地為人們提供健康食品成為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人們已將農產品質量安全作為評價的基準,質量與產量是息息相關,若質量出現問題,人們會減少采購從而增加其他產品的采購,打破原有的供應平衡。因此,必須要強化質量管理體系的建設,高度重視質量,提高管理水平。2.2管理體系漏洞具體分析。農業監管不合時宜。目前,我國農產品質量標準很少。雖然有政策法規,但由于種種原因,政策法規遲遲不落實,導致一些不符合衛生安全標準的農產品進入市場。而且,這方面的相關規定也不完善,甚至是空白,比如農產品分類標準的相關規定以及農產品中農藥殘留的控制等。我國大部分農業不是標準的集體生產,是靠農民養活的,沒有統一的生產模式,生產差異明顯。而且同樣的農產品生產出來較難,規模化集體化仍然困難,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3強化農產品質量管理的建議和措施
3.1強化農產品質量管理。3.1.1增強安全管理意識。農產品質量安全關系著百姓切身利益,是架構食品安全的有力防線。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食品安全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此,應從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入手,準確把握體現建設中的管理目標及功能定位,形成概念模式,把這個概念模式滲透到整個農產品安全質量管理體系中,把整個集團整合到這個概念中,圍繞這個概念進行管理,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為百姓食品安全把好關。3.1.2農產品的來源農戶,農產品的平穩供應是保持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農戶作為農產品質量管理中的關鍵環節,對體系建設的影響極其深遠,為此,在開展農產品質量管理體系建設時需要結合農戶的相關情況,給予政策幫扶和農產品質量安全內容的培訓。加大程度上提升農民對環境保護、食品安全的警惕意識,規范生產及養殖的規范化和標準化的重視程度,政府部分聯合當地企業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及污染物排放利用的可持續發展建設,從真正意義上提升農產品的自身質量和經濟價值。3.1.3政府、企業、農民協同化發展模式。當地政府重視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同時,兼顧農戶的自身利益,從農民的角度看,鼓勵科學化養殖、土地修復技術等技術指導,明確對農民的技術培訓和指導、產品宣傳和包裝,提升以科技化帶動生產力的持續發展。基于企業生產污水、以及污水中二氧化碳的濃度等會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污水的排放會影響土壤的pH值等一系列環境問題,種子肥料和農藥生產企業必須嚴格要求生產質量,符合國家生產標準。制定處罰標準和管理法規,促使農民土地實現標準化生產。3.2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管理目標。為了更好的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開展深入研究,需要對構成體系建設的管理目標進行系統分析,構成主體系的管理目標分別為供應商、物流企業、消費環節和消費者。在構建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中,供應商是加工及生產農產品的供應方,其中包括農戶、養殖戶、種植戶、農村合作社等。供應商是控制農產品質量及安全的重要環節,從源頭管控對生產或養殖中使用的化肥、農藥、抗生素、及加工環節中添加劑等內容管控,有利于實現管理體系的管控效果。物流與銷售環節是實現農產品價值的關鍵因素,在此期間從包裝運輸到倉儲再到各地零售批發,形成最終的產品成交,需要做到農產品保值增值和分銷的重要環節。消費者是最后促成農產品成交和購買的成員,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的受益者,在構建體系建設上與消費者達成和諧關系,重視與消費者關系的可持續發展,是提升農產品價值及實現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保障。3.3體系管理功能定位。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對我國的農產品質量認證工作給予高度重視。市場經濟下對農產品質量準入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農產品在進出口貿易量逐漸攀升,為此,在借鑒國際標準及經驗的同時,需要建立并強制認證我國農產品質量,形成統一標準的農產品質量認證系統。由于我國農產品種類繁多,地域產出差異較大,為此在認證方,執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QS質量安全認證、綠色食品認證及有機食品認證等多方面認證標準。從農產品原材料的生產、加工及最終制成品等一系列質量安全控制及風險分析控制,引導農產品生產和流通各環節嚴格執行國家及行業標準。
4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及質量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也逐漸的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食品安全的問題也受到了越來越多人們的重視,為了最大程度的保障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應建設食品安全防線從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入手,通過多個環節、多種手段,合理規劃,合理布局,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宏偉.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體系建設的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20,(3):103.
[2]符小琴,符宗立,王明月.澄邁縣熱帶特色出口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體系建設探討[J].熱帶農業科學,2018,38(3):118-122,130.
作者:唐露苗 單位:濟南市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
- 上一篇:高校財務堵疏結合機制研究
- 下一篇:高校財務分析存在的問題及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