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控問題和挑戰

時間:2022-06-17 03:21:57

導語: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控問題和挑戰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控問題和挑戰

摘要:我國的利率市場化進程正在加速推進中。與此同時,經營環境的劇烈變化給銀行帶來了重大影響,例如,市場利率的波動,同行業在競爭中的顯著壓力,盈利能力的下降及中小企業面臨更多的信用風險。近年來,高風險貸款的高利潤下隱藏著較大的信用風險,逐步暴露出不良貸款率在不斷上升的嚴峻問題。在這種背景下,商業銀行作為我國的金融中心及供給側改革先鋒,不僅迎來了難能可貴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著不容小視的挑戰。因此,有必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來全面推動金融創業創新的發展。

關鍵詞:供給側改革;商業銀行;信貸風險

自2012年以來,我國面臨著GDP增長速度不斷放緩并且亟需新的增長點的主要問題以及經濟結構需要加快轉型升級的嚴峻挑戰,這就必須將尋找有力突破點的重心集中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來讓資源配置效率提速,從而使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去開展。對于金融業核心的銀行業來說,必須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要求,和“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重點任務的目標,力求全面提升銀行供給體系的質量與效率。

一、我國商業銀行在供給側改革風險防范中肩負的責任與作用

眾所周知,充分發揮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及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在對于供給側改革中信貸風險的防控是極為重要的。接下來將從這幾個角度來分析在防范供給側改革風險中商業銀行所肩負的責任與其所起到的作用。

(一)堅持以市場為中心的主導地位

在目前我國社會經濟形勢下,刺激經濟發展和增加消費需求的作用已無法單純的通過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來達到,在各行各業的發展過程中產能過剩的問題慢慢浮出水面。因此,商業銀行必須從供給方面尋求突破,這是其達到新發展以及開創新輝煌的必經之路。需求側是以往經濟改革中的重點關照對象,但目前正在實施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能照顧到需求端,同時也能更好的解決供給端所出現的問題,又實現了對企業供大于求的有效監督和約束的目的。缺乏需求側并不是當前的主要問題,而是供給側和需求側尚未達到平衡狀態。

(二)大力支持和發展實體經濟

近年來,隨著勞動力、資本、原材料等生產要素價格上漲,以及資源成本和環境成本上升,實體經濟面臨巨大的下行壓力,內外部市場競爭加劇,導致經營模式已經改變,并收緊了銀行信貸政策。企業的利潤率縮水,并且由于管理不善,一些企業甚至瀕臨破產。商業銀行正逐漸回歸到為實體經濟服務,其戰略意義不言而喻。

(三)對銀行可能出現的系統性風險要防患于未然

在不斷加大的經濟下行壓力的背景條件下,不容樂觀的狀況在不良貸款中逐漸顯現出來,尤其是在地方債務機構和商業銀行及發行債券進行融資的中小企業中,對于系統性風險的監管與防控是支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順利進行的根基。各地政府債務危機與各種違規融資方式是系統性金融風險的主要類別。因此,商業銀行調整配置信貸期限結構顯得尤為重要。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建立起一套全方位的監管制度是解決好其他問題的關鍵,要規范相關的融資方式并做好相應職員的工作安排,同時在對金融風險進行嚴厲管控時要根據實際的發展狀況來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且對于不同的金融風險要采用適當且適用的預警與防控機制,對于金融違法案件的解決必須給予科學合理的方法,從而使得系統性金融風險能夠有效且及時地遭到避免。

二、在供給側改革的背景下商業銀行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

(一)商業銀行金融產品體系與結構性缺陷

當前,我國商業銀行金融產品的重點主要是債務金融產品,其結構相對簡單,在收益率等方面與傳統的存貸款業務類似。從貸款到中介業務,再到存款產品這三方面的逐步整體創新,對提高資產類別和中間業務產品的重視程度具有深遠的影響,并且對于提高商業銀行資產的穩定性和增加商業銀行的收入具有重要意義。盡管我國在商業銀行產品創新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總體來說起點低和起步晚。導致我國商業銀行創新產品水平較低,以債務產品為重點的商業模式將不可避免。給商業銀行的均衡發展帶來了一系列問題。

(二)商業銀行缺乏成熟的風控機制

高科技企業和銀行業務的風險控制機制和發展機制在較短的時間內很難整合在一起。因為這類高科技企業技術含量高,所以高風險和高回報并存。但是商業銀行是低收益、低風險的機構,會根據融資人的信用增強渠道和資產規模,要求他們改善財務報表并具有防御風險的能力。目前,銀行尚未廣泛使用期權貸款模型,這主要是因為我國的風險管理模型不適用且缺乏豐富的實踐經驗,銀行投資子公司的風險計量和資本撥備政策尚不明確,風險補償機制有待完善。

(三)收益與風險容忍度的沖突

傳統商業銀行的經營模式是規避風險,追求微利,注重資本保護和風險承受能力,在面對高風險,高收益的中小型科技創新型企業時,商業銀行往往會處于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并且要追隨風險投資機構的腳步,商業銀行想要在貸款聯動的審查機制與最終決策方面是比較難做到的,因此最佳的投資機會往往就錯過了,這對商業銀行的投資和貸款聯動業務產生了負面影響。

三、關于在支持供給側改革下商業銀行應對信貸風險的對策剖析

始終把客戶放在首要位置,切實維護客戶的利益在任何行業的發展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商業銀行應對信貸風險是也不例外。除此之外,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等高科技手段,商業銀行在應對信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也能夠更快的去解決,從而有效降低不必要的風險。

(一)從客戶內部及時發現客戶的有效需求

盡管供給側是當前改革的重中之重,但也不能完全松懈對于需求側的管理與調控。特別是在當前這個信息化的時代,客戶對銀行的需求也隨著時代的進步與發展而循序漸進的變化著。要想建立新的供應關系就只有打造具有高度適應性與創新性的服務。作為一家想要與時俱進的商業銀行,產業發展的新趨勢是必須牢牢把握住的,并在銀行服務模式的這個方面加快轉型升級并努力為客戶打造個性化服務,使其能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滿足各個社會階層銀行客戶的不同需求。

(二)互聯網金融資源進行大力整合,開拓金融行業新局面的發展

在互聯網、大數據以及云計算等高新技術與金融創新迅速融合的背景下,互聯網金融在高速發展的同時傳統金融行業發展的思路從根本上被改變了,新的發展動力被注入到小微企業中。總的來說,雖然傳統金融行業的發展受到了互聯網金融這個新興事物的巨大沖擊和影響。但是,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并沒有受到商業銀行的抵制和反對,反而采取有效措施促進與互聯網金融的融合,因為他們積極順應了時代潮流。首先,商業銀行應以大數據思維為基礎,轉變傳統發展模式,漸漸向以數據為驅動的方向轉變,有效發揮規模化效應的價值;其次,精準營銷要通過借助大數據等高科技技術及數字化技術來實現。從而全面運用大數據技術,分析市場預測,以實事求是的服務態度向客戶提供適當的信貸產品,并對每位客戶進行全方位以及多視角的分析和總結,對信貸資金的申請過程進行全程追蹤與管控來降低成為不良貸款的風險。

(三)做好風險的防范與控制,提升風險應對與解決的能力

供給側改革結構性不可否認是當今中國的時代潮流,為此不斷提升自身的經營管理,產品創新和業務拓展能力,以及增強銀行職工業務水平與創收能力,對于商業銀行謀求未來長足的發展來說是很有必要的。除此之外,對信貸風險還可以借助大數據技術來進行全方位的分析,并依據具體的分析結果采取相關措施,對風險進行全面降低。(四)借鑒國外銀行先進經驗在商業銀行投資和貸款聯動業務領域,美國硅谷的銀行和英國中小企業成長基金模型是兩個相對成熟的模型。我國商業銀行應積極借鑒國外先進經驗,加強自身對小額信貸的風險評估機制。大中型科技創新企業,建立風險防火墻和專業團隊,提高銀行內部人員的業務能力,加強對復合型人才的培訓,以掌握宏觀條件下不同生命周期的中小型科技企業的經營方式不同。

(五)順應供給側改革來盤活信貸存量和優化信貸增量

商業銀行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的重中之重是處理產能過剩的問題,重新分配工業資金,轉而將大量資金投資給新興產業,同時將資源進行再分配并支持國家產業政策。對不良資產進行分類是商業銀行的首要任務,同時轉移正常貸款或特別注意貸款,并將其轉換為股份。根據“五級貸款分類”,貸款分為五類:正常、特殊、次級、可疑、且蒙受損失。根據不同的市場經濟形勢來相應的調整經濟結構是很有必要的,制造業和房地產等傳統行業需要貸款資金的集中投入與支持,使其更加優化發展,并為節能環保型及環境友好型產業提供金融支持。

四、結語

商業銀行在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過程中,首先以往的債務經營目標必須完全放棄。并且要實現消費升級和產業結構調整,在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上商業銀行必須做到充分發揮,與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高科技技術緊密結合,并且大力發展實體經濟。商業銀行的信貸資源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深度融合的過程中,政府必須要發揮其法侓附予的相關職能。

參考文獻:

[1]陳丹.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防控[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8,17(05):213-214.

[2]劉曉勇.銀行監管有效性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3]杜娟.商業銀行投貸聯動業務發展過程中的問題及建議[J].河北金融,2017(06):49-50+70.

[4]葉震宇.商業銀行資產管理業務運作模式的風險研究[D].濟南:山東財經大學,2015.

[5]林蓓蓓.商業銀行信貸操作風險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學,2015.

[6]曹國華,劉睿凡.供給側改革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的防控[J].財經科學,2016(04):22-30.

[7]于學軍.銀行業發展與監管探索(Ⅱ)———來自一線的報告[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7.

作者:田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