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繡文化保護與傳承分析
時間:2022-03-27 11:08:50
導語:蘇繡文化保護與傳承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現階段,蘇繡文化保護與傳承所面臨的具體問題有以下幾方面。首先是其依存的環境相對處于惡化狀態;其次是傳承過程中,傳承對象逐漸呈現出乏力態勢、相關技術人才呈現出斷層現象;最后是保護過程中所呈現出的“重物態”的錯誤傾向。(一)環境問題。蘇繡文化的發展離不開當下的文化環境。蘇繡文化起源于蘇州,而蘇州自古以來便屬于富庶的經濟地段,環境孕育了文化,并促使文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和進步,進而逐漸形成了廣為流傳的蘇繡文化。然而,隨著歷史的發展,新時代的到來,社會文明極大進步的同時,對蘇繡文化則形成了巨大的沖擊。互聯網時代加速了社會的發展步伐,原有慢節奏的生態生活環境被打破,商業氣息和現代感充斥著整個社會發展環境,導致蘇繡文化的發展環境總體呈現出惡化態勢。尤其是在過分追求物質利益的當下,很多蘇繡工作從事者付出更多的時間和勞動力,卻獲得很少的經濟利益,進而導致原有產業的從事者紛紛離開,傳播途徑日益窄化,形成惡性循環。(二)傳承乏力。傳承乏力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兩方面,首先是傳承人不斷銳減,相關技術人才呈現出斷層現象。雖然2006年蘇繡文化成功申報并正式成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但截止到目前的數據表明,從事刺繡文化的人數并沒有明顯增加,且繡娘的平均年齡正在不斷提升。現如今,投身到刺繡文化中的繡娘年齡普遍在40歲以上,這說明繡娘結構首先呈現出大齡的不合理狀態。隨著后續的發展,如果沒有更加年輕的新鮮力量涌入,將會嚴重影響后續蘇繡文化的傳承發展。除繡娘年齡結構不合理,缺乏年輕的力量外,繡工的文化水平、繡工生產者的生產數量及質量問題也較為棘手。目前,繡工從業者的學歷水平都普遍偏低,小學及初高中學歷占據繡工學歷的五成以上[1]。據近期的不完全統計,現階段,大專及以上的繡工學歷在實際繡工群體中僅僅只占不到7%。這是非常嚴重的人才斷層現象,也是當下繡工學歷層次偏低,需要做出調整的一種表現。其次是受眾的問題。蘇繡文化的藝術性是無可爭辯的,但也恰恰由于其藝術特性,導致蘇繡文化在傳承過程中,受眾范圍變得越來越窄。現代人對于藝術、審美都有了新的理解,傳統審美顯然與其審美觀存在沖突,尤其是年輕群體,更加追求時尚感強烈的快餐文化,這就導致作為主流文化的蘇繡文化不被欣賞。蘇繡文化的傳承逐漸呈現出口碑與受眾呈反比的發展趨勢。(三)重視物態。蘇繡需要傳承的并不僅僅是刺繡的精美藝術品,更重要的應是其背后的刺繡文化。然而,在當前的保護與傳承過程中卻逐漸物化了蘇繡文化,呈現出過分重視物態的錯誤傾向。誠然,物態作為蘇繡文化的載體,對于保護和傳承蘇繡文化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蘇繡的根本應是其文化精髓,是其隨著社會發展和時代變遷所呈現出的、動態的發展趨勢。一味重視物態的傳承與發展,成為導致蘇繡文化傳承受眾狹窄、發展艱難的重要原因。
二、蘇繡文化保護與傳承問題的解決對策
針對上述問題不難看出,蘇繡文化的保護與傳承是長期的,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因此,改變當下的發展形勢,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漸進,遵循歷史的發展軌跡,將保護與傳承工作作為一種常態化的發展機制,逐步建立相對應的發展體系,進而實現對蘇繡文化的持續性保護與傳承。(一)構建體系。體系構建可以從兩方面入手。首先是從法律法規的角度入手,構建完善的法律法規保障體系,幫助蘇繡文化保護與傳承走上常規化、法制化道路。我國實際上有且具備比較完善的關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法律,但法律本身并沒有對諸如蘇繡文化等具有特性文化的內容做具體甄別,這就需要地方政府基于已有法律條款,制定符合地方文化發展的保護對策和辦法,為蘇繡文化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和環境[2]。其次是加強對組織機構的保護。蘇繡文化的發展有賴于組織機構的發展,換言之,組織機構實際上就是蘇繡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載體。因此,對于文化的保護要落實到對組織機構的保護上,包括對產權的保護,文化的弘揚和宣傳的工作內容等,即在弘揚和發展蘇繡文化的過程中,積極鼓勵來自于社會的力量,依靠社會組織、團體個人,壯大保護隊伍。同時,以法律促文化發展,為文化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援和后盾。實際上,蘇繡文化本身就起源于民間,社會的力量本應是保護與傳承蘇繡文化的主要力量,借助團體或個人從業人員的號召,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保護蘇繡文化的隊伍中。(二)以人為本。人作為文化傳承和保護的主體,對于文化傳承和保護的影響重大。在保護和傳承蘇繡文化的過程中,要重視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建立以人為本的長效發展機制。首先,加強對傳承群體的保護。對于現如今正在從事或曾經從事過繡工的從業人員給予生活上的幫助,并借助當下的自媒體或新聞媒體平臺,對“繡娘”這一職業進行宣傳,讓更多人理解并接受,欣賞蘇繡文化。其次,提升繡工的準入門檻。雖然現階段繡工人數正在縮減,但考慮到文化的藝術價值和傳承性,并不能因此降低相關人才標準,而要逐步提升繡工的準入門檻,吸引更多高學歷的群體投入這一領域中。如設置各類職業資格考核,對蘇繡文化實行包括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的藝術性考核,從總體上提高蘇繡文化傳承群體的學歷和專業素質。最后,大力培養優質人才。與其他文化不同,蘇繡文化是經過幾千年的沉淀形成的優秀文化。對于文化的繼承,也需要時間和實踐的不斷累積來實現[3]。因此,保護與傳承蘇繡文化需要建立系統的、科學的、全面的人才培養機制,如地方高校可以設置蘇繡學習的專業,培養傳承與保護蘇繡文化的專項人才,同時為蘇繡文化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儲備。(三)生態保護。與園林文化不同,這里所指的生態保護主要是有針對性的人文生態環境,只有創造良好的空間與環境,才能保障文化得到長久的、穩定的發展[4]。以鎮湖為例,鎮湖作為當下蘇繡繡品的高產地,也是蘇繡文化的重點保護區。因而,可以以鎮湖為中心,建立“蘇繡生態保護區”,保護并吸引“蘇繡大師”“蘇繡名人”等,提升蘇繡產業知名度,并形成擴散式的生態環境發展趨勢,逐步向“蘇繡文化區”“蘇繡文化省”發展。
三、結語
蘇繡文化的發展是長期的,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其傳承與保護工作應當是一項多元的、具有現代化發展特色的、緊跟歷史發展與時代進步的工作。本文僅對現階段存在的一些具體問題及相應的解決對策進行了分析,實際上,蘇繡文化的保護與傳承工作開展遠不止如此,望廣大相關工作者繼續深入研究,為弘揚蘇繡文化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陳麗君.鎮湖蘇繡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實證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6.
[2]梁靚.蘇繡的傳承與發展[J].魅力中國,2014(18):110.
[3]鄭潔文,鄭秀,姚聰靈.中國刺繡的傳承與發展:以蘇繡為例[J].明日風尚,2018(1):156-157.
[4]馮雨.蘇繡藝術的審美特征與傳承保護研究[J].藝術評鑒,2016(2):36-37.
作者:李清揚 趙曄 單位:蘇州科技大學
- 上一篇:大學機關廉政文化平臺建設研究
- 下一篇:中職學校德育課程教學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