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再審視分析
時間:2022-05-24 10:56:00
導語: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再審視分析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改革開放40年學校體育課程不斷嬗變,其過程透視著學校體育課程建設的矛盾。為進一步有效的、深入的、可持續性的推進學校體育課程改革,正確處理改革過程中的問題與沖突,正確認識改革的思想和內涵,以文獻資料、文本分析及邏輯分析等方法,對相關政策綱要進行梳理,通過社會學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進行邏輯分析,剖析了掣肘學校體育課程發展的現實問題,針對于這些問題,以實踐觀和方法論提出了對課程改革不同問題的正確認識,破解了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逆境。提出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下學校體育課程的改革應重視部分,統籌全局;強調量變到質變的轉化,保持適度化;有選擇的去蕪存菁,杜絕全盤的肯定與否定;堅持內因為主導,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落實于實踐,忌一紙空文。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哲學;學校體育課程;新時代;課程改革
黨的以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新課改”的理念日益完善,體育教學發生了一些可喜的變化。然而,當我們冷靜再審視這些變化時,新的困境接踵而至,研究學者對學校體育課程改革都各持己見,但很多見解是過于表面文章,學校體育課程改革仍處于不斷完善過程,在實施過程中也困難重重,不管是改革的外部運行環境還是內部的發展機制,學校體育課程面臨著發展的機遇,但也存在著掣肘其發展的“瓶頸”,嚴重抑制了學校體育課程發展的內生力,因而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已勢在必行。
1新時代掣肘學校體育課程發展的主要問題
1.1整體與部分的脫離。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的聯系脫節,各個部分的協調推進機制產生了沖突,怎樣在部分發展的基礎上推進整體的發展,以及怎么在整體發展的下去規劃部分發展,都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學校體育這個部分的發展應該聯系家庭體育和社會體育共同推進體育的發展,但是學校體育與家庭體育和社會體育之間的壁壘仍未被打破,條塊分割的發展模式阻滯了體育功能的合力作用。體育教學主要目標往往被定義為提高身體素質和傳授“三基”(基本技能、技術、知識),于是,技能形成理論、運動負荷理論備受重視,教師在課堂上過分強調運動負荷的控制和技術教學的精雕細刻,體現出了極強的科學性傾向。課程教學中過度關注生物學意義上的體制和技術的傳授,學生淪為掌握“三基”的“工具人”和傳授文化的“載體人”,而忽視了體育教學即時性的發展對人的價值和意義,這是對人性的一種壓抑和摧殘,導致了在教學過程中人文性的缺失。1.2體育課程內容的千篇一律,對改革內容認識的過猶不及。學校體育課程不同學段皆有相匹配的教學大綱和相應的教學內容,但是辦學條件的限制和對于安全角度的考慮以及教材銜接的問題,很多運動項目無法開展或者不敢開展,導致了教學內容低水平重復和“蜻蜓點水”的現象。簡單的重復和淺嘗輒止的教學內容使得學生的健康未得到一個“質”的保證,小學到中學的過度在體育課程發展中未得到一個“度”的提升。因為過度解釋學生為主體的理念,很多學校的體育課程形式成了“放羊式”教育,讓學生肆意的發展,忽視了老師的主導作用和老師的價值,以至于學生的健康得不到科學性和系統性的發展。課程標準貫徹以激發學生的興趣為目標,但很多學校過度解讀這一目標,使學校體育課程內容安排偏移,大部分時間去強調課堂的娛樂性,而弱化技能教學和體能鍛煉,學生的體質健康根本未得到保障。在前幾年“快樂體育”開展的如火如荼,經常可以在優秀的教學案例中發現,整個課堂充滿了歡聲笑語,學生都踴躍的參與到體育課堂當中,但是歡聲笑語之后,學生們的體質根本未得到一個“度”的保證,教師一味地追求課程的趣味性,卻忽視了體育課程的核心價值。過度的在課堂上運用花里胡哨的器材作為輔助,這些輔助的器材雖然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卻沒考慮這些器材能給學生帶來什么樣的實質價值。1.3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盲目的引進與承襲。客觀的講,我國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發展,在縱向上不僅受到本國的傳統和現實條件的制約,在橫向上同時受到同時代先進國家的影響。在學校體育課程設計中盲目的引進外國先進的改革思想,這些思想引入我國,卻呈現處“水土不服”的癥狀,導致學校體育課程的改革也只是一個空殼,實際的作用微乎其微,受本國的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學校體育的改革得不到創新,一味的繼承傳統的課程理念,導致課程體制趕不上時代的變化,體育課的內涵未得到豐富和發展。1.4學校體育課程改革淺嘗輒止,沒有從問題的內因著手。仔細探究改革開放以來體育課程改革嬗變的因由,發現體育課程改革內容的每一次制定或修改,主要是來自于諸如引進國外體育改革的先進理念、學制的改革,以及社會背景的變革等外在誘因,卻沒有從體育學科固有歷史內在訴求出發。誠然,這些外緣性因素必然對體育課程文化產生這樣或者那樣的影響,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體育課程的發展,但是,若果只是遵循這些潛在的、外在的誘因來研究體育課程文件的變革,顯然是不周全的。1.5學校體育課程改革脫離實際在學校體育課程的改革中,改革內容往往是從先進國家和知名專家的思想中提煉而來,制定出了一套理想化的改革模型。但往往人們的意識脫離了存在,沒有從實際的情況出發,導致理想化的改革模型并不能適應中國課程改革的大環境,在實際應用中問題百出。經驗式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屢見不鮮,很多老師通過長期的教學習得了屬于自身的一套教學模式,這些模式雖然在教學過程中看起來有條不紊,但由于自身的故步自封,墨守成規,沒根據學生條件、時代等不同而做出相應的改變,束縛自身的思維方式,蕭規曹隨,限制了自身的創新能力,也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想象力。1.6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在實施中理論超前,行動滯后。談及我國的學校的體育工作,有一句流行的話講起來就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學校體育的課程改革一直“在路上”,也頒布了很多的相關的改革文件和政策,但在真正的實踐過程中大相徑庭,沒有遵循文件和政策中的相關要求,一切都在喊口號,并沒有經世致用之學,只達到了對方針政策的感性認識或者理性的認識,并沒有真正過度到實踐過程中。更加嚴重的情況是很多學校和老師并不知道相關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文件和政策,特別是農村地區和偏遠山區學校,很多當地政府機構也了解這種情況的存在,卻對其置之不理。
2新時代“馬哲觀”語境中對學校體育改革的再審視
2.1重視部分,統籌全局。健康中國的背景下,提倡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在當下學校課程不僅應重視德育、智育和美育,也應該重視體育的發展。學校課程改革應嚴格強調體育課程的重要性,不允許其隨意被其他課程所替代,提高體育課程在整個課程中的地位分量。學校體育課程改革還需要社會與家庭的協同作用,如果只憑借學校單方面的助力作用,體育課程的發展是遠遠不夠的。在學校體育發展比較好的國家,諸如美、英、德等國都是由政府、學校、社會和家庭共同參與管理。必須統籌社會與家庭,家庭如果不重視孩子的體育發展,學生對體育的價值觀也會產生扭曲,只會使孩子被動的接受學校體育課程,對體育持有消極的態度。假如社會能夠重視體育課,視體育課程為重要的課程之一,那么學校體育課必然會發展的越來越好。只有打破了學校體育與家庭體育和社會體育之間的壁壘,體育功能的合力作用才會得到積極的發展。學校體育課程目標應由片面的強調科學性向注重科學性和人文性相結合的方向發展,不僅要全面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和身體素質,還需要提高學生人文方面的素質,在體育課程目標中,科學性和人文性應相輔相成、相映生輝。一個成功的教育改革關鍵在于工作的連續性、條理的清晰性和整合性。2.2強調量變到質變的轉化,保持適度化。學生的身體特性都在發生不斷的變化,各個階段素質的敏感期是截然不同的,各個階段所學習或訓練的內容不僅在量(規模、速度等)上要有所變化,還要有一個質的變化。在教學內容上,不應該是各個階段的簡單重復和“蜻蜓點水”,很多老師出于對學生的安全的考慮,認為該階段不應該有如此大的負荷的困難內容,就脫離課程標準,自作主張按照自己的經驗行事,沒有認識到這個階段學生應該所承擔的負荷,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是根據學生這個階段的實際狀況而有針對性擬寫的,是經過不斷總結經驗和實踐得出來的結論,老師不應該質疑其科學性,應該根據要求充分落實。不能絕對化定義學生和老師在體育教學中的角色,應適度的理解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兩者是相輔相成,老師的啟發是不可或缺的,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是不能落下的。不要刻意去比較兩者孰輕孰重,只有兩者協同推進,學生才會得到合理化的發展。對“快樂體育”的誤解是因為過度追求課程的娛樂性和趣味性所導致,忽視了體育課程的核心價值,學校體育課程的核心價值是將增進學生的健康作為課程的主要任務和目標,追求課程的趣味性是課程的衍生價值。課堂中應該把握好度,趣味性和娛樂性是基于學生的體質得到保證的情況下而衍生的目標。“快樂體育”理念應該推崇參與體育而感到快樂,而不是為了快樂而參與體育。2.3有選擇的去蕪存菁,杜絕全盤的肯定與否定。改革必定會與傳統的習慣發生摩擦,并在一定程度上創造出新的行為習慣,但改革應是在本來的基礎上進行的“揚棄”和創新,而不是純粹地否定和顛覆。自我的肯定和否定都是對的,但是不能完全摒棄或接受傳統和外國先進的理念,必須從實際出發,在與時俱進中加以完善。學校體育課程改革實質是一個“揚棄”的過程,在改革過程中一定要選擇性的肯定與否定,立足于本國特點,辯證看待過去傳統改革思想和外國的先進改革理念,一切從實際出發,不要盲目跟風,有針對性的進行改革。事物的發展都要經歷肯定到否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再到肯定三個階段,形成一個周期,上一個周期和下一個周期是無限交替的,任何事物內部都存在著保持事物的存在的肯定方面和促進事物滅亡的否定方面。人們經常片面看待問題而導致觀點的絕對化,在改革中不斷發現種種問題,便定義這次課程的改革是失敗的,并沒有清楚認識學校體育課程改革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是根據某階段出現的問題和不足加以完善的,所有的教育主動權都會去預估潛在的益處,避免缺點,一直在不斷完善和修改。2.4堅持內因為主導,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在每次學校體育課程改革中,往往會發現改革存在的諸多問題,究其原因就簡單定義為改革文件和內容存在錯誤,以至于每次體育課程改革文件的制定和修改都只在表面進行,沒有去發現真正的內因。體育學科有自己固有的本質屬性和發展史,體育課程改革內容的制定和修改理應當遵循自身的發展規律和學科邏輯,這是體育學科自身獨立品性彰顯的需要,學校體育課程的改革應按照邏輯路線進行本我建構,從體育課程本質屬性出發。2.5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在學校體育改革中,不乏很多先進的改革思想,無論是專家們的思想,還是外國先進思想都數不勝數,面對先進的改革思想,應選擇性的納入,而不是隨風而靡。納入的前提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根據國內的不同地方、不同學校體育課程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納入實施。老師經驗式教學方式也應該得到改正,時間在改變,時代在發展,學生的特點也在改變,教學過程中的方法也在更新,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而進行教學實施。想進一步更好的進行改革,就必須做到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只有落實到每個地方,每個學校,做到有的放矢、對癥下藥,學校體育課程改革才能取得實質性進步。2.6落實于實踐,忌一紙空文。在學校體育課程改革中光喊口號是不行的,多么完美的課程改革方案不去付諸于實踐,那么就只是白紙一張。既然課程改革文件頒布了,就要在課程實施過程中進行貫徹落實,只有進行了實踐,課程改革的效果才能呈現,才能夠知道這次課程改革的可行性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還存在著不足,才能完成實踐到認識,認識到不足的地方進行修正,然后再實踐再認識的不斷完善。
3結語
教育政策和改革在現代社會變革和權力關系的社會調解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實現學校體育課程的有利變革,就必須突破原有的封閉式思維,就必須運用辯證發展的觀點進行變革,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觀有助于課程改革領導者,課程改革方案的修訂者以及教師等在面臨改革中所存在的問題時,不會以管窺天,以蠡測海,能站在不同的角度發現問題、處理問題,用更開闊的視野看待學校體育課程的改革,使學校體育課程的改革更科學化和人性化。該文分析了整個學校體育課程中的典型問題,運用“馬哲觀”剖析了問題以達到批砉導窾。選取具有代表性的、常見的、典型的問題進行分析,雖然在問題的涉及上不能列出全部問題也不可能列出全部問題,但選取的問題都是具有代表性,在分析其它問題時,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觀同樣可以深厲淺揭。希望通過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視域下,學校體育課程改革能夠盈科后進,學生的體質和身心健康能得到實質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春順.新時代傳媒背景下大眾體育生活方式嬗變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8,(5):41-45.
[2]楊樺,任海,等.中國體育發展方式改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345-397.
[3]陸作生,劉昕.學校體育課程改革思考[J].中國體育科技,2002,38(9):59-60.
[4]王春順,婁方平,李國泰.新時代我國體醫融合雙元創新發展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9,(5):6-11.
[5]范葉飛,謝軍.改革開放以來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體育課程文件的歷史嬗變與反思[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40(3):68-71.
[6]Graber,KimC.kgraber.MaximizingLegislativeOpportunitiesforSchoolPhysicalEducationReform[J].TheJournalofPhysicalEdu-cation,Recreation&Dance,2012,83(7):4-5.
[7]董翠香,茹佳,季瀏.體育強國視閾下中國學校體育發展方式探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11):88-92.
[8]DavidKirk.EducationalReform,PhysicalcultureandtheCrisisofLe-gitimationinPhysicalEducation[J].Discourse:studiesintheCulturalPoliticsofEducation,2006,19(1):112.
[9]潘邵偉,于可紅.學校體育學(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1-134.
[10]翁志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學習與輔導(第二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5-29.
作者:楊帥 王春順 單位:重慶大學體育學院
- 上一篇:黨風廉政建設會議講話材料
- 下一篇:談殘疾大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韌性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