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學科為基礎的科技創新論文
時間:2022-01-29 11:25:26
導語:以學科為基礎的科技創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1目前高等院??萍紕撔聢F隊存在的基本模式
1.1師生關系型科技創新團隊。這種模式的團隊在高等院校內部普遍存在,且絕大多數屬單一學科型的團隊,在這種模式團隊內,絕大部分教師都是固定的在編人員,有些人員自參加工作后就固定在一個單位,或者是畢業后就直接留在導師所在的單位,師生關系使之容易成為團隊最忠誠的合作伙伴,其優勢在于團隊成員相對穩定,適合長期項目的研究與開發工作。除科研工作外,同時也承擔教學工作;但由于學科內不斷地“近親繁殖”,往往容易形成固定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再加上部門之間的封閉和長期缺少對外交流,科研人員的競爭意識和危機感不強,導致科研思維僵化、學術氛圍沉悶,非常不利于科技創新和學科的進一步發展,很難有原創性的成果出現。
1.2項目合作關系型科技創新團隊。這種模式的團隊在高等院校內也占有一定的數量,科研項目合作是建立這種模式團隊的唯一聯系紐帶,其優勢在于可以組織不同學科、甚至不同機構(包括院校、企事業單位等)、不同地域的人員結成科技創新聯盟,相互借簽或利用在不同學科、不同機構等方面的研究理論、研究方法以及設備資源優勢等,共同執行對某一項目的研究與開發工作。這是一種相對復雜的科學技術組織,帶有較為濃厚的利益色彩,如果處理不當,會產生經濟利益或知識產權等方面的糾紛。這種模式團隊的組織結構沒有保障,絕大多數隨著科研項目結束而宣告團隊解散,缺少保障機制和持續發展的運營模式。目前,高等除上述提及的院校普遍采用的兩種基本創新團隊模式外,還有各種以“科研平臺為基礎的科技創新團隊”、各類“產學研”聯盟、各類技術聯盟、各類專業技術協會、學會等一些正式和非正式的技術或學術組織夾雜在其中,雖然這些學術組織在一定的歷史時期能夠促進相關技術領域科學技術發展,但無法滿足日益加快的科技創新進程要求。因此,必須尋找一種普遍、適用的科技創新團隊模式來替代或補充當前高等院校中的兩種基本模式。
2以學科為基礎的創新團隊構成模式
2.1推廣建立以重點學科、特色學科為基礎的技術創新團隊建設。這類以單一學科為主體的團隊還大都保留了院、系和教研室三級管理體系,有很好的管理運行基礎,通過適當的改革調整,作為以學科為基礎的創新團隊建設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按學科門類組建基礎型學科創新團隊。這種模式在高等院校內很容易推廣起來。
2.2鼓勵建立以綜合學科為基礎的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設立綜合學科團隊是科技創新發展趨勢的一個重要保證,必須打破學科壁壘,打破個人對單一學科忠誠的思想禁錮,打破傳統的行政管理體制,由組織上聯合轉向學術上聯合,推動不同學科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促進科研的深入發展,發揮創新作用,開發新的研究領域和社會服務項目以及培育有創新思維的人才。
2.3加強以科研平臺為基礎的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學科匯聚是科研平臺的一項基本特征,其本身的團隊大都是經過優化整合的綜合學科團隊。同時,科研平臺也是大學教育過程中創新人才培養和聚集的主要陣地。截止2012年12月底,全國各類高等院校內中有上級部門批準的研究與發展機構達5564個,除上級部門批準之外,各高等院校還有一大批校、院級別的研究機構沒有統計在列。加強這些科研平臺創新團隊建設,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利用現代網絡信息技術加強學科創新團隊建設?,F代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不但縮小了時間和空間上的距離,也使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團隊間的學習、交流變得更加便捷,同時也成為營造團隊的科研氛圍、溝通信息,增進團隊文化、增強團隊凝聚力的有力武器。
2.5建立以人為本的團隊管理和經營機制。管理講效率,經營講效益;二者是不同的運行質態,管理關注上級評價,對上級負責,經營關注質量和市場,是創新和發展;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就是變管理為經營,經營在先,管理在后,管理為經營服務,對經營負責。首先,要建立靈活的學術活動制度,如按學科或科研方向組織定期或不定期的學術沙龍,逐步形成良好的學術氛圍,進一步凝練研究方向;其次,要厘清團隊負責人與各級P(IPrincipleInvestigator)的關系,團隊負責人可以是一位積極性高、認真負責的人,而不一定是學術水平最高的PI,可按需求設定團隊負責人職數;再次,確保每一名團隊成員有平等的話語權,能夠發表學術意見或提出建議。總之,團隊內部盡最大可能實現扁平化管理,充分發揮和調動每一位成員的積極性的創造性。
3以學科為基礎的科技創新團隊特征
3.1交流與合作是學科型創新團隊的基本特征。學科團隊能夠使不同專業、不同素質和專長的人員相互合作,誘發創造力,形成智力疊加和重組,形成人才群落;同時,通過團隊間的相互交流與幫助,在科學理論、實驗技能、實驗方法等多方面實現共享和優勢互補,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最具有持久、動態、開放性質的組織。一般情況下,學科建設是一個歷久彌新的過程,不會因為人員的變遷而發生太大變化,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持久性;學科建設是一個不斷補充新生力量的過程,青年教師、博碩士研究生是新生力量的主體,這一性質決定其是動態的組織;有些科研項目研發需要吸納不同學科的人員加入,要打破學科界限進行合作研究,這一性質又決定其必須是一個開放性的組織。
3.3專業素質不斷加強,研究方向相對穩定。學科建設是一個學術成果累積、沉淀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其團隊成員的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得到不斷提升,其研究領域不斷深入,其研究方向也得以凝練、確立并持續發展。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以學科為基礎的科技創新團隊能夠很好地解決高等院校內部創新人才資源的整合問題,并能使這種模式在絕大多數高等院校中推廣應用,用以解決科研領域中存在的條塊分割、資源分散、分工不明、協作不力等問題,增強高等院??萍紕撔履芰ㄔO。
作者:尹海燕金立波單位:長春工程學院機電學院吉林農業大學生物反應器與藥物開發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上一篇:商務局黨代會工作方案
- 下一篇:權力運行監控機制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