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作風建設思想的話語轉換機制研究

時間:2022-04-19 04:33:18

導語:黨的作風建設思想的話語轉換機制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作風建設思想的話語轉換機制研究

摘要:話語轉換是時代變化的要求,也是對社會需要的回應。黨的作風建設思想話語轉換是基于黨自身所處的內外部因素而做出的積極性調適,這是體現和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客觀需要和必然要求。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中作風建設的話語轉換路徑為新時期作風建設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資源和話語轉換可資借鑒的經驗,深入把握作風建設話語轉換的動力因素和現實價值對于全面從嚴治黨和推動治理現代化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作風建設;話語轉換

黨的作風建設思想有著深刻的思想理論淵源和傳統文化淵源,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和發展的漫長歷程中,作風建設思想的繼承與發展以話語轉化為顯著標志,作風建設的話語轉換深刻反映著思想的承襲與創新。話語轉化與思想演變是亦步亦趨的,維特根斯坦認為:“我的語言的界限意味著我的世界的界限。我們不能思我們不能思的東西;因此也不能說我們不能思的東西?!薄?〕話語究其本質是語言和思想的結合體,話語不僅是思想的表達介質,同樣也是思想本身,體現著形式與內容的統一。話語的轉換與思想的發展具有統一性,話語轉換機制研究與思想的與時俱進具有密切關系。積極探究黨的作風建設話語轉換的機制,對于當前構建群眾路線教育長效機制和落實“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一、黨的作風建設思想的話語轉換

黨的作風建設思想經歷了一個馬克思主義黨的作風建設理論中國化的過程,是與中國傳統文化互相融合,話語不斷本土化的過程。

(一)黨的作風建設話語轉換

黨的作風建設是黨建的重要內容,時代的變遷推動著作風建設思想話語的變遷與轉換。

1.黨的作風建設

黨的作風是黨員和黨的形象展現與觀念的傳遞,是黨的成員、組織和干部思維方式與行為方式的表達形式,從結構上講,包括思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作風。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的九十多年歷程中,作風建設理論在繼承的前提下與時俱進,話語轉換體現了時代的變遷和理論的演進。作風建設的關鍵是思想作風的建設,思想作風的價值呈現表現在理論的實現,理論建構作為一種應然應當對作風建設的現狀和規律傾注更多的關照,應然與實然之間的差距是規律發揮作用的場所,話語轉換的視角為作風建設的良序推進提供了實然基礎上合規律性的切入點。

2.作風建設的話語轉換

當前對話語一詞的概念界定,目前學界并無定論,在此不對話語的多學科界定進行贅述。簡言之,話語作為語言的實踐形式,在特定語境中基于一定語言規則和規制條件表達出來的符號系統,其使人處于主體地位來描述、溝通和建構社會實體和社會關系〔2〕。話語理論將人置于主體位置,這對于從作風建設主體角度探究理論建構和價值認同具有重要的啟示,便于將作風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目的和歸宿真正統一起來。話語一方面受到社會結構的限制和影響,另一方面話語具有建構性,可以對社會結構施加影響和發揮作用。同時話語是解釋性和實踐性的統一,是語言和思想的結合體。正是話語所具有的建構性和能動性決定了話語在理論實現中的價值。西方社會科學領域自??乱越?,話語作為一種分析理論和分析方法得到廣泛應用,隨著話語理論在中國的漸次接受,這一重要分析思想為我們分析現實形勢與黨的作風建設之間的關系,以及透過話語轉換的視角深入探討和創新作風建設的新機制具有獨特的作用。

(二)黨的作風建設思想的話語轉換歷程

從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整個歷史進程中作風建設思想與實踐的演進來看,作風建設的話語在沿襲的同時賦予其時代特色。作風建設的精神實質在不同歷史時期一脈相承,皆以思想作風建設為首位和關鍵,始終貫以先進性建設并以思想政治教育對黨風的塑造來促進社會風氣良性發展。與此同時,不同歷史時期黨的作風建設在內容和形式上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推進態勢和建設格局也是各有側重,話語轉換的脈絡客觀深刻地展現了作風建設的時代特點。

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黨的作風建設思想的話語轉換在革命戰爭時期,黨的作風建設突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使命。黨的作風建設首先與軍事斗爭存在緊密的關系,井岡山斗爭時期處于初步探索和感性認識階段,在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的引導下,1929年《古田會議決議》正式提出了從思想上作風上建黨,將紅軍與黨內存在的教育問題提升到戰略地位,以無產階級思想克服或戰勝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和不良作風,從而建立起一支真正的人民軍隊和無產階級政黨,“三大紀律,八項注意”是革命時期的鮮明體現。在思想作風方面,在《反對本本主義》中旗幟鮮明地反對教條主義,認為“一定要糾正脫離實際情況的本本主義”〔3〕,以及對主觀主義的整肅,為獨立解決中國革命問題奠定了思想基礎,對實事求是在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下的重新闡釋也體現了作風建設的中國風格、中國特色;在學習作風方面,強調“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4〕,并進一步指出“中國革命斗爭的勝利要靠中國同志了解中國情況”〔5〕;在領導作風方面,基于革命戰爭的需要,通過“千百萬真心實意擁護革命的群眾”來最大限度地宣傳、發動和組織群眾;在生活作風方面,強調“使文化教育為革命戰爭和階級斗爭服務”,從思想教育方面打造革命的黨、革命的隊伍。這些方面全方位反映了革命時期作風建設的“革命性”,這是革命實踐的需要也是黨的歷史自覺性的表現。到時期的系統性建設和中共七大“三大優良作風”的高度概括標志著作風建設理論的成熟,深刻體現著作風建設話語的“革命性”。

2.新中國建立前后黨的作風建設思想的話語轉換

在革命即將勝利,面臨建立新政權之際,審時度勢提出“兩個務必”,要在進京趕考時考個好成績。這是作風建設思維方式的轉變,是為執政能力建設做思想準備。“趕考論”以及在建國初期提出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實現第二次結合”,體現著自信和憂患意識并存。這一時期作風建設的話語向執政能力方面轉換,這是一種前瞻性的觀念培養,也是預見性的作風建設的過渡。

3.改革開放以來黨的作風建設思想的話語轉換

改革開放之初,面對長期以來“左”傾錯誤對作風建設的嚴重摧殘,鄧小平在高度強調解放思想的極端重要性的同時認為黨的作風建設關系黨和國家前途和命運,關系黨的生死存亡,他指出:“同志倡導的作風,群眾路線和實事求是這兩條是最根本的東西?!薄?〕并進一步強調:“執政黨的黨風問題是有關黨的生死存亡的問題?!薄?〕“存亡論”的話語轉換深刻體現著作風建設廢弛所帶來的深刻危機。黨的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提出按照“三個代表”要求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同志認為,“黨的作風問題,也是黨的形象問題,作風不正,形象好不了,必然脫離群眾、脫離實際”〔8〕。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明確提出“八個堅持、八個反對”,并開展“三講”運動。“形象論”的話語呈現,表明改革開放尤其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取得顯著成果的前提下,如何對黨自身進行調試以適應經濟體制轉型對政治體制改革的訴求,成為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黨的十六大以來,新形勢下同志針對黨執政作風的隱患提出高度警惕“四個危險”,即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這四種危險或多或少與作風建設存在一定的關系,精神懈怠關乎理想信念思想建設,能力不足關乎領導作風,脫離群眾關乎工作作風,消極腐敗關乎生活作風和廉政建設。站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新高度,提出要大力弘揚為民、務實、清廉的新作風。以史為鑒,防患于未然,“危險論”話語轉換體現了基于國情對蘇東劇變歷史教訓的深刻反思和自省。在新的歷史時期,面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任務,面臨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宏偉目標,同樣面臨著對“中國道路”的挑戰和檢驗。習指出“大量事實證明,一個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風,敗也在干部作風;一個地方的事業,興在干部作風,衰也在干部作風”〔9〕。當前黨所領導的事業不僅有“危險論”的存在,更有“成敗論”的考驗。甚至進一步指出“如果我們脫離群眾、失去人民擁護和支持,最終也會走向失敗”〔10〕,進而開展了廣泛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集中解決“四風”問題提出“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1〕新時期作風建設話語的轉換深刻反映了形勢倒逼的緊迫性和黨自身自我凈化、完善、革新和提高的自覺性,同時話語的大眾化、生活化也促進了作風建設的積極調適。作風建設的永恒性體現在先進性建設的接續性上,而作風建設的時代性則體現在現實任務的階段性上,理論創新和實踐發展也推動著作風建設的話語轉換,“黨的建設必須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結合時代條件發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12〕。作風建設話語轉換是對社會需求和現實任務的回應,是中心任務引導下的階段體現和作風建設內涵的豐富。

二、黨的作風建設思想話語轉換的動力因素和現實意義

黨的作風建設思想的話語轉換存在多維動力因素,這是時展對黨提出的客觀要求,也是黨積極調適和主動轉型的內在本質,在多維因素推動下的作風建設話語轉換,是時代變遷的體現和理論發展的標志,同時具有深刻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

(一)黨的作風建設思想的話語轉換的動力因素

黨的作風建設作為一種以黨為教育主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必然要借助于語言來實現。語言不僅是人的存在方式,同時是教育的存在方式,毫無疑義是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表現形式,是作風建設科學建構的必要條件。

1.實踐發展的需要

黨的作風建設不僅是培育黨員干部優良作風思想觀念的過程,還是一種作風建設主體認同、接受和內化的過程,必然要以話語作為媒介,實踐發展基礎上的作風建設思想的創新勢必推動作風建設話語體系的演進。黨的作風建設需要黨員干部由潛移默化的不自覺地接受特定作風觀念的影響轉變到主動通過學習獲得這種優良作風,這需要借助話語的與時俱進。尤其是隨著實踐發展的變化,黨所處的環境日益復雜,時代和人民更加需要一個在作風建設上繼往開來的黨。中國共產黨所處的環境的變化是黨的作風建設話語轉換的外部因素,而黨自身先進性的要求是黨的作風建設話語轉換的內在動因。

2.黨的先進性要求

歷史使命的肩負和歷史責任的擔當意味著黨必須保持和發揚先進性,而黨的先進性是黨的作風建設思想話語轉換的內在動力因素,也是話語轉換的根本原因,實踐發展的需要作為外在條件,其動力機制也是通過這種內因發揮作用。黨的先進性是具體的歷史的,不是一勞永逸的,“過去先進不等于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于永遠先進;過去擁有不等于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于永遠擁有”〔13〕。加強作風建設是保持和發揚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同時保持和發揚黨的先進性有利于促進領導干部作風建設,二者相輔相成的關系表明,保持黨的與時俱進的品質需要黨的作風建設的不斷推進,黨的作風建設思想話語轉換在作風建設中的突出作用決定了它成為這一推進歷程中不可或缺的環節。

3.理論實現的需要

黨的作風建設的理論實現是以話語作為教育載體的,馬克思曾說過:“理論在一個國家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薄?4〕無論中國共產黨作為革命黨還是執政黨,作風建設根本目的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一根本目的的完成進度就是作風建設理論實現的程度,體現著黨的歷史責任的擔當和對民意訴求的回應?!芭械奈淦鳟斎徊荒艽嫖淦鞯呐?,物質力量只能用物質力量來摧毀;但是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理論只要說服人,就能掌握群眾;而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薄?5〕把握作風建設的根本就是從黨自身出發,將黨的集體智慧的結晶和主要領導人關于作風建設的思想滲透到全體黨員之中。理論掌握群眾需要話語作為中介,作風建設的理論掌握廣大共產黨員更需要科學系統理論化的話語。

(二)黨的作風建設思想的話語轉換的現實意義

黨的作風建設思想話語轉換有其必然性也蘊含著深刻的現實意義。我們不僅要研究中國共產黨作為革命黨和執政黨所處環境提出的作風建設的要求及其做出的反映,同時也要研究黨的作風建設思想與話語表達之間的關系,這是話語轉化規律的必然要求,也是黨的作風建設思想有效內化并合理外化的客觀需要。

1.理論價值

作風建設思想話語轉換有利于完善作風建設理論體系。作風建設思想的話語轉換是作風建設理論與時俱進最為顯著的表現。長期以來,在黨的作風建設方面,我們高度重視作風建設理論和教育形式的構建與完善,而對于作為作風建設主體的廣大黨員干部如何從個體角度認知作風問題缺乏關注。在教育活動中,單向性話語的實踐很難收到切實的成效,黨的作風建設應該是從兩個維度著手,一個是理論建構維度,另一個是價值認知維度。作風建設的價值觀念真正為認知主體所認同,作風建設理論才能真正體現出現實力量。因此話語轉換不僅是實踐發展的需要和黨的先進性的要求,還是理論實現的需要。作風建設不僅有理論的構建,更為重要的是先進性理念和優良傳統的內化,話語轉換的真正價值就在于在作風建設理論建構主體和認知主體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也就是共同的話語場域。這對于完善作風建設理論具有重要意義。

2.實踐意義

作風建設話語轉換的實踐意義體現在作風建設實效性的提高。語言作為一種符號,是思想傳遞和價值表達的工具,話語作為語言和思想的結合體在理論的接續發展中成為一種界標式的思想標識,一方面延伸了語言的內涵,另一方面普及了思想的價值。話語轉換的客觀規律和歷史經驗告訴我們,話語轉換是黨的作風建設發展調適的結果,關鍵是促進全體黨員對黨的作風建設思想的認同和內化。語言作為人生存和發展的表現方式,通過溝通、交流、表達等形式關聯人的情感、思想、觀念,話語聯結起來形成精神世界,作風建設對黨風的塑造和對民風的引導都要借助這一表達工具。實踐的發展推動著話語的轉換,作風建設的切實推進其根本是共同話語體系下的共識建構和價值認同。

3.思維轉變

由只重視理論建構向價值認知和理論建構同樣重視轉變,由只重視單向性作風建設的教育實踐活動向教育實踐和話語轉換同樣重視轉變,不僅是對作風建設思想發展的反思,同時也是作風建設思維方式的轉變。作風建設不是形式導向,而是目標導向和過程導向的結合,優良作風的真正樹立和作風建設機制的有效運行才是新時期黨的作風建設的重點。話語轉換也推動著作風建設由重視工具理性向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并重轉變。

三、新時期黨的作風建設思想的話語轉換機制探究

新時期黨的作風建設思想的話語轉換機制的研究實際上就是作風建設話語轉換規律的揭示和運用,深刻把握話語轉換的規律和經驗,立足黨情、國情、世情,秉承作風建設的核心要求和根本目的,積極探討話語轉換基礎上的理論構建和價值認同機制。

(一)堅持黨的作風建設話語的人民性

堅持黨的作風建設話語的人民性,就是要真正把握作風建設的根本宗旨和核心要求,切實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根本宗旨,并落實“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的核心要求,這也是“不斷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使黨始終得到人民群眾支持和擁護”〔16〕的必然要求。作風建設的價值追求決定了作風建設話語要堅持大眾化的路徑,話語的轉換和表達應更加注重人文關懷,增進價值認同,同時健全群眾利益訴求回應機制。一方面話語轉換體現對最廣大人民切身利益的關照和回應,彰顯作風建設的價值歸宿;另一方面要堅持時代要求和民意訴求導向,根據時代環境的變化和人民在新時期的需求層次構建作風建設話語體系,進一步增強作風建設思想和話語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二)堅持黨的作風建設話語的實踐性

堅持黨的作風建設話語的實踐性和充分體現時代性是密切相關的,理論實現以實踐為橋梁,作風建設的教育實踐活動以時代背景為依據,實踐性的教育活動本身體現著時代性,二者不可分割。話語轉換不僅是理論實現的動力因素,同時也是實現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必經環節。堅持黨的作風建設話語的實踐性就應當深入研究作風建設價值觀念在黨員群體中的認同機制,一方面要有精煉的作風建設語言,以便于主體接受和內化,避免話語的空洞化、復雜化以及囿于學術范圍;另一方面從認同主體的思想層次和心理狀態出發,用貼近生活的語言進行價值性宣傳和表達,實現認同主體由被動接受到主動實踐的轉變,最終達到思想和心理上的認同,實現價值內化和思想外化的統一。

(三)堅持黨的作風建設話語與時俱進

在全球化、信息化、網絡化時代背景下,黨的作風建設面臨新挑戰和新機遇,這就要求黨的作風建設話語要與時俱進,一方面要創新話語方式,“要真正解決問題,就要有拋開面子、揭短亮丑的勇氣,有動真碰硬、敢于交鋒的精神,有深挖根源、觸動靈魂的態度”〔17〕。作風建設話語要貼近時代和生活,改變宣傳文風,精煉教育內容,力戒官話套話和空洞無物的宣傳話語,同時保障群眾知情權,堅持作風建設透明化,民主生活會是一種鮮明的實踐方式;另一方面要創新話語載體,應當準確把握時代潮流,善于運用現代科技和傳媒手段,提高黨的作風建設話語的吸引力和參與力。

作者:楊彬彬 杜保友 單位:中共北京市委黨校

參考文獻:

〔1〕〔英〕維特根斯坦.邏輯哲學論〔M〕.賀紹甲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85.

〔2〕洪波.思想政治教育話語范式轉換研究〔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35.

〔3〕〔4〕〔5〕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2,109,115.

〔6〕〔7〕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5,358.

〔8〕十五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1408.

〔9〕.在廣東考察工作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2-12-12.

〔10〕.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2-11-19.

〔11〕〔17〕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375,377.

〔12〕.在陜西調研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5-02-17.

〔13〕.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九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1-07-01.

〔14〕〔1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16〕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