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的相關理論思考4篇

時間:2022-06-18 02:59:38

導語:黨的群眾路線的相關理論思考4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黨的群眾路線的相關理論思考4篇

第一篇

一、黨的群眾路線的哲學理論基礎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黨最根本的哲學理論基礎,因此群眾路線的哲學基礎也必然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原理。馬克思主義哲學強調實踐的唯物主義,而實踐的主體的廣大的人民群眾,以馬克思主義作為理論指導的黨在其工作路線中就必然要堅持群眾路線,因此馬克思主義哲學本體論的前提就蘊含了群眾路線的基本訴求。馬克思、列寧以及等導師都強調了人民群眾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都是人民群眾所決定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實踐范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重要基礎,同時人民群眾又是這個實踐過程中的活動主題,因此實踐唯物主義決定了黨工作中的基本路線必然是群眾路線。黨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繼承與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理論,形成了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人民群眾同是解放活動的主體與客體,在戰爭時期、和平建設時期都是如此。在目前形勢下,社會主義各項事業建設的主體是廣大的人民群眾,收益的也是人民群眾,因此在目前社會各項事業的管理過程中,各項事業建設的過程中都要能夠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并融入新時代的特征,使得黨的群眾路線能夠在社會主義建設各項事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民主政治與群眾路線關系辨析

民主政治是社會主義政治發展的本質要求。民主制度建設在新時期某種程度上的表現就是群眾路線。群眾路線也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可以實現的方式。經過長期的歷史實踐,黨的群眾路線在實現民主政治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步,在實踐以及理論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進步。在社會主義歷史發展階段,實現民主,實踐黨的群眾路線顯得尤為重要。民主集中制是社會主義國家進行各項事業的民主的基本形式,強調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了基本特征。群眾路線是民主集中制的實現前提,也是民主政治工作的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黨是實踐過程中進一步發展了民主集中制的思想,保證了黨在各項事業中的領導地位,保障了黨的工作獲得了廣泛的群眾基礎。黨的群眾路線以及民主政治都為無產階級政黨和社會主義國家政權提供了合法性的基礎。因此在國家建設與管理過程中藥能夠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堅持發展黨的群眾路線,是的一切權利都為人民服務,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民主政治以及群眾路線對于有效防范官僚主義的機制具有重要的作用。群眾路線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制度安排以及可靠的保障。在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過程中需要進行不斷的探索與完善。

三、群眾路線與民本思想關系

在中國傳統思想中民本思想一直都占有突出的地位。中國古代的若干先賢提出了諸如儒家民本思想之第一義是以人民為政治之主體;第二義為天之立君既然為民,則君之居位,必須得到人民的同意,君與民之間存有雙邊的契約關系等理論觀點。這樣的觀點具有一定的歷史進步性,但是缺乏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以及群眾路線的基本特征。傳統思想中的民本思想主要體現的實現邦國的治理,而不是服務廣大的人民群眾,因此其核心價值觀念只是實現統治的手段而非為廣大人民謀取福利的目的,并不具備社會主義特征以及時代意義。因此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黨的群眾路線是在新的歷史發展時期,系統總結了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以及中國古代民本思想加以辯證揚棄的綜合產物。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要求我們能夠用發展辯證的眼光進行總結,在繼承的基礎上進行有益的嘗試,因此總體而言,雖然與群眾路線具有本質的不同,民本思想對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以及群眾路線具有一定的借鑒,也是其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

四、群眾路線與民粹主義關系

民粹主義(Populism)是指一種在政治上刻意迎和普通民眾的理念,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社會思潮,其基的本特征包括:極端強調平民群眾的價值和理想,把“全體人民”當作所有行為的唯一合法性源泉,要求全體普通群眾直接參與政治過程,主張依靠平民大眾對社會進行激進改革,非常強調對大眾情緒和意愿的絕對順從。民粹主義起源于俄國,把平民化和大眾化作為所有政治運動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終來源;依靠平民大眾對社會進行激進改革,并把普通群眾當做政治改革的唯一決定性力量;對平民大眾從整體上實施有效民粹主義的控制和操縱眾所周知。中國革命以及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得出,對于人們群眾的尊重以及依靠是實現社會主義各項事業勝利進行的基礎以及重要保證。因此在實踐中黨一直堅持并發展了群眾路線,但是同時要清晰地分辨,群眾路線與民粹主義之間具有本質的區別。首先群眾路線是唯物史觀的集中體現,強調在進行實際問題分析與解決的時候需要應用歷史的態度進行認知,同時在歷史進步與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往往都需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民粹主義則不能夠具備歷史發展的特征;其次群眾的觀念也非完全正確,群眾中的各個階級對于社會發展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的態度會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黨的正確引導。堅持群眾路線是黨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堅持群眾路線與民粹主義中盲目遵從群眾意見具有本質的區別;最后,群眾路線實現民主政治的前提是強調了無產階級的領導地位,無產階級決定了社會發展以及生產力發展的方向,因此民粹主義對于群眾盲目遵從與無產階級領導,保證先進生產力發展的群眾離線也具有本質的不同。

五、結論

群眾路線是社會民主政治在社會主義國家新時展的新的階段,堅持與發展黨的群眾路線對于推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的進步具有重要的意義。長期的歷史實踐得出的經驗就是,群眾路線是黨必須堅持的基本路線,是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對于群眾路線的正確認識就有必要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應用實踐與發展的眼光進行,要能夠對民主、民本以及民粹主義等相關思潮進行批判性繼承,弄清楚與群眾路線的聯系以及本質區別,對于加深群眾路線的認識具有重要的理論以及實踐意義。

作者:徐東工作單位: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公司

第二篇

一、黨的群眾路線的形成過程及其理論創新

馬克思主義第一次科學地解決了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問題,提出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唯物史觀。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們,把歷史唯物主義這一原理和無產階級的革命實踐結合起來,科學地闡明了無產階級政黨同廣大人民群眾的關系,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但是,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那里,并沒有提出群眾路線這個政治概念。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領導中國革命的斗爭中,從中國革命的實際出發,對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人民群眾歷史作用的理論進行了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既堅持了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的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又在實際工作中創造性地提出了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從而形成了黨的群眾路線。黨的群眾路線萌芽于建黨之初,提出于土地革命時期,成熟于抗日戰爭時期。在黨的群眾路線形成的整個過程中,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理論創新精神和實踐智慧,體現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以及人民群眾在黨的一切工作中所發揮的歷史性作用。中國共產黨在建黨之初曾明確提出,黨的任務是為中國廣大人民的利益而奮斗,進行革命活動要聯系群眾,發展群眾,開展群眾運動。1922年黨的二大通過的組織章程決議案就指出:“黨的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群眾里面去。”[1]5651925年10月召開的中共擴大執委會決議案中又強調:“中國革命運動的將來命運,全看中國共產黨會不會組織群眾,引導群眾。”[1]565

從這兩個論斷,我們無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中國共產黨從其建黨之始,就深刻認識到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人民群眾對中國革命的命運所起的決定性作用。同時,這兩個論斷明顯地內涵著黨的一切工作都必須走群眾路線的思想,是黨的群眾路線的理論萌芽。在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人明確提出了群眾路線這個政治概念,但對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尚未作出明確的論述。1928年6月召開的黨的六大制定的十大政綱中指出,黨的中心工作就是“奪取廣大工農兵群眾”。同年11月,李立三同志根據黨的六大精神在同浙江地區負責人談話時提到“在總的爭取群眾路線之下,需要竭最大努力到下層群眾中去”。[1]565這是我們黨的領導人首次以口語方式使用群眾路線這一詞語。1929年9月,由起草、經審定的《中央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信》中三處提到“群眾路線”,即籌款工作要“經過群眾路線”,沒收地主豪紳財產要“經過群眾路線”,紅軍給養及需用品問題也要“漸次做到由群眾路線去找出路”。[1]565這是我們黨在書面文件中首次使用“群眾路線”這一概念。1929年12月,在其起草的古田會議決議中指出:“黨對軍事工作部分要有積極的注意和討論,一切工作在黨的討論和決議之后,再經過群眾路線去執行”。[1]565自此以后,群眾路線這一概念就被我們黨普遍使用開來。隨著中國革命運動的深入和發展,我們黨也愈來愈認識到群眾路線的重要性。在土地革命時期,、、劉少奇、瞿秋白、等黨的領導同志對群眾路線的重要性都有過重要論述。他們一致認為,離開黨的群眾路線,黨的一切工作將得不到執行,“中國革命運動的將來命運”便沒有出路。在這個時期,中國共產黨人對于黨的工作中的一般方法問題有了一個初步的總結,認識到存在兩種相反的基本工作方法,錯誤的是命令主義、官僚主義,正確的是群眾路線。[1]566在抗日戰爭時期,隨著以為代表的正確路線在黨內的勝利,我們黨對建黨以來的歷史經驗從理論上作出了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總結。正是通過這個總結,我們黨關于群眾路線的經驗得到了認真提煉,形成了完備的科學形態和創新的理論內容。作為群眾路線具備成熟理論形態的標志的,是1942年為黨中央所寫的《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一文。在這篇經典文獻中,從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高度對黨的群眾路線作了精辟的論述。

他指出,“在我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的意見)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的意見),又到群眾中去做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在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一次比一次地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2]899同志的這段論述,既對黨的群眾路線作出了經典的表述,也為我們黨貫徹執行群眾路線提供了科學的方法論。關于黨的群眾路線的理論論述,還有兩篇經典文獻。一是1945年4月撰寫的《論聯合政府》,二是1945年5月劉少奇撰寫的《論黨》。在《論聯合政府》一文中指出,“我們共產黨人區別于其他政黨的又一個顯著標志,就是和最廣大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群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個人或小集團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和向黨的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就是我們的出發點。”[2]1094—1095的這段論述,深刻地闡述了我們黨的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的理論本質。劉少奇在《論黨》一文中全面概括并深刻地論述了黨的群眾觀點,他指出:“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這一切,就是我們的群眾觀點,就是人民群眾的先進部隊對人民群眾的觀點。我們同志有了這些觀點,有了堅固的明確的這些群眾觀點,才能有明確的工作中的群眾路線,才能實行正確的領導。”[3]354劉少奇還深刻論述了黨的群眾路線的地位和意義,他指出,“黨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的政治路線,也是我們黨的根本的組織路線。這就是說,我們黨的一切組織與一切工作必須密切地與群眾相結合。”[3]342

在群眾路線這個理論的形成過程中,和劉少奇同志分別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同志的理論貢獻有三點:一是從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高度闡述了群眾路線的辯證過程,即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再從群眾中來,再到群眾中去;如此無限循環;二是對群眾路線作出了經典的表達,這就是“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三是揭示了群眾路線的理論本質。這個本質就是,從人人民群眾的利益出發,使我們黨同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劉少奇同志的理論貢獻有兩點:一是完整地概括了群眾觀點,即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二是深刻揭示了群眾路線的地位和重大意義,指出黨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路線,也是我們黨的根本組織路線。群眾路線理論的形成,是中國共產黨人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的繼承和創新,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智慧和創新精神。其繼承表現為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這一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堅守,發展表現為對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的具體內容的新概括和對群眾觀點實踐路徑的新探索。黨的群眾路線將群眾觀點具體表達為“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相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這是對“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群眾是真正的英雄”這一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的具體表達和新的概括,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則是對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實踐路徑的正確探索。黨的群眾路線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并為踐行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找到了一條正確的根本的實踐路徑。

二、黨的群眾路線的科學內涵及其基本要求

1981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將黨的群眾路線的科學內涵概括為“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根據這一概括,黨的群眾路線的科學內涵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這是講黨的群眾觀點;另一方面是“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這是講黨的群眾觀點的具體化。前一方面體現的是我們黨關于人民群眾問題的世界觀,后一方面體現的是我們黨關于人民群眾問題的方法論,二者有機結合在一起構成了我們黨的群眾路線的整體內容。關于黨的群眾路線的科學內涵,鄧小平同志曾經作過精辟的論述。他論道:“什么是黨的工作中的群眾路線呢?簡單地說來,它包括兩方面的意義:在一方面,它認為人民群眾必須自己解放自己;黨的全部任務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服務;黨對于人民群眾的領導作用,就是正確地給人民群眾指出斗爭的方向,幫助人民群眾自己動手,爭取和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黨必須密切聯系群眾和依靠群眾,而不能脫離群眾,不能站在群眾之上;每一個黨員必須養成為人民服務、向群眾負責、遇事同群眾商量和同群眾共甘共苦的工作作風。在另一方面,它認為黨的領導工作能否保持正確,決定于它能否采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方法”。[4]217“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這是黨的群眾路線的首要內容,它反映了我們黨的群眾觀點,是我們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一切為了群眾”,要求我們黨的一切工作都必須是為了人民群眾,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實現和滿足人民群眾的利益需求;要求我們的黨員、干部必須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同人民群眾同甘共苦,艱苦奮斗,廉潔奉公。“一切依靠群眾”,要求我們黨做一切工作都必須依靠人民群眾,宣傳、組織、發動人民群眾,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工作的自覺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求我們的黨員、干部必須相信人民群眾能夠自己解放自己,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的群眾路線的又一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它是黨的群眾觀點落到實處的實踐路徑,是我們黨的正確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同“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認識過程完全一致的,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領導工作中的創造性運用。“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要求我們的黨員、干部要從人民群眾來,到人民群眾中去;要求我們黨的決策要從人民群眾中來,到人民群眾中去;要求我們黨做一切工作都必須深入人民群眾,向人民群眾做調查工,認真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發揮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黨的群眾路線的科學內涵是一個有機整體。黨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群眾觀點,是黨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基礎和前提;后者是前者展開和保障。堅持黨的群眾路線,首先就是要堅持黨的群眾觀點,否則就是背離黨的工作的出發點,背離黨的根本宗旨,黨的工作就失去了其應有的歸宿。而要真正堅持黨的群眾觀點,就必須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否則黨的群眾觀點就得不到好的落實,乃至落空,而黨的工作就會受挫,甚至一事無成。

三、黨的群眾路線的理論本質及其重大意義

從黨的群眾路線的科學內涵與基本要求中,我們可以清晰地得出,黨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關于人民群眾問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它科學回答了我們黨對人民群眾的觀點和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正是這一科學回答,決定了黨的群眾路線在本質上是無產階級關于人民群眾問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成為了無產階級政黨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一個顯著標志。黨的群眾路線的理論實質在于,我們黨要始終代表人民群眾,義不容辭地和人民群眾在一起,全心全意地為人民群眾謀利益,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黨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能否堅持群眾路線,關系黨的生死存亡。黨的生命問題,本質上是一個政治問題,即能否為民執政、為民造福的問題。曾經指出,“政治問題,從根本上說,就是對人民群眾的態度問題和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6]281“真正掌握和實踐了群眾觀點、群眾路線,也就能真正掌握和實踐歷史唯物主義和黨的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也就從根本上懂得了政治”。[5]194同志這兩段關于政治問題的論述,深刻闡明了政治問題的實質,揭示了黨的群眾路線與政治問題的本質聯系。同志曾經指出,“一個政黨,如果不能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如果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就會失去生命力,更談不上先進性。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無往而不勝的法寶也是我們黨始終保持先進性的法寶。”[6]535

同志的這段論述,更是鮮明地揭示了黨的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黨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能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關系黨的工作的成敗。什么是我們黨的工作?從人民利益出發,制定出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并帶領人民去貫徹實施這些路線方針政策,以實現人民的利益,這就是我們黨的工作。完成黨的工作,就需要一條正確的根本工作路線。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從理論上講包括兩個基本問題:一是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問題;二是黨的領導方法問題。而這兩個基本問題在黨的群眾路線理論中均得到了正確的回答和解決。黨的群眾路線中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的群眾觀點正是我們黨的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黨的群眾路線中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我們黨的正確的領導方法。所以,我們講黨的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同志曾經指出,“群眾觀點是共產黨員革命的出發點與歸宿。”[7]71“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鄧小平同志強調,“黨的領導工作能否保持正確,決定于它能否采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8]217同志曾語重心長地告訴全黨,“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實現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9]572中國共產黨人的領袖們的這些論述,充分揭示了黨的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這一科學論斷。

黨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是我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這是我們黨波瀾壯闊的歷史所給予我們的深刻啟示,是我們黨的革命和建設事業的偉大實踐所證明了的客觀真理。建黨90多年來,我們黨之所以能凝聚起億萬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困難和風險,創造舉世矚目的“中國傳奇”,最根本的就是把群眾路線作為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予以堅持和貫徹。無論是革命年代“喚起工農千百萬”,筑起“真正的銅墻鐵壁”,還是改革時期“尊重人民首創精神”,推動當代中國在改革開放中走過萬水千山,群眾路線始終是我們黨牢牢抓住并充分運用的重要法寶,也是我們黨能夠始終走在時代前列的重要秘訣。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沒有人民的支持,黨將一事無成。中央反復告誡“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最大危險是脫離群眾”,反復強調“必須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就是因為我們黨深深懂得黨的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這一根本道理。

作者:熊禮貴工作單位:攀枝花學院學報編輯部

第三篇

一、劉少奇關于黨的群眾觀點的內容

相信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牢固樹立黨的群眾觀點,就要毫不動搖的相信和依靠群眾。劉少奇指出“人民群眾自己的解放,只有人民群眾自己起來斗爭,自己起來爭取,才能獲得,才能保持與鞏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歷史前進的真正動力。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是知識和力量的源泉。要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就必須善于向人民群眾學習。劉少奇指出:只有“虛心地向人民群眾學習,把群眾的知識和經驗集中起來,化為系統的更高的知識,才能夠具體地去啟發群眾的自覺,指導群眾的行動。如果不向群眾學習,而自作聰明地從腦子中想出一套東西,或生硬地從歷史經驗中搬運一套東西,來啟發群眾與指導群眾,那是一定無用的”。由此可見,我們黨有了這些群眾觀點,工作中堅持群眾路線,就能更好地貫徹黨的方針、政策,就能更好地執政為民、服務于民。

二、劉少奇黨的群眾路線產生的歷史淵源和形成

劉少奇的群眾觀點對黨的群眾路線進行了理論總結和概括,為思想的形成和發展做出了貢獻。群眾路線作為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與建設的根本路線和方法,是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1、群眾觀點產生的國際基礎。從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上看政黨和群眾的關系,馬克思、恩格斯和列寧都十分重視黨同群眾的關系,重視做群眾的工作。馬克思、恩格斯在創立“共產主義者同盟”時,就提出要關注黨群關系。這些理論觀點為確立共產黨與人民群眾的基本關系奠定了基礎。列寧把人民群眾比作大海,而共產黨人和黨的干部只是滄海一粟,這體現了黨群關系就是是魚水關系。而斯大林則把人民群眾比作大地母親,把布爾什維克黨比作安泰。他的這一觀點說明密切黨群關系、干群關系,對黨奪取政權、建立政權、鞏固政權并長期執政具有決定的現實意義,他的這個比喻體現了政黨需要靠人民群眾的養育。他們能夠較早地提出這種觀點,可以看出一個國家的政黨對待群眾應持怎樣的態度。但限于歷史條件,他們沒有提出群眾路線這一科學的概念,盡管如此,但為我們黨在今后的革命和發展過程中提供了較為開闊的國際視野,為我黨獨創群眾路線打下了基礎。

2、黨的群眾觀點的萌芽。我們黨在領導人民長期革命斗爭中,創造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的群眾觀點。黨的群眾觀點在建黨時就有了思想萌芽,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一大”黨的綱領就明確把“組織工人、農民和士兵,實行社會革命,并把實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一大”黨綱最初提出組織工人、農民和士兵這部分群眾實行社會革命。到了1922年黨的“二大”召開,黨綱提出“一切運動都必須深入到廣大人民群眾里面去”“中國革命將來的命運,要看黨會不會組織群眾、引導群眾”的思想。黨的“二大”較“一大”所提群眾觀點就直觀明確了。1928年10月,李立三在一次講話中第一次使用了“群眾路線”的概念,從“觀點”提升到“路線”在黨內有了最初的萌芽。

3、黨的群眾路線的理論淵源。黨的群眾路線的產生有四個理論淵源:一是《中央給紅四軍前委的指示信》。這是1929年9月在該《指示信》中闡述了紅軍與群眾的關系,明確使用了“群眾路線”的提法,這個指示信強調紅軍的工作要注意“群眾路線”這一方式的運用。二是《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代表大會決議》。這是1929年12月在該《決議》中指出黨的一切工作要經過“群眾路線”去執行,提出了中國革命要以“農村為中心”的思想。三是《調查工作》。這是于1930年撰寫的,明確表達了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三個方面的根本觀點。四是《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1943年在延安時期,指出“在我黨的一切實際工作中,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又到群眾中堅持下去,以形成正確的領導意見,這是基本的領導方法”。1945年,在中共七大上,從黨的性質和宗旨出發,將“和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取得最密切的聯系”。結合黨的思想路線,對黨的群眾路線作了初步的總結。

4、劉少奇關于黨的群眾路線系統論述。劉少奇在《論黨》和《在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的報告》(即七千人大會報告)中對黨的群眾路線進行了系統論述。《論黨》從正面概括了我黨執行群眾路線的歷史經驗,七千人大會報告則主要是從反面總結我黨執行群眾路線的歷史教訓。這種正反兩方面的概括和總結,使我們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內容更加系統更加全面。劉少奇在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中專門論述了黨的群眾路線的極端重要性,將群眾路線提到了黨的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的高度。他認為:“黨的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根本的政治路線,也是我們黨的根本的組織路線。”他強調,要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到群眾中去求是”。“一切工作都必須貫徹執行群眾路線,都必須依靠由上而下的方法和由下而上的方法相結合。離開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離開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任何少數人的領導都不會是正確的、有效的和鞏固的。”他說“:這一切,就是我們的群眾觀點,就是人民群眾的先進部隊對人民群眾的觀點。我們同志有了這些觀點,有了堅固的明確的這些群眾觀點,才能有明確的工作中的群眾路線,才能實行正確的領導。”劉少奇還提出了“執政黨要在廣大群眾的監督下進行建設”的重要思想。我們黨的一切事業都是群眾的事業,都是為了群眾,為了人民,我們做工作就是為群眾服務。他要求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樹立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相信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觀點。劉少奇把群眾路線理論具體地運用到新的歷史條件下從而建立起了我黨的群眾觀和群眾路線的理論體系,并成為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劉少奇豐富和發展了的群眾路線理論,將黨的群眾路線概括為黨的根本工作方法、根本政治路線和根本組織路線的有機統一。

三、黨的群眾路線理論在社會建設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隨著中國革命的建設和發展,隨著我們黨認識的不斷深化,黨的這種群眾路線經過幾代共產黨人的努力,得到不斷提升和發展,使群眾路線的內涵更加深刻。

1、以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領導集體對群眾路線作了新的概括。新中國成立后,群眾路線不斷完善和豐富。指出“我們應該相信群眾,我們應該相信黨,這是兩條根本的原理。如果懷疑這兩條原理,那就什么事情也做不成了。”“如果我們做地方工作的同志脫離了群眾,不了解群眾的情緒,不僅能夠幫助群眾組織生產,改善生活,只知道向他們要救國公糧,而不知道先用百分之一的精力就可以解決救國公糧的問題,那么,這就是沾染了國民黨的作風,沾染了官僚主義的灰塵。”1962年初,針對在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嚴重背離群眾路線的現象,劉少奇又一次強調了群眾路線的基本要求:“第一,信任群眾,相信他們能夠自己解放自己,相信他們是歷史的創造者;第二,必須根據群眾的實踐來檢驗黨的工作,黨的方針、政策、措施都必須‘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2、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對群眾路線的傳承。1956年,鄧小平在中共八大對群眾路線作了新的概括“:一方面,黨的全部任務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必須密切聯系群眾和依靠群眾,每一個共產黨員必須養成為人民服務、向人民群眾負責、遇事同群眾商量、和群眾同甘共苦的工作作風;另一方面,黨的領導工作能否保持正確,決定于它能否采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方法。”1977年7月,鄧小平在一次講話中說:“同志就是偉大,就是同我們不同,他善于從群眾的議論當中,發現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針和政策。同志一向非常注意群眾的議論,群眾的思想,群眾的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黨和國家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社會發展上來,鄧小平強調“: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的一個優良傳統。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他說:“中國共產黨員的含意或任務,如果用概括的語言來說,只有兩句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以人民利益作為每一個黨員的最高準繩。”

3、以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對群眾路線的提升。在改革開放的關鍵時期,以為核心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繼續堅持和發揚這一優良傳統,提出“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開創了全面改革開放的新局面。1990年3月黨的十三屆六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決定》指出:“黨在長期斗爭中創造和發展起來的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是實現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的根本工作路線,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歷史經驗反復證明,什么時候黨的群眾路線執行得好,黨群關系密切,我們的事業就順利發展;什么時候黨的群眾路線執行得不好,黨群關系受到損害,我們的事業就遭受挫折。”在黨的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加強黨的作風建設,根本的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充分發揮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優勢。”只要堅持把黨的思想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統一起來,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不動搖,堅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相信群眾,一切依靠群眾,黨就能獲得取之不盡的力量源泉,就能夠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勝利推向新世紀。以同志為總書記的執政時期,黨中央形成和貫徹了科學發展觀,賦予群眾路線更加深刻的內涵。黨的十六大以來,以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始終把加強和改進黨的群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多次強調:“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些重要思想,成為新時期堅持群眾路線、加強黨的建設、實現黨的宏偉奮斗目標以及加強和改進各項工作的指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指出:“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是我們黨的性質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集中體現,是指引、評價、檢驗我們黨一切執政活動的最高標準”。2013年6月,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指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要用整風精神來“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他強調“:要對作風之弊、行為之垢來一次大掃除。”他要求全黨同志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以實際行動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取得群眾滿意的成效。群眾路線作為我們黨的獨創,它的提出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它是思想活的靈魂,黨的群眾路線也將在一代一代共產黨人的堅持下,伴隨中國社會發展而不斷提升發展。

四、新時期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現實意義

新時期黨的群眾路線所面臨服務對象呈現多元化、群眾路線的工作方式多樣化、群眾路線的工作環境復雜化,這對新時期踐行劉少奇關于黨的群眾路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具有重要的意義。

1、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有利于保證黨執政基礎的穩定和擴大

新時期牢固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是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堅實基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這與我黨堅持群眾路線建設社會主義是分不開的。盡管如此,社會上還存在著影響和制約黨群關系以及貫徹群眾路線的深層次矛盾。近年來,有的地方黨群關系和干群關系惡化,面臨不少新情況、新問題,農村征地、山林糾紛、城市拆遷、社會治安和群眾上訪問題不斷增多。如云南孟連事件、貴州甕公事件、廣西北海沙田事件、湖南嘉禾拆遷事件等。這些事件對構建和諧社會造成了沖擊,影響黨執政基礎的穩定。多站在群眾的角度換位思考,看待問題,就有利于幫助人民群眾更好、更多地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可以加強黨的領導地位。我們的黨經過革命年代后之所以會成為執政黨,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是因為堅持走群眾路線,為人民辦事,解決人民的切實問題。今后要著力提高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能力和水平,重視抓好群眾工作,妥善解決人民內部矛盾,人民群眾才能夠支持我們,我們才能夠帶領人民群眾共建和諧社會,保證黨執政基礎的穩定和擴大。

2、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有利于加強黨的建設和發揚民主政治

我們黨建黨90多年來的民主追求,先后經歷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是我們黨始終不渝的奮斗目標。過去因為統得過多,管得過死,以至農村發展、農業工業化推進、農民富裕奔小康方面,人民群眾沒有自主權,使黨的群眾觀、群眾路線在貫徹執行時受到制約。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是人民當家作主,即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群眾路線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根本路線。認識到癥結及時調整工作方法,堅持群眾路線,有利于推動黨內民主,并帶動人民民主。正是由于我們黨不斷加強作風建設,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才增強了黨領導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新的形勢下,黨要代表最廣大人民利益,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必須要更準確、更有效地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始終保持黨和群眾的密切聯系。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是構建民主政治的基礎,必須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發揮各種創造力,不斷推動經濟社會發展。

3、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有利于黨的方針政策科學決策和執行

人民群眾是人類社會歷史的創造者,是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創造者,群眾的智慧和創造是無窮盡的,是保證決策實現的力量源泉。堅持黨的群眾路線,是保證黨的決策正確和決策有效執行的重要保證,群眾觀點是領導者實施科學決策的思想基礎和理論基礎。領導干部對群眾持什么態度,直接影響著決策的指向。同志曾經反復告誡全黨要把“為什么人的問題”作為“一個根本的問題、原則的問題”。只有尊重人民群眾的社會實踐,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才能作出科學正確的決策。各級領導干部在領導實踐中,要始終堅持群眾觀點,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廣泛集中民智、切實珍惜民力的決策機制,防止決策的隨意性,確保科學決策。同志指出:“相信誰、依靠誰、為了誰,是否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是區分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的分水嶺,也是判斷馬克思主義政黨的試金石。”不要害怕群眾提意見,要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從群眾的智慧中汲取執政的力量,這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才有科學的決策,通過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才能得到貫徹執行。劉少奇等老一輩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的實踐中創造群眾路線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是思想活的靈魂。堅持群眾路線,中國社會的發展永遠會朝著健康、穩定的方向前進,人民生活之舟才會朝著平安、幸福的方向遠航。

作者:楊必軍工作單位:懷化市委黨史研究室

第四篇

一、價值拓展

穿越滾滾的歷史長河,透過撲朔迷離的歷史煙云,我們可以發現一條亙古不變的政治鐵律: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向背關乎著政權的存亡,關系著國家前途命運。在漫長的古代社會,“民惟邦本”思想成為政治文化的核心。從周公“皇天無親,惟德是輔;民心無常,惟惠之懷”到孔子“民信之”、孟子“民貴君輕”、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等等,無不展示著愛民、利民、取信于民,人民群眾是立邦、安邦、興邦的根本的政治智慧。縱觀中國古代王朝的更迭,都是經歷了從得到民心而興,到最后因失去民心而亡這樣一條道路。歷史的教訓是深刻的。作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的集大成者與捍衛者———中國共產黨,深深明白“國家興亡緊系民心向背”的道理。從誕生到投身革命,再到推動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開放,中國共產黨從一開始就將“人民”擺在首位,奉行“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為核心的群眾路線。其與中國古代社會“民本”思想根本的不同在于,中國古代統治者始終把政治權力當作一種私權而非公共權力,雖然強調“民惟邦本”,只是懾于人民群眾創造歷史和改造歷史的能力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協和讓步。這種“民本”思想只停留在“術”(即權術)的層面,并未上升到“法”(即制度)的層面。而中國共產黨是在制度層面將群眾路線作為我們黨必須長期堅持的原則。十八大修改后的黨章明確表明“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凌駕于群眾之上”。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制勝法寶和政治優勢,任何時候都不能丟。蘇聯之所以最終解體,主要原因就是在關鍵的時候沒有獲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馬克思主義執政黨的最大危險就是脫離群眾,只有始終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始終依靠人民推動歷史前進,才能做到堅如磐石。因此,才鄭重強調:“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這一“生命論”和“根本論”詮釋了“民心、民力、民信”對我黨執政的至關重要性。但是,我們要認識到一個基本問題,中國共產黨群眾路線是個歷史范疇,其價值體系在不同的時期有著不同的體現。在當代,群眾路線在繼承和發展群眾路線基本思想的基礎上,與科學發展、和諧社會、中國夢等最鮮明的時代問題緊密結合,融入了最新的時代氣息,從而實現了自身價值的不斷拓展。

首先,價值主體的日益廣泛。黨的群眾路線的價值主體是人民群眾。人民群眾不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是現實的、具體的。每經過一次革命或改革,人民的范疇都得到一次拓寬。在民主革命時期,認為除了帝國主義者、封建主義者、官僚資產階級分子、國民黨反動派及其幫兇之外,其余的一切人都是我們的朋友,包含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城市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這明確界定了群眾的內涵。新中國成立后,通過三大改造,民族資產階級和上層小資產階級的成員,逐步變成社會主義勞動者的一部分,派也成為這部分勞動者的政黨,“群眾”內涵發生了改變。但后來“以階級斗爭為綱”路線實施以及悲劇,“錯批”、“錯判”現象時有發生,使得群眾內涵的拓展受到嚴重影響。改革開放以后,經過撥亂反正和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依靠力量的客觀認識,我們黨形成了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由過去四個階級的聯盟發展成為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組成的,包括臺灣同胞、港澳同胞和國外僑胞在內的最廣泛的聯盟,從而使黨的群眾路線的價值主體徹底完成了從階級對立社會到和諧社會的轉變,實現了進一步拓寬。

其次,價值客體的日益完善。黨的群眾路線的價值客體就是其本身。隨著環境和任務的變化,黨的群眾路線也與時俱進,其內容也不斷被賦予時代特色,從而使其價值客體日趨完善。新時期黨的群眾路線不僅繼承與發展了以往群眾路線的“為民”思想,如發動群眾、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等思想,還將“務實和清廉”納入進來,其中,“務實”要求黨員干部轉變作風,切忌空談,搞形式主義,要多為群眾辦實事,解決實際困難。“清廉”要求黨員干部自覺抵制腐敗,秉公用權,取信于民。可以說,新時期黨的群眾路線已經納入了黨風廉政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及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實現了價值客體的進一步完善。

第三,價值目標的進一步拓展。這主要是由不同時期社會主要矛盾和任務決定的。在民主革命時期,在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面前,黨的群眾路線的價值目標主要集中在推翻三座大山統治,實現民族獨立,為人民幸福的實現創造基本的政治前提。新中國成立初期,面對新生的政權和幾乎崩潰的國民經濟,黨的群眾路線價值目標集中在恢復國民經濟和鞏固國家政權。當“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方針取代黨的八大的正確路線時,黨的群眾路線因此也陷入“運動化”和“大民主化”的漩渦,遭受嚴重挫折。改革開放以后,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成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主要矛盾,黨的群眾路線因此要服從于大力推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發展。如今改革開放已經30多年了,國民經濟總量這塊“蛋糕”已經做大了,但是又出現了分配不公、貧富差距拉大等問題,改革成果公平共享局面尚未形成,引發了諸多社會矛盾,如黨群矛盾、干群矛盾以及各類群體事件。雖然這些矛盾屬于人民內部矛盾,但若不及時妥當處理,容易引發社會不穩定,甚至存在轉化為敵我矛盾的隱患。在這種情況下,黨的群眾路線工作必須與時俱進,與改革實踐中人民群眾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緊密結合,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實現改革成果共享。因此,中國共產黨提出了倡導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任務。其中,以人為本的提出,使得新時期黨的群眾路線工作有了明確的價值目標。以人為本,黨的十七大報告這樣解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黨的一切奮斗和工作都是為了造福人民。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段話語與黨的群眾路線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凸顯了時代主題,反映了時代焦慮。因此,“以人為本”是黨的群眾路線在內涵層面的時代升華,更是在價值目標層面的拓展,即新時期群眾路線的價值目標不再像過去那樣以社會改造和大力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總量為重心,而是以人民群眾生活幸福和生活質量的提高為重心,讓社會發展成果能為人民群眾合理、公正享有,使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更多地從人民享有、人民生活幸福層面上體現出來,真正做到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屬于人民,讓人民群眾活得“有尊嚴”。新時期群眾路線貫徹的效果如何,主要就是看人民大眾日常生活幸福感是否真正提升,是否享受到“改革的紅利”。總之,新時期黨的群眾路線需要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事業發展,但更需要在堅持以人為本的前提下讓廣大人民群眾在公平正義的環境中共享社會主義改革成果。就像我們通常所說的那樣,不僅要將財富“蛋糕”做大,還要切好“蛋糕”,保證公平公正分配。

二、原則定位

開展群眾路線工作是一項艱巨且復雜的任務,需要有一種穩妥的步伐和腳踏實地的務實精神,切忌大規模的運動化推進。在新中國成立后不久,在貫徹群眾路線的過程中,曾執著于大規模的運動化模式。一方面通過放手發動群眾,以及大規模的群眾運動進行社會主義建設的“”,實現超英趕美的夢想。另一方面,通過群眾運動式的“大民主”方法,打擊官僚主義,保持干部隊伍的純潔性。這兩種做法的初衷雖然能夠理解,但其憑借政治領導人的權威和魅力而非群眾自覺發起的做法,并未解決群眾的真實需要,也沒有保障群眾的民主權利,反而滯緩了中國民主法治建設的進程,引發了黨群關系的內在緊張,削弱了黨的威信。因此,新時期堅持與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必須以史為鑒,切忌采取大規模動員群眾的方法開展群眾路線工作,而是要緊扣民眾需求和利益,以改善民生為導向開展理性化與常規化的群眾工作,從而科學貫徹黨的群眾路線。

首先,與民生政治建設相結合。前文說過,新時期黨的群眾路線凸顯了以人為本的價值取向,與公平正義、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緊密相連,這決定了其必須與民生政治建設相結合。眾所周知,民生不僅是經濟生活問題,更是一項政治問題。民生政治就是以改善民生為政治目標,以民生問題的改善作為政治決策和政治資源配置的重心,以民生改善程度作為政治活動的價值評判標準。它倡導以經濟發展推動國家政治發展,以民主法制保障社會公正,保證改革開放成果能為全體人民公平享有,讓人民群眾有尊嚴地享受幸福生活,從而保證政權合法與政治穩定。在當代中國,中國改革已經進入了深水區,與人民群眾生活緊密相關的民生問題日益凸顯,如就業、醫療、住房等,引發了諸多社會矛盾和問題,必須予以解決。黨的群眾路線的基本要求是“為民”,這不僅要在思想上樹立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更要在實際生活中解決與群眾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因此,新時期黨的群眾工作必須與民生政治建設相結合,以改善民生為導向,在促進國家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同時,使發展成果的分配更加公平公正,保障人民群眾應得利益,滿足人民群眾原汁原味的生活訴求,真正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社會理想,從而達到“善治”的民生政治目標。

其次,與黨的作風建設相結合。黨的作風直接關系到群眾路線貫徹的效果如何。一個官僚主義濃厚、享樂主義風行的政黨,是不可能與群眾打成一片,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的。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之所以能夠獲得群眾支持,最終贏得革命勝利并獲得政權,與其加強自身作風建設,如不拿群眾一針一線、密切聯系群眾等等是分不開的。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一些黨員干部丟掉了勤儉節約的傳家寶,陷入貪圖享樂、醉生夢死、奢靡腐化的漩渦,與群眾關系從魚水關系變成了油水關系、蛙水關系,最終演變成了水火關系。因此,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工作會議上特別強調,搞好群眾路線必須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這“四風”是違背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是當前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需要按照“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加強黨員干部自我凈化,改進作風,保持共產黨人良好形象。由此可以看出,搞好黨的群眾路線工作,必須與改進黨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相結合,二者互動互促。

第三,與群眾心理、風俗習慣等相結合。群眾路線的貫徹不是“一刀切”,而是要注重層次化原則。在中國,由于地區、行業、民族等差異,群眾的心理思維、文化習慣等呈現出多元特征。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利益格局的調整,社會階層出現了快速分化,導致社會民眾的心理與傳統社會也有了很大不同。這就要求我們黨在開展群眾工作時必須遵循群眾的心理規律和他們在長期生活中形成的風俗習慣、生活規律等,找準群眾路線與不同群體心理的“契合點”、還要聯系好各民族的歷史文化傳統,找準群眾路線與各民族人民情感、道德、習慣的“共鳴點”。這也是群眾路線“務實”的體現。當前,一些黨員干部在群眾工作中忽視這一點,僵化理解群眾路線內涵,不僅不懂得根據群眾心理進行“情緒疏導”和“情緒管理”,還強行利用手中的權力,一廂情愿的開展所謂的群眾工作,甚至動員群眾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最終反而傷害了群眾情感,導致干群關系緊張。如在一些農村基層地區,地方政府強行搞農民進城、農民上樓、廁所改造等,忽視群眾真正需求和實際困難,最終導致黨群、干群關系疏遠并出現斷裂,“群眾見官就躲”現象時而發生。因此,開展群眾工作,堅持和貫徹黨的群眾路線,必須與群眾心理、風俗習慣等緊密結合,加強人文關懷。

三、制度依托

黨的群眾路線在實踐中的貫徹需要多方力量的參與,但最可靠的還是制度。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群眾工作形勢的變化,我們黨也開始認識到群眾路線制度化的重要性。黨的十三屆五中全會就制定了《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同人民群眾聯系的決定》,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一個完整表述黨的群眾工作措施的重大制度規定。黨的十五屆六中全會制定的《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的決定》明確指出“健全聯系群眾的制度,是新形勢下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重要課題,并提出拓寬社情民意渠道,領導干部親自處理來信來訪等制度。但是,目前有關黨的群眾路線制度缺乏系統性,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的制度體系。現有制度的實踐操作性不強,更多還得依靠領導干部的政治覺悟和紀律自覺。此外,現有有關群眾工作的制度宏觀性太強,缺乏與群眾關心的具體問題相結合。基于此,筆者認為,黨的群眾路線制度的設計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完善民情與民意了解制度。在實踐中,民眾的實際生活情況以及民眾的實際需求如何快速反應到黨員干部那里,并獲得及時回應和處理是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一項基本工作。如果黨員干部只是道聽途說或不從事實際調查,就不可能制定服務群眾的良好策略。現實生活中,一些政府建立了民意調查和民情反映網站,有的機關部門也設置了專門電話,但是效果并不佳,有的只是做些表面文章,缺乏實際操作。為了建立快速準確了解民情民意的制度,保障民情民意的傳達暢通,我們應該建立“聯戶”制度并完善民情“懇談”制度。所謂“聯戶”,就是黨員干部直接聯系群眾,通過入戶調查、慰問、經常性通訊等方式,了解民眾真實狀況和需求,強化宗旨意識。與此同時,要完善民情懇談制度,不僅要規定與來訪的群眾面對面、心貼心交談,還要規定黨員干部定期深入基層與民眾懇談,真正了解民情民意,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此外,還要完善信訪、聽證、選舉等制度,拓寬民意表達渠道,構建黨群平等對話制度。

其次,健全服務群眾制度。如果說了解民情民意是開展群眾工作的基礎,那么完善民情民意處置機制,健全服務群眾制度就是關鍵。當前,黨員干部處置民情民意的過程和結果隨著網絡問政、網絡輿情等興起備受重視,但是仍然存在處置不及時、處置過程不透明、處置結果不能令人信服等問題,導致不能體現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不斷完善民情民意處置機制,健全服務群眾制度,增強群眾對黨和政府的信任。一方面,加強領導干部處理民情民意的透明度和公開化,防止暗箱操作,讓群眾對政府處理民情民意不再滋生“神秘感”;另一方面,關心群眾生活中出現的實際問題,如生活困難、矛盾、心理問題等,構建有效處理民情民意的長效機制,包括建立群體矛盾和事件的快速反應機制、建立黨員干部服務承諾制度、建立困難救濟和貧困幫扶制度、構建弱勢群體維權和心理幫扶制度。這些處置制度既可以保障群眾問題的“快、精、準”解決,還可以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凸顯“知民情、曉民心、做民事”的群眾觀。

第三,建立群眾工作的反饋制度。黨員干部聯系群眾的效果如何,最終還得由群眾來評價,群眾是評價主體。但在現實實踐中,政府內部精英分子擔當了評價主體。黨員干部群眾工作做得如何,多由政府內部人員根據自己的主觀判斷和一定限度的客觀根據來考察、評價。這就滋生了主觀主義、拉票、走人情關系等負面問題,對進一步開展群眾工作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必須建立科學的群眾工作反饋機制,而這就要讓群眾實現主體歸位,擔任價值評價主體。在現實評價實踐中,通過電話回訪、到街道、村社、農戶家中走訪、網絡民意調查等方式,對黨員干部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態度和行為進行評價。與此同時,建立獎懲制度,并將群眾工作和群眾反饋結果作為黨員干部政績考核、升遷的重要標準。如此一來,就能促使黨員干部將群眾路線貫徹落實到實處,減少“假大空”現象,真心實意為人民辦好事,為人民服務。

作者:田旭明工作單位:江蘇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