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踐行研究論文
時間:2022-11-10 02:03:00
導語: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踐行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內容摘要:“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實踐的哲學,實踐三個代表必須先學習三個代表,然而學習并不等于實踐,對象的選擇性、目的的統一性是學習“三個代表”過程中必須正確把握和對待的問題,只有正確認識及處理對象的選擇性與達成目的的統一性,才能把“三個代表”的學習落到實處。而大學生要如何踐行“三個代表”
關鍵詞:目的針對性統一性實踐
一、理論與理論的邏輯,哪一個更重要?
關于理論與此理論存在邏輯的重要性比較,不應該是一個簡單的判定。列夫·托爾斯泰在他的《人生論》序言中說到:“對每一個理論來說,在什么場合采納這個理論比理論的本身更重要。”
理論作為人們對客觀世界規律的理性探索,對于指導人類的實踐活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但是與此理論的重要性相比,理論的邏輯在兩種情況下顯得更為重要,第一種情況是在理論在被發現的時候,沒有理論的存在邏輯,理論就沒有存在的前提,理論本身就不成之為理論。第二種情況是當理論還不被人們所了解的時候,如果沒有理論的邏輯,就不可能讓更多的人知道些理論的正確性,也就不可能使人們放棄舊有的理論,接受新的理論。所以,對于理論的發現者和傳播者而言,理論的邏輯遠比理論本身要重要的多。
就同志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而言,說不清楚它與鄧小平理論的聯系、說不清楚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理論聯系、說不清楚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國內變化的理論聯系,是無法證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性的。
但是我們在這里卻要考慮另外一個問題:磨房的主人是否必須明白機械學的相關原理?在這里,真理的相對性就突出地表現為人們對于真理需求的相對性。托爾斯泰曾經說過,“當磨房的主人整日沉迷在關于磨盤、水輪、水流和河水的理論邏輯聯系上時,只能使他的磨房變得一團糟。”[1]對于機械學的認識空白并不能影響磨房主人對于磨房的正確使用,同樣是,一個士兵不必要認識“三個代表”對我國黨建理論的理論創新,也可以成為雷鋒精神的實踐者;一個醫生不必要明白“三個代表”對鄧小平理論的理論繼承性,也可以知道提高醫療技術和改進醫療設備是社會的必然要求;一個干部不必要知道“三個代表”之間的邏輯聯系,也會清楚腐敗對于中國社會及制度的破壞性作用。
在這里強調理論與理論的邏輯的區別,不是說不應該宣傳黨的理論,不應該強調“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真理性價值,而是在提醒人們對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不應該是沒有針對性的,針對性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沒有了針對性,一切理論都將失去它存在的意義。對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應該針對不同的群體選擇不同的學習內容,采取不同的學習方式。事實上,組織者們在更多的時候并沒有正視這一區別,當統一的學習內容與統一的學習方式成為人們日常工作中一個重要的政治任務時,學習并沒有達到理論的目的。
二、理論的目的與人的目的是否具有內在的統一性
理論的作用有兩個,一個是解釋世界,一個是改造世界。任何理論都是為這兩個任務服務的,因此,理論的存在的目的就在于它解釋世界或者改造世界的有效性。脫離了這兩個目的,理論就必將失去其存在的生命力,因此,理論的目的具有明顯的確定性。
但是人們活動的目的則不可能是確定的。人的多向度的追求以及社會關系的多元化,決定了人的活動的目的是多樣性的或者說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是多樣性的。就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這一實踐活動而言,行為的目的性至少可以表現為以下五種:一是讓學習者了解社會理論發展的進程,知道“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明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當代世界和中國的發展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的新要求”;二是讓學習者把握正確的理論,使它成為“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三是高揚“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緊密團結在黨中央周圍,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四是為了落實上級下達的政治學習任務,完成一定時間量的政治理論學習;五是別的一些什么目的。(打著學習的幌子,開展著其他的各種活動,這一點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否認的。)
五種不同的目的,并不總是與理論的兩個目的相統一,當然我們可以說不同的目的可以導致相同的行為,正如一些人所說的“歪打正著”,但是這并不能說相同的行為不一定必須要有相同的目的。我們不能不正視由于不同的目的所導致的“同一行為”的差異性。抱著五種不同的目的去學習“三個代表”重要理論,必然會產生五種不同的學習效果。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各種活動中,常常使人感受到,不是在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而是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不是代表的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而是妨礙了廣大人民群眾利益的實現。(例如在一些醫療單位,正常的工作日被用來學習政治理論,而使病人無處看病;一些工廠用正常的工作日來學習三個代表,而使機器閑置,這都是有違于“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實質的。)
如何才能把“三個代表“落到實處,最根本的解決辦法是保持人的目的與理論的目的統一性。當理論的目的不能與人的目的達成一定的統一性的時候,理論的學習變得越頻繁,理論的目的則被推得越遠,結果,學習的過程本身變成了學習的目的,更甚者理論的目的將被學習的過程所否定。
但是,在現實的生活中,人的目的的多樣性是不可能被消除的,要使人的目的與理論的目的達成統一性幾乎是不可能的。如何解決這一矛盾,當理想的方法不能達到時,我們只能選擇現實的解決途徑,多樣性的目的本身必須存在著一個秩序性,也就是說作為理性的人總是把自己的多樣性的目的根據需要的大小按其重要性排出次序,哪個是第一位,哪個是第二位,這是任何一個行為產生并確定的前提。當人的目的與理論的目的不能達到統一的時候,要保證理論目的的實現,我們只能要求人的理性服從理論的需要,而不是相反,理論的需要服從人的需要。這要求我們必須把與理論的目的相一致的人的目的提升到第一位,唯其如此,理論的目的才能夠得到保證,否則理論則成為“個人”的純粹的工具。
三、實踐是理論的目的與終結
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從本質上講正是一種實踐的哲學,而不是解釋的哲學,它的存在的目的在于改變世界,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們說它是“我們黨的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推進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的強大理論武器”。
對待實踐的哲學,人們總是習慣于在認識和實踐的關系中來把握實踐,也就是說人們總是認為理論和實踐之間有一種邏輯上的統一性,正確地認知就一定能夠邏輯地導出正確的實踐。“人只有知道對象的本來面目,才能更好地跟對象發生實踐的關系”[2]。正因為如此,人們總是固執地認為實踐“三個代表”首先并且關鍵地是學好“三個代表”。
學習就等于實踐嗎?筆者認為,學習只解決了一個問題:實踐什么?然而這只是實踐的開始,也只是讓人們掌握了一個簡單而不能再簡單的判斷。從認識到實踐,還需要一次巨大的飛躍,完成了這次飛躍,才真正達到理論的本來目的。
在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認知與實踐取舍中,我們選擇了實踐,首先因為理論是由少數人總結并由多數人驗證的,總結是通過推理的方式,而驗證則必須通過實踐的方式,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其次“三個代表”本身就是一種實踐的哲學,他的最終目的是要作用于現實的世界。
認知必須是服從于實踐的,學習也必須是服從于實踐的。真正地學習“三個代表”,貫徹“三個代表”就是要讓不同的人群把“三個代表”與自己的工作結合起來,讓“三個代表”在實踐中體現出來。那些在工作和生活中時時刻刻用“三個代表”來作為行為或活動的理由的人,是不可能真正落實“三個代表”的。
四.大學生應如何餞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
一是深入學習“三個代表”。主動地、有組織地學習江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并參加了一些專題講座、報告會、研討會。并通過專門的培訓,學習、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和重大意義,進一步提高思想理論水平。
我們可以借鑒他人優點,建立“三個代表”學習研究社團,例如北京大學青年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會、上海交通大學學生“三個代表”實踐團、重慶大學學生“三下鄉”與“三個代表”理論研究會、中國政法大學“三個代表”學習社等,這標志著我們大學生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活動進一步走向深入。
二是廣泛宣傳“三個代表”。我們應該以飽滿的工作熱情,深入廠礦車間、田間地頭、農戶家中,通過舉辦講座或培訓班、發放張貼宣傳品、制作廣播節目、辦黑板報、開展社會調查等豐富多采的活動,向農村基層干部群眾宣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詩歌、情景劇等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表現出來,生動活潑,將吸引眾多群眾,也許將產生很好的宣傳效果。
三是積極實踐“三個代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產生于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我們應到偉大的實踐中去,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不斷加深對“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我們也可以通過走訪老黨員、尋訪黨的革命足跡、召開座談會和對“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活動的先進典型進行調研,目睹和考察農村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實踐中加深對“三個代表”的理解和認識,進一步明確當代大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進一步堅定跟黨走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念。
我們新世紀的當代大學生應該努力學習“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不斷增強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覺性和堅定性,使自己真正成為貫徹“三個代表”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成為實踐“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
參考文獻:
[1]列夫·托爾斯泰《人生論-人類真理的探索》四川人民出版社第24頁
[2]徐長福《實踐哲學的若干進路及其問題》《天津社會科學》2002年第6期
- 上一篇:新民主主義工業化思想研討論文
- 下一篇:領導干部形象塑造研究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