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的和諧社會思想探討論文

時間:2022-09-21 11:16:00

導語:抗戰時期的和諧社會思想探討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抗戰時期的和諧社會思想探討論文

論文關鍵詞:抗日戰爭;;和諧社會

論文摘要:一般認為,的和諧社會思想集中體現在建國后《論十大關系》、《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和關于和平贖買資本主義工商業等論著之中。本文通過對抗日戰爭時期提出的統一戰線理論、“三三制”民主政權理論與減租減息土地政策的分析,認為抗日戰爭時期在對立中求統一、在沖突中求平衡,以及在對民主政治的闡釋和實踐中追求公平與正義,已經含有豐富的和諧社會思想。在抗日戰爭時期十分復雜與艱難的社會環境和革命實踐中激發和孕育的理論,既是指導中國人民奪取抗戰勝利的法寶,又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思想資源。

眾所周知,中國近代以來一直處在兩種劇烈的基本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之中。從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到1935年的“華北事變”,日本帝國主義企圖把本來由西方列強支配的半殖民地的中國變為日本獨占的殖民地,暴露了占領全中國的狼子野心。這樣就改變了當時的國際國內政治格局,使得日本帝國主義與中華民族的矛盾上升為當時特別突出、特別尖銳的矛盾,從而把中國同其它帝國主義的矛盾推到了次要的地位,同時也擴大了日本自身與其它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同時,日本侵華改變了中國國內的階級關系,使中國的資產階級、官僚階層甚至軍閥都遇到了相同的生死存亡問題。在民族矛盾加劇、國內階級矛盾和政治集團之間矛盾緩解的同時,國內各階級、各階層有了團結合作、共同對敵的意向與要求。以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順應歷史潮流,擔負起領導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歷史使命。針對國難當頭、大敵當前的嚴峻局勢,在如何贏得戰爭勝利、取得民族獨立,以及如何處理民族矛盾、階級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理論創造,倡導建立、維護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推行“三三制”民主政權制度、實行減租減息的土地政策等。充分體現了在對立中求統一、在沖突中求平衡的領導藝術和對民主政治與公平正義的不懈追求。中國共產黨人在抗戰實踐中形成的這些理論、政策,既是指導中國人民奪取抗戰勝利的法寶,又是當前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寶貴思想資源,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吸收和借鑒。

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理論中的和諧社會思想

外部矛盾的加劇促使內部矛盾的緩解,帝國主義的侵略造成被侵略民族內部各派勢力的整合。但是,此種情勢的出現離不開人為因素的因勢利導,更離不開先進理論的指導。抗日戰爭爆發后,及時地提出黨的基本策略任務是“把紅軍的活動和全國的工人、農民、學生、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的一切任務匯合起來,成為一個統一的民族革命戰線。”①即“建立廣泛的民族革命統一戰線”②,通過對國內不同階級、不同階層人們的分析,他充分論證了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統—戰線的基礎上,又多次強調“抗日戰爭勝利的基本條件,是抗日統一戰線的擴大和鞏固。”③可以看出,認為戰勝強大的日本帝國主義的關鍵要靠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統一,即要靠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人戰勝國內外強大敵人的“三大法寶”之一的統一戰線方略,其思想、理論,正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達到了高度的成熟、高超的發揮和成功的運用。統一戰線是保障抗戰勝利的基礎,在把握和解決這個基礎問題的過程中,創造性地運用和諧思維,正確地協調各種矛盾,最大限度地維持國內的團結與一致,構造了一個戰時的和諧局面。其和諧社會思想歸結起來,有如下幾點:

其—,以和為貴,不計前嫌,努力促成國共兩大軍事集團能夠合作的和諧局面。瓦窯堡會議后,中共中央便向國民黨明確提出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主張,公開放棄反蔣口號,力倡國共合作,并成功促成了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隨后又向國民黨提出五項要求,做出四項保證,以重大的讓步來謀求國共兩黨的和平共處與合作抗日。縱觀中共從抗日反蔣到逼蔣抗日,再到聯蔣抗日,這一戰略轉變意義重大。因為國共兩大軍事集團的對抗,不僅不能有效地形成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合力,而且直接關系到國內政治、經濟的穩定和人民生活的狀況。社會動蕩不安,生產完全停滯,人民就不能得到最起碼的生命和生活保證,社會就得不到最基本的和諧保障。有人也許會反駁,國難當頭之際,人民自是不得安寧,又何談和諧?其實不然,既然對外戰爭不可避免,國內的矛盾沖突減少一些,人民所受的苦難自然減少幾分,社會不穩定、不和諧的因素也便降低幾分,這極大地有利于對日作戰。況且,當時的和諧社會,主要是對抗日勢力和抗日群體包括解放區和國統區的廣大人民群眾而言的,至于淪陷區,也有一個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團結和凝聚抗日力量,孤立親日勢力,集中全部力量打擊日寇和漢奸的問題。從這個角度講,國共合作是在特殊形勢和特定環境中我黨謀求戰時社會和諧的一大創舉,展現了以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著眼于整體和全局的自我犧牲精神,也反映了“兄弟鬩于墻,外御其務”④與“和為貴”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和諧思想。

其二,堅持團結,反對分裂。盡管當時中共關于和諧社會的思想是在做出最大讓步、顧全抗日大局的良好愿望的前提下闡發的,但現實情況是復雜的,不僅日本帝國主義和漢奸集團懼怕抗日軍民的大團結,千方百計地加以破壞,而且在抗日陣營內部,反對團結、制造分裂的聲音和行動也始終沒有停止過。當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后,國民黨頑固派不斷掀起反共高潮,針對這種形勢,提出了“抗戰、團結、進步”的方針和“以斗爭求團結”的策略,主張在統一戰線中始終“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即使是在1941年1月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頂點——皖南事變的巨大損失面前,中國共產黨人也相忍為國,始終以民族大業為重,以抗日大局為重,堅持“有理、有利、有節”的斗爭原則,力挽瀕于破裂的國內政局。

其三,根據實踐的檢驗和需求,不斷深化和發展和諧社會的理論創新。國共合作,一致對外,并不表明時時、事事都和諧,也不表明沒有矛盾。根據抗日戰爭期間國內外、黨內外、抗日統一戰線內外的復雜情況,在延安的窯洞里進行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理論創造和哲學創作。他撰寫了《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問題》、《為爭取千百萬群眾進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動員一切力量爭取抗戰勝利而斗爭》、《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以及《矛盾論》、《實踐論》等重要著作,從實踐和理論兩個層面深刻分析了中國具體實際,指明了抗日戰爭必然勝利的大方向——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著述中無不闡發和貫穿了一條和諧思想的線索,尤其在《矛盾論》中,站在哲學高度全面把握和深入分析了社會矛盾的構成、發生和發展的原理以及應該如何對待矛盾和解決矛盾的態度與方法。他指出,任何事物都是由矛盾的雙方構成的,矛盾雙方既有對立、斗爭的一面,又有統一、和諧的一面,且相伴相生,互相轉化,但始終處于一個統一體之中。事物能否達到協調、平穩與和諧地發展,關鍵要看事物發展過程中斗爭性和統一性誰占主導地位。若能克服斗爭性使統一性占主導地位,就能保持和促進事物得到和諧、平穩的發展。社會發展本身即是在不斷解決各種矛盾、調適各種關系、協調各個方面、銜接各個過程,使整個社會系統處于良性運行、健康運轉之中。的哲學理論指導我們黨能在復雜形勢下注意斗爭的策略和方法,在大節不失、原則靈活的前提下求同存異,從而消除了各種不協調與不平衡現象,避免了一些重大的不良突發事件的發生,使得統一戰線不斷發展壯大,保持了抗戰時期國內的統一和諧與一致對外。

其四,在鞏固和發展國內抗日民族統一陣線的同時,積極謀求建立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抗日戰爭是一場具有世界意義的反侵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反對日本進攻的方針、辦法和前途》一文中明確提出,在不喪失領土主權的條件下,爭取英、法、美援助的策略,并始終堅持親蘇、聯蘇政策,突出在與各國互相尊重與平等的基礎上“助我者友之”的和平外交原則,正是在這一和平、和諧外交政策的影響下,國際上掀起了一定規模的援華運動。因此,建立和發展國際反法西斯統一戰線,不僅僅是使敵人陷于孤立和包圍之中,重要的是既為我們爭取了外援,又有利于世界和平事業的發展。

由上述可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理論抓住了當時的主要矛盾和斗爭目標,正確處理了國內各個階級之間的矛盾,做到了最大限度地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從而最大限度地孤立和打擊了日本帝國主義及其漢奸走狗。在國難當頭之際,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理論起到了穩定時局、安定人心、維護國內團結和發揮全民抗日積極性的不可取代的重大作用。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這一理論實際上就是謀求國內外和平與追求普遍社會和諧的戰略思想的闡發和運用。

二、民主政權理論中的和諧社會思想

抗日戰爭是一場異常艱苦和殘酷的戰爭,擺在中國人民面前的困難是巨大的,要想奪取戰爭的勝利,關鍵是全國人民的團結統一,而一個有效且強有力的民主政權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它有利于團結人民,擴大和增強民族凝聚力。于1940年3月在《抗日根據地的政權問題》中首次明確提出“根據地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權的原則,在人員分配上,應規定為共產黨員占三分之—,非黨的左派進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間派占三分之一。”⑤要求建立由共產黨員、非黨的左派進步分子和中間派組成的各黨各派合作的“三三制”民主政權。隨著這一民主政權的普遍推廣和實施,各抗日根據地呈現出一片和諧的民主政治新景象。回顧和總結我們黨創立這一制度的歷史經驗,至今仍有著強烈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公務員之家

首先,“三三制”政權體現了戰時的最大民主化,它擴大了選舉權與被選舉權的范圍,明確規定“凡滿十八歲的贊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國人,不分階級、民族、男女、信仰、黨派、文化程度,均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⑥較之以前的蘇維埃政權時期,取消了選舉與被選舉的階級身份限制,這不僅有利于調動最廣大的民眾參與到國家政治生活中來,而且也有利于提高解放區居民的民主政治覺悟和參政、議政與管理政權的意識與能力。同時,“三三制”政權注意調節一切抗日階級、階層之間的利益,關心保障一切抗日軍民的合法權益,明確規定一切不反對抗日的地主、資本家和個人都有同等的人權,包括財產權、選舉權和言論、集會、結社、思想、信仰的自由權。隨著“三三制”民主政權的實施與推廣,一些本來不太合作的地主階級人士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轉而擁護政府并與政府友好合作。這些情況有力地表明:“三三制”政權的建立不僅加強了根據地人民的團結,增強了抗日的力量,而且使抗日根據地成為政治民主、政府廉潔的社會,人民群眾在根據地內真正過上了當家作主的嶄新生活。其次,“三三制”政權保證了黨對抗日民主根據地的領導地位。和諧社會是各種社會要素、力量和勢力的協調一致與合理配置,并不是無原則的調和。能否保證先進政黨和先進文化對民主政權的領導與指導地位,是民主政權能否鞏固發展和發揮作用的關鍵所在。由抗日民主根據地的特殊地位和當時國內各階層人民先進性的狀況決定,中國共產黨在“三三制”政權中始終居于領導地位。對于在貫徹“三三制”過程中如何堅持黨的領導,指出:所謂領導權,不是要一天到晚當作口號去高喊,也不是要盛氣凌人地要人家服從我們,而是以黨的正確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說服和教育黨外人士,使他們愿意接受我們的建議。”⑦由此,中央對各級黨委和政權機關中的黨員干部規定了一系列明確的紀律。抗戰時期黨對民主政權的這種領導,突出了科學執政、民主執政的理念,有力地促進了根據地黨政之間、軍民之間、政民之間、中央與地方之間和諧關系的形成和發展,使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的抗日民主政權,像一塊巨大的磁鐵,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各階級、各階層的向往光明、背棄黑暗,向往民主、反對專制的進步青年和人士,為新中國的建立積蓄了人才,訓練了干部積累了經驗。

再次,“三三制”政權的具體運作實行相互合作、共同協商和民主參政議政的方式。“三三制”政權要求我黨工作人員必須要有善于與其他民主人士和團體合作的精神,尊重并虛心聽取合作者的各種意見,以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共同抗日。認為,“必須教育擔任政權工作的黨員,克服他們不愿和不習慣同黨外人士合作的狹隘性,提倡民主作風,遇事先和黨外人士商量,取得多數同意,然后去做。同時,盡量地鼓勵黨外人士對各種問題提出意見,并傾聽他們的意見。”⑧應該說,中國共產黨人的這種民主作風,正是在抗戰時期形成、發展和成熟的。當然,作為用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對于來自社會基層、各個方面和各種利益群體的意見要分析合理性,區別對待。對于合理、應急的事關重大的意見或建議,當取則取;對于修改變通后就是上策的意見或建議,則給予必要的修改變通;對于合理但并非應急且一時無法實行的意見或建議,則備案在冊,來日再說。

抗戰時期,共產黨員不僅注重加強與其它各黨派的團結與合作,而且注重以正確的思想和理論引導他們,及時的批評、教育和幫助他們一道前進。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基礎上,共建中共與其他各黨派間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和諧關系,從而使得戰時的根據地和諧、團結、充滿活力。

“三三制”政權的實行,團結了根據地各抗日階級和階層,調動了各方面抗日人士的積極性,有力地保證了抗戰的最終勝利,同時也是一次民主政治的試驗和實踐過程。正是在選舉制、參議制、保障人民大眾享有一切合法權益等制度的實施下,才使得戰時的根據地出現一派前所未有的民主政治新氣象,一首“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區的人民好喜歡”的歌謠傳遍神州大地,解放區成為熱愛自由、向往民主的人們的圣地,這對全國的民主化起到了一個巨大的推動作用。英國記者斯坦因這樣評價說:“在中國歷史上,民主第一次在中國的一部分土地上實行了。這是敵后根據地的軍事成功和延安區域的社會進步的主要原因。”⑨

三、減租減息上地政策中的和諧社會思想

抗戰時期,為了爭取和團結國內社會各階級、各階層人士一致抗日和進一步鞏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從全民族最高利益出發,在政治上做出重大讓步的同時,還在經濟上實行讓步政策,中止使用強制性手段沒收地主土地分配給農民,改為用減租減息方法來解決土地問題。對此,指出:“在土地關系上,我們一方面實行減租減息,使農民有飯吃;另一方面又實行部分的交租交息,使地主也能過活。”⑩這是一個既符合中國土地革命、又符合民族革命實際要求的土地政策,這一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革命性與策略性相結合的政策,閃爍著實事求是和追求社會普遍和諧的思想光輝。

首先,農業人口占解放區人口的絕大多數,農民是抗日和生產的基本力量,必須改善農民的物質生活,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實行減租減息,既能保持社會穩定,又能充分調動解放區廣大農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創造出更多的物質財富,這不但有利于改善廣大農民的物質生活,更有利于持久抗戰。因為只有這樣,農民群眾才會真誠擁護黨和邊區政府的領導,不會因為生計所迫引發社會沖突,從而穩住了抗日的后方陣線,發展了抗日根據地的農業生產,鞏固了抗日民主政權,壯大了抗日的基本隊伍,為抗戰的最后勝利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后勤保障。

其次,中國的城市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大都從農村中轉移而來,他們與農村中的各種利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黨在抗戰時期的十地政策,務必要考慮到照顧他們的利益,至少不能使他們的利益受到過多的損害。況且中國的小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不但有抗日的要求,主動為抗日籌款捐物,出謀獻策,而且有發展生產、繁榮經濟的要求。這樣,在農村中實行減租減息,既有利于鞏固和擴大抗日統一戰線,又有利于增加社會物質財富,同時也是對一切有利于抗日有利于社會進步力量的尊重與肯定。

第三,在大敵當前、民族矛盾激化且上升為國內主要矛盾的前提下,用減租減息的政策取代沒收地主的土地無償分給農民的做法,不僅減輕了農民尤其是貧雇農的負擔,也降低了地主階級與我黨的對立情緒,從而緩和了農村的階級矛盾,有利于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鞏固和發展,避免因使農村階級矛盾尖銳化,造成一部分反動地主賣身投敵而擴大敵人陣營的不良后果。再說,地主中的大多數人也是愛國的,有抗日的要求,一部分開明紳士是贊成民主改革的。為了盡可能多地爭取一切可能爭取的力量參加抗戰,現實情勢也不允許繼續使用暴力沒收地主土地,采用減租減息確是唯一能使他們接受的政策,這十分有利于戰時我國農村社會的和諧與安定。實踐證明,切實貫徹農民減租減息政策,實行部分的交租交息,不僅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而且保障了地主、富農對土地和財產的所有權,使大部分地主、富民愿意站在民族大義一邊,共同抗戰,甚至一些外逃的地主在經過一段猶疑和觀望之后,也陸續返回家鄉,參加生產與抗日。

在減租減息這一兼顧多方利益的土地政策的指導下,通過廣大人民的共同努力,使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民主根據地成為當時全國最進步,經濟發展最快,人民群眾精神面貌最好的地方。減租減息政策是抗日戰爭時期正確處理農村問題的一種特殊的土地政策,是以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的一大創舉。減租減息雖不能根本解決土地問題,但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作為一種平穩的、漸進式的土地改良政策,它有效地避免了土地革命所帶來的劇烈的社會動蕩,從而穩定了人心,維護了團結,釋放了活力,從這個意義上講,減租減息政策就是一種和諧的土地政策。

在抗日戰爭復雜和特殊的環境下,創造性地提出和闡發的和諧思想,對于我們今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無疑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啟迪價值。

第一,繼續鞏固和擴大統一戰線。統一戰線是中國人民奪取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法寶,今天我們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同樣需要這一法寶。我們應當繼續高舉愛國主義的旗幟,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繼續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基本方針,加強同各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少數民族人士和宗教愛國人士的合作,努力營造寬松穩定、團結和諧的政治環境。

第二,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我們必須在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基層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上,不斷改進和完善黨的領導,進一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基層政權、基層村民自治組織以及企事業單位的民主管理制度,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確保基層民主法治建設健康有序地發展。要始終把人民當家作主作為基層民主法治建設的出發點和歸宿,完善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各項制度,尊重人民群眾的各項民主權利,保護群眾管理基層經濟組織、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積極性。認真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和依法治省規劃,加強法制宣傳教育,不斷完善各種規章制度,不斷提高法制化管理水平。

第三,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是動態平衡、穩定發展、永無止境的,且在各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和諧社會建設都有不同的具體目標。因此,我們既要協調目標和過程的一致,又要把握長遠性目標和階段性目標的統一。要堅持從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不可操之過急,急于求成。當前在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協調好個體與整體、局部與全局之間的利益關系,努力做到互利、互補和相容。同時在實現國家長遠目標進程中,個人和局部不僅要肯于放棄一些既得的利益,做出必要的犧牲,以求得社會整體的協調與和諧,而且要懂得放棄一些眼前利益,以求得未來利益和長遠發展,為子孫后代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

①②《選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137,138頁。

③⑤⑥⑦⑧《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703,700,701,700,700~701頁。

④《詩經》華夏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頁。

⑨斯坦因《遠東民主的種子》《解放日報》1945年6月4日。

⑩《選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9年版,第76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