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構建和諧社會的意義

時間:2022-03-12 10:32:52

導語:馬克思主義構建和諧社會的意義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馬克思主義構建和諧社會的意義

摘要:在眾多對正義的認識當中,馬克思主義的平等正義觀獨具視角,其對平等的認識不是設定一個遙遠的契約,也不是假設“無知之幕”,而是考慮到平等正義的歷史性和現實性。馬克思主義作為我國政治法律的指導思想,決定了我國法的內容和性質,研究其平等正義觀對我國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平等正義觀;和諧社會

一、引言

平等正義是一個歷史范疇,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平等正義觀念受到當時各種歷史條件的影響。正因如此,我們對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正義觀本身的認識就極為重要,可以說,他是我們對平等正義觀認識的基本前提。只有如此,才能從歷史的角度上,辯證的分析歷史上的各種平等正義觀,為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正義理論的發展提供理論支撐和材料。不僅如此,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正義觀念作為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的精華,對我國當下如何認識平等正義,進而實現人的全面平等和維護正義更是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特別是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其意義更是不言而喻。

二、馬克思主義平等正義觀的基本思想

馬克思主義平等正義觀不僅具有歷史性,而且具有目的性、現實性。恩格斯認為現在意義上的平等正義觀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而是經歷了幾千年的發展。古希臘和羅馬時代的人的平等正義只不過是自由民的私人上的平等,奴隸不算在內。亞里士多德就對奴隸作為一種工具的正當性進行了論證。而基督教的平等正義也頂多是上帝選民的平等正義,隨著僧侶和俗人對立的確立,這種基督教萌芽的平等觀也很快消滅。隨著生產力的發展,手工業不能再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需要,對商品的平等自由交換產生了更大的需求,在封建的中世紀內部產生的市民階級就成了現代平等正義要求的代表。可是在封建的時代,政治結構不是緊跟著社會的經濟生活條件的變革而變化,這種封建的政治體制越來越不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社會矛盾逐步升級,獨立平等正義的自然觀念深入人心。因而,平等正義的觀念只不過是歷史的產物,它的內容和形式隨著生產方式的變化而變化。它的最終目的是消滅剝削,消滅階級,解放全人類,實現共產主義。

三、馬克思主義平等正義觀在中國構建和諧社會中的意義

1.和諧社會構建中平等正義的實現需要過程。在我國現階段只能實現有差別的平等正義,即只能實現特定歷史條件下的平等正義。我國當前更加強調機會的平等,讓每一個人都有實現自己夢想的機會。當生產力極度發達時,社會分配就不是按勞分配,而是按需分配,階級也會消滅,真正實現每一個自由平等正義的幸福生活。故而,就和諧社會構建中平等正義的實現程度來說,實質上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生產方式的制度性供給和體現,從根本上講,是取決于生產力發展水平,平等正義的最終實現是以社會生產方式發展變革為基礎的漫長的歷史進程。我們不能像式的實現我們所謂的實質平等正義,任何超越歷史和階級的平等正義理論都是不科學,至少是不全面的。把平等正義的實現看做一個過程,有助于我們清楚的看清平等正義觀念變遷的軌跡,從歷史當中積極吸取經驗教訓。2.平等正義的價值觀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六大以來,我國確立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又對社會和諧的內容予以了闡述,認為和諧社會就是要建立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互動性社會。其中,公平正義就是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的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也就是說和諧社會是個公正、平等的社會。這無疑是對馬克思、恩格斯平等公正理論的發展和運用。即針對我國現階段處于社會、經濟轉型時期,各種矛盾和社會問題突出,利益多元化導致的沖突加劇,我國適時的提出了和諧社會下的公平正義理念,是符合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理論的。就是要在特定的歷史時期,根據國內、國際的現實狀況,構建符合歷史與現實需求的平等公正理論。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沈宗靈.現代西方法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3][美]博登海默.法理學——法哲學及其方法.鄧正來,姬敬武,譯.華夏出版社,1987.

[4][美]羅爾斯.正義論[M].何懷宏,何包鋼,廖申白,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

[5][英]A.J.M.米爾恩.人的權利與人的多樣性——人權哲學[M].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5.

作者:吳一平 單位:曲阜師范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