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虛擬時空及對人類影響

時間:2022-07-13 11:37:54

導語:馬克思主義哲學虛擬時空及對人類影響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馬克思主義哲學虛擬時空及對人類影響

一、時空及其分類

時空是重要的哲學理論范疇,不同的學派和學者都進行過較為系統的研究,建立起了自己的時空說。從古希臘的德謨克利特,到牛頓、康德、黑格爾等人,都對時空進行了深入研究。在馬克思看來,時與空是不能分開的,也不能離開人和物質來談,“世界上除了運動著的物質,什么也沒有,而運動著的物質只能在空間和時間中運動?!?/p>

馬克思主義時空觀,突破了傳統的唯心主義時空觀的局限,明確指出時空并不是抽象的精神理念,也不是主觀的、空洞的、抽象的概念,更不是脫離社會實踐、物質運動和社會歷史的時空觀念,而是與人類活動、與物質的存在和運動相互聯系,是屬于人的時空,是人的生命尺度。它是具體的歷史的。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時空的發展也相應地發生了相應的變化,變革了人們生活工作學習方式。對時空的分類,一直是爭論的熱點問題。我們根據時空所包含的對象不同,可分為物理時空、虛擬時空和過渡時空。如圖1所示:物理時空是指與人類現實活動和物質密切相關的各種載體,是物質和現實活動的存在運動形式。從各種自然存在到人的各種現實的社會活動,都具有明顯的客觀實在性,都是以物理屬性的方式存在與發展。所以,承載人的現實活動和物質的物理時空的顯著特點就是客觀實在性。在現實世界中,物理時空具有極強的中心性,相應地也存在邊緣性。人的生命是以物理屬性的狀態存在的,從而也決定了絕大多數人都是生活在物理時空中。與物理時空相對應的就是虛擬時空。虛擬時空是指人類虛擬活動及虛擬物質的存在運動形式,一般表現為以數字或符號形式的信息流或載體。賽博空間(cyberspace)、信息時空(informa-tionspace)、數字時空(digitalspace)等都是對虛擬時空的另類表達。從本質上說,虛擬時空是現代科技的產物,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人腦意識或人的空間想象力與虛擬技術相結合帶來的結晶。但它不是人類的想象空間,也不是子虛烏有的抽象空間,它是客觀存在的,能夠為人們展示或呈現出大腦意識圖景,能夠為人們虛擬建構現實社會中的真實場景。虛擬時空是對現實世界的投影或者說是鏡像,是對現實物理時空的延伸發展。因此,虛擬時空的存在必須以物理時空作為基礎,只是不同的是,在虛擬時空中的人的活動或物質都被數字化或符號化罷了。在物理時空與虛擬時空之間還存在有一個時空,它既含有物理時空的屬性,又帶有虛擬時空的特征,我們把這一空間稱之為過渡時空或灰時空。眾所周知,大多數的人類虛擬活動是在虛擬時空中完成的,但是這些活動或物質所依賴的物質性基礎設施卻又是實實在在地存在于我們的物理時空中。同時,大多數的虛擬活動也要通過物理時空中的現實活動才能達到最終目的,才能最有效地滿足人的需求。于是,人類活動經常處于一種既虛擬又現實的境況,經常滯留于物理時空與虛擬時空之間。所以我們把這一空間形式統稱為過渡時空。沒有身處北京,也沒有現實地去游覽故宮,但我們可以通過網絡進入“虛擬紫禁城”平臺,突破物理時空的局限性,跨時空去感受故宮文化、體驗皇宮生活。作為主體的我們現實性地存在于物理時空中,但所從事的活動卻在虛擬世界之中,整個活動過程既是虛擬的又是現實的。和諧順暢的過渡時空是從物理時空轉向虛擬時空的必經之道,是聯系兩種對立時空的橋梁和紐帶。因此,它具有很強的兼容性和融通性。無論是物理時空、虛擬時空還是過渡時空,都是人活動的時空,缺少了人的存在,任何時空就會變成絕對的抽象的時空,失去了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所以,無論我們討論的是物理時空、過渡時空還是虛擬時空,都應該與人、與人類活動、與社會發展聯系起來。

二、虛擬時空的特征

其一,非聚集性。非聚集性又被稱作“去中心化”。在傳統的物理時空中,人的活動或物質的存在往往是聚集在一起,其中總是形成一個鮮明的主體身份,主體是群體或聚集物的中心,其他的人或物處于邊緣或客體的地位。比如說,我們社會中的等級制度就是聚集性的外在表現形式。在虛擬時空中,這種聚集性得到了改觀:事物沒有了中心和邊緣的劃分,人們也沒有了高貴與低賤的差別。這些人、活動、物質既是中心,又是邊緣。另外,虛擬時空使人的思想和行為也不再局限于地方性、片面性,而是全球化的,正如阿爾文•托夫勒在三十多年前所預言:“我們可以把工作帶回電子住宅,更會鼓勵這一雙重焦點的觀念,許多人留在住家附近,不常移動,為了娛樂而旅行,不是為了工作,然而心靈和思想卻橫跨整個地球,進入外太空世界。”[2]193虛擬時空所具有的非聚集性特征,使虛擬世界變成了一個相對平等的世界,人類活動空間由有限向無限的方向延伸,人類活動的自主性也得到了明顯的增強,自由的意志、獨立的人格在這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保障。虛擬時空的非聚集性,還彰顯了人的個性特征。在虛擬時空中,主體不再依附于某一個體或集體,被動地接受他者的給予,而是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個性,自由地自主地選擇和分享,選自己所愛的,挑自己所需的。比如瀏覽新聞,你可以選擇今天的新聞,也可以閱讀去年某天的“舊聞”,你可以瀏覽中國的新聞,也可以選擇巴西的新聞,“因特網時代社會時空的個性化使得時間成為可選擇的,而這種選擇意味著在因特網時代時間成為人們選擇的空間?!?/p>

非聚集性的虛擬時空讓我們擁有了更多的自由和更多的快樂。其二,非確定性。物理時空將人類活動存在于相對穩定的某一時空中,進行有限的交往和實踐,對于物質而言,也只有在固定的特定的自然環境中出生、成長、成熟、衰退和滅亡。物理時空的確定性雖然為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可靠的真實的圖景,但在一定程序上也限制了人的自由發展和社會的全面進步。而作為新型的虛擬時空卻打破了這種確定性,讓人類虛擬活動和虛擬物質的存在與發展處于更廣闊的時空中。人們突破地理條件的局限、國家邊界的封鎖,進行跨文化、跨國界的交往和學習。人們的工作也不僅僅局限于白天,睡覺休息固定在夜晚,而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息時間和適當的空間進行工作。虛擬時空的非確定性,顛覆了人們習慣的那種固定不變、相對狹隘的時空觀念,擺脫了現實條件對人的發展的種種束縛和限制。虛擬時空是流動的、可變化的,人們不但可以生活在“當代”,也可生活在“遠古時代”,還可以選擇生活在充滿奇異的未來。在“虛擬紫禁城”中,平臺開發商設計了一些場景,再現了古代皇宮的生活情況,比如皇帝批閱奏章、用膳,太監們逗蛐蛐、武士們練射箭等,我們作為游客可以“冷眼旁觀”,也可參與其中,與他人比試一番。由于虛擬時空的非確定性,大大地節省了人們的長時間、遠距離的活動成本,整個地球變成了一個小村莊,無論你生活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進行高效率即時化的交往和溝通,“互聯網使人們的各種交易時間大為縮短,從而拉近了交易距離,增加了單位時間內的交易量,更多地‘消滅’交易空間。在互聯網上,除了物流、配送等以外,交易各方所在位置和距離遠近,已經幾乎沒有差別??梢哉f,在當代虛擬社會和虛擬實踐中,馬克思的‘用時間消滅空間’這一命題被證明并發揮到了極致?!保?]182非確定性的虛擬空間為我們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為網絡犯罪提供了可乘之機,他們以不同的身份和名號盜竊他人信息、攻擊他人網站,影響了我們日常的工作與學習。這是規范虛擬時空的難題。其三,非獨占性。在聽神話故事時,大家可能最羨慕神仙的分身術,可以同時處于不同的時空與不同的人或物發生關系。在虛擬時空中,即使你我不是神仙也同樣可以活動于不同時空,分享于不同世界。在同一時間,我們可以處理不同地點的虛擬活動,在同一地點,我們可以進行不同時間的虛擬活動。在虛擬世界中的我們,同時踏進同一條河流是常有的事。這就是虛擬時空的非獨占性。在傳統的現實活動中,主體與客體無論是處于靜止還是運動,都需要處于同一時空中,也就是說,時空對于活動主客體來說是唯一的、被單獨占領著,二者密不可分,表現出時空的獨占性。在虛擬活動過程中,主客體雙方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一切都變成了數字化、符號化的形式,體現出共享性特征,解脫物理屬性的限制,主體與客體發生分離,越時空、跨地域在虛擬時空中自由自在地存在和運行。如此一來,人類活動在虛擬時空中由原來直接的唯一的方式轉向了間接的多元的形式進行,主體可以“三心二意”地作用不同的對象,客體以共享性的方式與不同的主體發生著關系。虛擬時空的非獨占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從主體方面看,同一虛擬主體,可以同時與不同的客體進行完全不相干不類似的虛擬活動,即“分身術”,“他在此處,決不意味著他不在彼處,他完全可以與多個人進行交談或約會,這就猶如他同時占據著多個空間?!保?]183二是從客體方面看,虛擬世界中的客體可以同時被作用于不同的人或主體,也就是說不同的多個主體可以同時作用于同一客體。虛擬客體可以被復制、可以被粘貼,不再是為某一主體而存在,也不是為某人所擁有,共享性成了虛擬客體的最大特點。三是從中介方面看,智能化自動化的虛擬中介不僅解除了主體繁重且復雜的活動、增強了其掌控活動的能力,而且可以同時為不同的活動主體所復制、所共享,提供差別化的服務。所以,虛擬時空的非獨占性增強了人們的交往能力,擴展了人類活動的范圍,提高了人類的工作效率和生活的自由度,為人類展現了一個“詩意棲居”的新時空。但是,虛擬時空的非獨占性也為網絡犯罪提供了一種更容易隱匿的空間,比如說黑客可以同時入侵多臺主機并遠程安裝攻擊工具,而監管部門卻無法確定和知曉他所藏匿的地方。其四,非封閉性。人類虛擬活動的出現,標志著人類業已完成農業和工業技術條件下“體能型”活動形態向當今虛擬現實技術條件下“智能型”活動形態的轉換,顛覆了在物質技術條件下僅能依賴單一途徑選擇生存發展可能性的舊模式,打破了環境條件對人的活動的限制,使人的活動在形式和內容上都發生了質和量的雙重變革,使活動的可能性變成了現實性,不可能性變成了可能性。虛擬時空不再是封閉的、分割的、孤立的,而是一個開放式的空間系統,它不斷融合人類世代沉淀的經驗和智慧,吸納各民族的文化精髓,經過虛擬現實技術的加工處理,創造性地拓展了人的活動及事物發展的可能性和存在的多樣性。過去穩定的單一的活動空間被開放式的虛擬活動豐富了,相對穩定和單一的活動途徑也被豐富了。所以,我們在虛擬世界中,基本上不受種族的差異、文化的區別的影響,都可以在虛擬時空中進行自由自在的活動。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各種道德意識、倫理觀念的沖撞與融合,也成為可能面對的事實。虛擬活動的非封閉性,讓活動主體擁有了足夠的時間和多種的途徑進行創新發明,活動條件也在多元的比較中臻于完善,正如馬克思所說:“從整個社會來說,創造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也就是創造產生科學、藝術等等的時間?!?/p>

在虛擬空間中,個體不再被湮沒在普遍性和統一性中,其自我意識、自由意志的表達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條件,虛擬空間的非封閉性的特點為豐富的人性提供了充分的釋放空間。因此,虛擬時空的非封閉性促使了它今天的繁榮和明天的昌盛,也促使了人在更自由更開放的時空中創造我們的新世界。虛擬空間的非封閉性也暴露出了一定的脆弱性和風險性,給社會造成了惡劣的后果和帶來重大的損失。各種網絡病毒的恣意傳播,可以造成上億臺計算機的黑屏或死機,致使數百萬臺服務器癱瘓,大量存儲或保留的資料或數據在一瞬間化為烏有。于2007年初肆虐于網絡的“熊貓燒香”病毒,始作俑者非法獲利10萬余元,造成100多萬臺計算機感染此病毒,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帶來重大損失。其五,非線性。世界的萬事萬物和人類活動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的,這種相互作用的范式一般可分為線性和非線性兩種基本形式。線性相互作用強調的是系統各要素或矛盾雙方特性的單一的變化和簡單的疊加,僅處于量上的變化,不對系統或矛盾的性質產生根本性的改變。所以線性的相互作用是一種單一的規則性和簡單的變化性。與線性相反的則就是非線性,非線性相互作用認為系統各要素或矛盾雙方不是簡單的量上變化,而是形成一種嚴密的復雜的相關性,要素與要素、要素與系統、系統與系統之間存在相互的規定和制約,所以隨意性、非規則性、非完全可預測性、非平衡性就成了非線性的內在表現形式。虛擬時空與傳統物理時空不同,體現出較明顯的非線性特征。在虛擬時空中,各事物各矛盾的相互規定相互制約的關系更為緊湊和嚴密,人類活動系統及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也變得更加復雜,體現出了非線性特征。正如鄔焜所說:虛擬世界中的時空是“時間的空間化,空間的時間化,以及時空結構的多層纏繞、跌宕起伏的不規則,非均勻、非連續、非光滑的分維特征?!保?]當然,非線性的特征并沒有影響虛擬時空的優越性,反而讓主體在虛擬時空中更加自由和便捷地生存和活動。

三、虛擬時空對人類發展的影響

從古至今,時空對人類的生產生活產生著重要的影響,時空的轉換,伴隨著人類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改變和社會的進步而變化。虛擬時空的產生和崛起,不可避免地影響著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方式。第一,虛擬時空是人類虛擬活動和虛擬物質的存在運動形式,鞏固和豐富了馬克思唯物主義時空觀。按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時空不僅是物質存在和運動的基本形式,而且也是人的活動的存在形式,“勞動時間本身只是作為主體存在著,只是以活動的形式存在著?!保?]118時空并不能抽象存在,而是建立在人類活動的基礎上,并深深地打上了人類活動的烙印,體現著豐富的、現實的、具體的主體性特征。作為現代科技的產物而存在的虛擬時空,也不例外,仍然是以人類活動和物質運動作為其基本內容,只不過此時的人類活動不再是現實活動,而是人類虛擬活動,物質運動也變成了抽象的數字化的虛擬物質運動??梢哉f,虛擬時空是人類虛擬活動和虛擬物質的存在運動形式。眾所周知,時空具有社會歷史性,每個時期,每一代人都會根據活動的需要、生存的方式和發展的期望,發展和構建屬于本時期的時空,不同的歷史時期,時空的表現也會有所不同。虛擬時空的出現,是當今人類社會發展的結果。但無論是物理時空,還是虛擬時空,以及將來會出現的其他類型的時空,都不可避免地以人類活動和物質運動作為其主要內容。那種離開物質和人類活動來討論的時空,只是一種主觀的空洞的抽象的概念而已,只能陷入唯心主義的時空觀。因此,虛擬時空仍然是以人類活動和物質運動為基本存在形式,從而鞏固、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唯物主義時空觀。第二,虛擬時空擴展了人類活動的范圍,加速了全球化進程。在物理時空中,人們的活動和物質運動均受到時空的嚴格限制,具有典型的地方性和區域性特征,而虛擬時空的出現則突破了這種限制,擴展了人類活動的范圍,加深了“時間—空間”的濃縮,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正如夏甄陶先生在《人是什么》中所言:“由于強大的現代科技手段的越來越普遍的廣泛應用,現代人類活動的規模和空間極大地擴展了,不僅狹隘的地域性的個人越來越普遍地成為‘與世界歷史相聯系’的個人,而且人的活動與生活越來越普遍地與微觀自然界和宇觀自然界相聯系?!保?]345所以,虛擬時空如同紐帶和橋梁,將世界各地的人們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不管是相識的還是陌生的,高貴的或者是貧賤的,都可以自由自覺地聚集在一起,共同溝通交流、學習工作。由此看來,新的時空結構使人由依賴性的角色向獨立性的角色轉變,使人更具有獨立性和自由性,在更大的范圍內活動,從而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全球變成了村莊,地球就是家園。這種跨越時空的行為和促進全球化的進程,改變了人類傳統的狹隘的民族主義思想,引導人們將眼界放在人類世界的共同追求和整體利益之上。第三,虛擬時空豐富和發展了人類活動,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時空保障。在馬克思看來,個人要獲得發展,就必須擁有自己支配的自由時間。自由時間的增加既是社會發展的標志,也是促進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基本條件。追求自由和全面發展是人的本性,人類活動也應歸屬于追求自我“自由的”“全面的”“發展的”“為我”的活動。在人類的早期,人類活動僅能局限于狹小的時空中,受到諸多條件的限制,甚至在某些時候,人們是被動地服從于自然和社會。但人不會停留在某種已有的規定和發展水平上,而是通過人的活動不斷地解放自我、發展自我、完善自我。人類之所以發明虛擬技術,進行虛擬活動,歸根結底也是為了人的終極自由,為了人自由自覺地活動,為了人都得到全面發展。

虛擬時空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人存在的時空向度,解構了以文化、宗教、地理、歷史為標志的地域性空間,分化了由過去、現在和未來為一體的線性時間,重新構造了一個全新的流動的空間和無時間的時間,使人類生存和發展的時空構造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一是虛擬時空為人的個性自由發揮提供了更廣闊的平臺,突出了人的主體性。人們可以根據自我的需求和期望來設計自己的身份和角色,選擇適合于自我興趣愛好的活動。人類活動的全面性,取決于空間范圍的拓展和時間占有的節約,人的全面發展表現為自由時間的轉化和獲得,表現為生存空間的超越和突破,從這個角度上講,虛擬時間成了人類虛擬化發展空間。二是虛擬時空改變了傳統物理時空中以血緣、地緣、業緣等為核心的社會交往關系,人們自由自覺地聚集形成以興趣愛好、本質特征等為核心的新型社會關系。這種新型的社會關系,摒棄了傳統社會關系種種不良因素,使人的交往和活動向更健康更自由的方向發展著。三是虛擬時空的出現使主體的能力由體能型向智能型轉變,中介也從工具性轉向智能化發展,從而提高了活動效率,節省了活動空間和節約了活動資料。人的自由時間的相對延長和自由空間的相對擴展,使人類擁有了更多的時空來發展和完善自我。所以,虛擬時空的形成,不但豐富和發展了人類活動,而且還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時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