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熱社會文化根源論文

時間:2022-09-07 09:40:00

導語:馬克思主義熱社會文化根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馬克思主義熱社會文化根源論文

【內容提要】近年來在國外出現的“馬克思主義熱”有其深刻的認識論根源,它是西方社會一些有識之士在認識上覺醒的體現,同時也是資本主義深刻的精神文化危機的結果,更是現代社會轉型的必然產物。

【關鍵詞】認識論/馬克思主義熱/危機/社會轉型

【正文】

中圖分類號:A81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5194(2003)06-0090-03

人類對于任何事物的認識都有一個過程,而對于一些深刻的和帶有很強現實色彩的理論來說,這個過程則更為漫長。最近幾十年西方人(尤其是非“西方馬克思主義”者)對于馬克思主義逐漸清晰進而至于謹慎的認同,就是認識論理論的絕佳范例,同時也是資本主義深刻的精神文化危機使然。馬克思主義在西方社會重新受到一定重視和理解,是人類社會的精神文化在經歷反復后具有的進步的發展的性質的表現。

一、有識之士在認識上的覺醒

在漫長的認識史中,某種真理的獲得往往需要經歷復雜的曲折歷程,并且還需要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只有在艱苦的積累下和相當幸運的時機中,我們才會真正體會到那些事后看來似乎十分簡單的道理,才會把握日漸顯明的歷史昭示。其實不僅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的學者存在著一種“認識上的覺醒”過程,就連我們這些搞了很多年馬克思主義的人也并非真正透徹地理解了馬克思主義。當然,要承認這一點無疑需要巨大的理論勇氣,但承認這一點乃是我們分析20世紀后半葉(尤其是近年來)國外“馬克思主義熱”的邏輯前提和參照。鄧小平同志早就教導我們說:“什么叫社會主義,什么叫馬克思主義?我們過去對這個問題的認識不是完全清醒的。”(P63)鄧小平同志這番話不惟富有大無畏的氣概和坦蕩的胸襟——這是一個清醒而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所應具備的品質,同時也體現了他高瞻遠矚的深刻洞察力。他的現實主義論斷給我們分析國外“馬克思主義熱”提供了理論基調,即,認識馬克思主義是一個過程,而當今國外“馬克思主義熱”正表明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已從模糊逐漸走向清晰。

當然,國外“馬克思主義熱”的首要原因是馬克思主義本身所具有的理論價值以及由此而來的思想魅力。從認識上說,文化要發展,就得先繼承,而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價值和思想魅力就在于它批判性地繼承并創造性地發展了西方數千年的文明成果,特別是德國古典哲學。在19世紀70年代,整個德國理論界都把黑格爾視為一條“死狗”,黑格爾哲學成為了哲學史上的千古絕唱,人們認為黑格爾哲學固然美侖美奐、精致優雅、滴水不漏,但它卻是純粹思辨的產物,他們認為:“建立一個使人凄然落淚和奮然興起的永垂不朽的哲學固然很好,但是一座建立在沙土和泥漿上的紀念物又有什么用處呢?”(P15)但是,馬克思卻在他彪炳千古的《資本論》中表達出一個偉大思想家的理論情懷和寬闊胸襟,他說:“我要公開承認我是這位大思想家的學生,并且在關于價值論的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賣弄起黑格爾特有的表達方式。”(P24)馬克思主義是西方乃至整個人類文明優秀的繼承者,自然有其無窮的思想魅力,能在理論上吸引并征服從“冷戰”思維中清醒過來的人。

同時,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魅力還源自其創始人——馬克思的個性特征和精神品質。西方人逐漸認識到這位充滿慈愛之心和悲憫情懷的偉人所具有的高尚氣節,為了使千千萬萬的普通人過上幸福的日子而毫不猶豫地將自己塵世中的幸福奉獻出來。猶如20世紀科學史上一些科學家對剛剛誕生的“相對論”那頗具傳奇色彩的認識過程一樣,那些尚不理解相對論的科學家說:“我們雖然不懂相對論,但我們相信愛因斯坦,因此我們相信相對論肯定是對的”。20世紀后期的世界公民們也隱隱約約有了類似的看法,雖然他們暫時還不能完全理解馬克思主義,但馬克思偉大的人格已經足以保證馬克思主義的正確性與可行性。哪怕他們不愿意從根本上認同共產主義,但他們卻還是在終極意義上仍然認為“共產主義是最好的辦法,只不過這種辦法太好了而難以為人性所接受。”(P109)現代人已經被馬克思的道德文章所折服。

而最能表明這種思想轉變或覺醒的當數諾貝爾獎獲得者、德國的文學家伯爾(HenrichB@①ll)。他在1961年這個動蕩年代的前夜發出了頗具代表性的感想,他說:“一部進步史乃是一部忘恩負義史。后生者只是一味地撈取和享用好處,至于曾為好處所付出的代價連想也沒去想。摻和在這種忘恩負義之中的還有愚蠢、無知以及理論家、知識分子通常所具有的蔑視。”(P60)伯爾所說的忘恩負義便是直接針對我們的時代對馬克思的遺忘。關于馬克思的歷史作用,在伯爾看來,當代西方的“忘恩負義”體現在人們對工人運動、社會主義這樣的詞語已經不再有感激之情,但是他說:“須知:沒有工人運動,沒有社會主義者,沒有它們的思想家,他的名字叫卡爾·馬克思,當今六分之五的人口依然還生活在半奴隸制的陰郁的狀態中;沒有斗爭,沒有起義,沒有罷工,這需要發動,需要引導,資本家是連半步也不會讓的。”(P60)如果沒有馬克思,我們可能還要為8小時工作制、甚至在上班時間稍微坐一下的權利而斗爭。或許我們今天已經在工作時數上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現代人也已經逐漸認識到了馬克思的功勞。他們知道,以前的對抗態度無非是一種“愚蠢、無知”以及那些別有用心的理論家和知識分子“通常所具有的蔑視”。因此作為有識之士對馬克思主義的逐漸精當理解的結果,并為慶祝《共產黨宣言》出版150周年,在歐美馬克思主義復興熱的影響下,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數百名學者于1998年5月云集巴黎,參加國際性研討會,此后,還在世界各地采取多種形式舉行紀念活動。在他們看來:“這本小冊子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論述了建立在唯物史觀之上的馬克思主義的核心主張,號召全世界的無產者團結起來爭取自身的解放,撥動了全世界億萬人的心弦,展示了從深層震撼歷史發展的魅力。……這是一次重新認識該書現代意義的機會。”(P153-154)同時他們更是認為這是重新認識和接近馬克思主義的一次良機。正如一位美國學者所說:“過去仇恨共產主義的人大多已經成熟,并且反過頭來努力為蘇聯祝福。”(P212)這位學者的觀點代表了西方學界一種總體上的思想傾向——認識上的覺醒。

二、對資本主義精神文化危機的反思

西方國家有識之士對馬克思主義在認識上的覺醒是被資本主義現實中的深刻危機所觸發,并逐漸認識到馬克思在批判資本主義時的深刻和睿智,進而形成了“馬克思主義熱”。越來越多的學者不僅在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寶庫中去借貸理論成果,甚至公開賣弄起馬克思主義的術語和思想,爭相以“馬克思主義者”進行自我標榜。

在經歷了長時間反對馬克思主義的“喧嘩與騷動”之后,許多反傳統的急先鋒從精疲力盡的“解構”游戲中“尋根”歸來,厭惡了無聊的現實,而逐漸認識到當今西方的生存境遇,體會到深深的危機感和幻滅感,精神文化上的內在矛盾變得十分尖銳。于是人們不得不追問:“社會秩序既缺乏作為生命力之象征性表現的文化,又缺乏作為動機或聚合力量的道德因素,那么,靠什么才能夠把社會粘結為一體呢?”(P132)資本主義的文化矛盾與來自現代社會本質的一個更為普遍的問題相關,即,今天的社會結構(技術—經濟體系)同文化之間有著明顯的斷裂。前者受制于一種由效益、功能理性和生產組織(它強調秩序,把人當作物件)之類術語表達的經濟原則。后者則趨于靡費和混雜,深受反理性和反智情緒的影響,這種主宰性情緒將自我視為文化評價的試金石,并把自我感受當作是衡量經驗的美學尺度。所以說:“事實上,正是資產階級經濟體系——更精確地說是自由市場——釀成了傳統資產階級價值體系的崩潰。”(P102)西方學者普遍相信,“我們正處在西方社會發展史的一座分水嶺上:我們目擊著資產階級觀念的終結——這些觀念對人類行動和社會關系尤其是經濟交換都有自己的看法,——過去的二百年中,資產階級曾經靠著這些觀念鑄成了現代社會。”(P53)人們相信,現代人正佇立在一片空白荒地的邊緣,仿佛如艾略特所說的“荒原”。現代主義的衰竭,無拘束自我的令人厭倦,以及政治言論的枯燥無味,所有這一切都預示著一個漫長時代行將結束。

實際上這些境況早已經被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精辟地論述過,馬克思的確是資本主義制度最優秀的“醫生”或批判者。因此哪怕是資本主義社會中與極右勢力頗多瓜葛的學者也依然對馬克思推崇備至。當海德格爾在其著名的“關于人道主義的書信”中談到“無家可歸狀態”時,他把馬克思同自己的老師胡塞爾和他的學生薩特的思想作了一種有趣的比較。海德格爾說:“因為馬克思在體會到異化的時候深入到歷史的本質性的一度中去了,所以馬克思主義關于歷史的觀點比其余的歷史學優越。但因為胡塞爾沒有,據我看來薩特也沒有在存在中認識到歷史事物的本質性,所以現象學沒有、存在主義也沒有達到這樣的一度中,在此一度中才可能有資格和馬克思主義交談。”[9](P383)美國解構主義創始人、“耶魯”之首的保羅·德曼在《解構之圖》中談到文學的意識形態功能時責備那些害怕意識形態的人并沒有真正讀懂馬克思的《德意志意識形態》。

許多客觀公正的、平和公允的西方思想家已經逐漸認識到了馬克思主義博大的胸懷、普渡眾生的品質以及批判現實的勇氣。在思想、政治、生態、環境等全球性危機面前,他們不勝感慨地認識到馬克思主義敏銳的目光和深邃的現實洞察力。尤其難得的是,馬克思主義給我們指出了一條走出荒蕪貧瘠與黑暗瘋狂的道路,而現代人(幾乎隨便什么理論家)卻過早地熄滅了希望之火,在災難的洪流面前呆若木雞束手無策。比如處在期待中絕望與絕望中期待的海德格爾的思想便是如此,最后他干脆把一切交付給了上帝,他說:“只還有一個上帝能救渡我們。留給我們唯一的可能是,在思想與詩歌中為上帝之出現準備或者為在沒落中上帝之不出現作準備;我們瞻望著不出現的上帝而沒落。”[9](P1136)海德格爾這種“啟示的無望”就來源于資本主義社會深刻的危機。面對這種情況,尼采“自我釘死在十字架上”,當他意識到整個歐洲文化正朝著幾個世紀積壓下來的磨難和緊張而劇烈地騷動著奔向干涸盡頭走進災難的時候,他以這種極端的方式做出了回應。

馬克思早在150多年前就已經預測到了其后兩個世紀的文化走向,他說:“資產階級除非使生產工具,從而使生產關系,從而使全部社會關系不斷革命化,否則就不能生存下去。反之,原封不動地保持舊的生產方式,卻是過去的一切工業階級生存的首要條件。生產的不斷變革,一切社會關系不停的動蕩,永遠的不安定和變動,這就是資產階級時代不同于過去一切時代的地方。一切固定的古老的關系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素被尊崇的觀念和見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關系等不到固定下來就陳舊了。一切固定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東西都被褻瀆了。人們終于不得不用冷靜的眼光來看他們的生活地位、他們的相互關系。”[10](P254)馬克思建立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分析模式,他以冷峻的眼光來批判現實社會,而且直到今天這個偉大的模式仍然富有生機、充滿活力。因此,現代思潮中的許多流派都不得不大量引用和借鑒馬克思的思想,回歸到馬克思主義當中去尋求問題或危機的真正解決。人們漸漸意識到,“在拋棄了傳統宗教信仰或康德和黑格爾體系之后,在怎樣尋求某種博大的、令人安慰的和有保障的體系以統一他們的價值和態度……這就是整個歐洲和亞洲知識分子相信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一種根由。”(P13)同時這也是近年來國外“馬克思主義熱”的根由。正是西方精神文化的“滾滾墮落”(伊格爾頓語)使得人們自覺不自覺地重新走向了馬克思主義。三、社會轉型的啟示

當今社會正處于一個轉型時期,而這種轉型的根卻在19世紀中葉,因此人們在動蕩的20世紀進行了許多自以為是的思想試驗和政治試驗之后,終于發現當年馬克思的理論是最有道理的,于是紛紛重新評價自己思想歷程的得失。這樣的觀點在20世紀可以直接追溯到存在主義大師薩特那里,他認為“馬克思主義是我們時代不可超越的哲學”,這就給許多人,包括一些非馬克思主義者,指出了現代性反思的理論背景。

一般而言,目前的社會轉型又叫做“全球化”,但全球化的理論奠基卻比它的實際運作早得多。全球化思想的最早提出者當屬馬克思。美國學者阿里夫·德里克(A.Dirlik)指出:“全球化也許可以被看作是一個不可改變的過程,至少從馬克思恩格斯寫作《共產黨宣言》的時間算起。”[11](P9)從時間上來看,最寬泛意義上的全球化的上線可溯至哥倫布1492年發現“新大陸”之時,中線便是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識形態》和《共產黨宣言》,而下線(即嚴格意義上的“全球化”)當以20世紀60-70年代又一輪高科技革命后的新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出現為標志。具體到語言學的層面,便是以Globalization(全球化)一詞的誕生為標志。但這種被人們炒作得十分熱鬧的“全球化”早在馬克思的“世界公民”觀念以及資本主義的發展必然形成“世界市場”等思想中予以精妙地闡述過。換句話說,全球化不是往別處去,而是走向馬克思曾經描述過的境界。因此,今天人們在談論全球化的時候,馬克思的巨大身影是無法繞過去的。有的思想家干脆直接承認“昨是而今非”,比如榮獲諾貝爾獎的經濟學家約翰·希克斯爵士在1969年就指出,不同凡響的是,“《資本論》面世100年后,……其他作品似乎都不該再出現了。”(P2)比利時學者歐內斯特·曼德爾在為《資本論》英譯本導言中指出:“最近十幾年來,資本主義制度如果說發生了什么變化的話,就是變得比馬克思寫《資本論》時更加危機四伏了。……。隨處都有跡象表明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資本論》說明了為什么這個制度的日益尖銳化的矛盾同它的迅猛發展一樣不可避免。在這個意義上,與一般公認的信念相反,馬克思與其說是十九世紀的經濟學家,還不如說是二十世紀的經濟學家。今天的西方世界遠比寫作《資本論》時的世界更接近《資本論》中的‘純粹’模型。”[12]這些資本主義世界的教授們也認為,馬克思確實是一個通曉社會經濟制度的人,只要資本主義繼續存在,他的作品就值得認真拜讀。

以蘇聯東歐巨變為例,人們從對它的理解中重新達到了對馬克思主義的認同。而其中最激進的理解莫過于后現代主義的巨匠詹明信(F.Jameson),他認為,對于共產主義,需要確證的是,最近的發展應該說是它的成功而不是它的失敗,至少從現代化的角度看是這樣的。換言之,蘇聯的解體不能說是共產主義的失敗,而應歸結為共產主義的勝利。詹明信認為,斯大林以巨大的代價實現了蘇聯的現代化,使蘇聯從一個農業國家變為一個具有高識字率和高科技的工業國家。無論從社會方面看還是從經濟方面看,斯大林主義都成功地實現了其歷史使命,事后假設這一切是否可以用更加規范、更加漸進的方式予以實現是沒有意義的。對于體制的崩潰更需要從其成功中而不是從其所潛藏的缺陷中去尋找原因。在詹明信看來,因為馬克思主義是關于資本主義的科學,既然資本主義還健在,那么談論馬克思主義的終結或過時之類的話顯然是不合邏輯的、荒謬的或者說是淺薄的。只要我們還生活在這樣的文化形態和社會形態中,真正的馬克思主義就不存在過時的問題。即便人們并不總是能真正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的偉大,但也不得不承認馬克思主義作為資本主義批判者和顛覆者的絕對地位。

美國德州大學哲學教授凱爾納(D.Kellner)相信,一種開放的、非教條的和更加質樸的批判性馬克思主義依然存在,它將繼續為現時代的批判理論和激進政治學提供理論源泉和政治資源。他說:“只要我們還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那么馬克思主義將仍然是合乎時宜的。……21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將有助于促進民主、自由、正義和平等,并能夠同僅僅促進富豪權貴利益的保守思想相抗衡。只要巨大的階級不平等、人類痛苦和壓迫還存在,就有必要存在馬克思主義這樣的批判理論和它的社會變革思想。”(P35)而且這種不平等以及痛苦和壓迫只要還存在一天,那么馬克思主義就將屹立在思想世界和現實世界之中,這就是在社會轉型時期人們向馬克思主義復歸的邏輯線索。

西方學者在反思此前對馬克思主義的誤解時承認“只有馬克思主義的最極端的思想上的敵人或無知的假知識分子才可能會真的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已經過時。”(P30)當然,在這個世界上,“最極端的思想的敵人”已經越來越少,并且大多數已逐漸成熟,但是“無知的假知識分子”總是有的。因此,我們對于“馬克思主義熱”切不可盲目樂觀,歸根結底它只是一些有識之士在一定程度上的思想覺醒,更多的則是某種“無家可歸”的無奈。

總而言之,近年來在國外出現的“馬克思主義熱”恰好印證了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所說的那段名言:“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程度,決定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10](P10)在今天,馬克思主義已經能夠在越來越大的程度上滿足這個世界的需要,所以,馬克思主義才會在“冷戰”之后逐漸地“熱”起來,并且會不斷地“熱”下去。

【參考文獻】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懷特:《分析的時代》,杜任之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

馬克思:《資本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薩拜因:《政治學說史》,盛葵陽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年。

伯爾:《卡爾·馬克思》,載于袁志英等譯《伯爾文論》,北京:三聯書店,1996年。

俞可平:《全球化時代的“馬克思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伯恩斯:《世界文明史》,羅經國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年。

貝爾:《資本主義文化矛盾》,趙一凡等譯,三聯書店,1989年。

[9]海德格爾:《海德格爾選集》,孫周興編、熊偉譯,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6年。

[10]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11]德里克:《后革命氛圍》,王寧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12]曼德爾:《<資本論>導言》,載《經濟學譯叢》1981年第6期。

字庫未存字注釋:

@①原字母o上面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