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理論系統動態性分析論文

時間:2022-08-04 06:06:00

導語:馬克思理論系統動態性分析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馬克思理論系統動態性分析論文

【提要】馬克思的“世界”把整個世界看作一個系統。馬克思對人類的和體現了系統論的思想。作者運用系統分析的,對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進行了初步的解讀,認為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具有系統的整體性、相關性和動態性特征。系統要素之間的沖突集中表現為東西方文明發展的不平衡性,這種不平衡性推動了世界歷史的發展和進步。

【摘要題】理論與方法

【摘要】InMarx’sworldtheory,theworldisasystem.Hisresearchandanalysisonthedevelopmentrulesofhumansocietyalsocontainhissystemthinking.Usingthemethodofsystematicanalysis,thispapergivesaoriginalexplanationtoMarx’sworldhistorytheory.authorthinksthatMarx’sworldhistorytheoryhasthreecharacteristics:entirety,correlativityanddynamics.Theconflictamongsystemfactorscanbereducedtothedisequilibriumbetweenthedevelopmentsofeasterncivilizationandwesterncivilization.Theworldhistorydevelopmentispushedforwardbydisequilibrium.

【關鍵詞】馬克思/世界歷史/系統分析/Marx/Worldhistory/Systematicanalysis

【正文】

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是學術界關注的一個熱點。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從整體上系統地認識和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方法。系統論表明:世界上的任何事物,或大或小,或物質或精神,無不以系統的方式存在,是一個有機的統一整體。世界是系統的世界,我們所涉及的對象,都可以作為一個系統而加以討論和研究,找出其內在的必然的聯系,揭示一般規律,從而達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本文認為,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貫穿著系統論的基本思想,因此,對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進行系統分析,將有助于我們從一個全新的視角來解讀馬克思的歷史觀。

一、馬克思“世界歷史”系統的基本特征

如果我們從系統論的角度審視馬克思的“世界歷史”理論,便不難發現,馬克思在探討世界歷史的發展變化規律過程中,是把“世界歷史”看作一個系統來分析和研究的。“世界歷史”理論集中表現出了系統的整體性、相關性和動態性。

1.“世界歷史”的系統整體性

“世界歷史”的系統整體性是說,對世界歷史必須給予全面的整體的系統的把握,立足于整體與部分、部分與部分的關系來考察世界歷史的發展規律。馬克思對于世界歷史的考察,恰恰是遵循了系統的整體性原則。馬克思不僅從某一側面、某一角度對世界歷史進行了審視,而且將其放到具體的歷史條件下進行了整體的、全面的考察。在馬克思看來,世界歷史的出現,并不僅僅意味著各個國家、民族聯系的加強,而實質上反映了16世紀以來尤其是西方革命以來,在世界整體范圍內出現的以工業和技術為動力所引起的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的巨大轉變,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社會生活的全面變革和新的文明的創立。世界歷史從其形成的時候起,所顯示的意義是社會生活的整體變革。世界歷史固然是由現代生產力的發展引起的,但世界歷史并不僅僅標志著一場“技術革命”、“工業革命”,而是包含社會生活全面變革的“社會革命”,是“市民社會中的全面變革”(P281)。在世界歷史條件下,不僅生產、消費具有世界性,而且精神、文化的發展也具有世界性,就連人的發展也成為世界歷史作用的結果,“地域性的個人為世界歷史性的、經驗上普遍的個人所代替”(P86)。世界歷史體現了社會生活的全面變革,世界歷史的形成便意味著整個世界成為一個相聯相依的系統。因此,必須從世界歷史的系統整體出發,才能真正把握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

2.“世界歷史”的系統相關性

“世界歷史”的系統相關性是說,如果把世界歷史從整體上作為一個系統來考察,那么,構成它的子系統便是民族和國家。系統的相關性集中體現了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的相互關系。而馬克思在研究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的關系時,重點探討了不同文明尤其是東方文明和西文文明之間的沖突。馬克思在談到世界歷史條件下的文明關系時,講得最直接、最明快的是近幾年學者們經常引用的那段話:“資產階級使屈服于城市的統治。它創立了巨大的城市,使城市人口比農村人口大大增加起來,因而使很大一部分居民脫離了農村生活的愚昧狀態。正像它使農村從屬于城市一樣,它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于文明的國家,使農民的民族從屬于資產階級的民族,使東方從屬于西方”[2](P276-277)。這里,馬克思從“三個從屬于”的角度揭示了近代以來世界歷史系統內基本要素之間的相關性特征,真實地反映了世界歷史條件下不同文明之間的真實關系。馬克思認為,這種關系的形成,主要原因是資產階級為增殖資本而拼命擴展的結果。馬克思說:“資產階級,由于一切生產工具的迅速改進,由于的極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它的商品的低廉價格,是它用來摧毀一切萬里長城、征服野蠻人最頑強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們不想滅亡的話—采用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它迫使它們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謂的文明,即變成資產者。一句話,它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造出一個世界”(P276)。應當說,馬克思當年所揭示的這種文明間的關系及其產生的原因至今依然存在著,而且有著繼續強化的趨勢。

3.“世界”的系統動態性

“世界歷史”的系統動態性是說,世界歷史從整體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每時每刻都處在運動、變化之中,靜止的、不變的事物在歷史上是不存在的。恩格斯曾明確提出,在人類歷史上,“除了變化本身之外沒有任何不變化的東西”(P37)。他在另一個地方,把世界歷史的動態性描述如下:“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察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系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其中沒有任何東西是不動的和不變的,而是一切都在運動、變化、產生和消失。”(P417)還告訴我們,對于動態事物的認識,必須從時空相關性和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系入手才能夠實現。由于整體就是部分與部分之間以及整體與環境之間的相互聯系構成的,因此,事物只能從整體上才能夠被理解,也只有從整體的角度才能得到對事物的真實認識。馬克思以唯物史觀為指導,以世界歷史的實際過程為依據,對人類的時空表現及其有序性給予了深刻揭示。社會發展規律是一個特定的動態的過程,這一過程通過不同的世界歷史階段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表現出來。作為特定動態過程的社會發展規律在世界歷史的范圍內必然表現為世界歷史過程發展的有序性或階段性。,學術界對馬克思提出的社會發展的“五階段式”或“三階段式”有著熱烈的討論,但是,一個共同的認識就在于普遍承認世界歷史過程和發展過程的有序性或階段性。而這種有序性或階段性恰恰是世界歷史的系統動態性的展現。

二、馬克思“世界歷史”系統的發展圖式

在世界歷史時代,逐漸形成了一個全球緊密相聯與相依的整體。世界歷史整體是一個遠離平衡態的巨大系統,不平衡性是它的最基本屬性。按照馬克思的觀點,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根本動力。而對于世界歷史系統內在而言,雖然存在著諸多的內在矛盾,但是,在馬克思所闡述的世界歷史的形成過程中,世界歷史系統的內在矛盾集中表現為東西方文明間的矛盾和沖突。東西方文明間的矛盾和沖突展現給我們的是世界歷史系統中各個基本要素(不同的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平衡性。因此,不平衡性就成為世界歷史系統發展的內在的基本動力。正是由于不平衡性,才使世界歷史具有了豐富多彩的、千姿百態的發展過程;也正是由于不平衡性,才使世界歷史走在一條逐漸進步、不斷優化的光明大道上,使人類不斷趨向一種理想的未來圖景。

馬克思“世界歷史”的提出,開創了唯物主義解釋“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先河,揭示了世界歷史的發展是由于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發展的不平衡性所推動并通過不同文明間的相互交往和相互沖突實現的。馬克思認為,世界歷史是在生產力普遍發展的基礎上,由各民族的相互交往而形成的。“只有隨著生產力的這種普遍發展,人們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來;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產生一切民族中同時都存在著‘沒有財產的’群眾這一現象(普遍競爭),使每一民族都依賴于其他民族的變革;最后,地域性的個人為世界歷史性的、經驗上普遍的個人所代替”(P89)。隨著近代以來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各個相互的活動范圍在這個發展進程中越是擴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P86)。在這里,馬克思揭示出,世界歷史的形成源于不同民族和國家的物質生產力的不均衡發展,由于物質生產力的不均衡發展造成了不同民族和國家之間的不平衡狀態,推動著“民族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馬克思認為,世界歷史的形成過程是先進生產力戰勝落后生產力、文明戰勝愚昧的過程,世界歷史的發展就是在生產力的推動下,先進文明不斷擴張的復雜過程。因此,世界歷史的形成,無論對于生產力優先發展的西方民族,還是對于生產力相對落后的東方民族,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西方的革命,帶來了歐洲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展現在人們面前的是東西方文明發展的不平衡。西方資本主義文明在其形成的過程中,通過開拓世界市場,推動著各民族從農業文明走向工業文明,從自然走向商品市場經濟,從封閉走向開放,從區域走向全球。“大工業發達的國家也影響著或多或少非工業的國家,因為非工業國家由于世界交往而被卷入普遍競爭的斗爭中。”(P88)“大工業便把世界各國人民互相聯系起來,把所有地方性的小市場聯合成為一個世界市場,到處為文明和進步作好了準備,使各文明國家里發生的一切必然影響到其余各國。”(P115)這就是說,人類歷史一開始并不是世界歷史,資本主義以前的社會,從總體上說,是以自然經濟為基礎的,以自給自足的孤立的經濟單位構成的封閉型的社會形態。伴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確立,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才得以形成,生產的社會化、商品化驅使資產階級奔走于全球各地,力圖建立世界市場;大工業的建立,工具的發達,對東印度和的入侵以及美洲的殖民化等等,使世界市場得以形成。馬克思恩格斯曾經明確指出:“資產階級,由于開拓了世界市場,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物質的生產是如此,精神的生產也是如此。”(P234)馬克思還對資本主義在開創世界歷史中的作用給予了公正的評價,認為資本主義“首次開創了世界歷史,因為它使每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的每一個人的需要的滿足都依賴于整個世界,因為它消滅了各國以往自然形成的閉關自守的狀態。”由此我們可以說,世界歷史的形成歸根到底是由于各個不同的民族和國家,源于生產力的巨大發展導致的不平衡狀態,并由此造成的普遍交往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