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文藝學創新論文
時間:2022-07-31 09:30:00
導語:馬克思主義文藝學創新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題】文論大視野
【正文】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地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伴隨著歷史的轉型,中國當代文壇進入了一個沸沸揚揚、紛紛擾擾的時期。特別是西方各種社會文化思潮的涌入、移植和引進,對中國當代文論的格局,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僅僅20年,中國學術界幾乎走過了西方文論近一個世紀的學術路程。現當代西方各種文藝思潮、批評模式、文藝觀念、文藝思想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展示和演練,經過一定程度上的本土化過程,出現了一些發育不甚成熟的中國版。中國當代文論的結構正在發生重組與新變,特別是馬克思主義文藝學面臨著嚴峻的沖擊與挑戰,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所謂“祛魅化”運動的磨礪和考驗。然而各種理論資源和學術思想的碰撞、對話與競爭,只能給科學的文藝理論的發展提供開拓創新的動力和契機,通過承接和吸納一切有益的、合理的思想因素,來豐富和優化自己。事實表明,經歷了新變的馬克思主義文藝學仍然蓬勃著旺盛的生命力。這不是偶然的,是由馬克思主義文藝學自身的學理優勢所決定的。
馬克思主義文藝學具有博大的宏觀性質開放的多維視野。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從現實主義文藝現象中總結、提煉、概括出來的理論體系。強調文藝與現實的關系,以真為基礎,盡可能地求得真、善、美的和諧統一,是馬克思主義文藝學追求的審美理想和價值目標。
馬克思主義文藝學重視和尊重文本存在,運用“美學觀點”、“人學觀點”和“史學觀點”對作家作品進行審美的、人文的和社會歷史的解讀,形成了一種比較嚴謹的理論系統。馬克思主義的文本理論是與文本包含著的審美因素、人文因素和社會歷史因素有機相連的,不同于西方封閉的文本主義文論;從“美學觀點”看文藝,認為美學因素作為文本的審美特性,負載著一定的人文因素和社會歷史因素,有別于西方的純粹的審美主義文論;從“人學觀點”看文藝,認為作品中的人文因素是通過具有審美特性的文本表現出來的,作為歷史的人與人的歷史發生著不可分割的聯系,從而與西方的那些具有疏離社會歷史傾向的人本主義文論大異其趣;從“史學觀點”看文藝,認為作品中的社會歷史因素同樣是通過具有審美特性的文本表現出來的,作為人的歷史必然同歷史的人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與那種“只見物不見人”的庸俗社會學、庸俗歷史學和庸俗政治學劃清了界限。
馬克思主義文藝學把對文本的美學研究、人學研究和史學研究融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實現文藝學的美學精神、人文精神和歷史精神的和諧統一。與此相聯系,還盡可能地把對文藝的外部規律研究和對文藝的內部規律研究結合起來。我們注意到,文藝研究經常出現一種類似“輪回”、“鐘擺”那樣的現象。當西方文論熱衷于對文藝進行內部規律研究的時候,中國文論恰好把對文藝的外部規律的研究推向了極端,以至產生庸俗社會學的弊病;當中國文論傾心于對文藝的內部規律進行研究的時候,西方文論又開始突破文本主義文論和形式主義文論的囿限,向社會、歷史和人生開放,極大地拓展了文藝外部規律的研究。中國文論的研究重心發生了明顯的錯位。現在,當代中國的文藝理論家們又緊跟著當代西方學者的腳步,沿著文化研究的路徑,從對文藝的內部研究走向對方藝的外部研究。20世紀的西方文論出現了兩次重大的“轉向”:一次是深入內部研究的語言轉向,一次是開拓外部研究的文化轉向。至于其他轉向,多得難以描述。現當代西方文論總是像“走馬燈”那樣不斷地變換著。后學們具有強烈的反超意識,總想壓倒和取代他們的前輩。這個轉向,那個轉向,轉得使人暈頭轉向。當然,西方文論的不斷突破和更新,盡管某一領域和層面可能被片面地發展了,但畢竟深化了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和體驗,發現了許多新質性因素,為進一步整合和建構更加系統的文論體系提供了可資參照的豐富的有益的思想資源。
內部研究所取得的理論成果主要表現為純粹的文本主義文論和審美主義文論;外部研究所取得的理論成果主要表現為各式各樣的歷史主義文論、新歷史主義文論和各式各樣的人本主義文論、新人本主義文論。西方文論的內部研究由于脫離文藝的外部規律,不同程度上躲避和逃逸歷史或人文。某些歷史主義文論,特別是某些科學主義文論作為對文藝的外部規律研究所取得的理論成果,往往表現出非人文化、非主體化的傾向。有的人本主義文論和新人本主義文論作為對文藝的外部規律的研究成果又往住表現出非史化的傾向,即展示出自我化、主觀化、內向化、本體化、非理化、幻想化,乃至虛無化的傾向。其實,對文藝的內部研究和外部研究都是不可或缺的。專攻文藝的內部研究,或與外部研究的聯系上,側重對文藝進行內部規律研究,或者專攻文藝的外部研究,或與內部研究的聯系上,側重對文藝進行外部規律研究都是需要的。應當深刻揭示文藝的內部規律和外部規律的辯證關系,努力把對文藝的內部研究和外部研究整合起來,建構一個更加有機的理論系統。
二、強化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的批判精神
應當強化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的批判精神。馬克思主義本身的性質和功能是革命的批判的。馬克思恩格斯幾乎所有的評論文章和政論文章都體現著和貫穿著對各種非人的和非史的社會文化思潮的批判。馬克思的《評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充滿著對文化專制主義的批判;馬克思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充滿著對異化勞動的批判;馬克思的《神圣家族》通過對歐仁·蘇的長篇小說《巴黎的秘密》評論,充滿著對青年黑格爾派的思辨哲學原理和基督教教義對人性的壓抑、扭曲和戕害的批判;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識形態》充滿著對德國的虛假和有害的意識形態的批判;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對剝削和壓迫工人階級的社會制度和思想體系,以綱領的形態,進行了深刻的全面的批判,……如此等等。
馬克思系統地提出了異化理論和關于人的解放的學說。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通過對舊世界的革命批判,改變已經失去了歷史的合理性和進步性的舊環境,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的偉大構想。馬克思恩格斯對建立社會的自由民主和學術的自由民主發出了深情的呼喚。馬克思恩格斯對輿論批判和實踐批判的不同的性質、作用和功能進行了科學分析。他們認為輿論批判是必要的,但取代不了對現實的實踐批判。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被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論所傳承,特別是被法蘭克福學派的文化批判理論所發揚,隨后被流行于整個當代西方的文化研究所強化,成為一直主導世界文論潮流的強勢文化。我們應當以馬克思恩格斯為榜樣,高舉批判的旗幟,對一切偽科學的、非人性的、非歷史的社會文化思潮和文藝思潮進行清醒的、有選擇的、有目的的鑒別和分析,使馬克思主義文藝學在批判的烈火中獲得新生。
三、發揚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的實踐品格
應當發揚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的實踐品格。人類的社會實踐和文藝實踐是產生文藝思想的源泉和推動文藝思想不斷向前發展的動力。馬克思主義文藝學同樣是對一定時代和歷史條件下的社會實踐和文藝實踐進行理論抽象的產物。馬克思的一些重要的美學思想是從對異化勞動的分析中提煉出來的。恩格斯關于“除細節的真實外,還要真實地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這個現實主義的經典性定義是從巴爾扎克的創作和作品中總結出來的。恩格斯主張用“美學的和史學的觀點”觀察和評論文藝是從歌德等人的創作和作品中抽取出來的。同理,沒有托爾斯泰的創作和作品,決不會有列寧的“如果我們看到的是一位真正偉大的作家,那么他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會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質的方面”(《列寧選集》,中文3版,第2卷,241頁,北京,人民出版壯,1995)的著名論述。列寧的以反映論為主導的文藝思想同樣是從托爾斯泰和高爾基的創作和作品中概括出來的。
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的第一位的、首要的、重要的、基本的觀點。倡導和注重變革世界的社會實踐和精神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和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的突出的特點和優點。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哲學的偉大使命和根本目的不在于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是改造世界。馬克思恩格斯為了強調實踐的極其重要性,甚至把他們的哲學稱為“實踐唯物主義”,認為“對實踐的唯物主義者,即共產主義者來說,全部問題在于使現存世界革命化,實際地反對和改變事物的現狀。”(《馬克思恩格斯選集》,中文2版,第1卷,75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馬克思恩格斯承認輿論的和精神的批判對改造舊世界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但他們反對用輿論的精神的批判取代對社會現實的實踐的批判。他們認為思想“從來也不能超出舊世界秩序的范圍”,“思想根本不能實現什么東西”,“為了實現思想”,“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1版,第2卷,152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馬克思恩格斯還把能否依靠“實踐力量”“改變舊環境”作為區別“新人”與“舊人”的根本標志。他們祈盼造就能夠掌握“實踐理性”、使用“實踐力量”改變舊世界的一代新人。一切輿論的精神的思想的批判,都不能最終地實際地有效地改變人的不合理的生存狀態。為了實現人的真正的自由、幸福和解放,必須使先進的思想通過實踐活動,獲得感性實現,變成物化形態。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世俗社會主義的第一個原理”是“否認純理論領域內的解放,認為這是幻想。”(同前注,121頁)一切優秀的文藝和先進的文論,都應當為改變人類生存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實現社會的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承擔起神圣的社會責任和莊嚴的歷史使命。人的意識和思想只有影響、引導、推動、激勵和鼓舞群眾參與變革現實的偉大實踐活動,才有實際的意義。西方文論多半停留在輿論層面,諸如“語言革命”、“詞句革命”、“符號革命”、“解構革命”、“本能革命”,乃至一些空泛的“文化批判”,實際上都不同程度地把重大嚴峻的社會問題轉移到精神領域,這必然使對舊的社會環境和舊的語境的批判受到局限。盡管現當代西方文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由于主要徘徊和漫游于語言王國,帶有明顯的脫離歷史和躲避現實的缺憾,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不合理的社會環境和人生狀態。
四、重讀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的經典文本
重讀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的經典文本,對推進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那些過去曾經闡釋過的經典文本,隨著時間的推移,由于現實生活的需求和文藝實踐所提出的新問題的觸發,重新解讀,可能產生新的意義,取得新發展。通過對經典文本的再學習和再闡釋,還可以開掘出新的理論資源。近年來,我們從馬克思恩格斯文論的經典文本中,發現了許多馬克思主義的人學思想、主體論思想、實踐論思想、價值論思想、心理學思想、語言學思想,有的還相當豐富、系統,并與馬克思主義的文藝思想緊密相關。只有回到完整的本真意義上的馬克思恩格斯,才能為進一步發展馬克思主義文藝學確立正確的立腳點和出發點,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我們應當以開放的視野和廣闊的襟懷,承接和汲納古今中外一切先進的優秀的文論成果。凡是具有合理性和真理性的,凡是有益的、有價值的、有生命力的文論資源,都要努力運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和方法進行整合和重塑,以便建構富有民族特色和強烈時代感的全新的馬克思主義文藝學。首先,通過對西方文論的本土闡釋,努力解決文論的世界性與民族性的關系問題。其次,通過對古代文論的現代闡釋,努力解決文論的世界性與民族性的關系問題。其次,通過對古代文論的現代闡釋,努力解決文論的傳統性與當代性的關系問題。尤其要科學地理解和借鑒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論的理論資源。當代歐美的一些國家中,西方馬克思主義文論仍然是經久不衰的“顯學”,盡管存在著流于片面和極端的思想成分,但圍繞著文論的一些重要的層面,的確有了明顯的推進、補充、豐富和發展。特別是新馬克思主義、新歷史主義和文化研究已經把關注的目光集中在社會、歷史、政治、種族、性別等重要視域。這些學術思潮,從一定的意義上說,是新歷史條件下的當代西方的學術思潮向馬克思主義的轉靠和回歸。我們相信,經過一個艱辛的漫長的學術發展的歷程,馬克思主義文藝學一定會成為實際上真正能夠起到主導作用的先進的強勢文論。
- 上一篇:馬克思主義正義話題分析論文
- 下一篇: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管理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