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整體特征論文

時間:2022-07-23 03:19:00

導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整體特征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整體特征論文

摘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整體特征溯源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與自身內涵的整體性。馬克思主義的形成與發展,涉及領域廣泛,是完整的科學體系,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踐性強,內容豐富,也具有相對獨立的整體屬性;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產生于階級矛盾復雜多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其曲折發展的進程展現出與中國實際結合的艱辛,同樣具有與中國社會融合為有機系統的整體特征;這一探索開拓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視域,有益于深入理解黨的十七大精神,貫徹落實新時期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路線、方針和政策。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整體性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20世紀中國政治發展的主導趨向,也是中國共產黨對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卓越貢獻。從整體上探索這一進程的特點與規律,對于新世紀堅持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指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具有比較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整體特征溯源于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內涵的整體性。

從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分析,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自馬克思主義傳入東方,我國理論界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基本上囿于唯物主義、剩余價值和階級斗爭的定式,長期以此替代馬克思主義的全部詮釋。這樣做的結果,極大推動了中國革命的進程。其優點是:突出馬克思主義對以往哲學、經濟學和社會主義學說的主要貢獻,展現出馬克思主義的精髓;適時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的痼疾和主要矛盾,揭示出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一定勝利的歷史規律,為無產階級革命指明正確的道路;及時適應當時階級斗爭激化的形勢需要,推動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彰顯了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的時代特點。其局限性在于:過度集中階級斗爭的理解,片面強調斗爭,忽視了建設與和諧等寶貴思想,沒有從整體發展上深刻理解馬克思主義更廣泛的內容,很容易產生認識上的偏差。尤其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階級斗爭在一定范圍內存在,大量表現的是人民內部矛盾與社會建設和諧問題。這就拉大了傳統馬克思主義與現實的距離。再從當代資本主義發展看,科學進步導致生產力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其自身的痼疾,也使許多人誤以為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迫切需要尋求新的理論替代馬克思主義指導社會實踐。這些都是對馬克思主義狹隘的理解。實際上,馬克思主義是構成廣泛、內容豐富的理論整體。首先,其形成與發展涉及諸多領域。馬克思早年攻讀法學,后來發現單純法理研究不能完全揭示資本主義社會事實不平等的淵源,于是轉向研究哲學和經濟學,撰寫出《資本論》,揭示資本家剝削工人剩余價值的秘密,開創并領導了無產階級旨在謀求自身和全人類解放的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其次,馬克思的著作也涉獵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社會等領域,涵蓋哲學、歷史、文學、經濟、法律、心理、教育等眾多學科,幾乎在每個領域與學科都有所建樹。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稱:“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膚淺地研究的。”[1](P776—777)再次,從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性質看,既是革命的、批判的理論,也是實踐的理論。所謂實踐的理論,指馬克思主義以前的一切理論都是與實踐相脫節,只有馬克思從社會實踐的角度出發,真正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馬克思主義源于實踐,又在實踐中不斷發展,所以能夠成為認識與改造社會的指導思想。人的社會是實踐的總體,實踐的積聚形成歷史。在歷史上,人的實踐涵蓋社會各個方面,有豐富的研究內容。馬克思主義之所以偉大,就在于從人類的基本實踐即經濟實踐活動出發探索社會發展規律,指出公有制必然代替私有制、共產主義必然實現的正確方向。因此,對馬克思主義的理解,不應該是零碎的、分裂的,而應該從整體上把握,正確掌握運用其立場、觀點和方法;也不應該用一套包羅萬象的固定“因式”替代豐富深邃的思想內容,而應該對其具體理論進行源流、內涵、特點、影響以及概念的提出、假設前提和論證邏輯作嚴密的整體分析。所以,列寧認為馬克思主義是一塊整鋼,也就是不可分割的理論體系,探明其創立科學世界觀的過程,必須清楚這一過程的每一個階段馬克思已經掌握了什么,以及他如何轉到新的思想領域。[2](P7)

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內涵分析,同樣具有相互聯系的整體特征。馬克思主義作為誕生于西方社會的政治文化傳播到中國,必須與中國實際各方面相結合。這就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產生了豐富多彩的內容。一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獨立存在的邏輯體系,即從“隔著紗窗看曉霧”到成為近代中國思想文化發展的主流;從“問題與主義”的論戰到成為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其實踐歷經艱難曲折,內容極為豐富。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結果誕生了獨立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思想體系,即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等理論,貫穿中國革命和建設各個時期,內涵極其深刻。三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每個環節,無論宏觀與微觀方面都是與中國實際相對應的有機運用與發展,同樣具有相對獨立與系統同歸的屬性,體現出整體特色。四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為20世紀中國政治文化發展的主導,直接影響了近代以來中國政治、經濟與社會生活,已經與中國社會發展進程凝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長期以來,我國理論界一直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為一種政治現象進行研究,前幾年甚至出現關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兩者關系孰大孰小的爭論。各方面學術上的爭論都是必要的,但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僅僅理解為簡單的政治現象,就勢必過于偏窄了。我們應當看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為20世紀中國政治思潮發展的主流,是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革命與建設的重要貢獻,也是對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發展。這一研究直接涉及如何看待20世紀中國共產黨領導革命與建設的全部歷史,也涉及當前改革開放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評價。而其研究的深入將有待于整體開發,即從多方面、全方位進行綜合研究,探索其起源、內涵、發展、特點與作用,并將其置入更廣闊的領域,充分運用跨學科等先進手段,實事求是地揭示其規律,展示其發展的必然趨勢,決不可自我封閉,以偏概全。只有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學科開展多領域的整體研究,才真正符合當前馬克思主義一級學科建設的需要,才能在復雜多變的新形勢下牢牢把握研究的正確方向,有力推動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

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發展進程也顯現出復雜性與多重性的整體特征。

其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在非典型社會形態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東方大國進行的。我國長期處于封建社會形態。近代以來,西方列強的炮艦轟開了清王朝封閉的國門,震醒了沉睡的東方巨獅。伴隨資本主義的入侵,我國政治、經濟和社會狀況發生了新變化,表現得更加錯綜復雜。在政治方面,封建法統和統治秩序制度長期存在,封建思想受到一定沖擊依然占據主導地位;西方列強是太上皇,是真正的主宰,封建統治者是兒皇帝,甘愿“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對廣大民眾而言,仍然暴戾無度,肆意摧殘。在經濟方面,西方資本主義曾閃現一絲光亮,促進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誕生,但是,民族資本主義是微弱的,占統治地位的是封建經濟即地主對農民的剝削,而且矛盾日益激化。在社會方面,新經濟形態的出現以及多種政治經濟成分的匯聚,使中國社會出現了新的階級和階層,如買辦、資本家、工人,即使游民也與以前不同。資本家又分為兩部分,各自代表的利益迥然不同。顯然,這種階級關系復雜、矛盾激烈多變的社會,不是馬克思所論述的典型社會形態,只是一個畸形產物。而誕生于典型資本主義社會的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必然受到多方面不和諧因素的阻滯與干擾,其中國化的進程尤其艱難。

其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在與中國傳統文化激烈碰撞融合的過程中進行的。我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傳統文化的底蘊深厚。傳統文化是經過不同時代改造積累的民族文化。中國封建歷史很長,傳統文化的封建化影響也很深。封建化與資本主義化勢同水火,與馬克思主義更格格不入。中國傳統文化實質屬于農業文化,與西方發達國家的工業文化相比,落后了一個時代,與馬克思主義開拓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相比,存在明顯的差距。馬克思指出:“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程度,總是取決于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3](P11)馬克思主義是超越中國社會時代的先進理論,在中國的傳播也需要適應中國國情。因此,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必然遭遇舊傳統文化不和諧方面的抵制與撞擊。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有很旺盛的生命力。它不是封閉的系統,卻在長期文化融合中一直居于主流地位,即使異族入侵或統治中原,也被華夏文化折服與同化。近代以來,西學東漸。西方文明以不可小覷的超越封建文化的先進性被介紹到中國,同樣遭到傳統文化的強烈抵制。新文化運動批判封建糟粕,為先進文化的傳播打開了一個缺口。隨后,馬克思主義傳播到中國。如果說中國古代的中外文化融合,傳統文化是一枝獨秀,近代以來則明顯形成并行不悖的特征,即兩者始終在激烈的相互碰撞中融合、發展。馬克思主義只有不斷融合傳統文化的積極因素,戰勝并拋棄其封建糟粕,才能主導時代潮流,成為中國革命與建設的指導思想。

其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時間相對比較短的情況下進行的。馬克思主義發端于19世紀中葉,19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馬克思主義誕生。以后馬克思領導第一國際、恩格斯領導第二國際的斗爭,歐洲共產主義運動轟轟烈烈。中國人始終不了解這一切。中國人講到馬克思,最早是梁啟超。他于1902年在《新民叢報》曾談到馬克思是日耳曼社會主義的泰斗。1906年,資產階級革命派代表朱執信也簡略介紹馬克思的生平。總之,“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國人不但不知道列寧、斯大林,也不知道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4](P1470—1471)。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廣泛傳播是在以后,各種社會主義思潮蜂起,經過激烈的論戰,馬克思主義逐漸成為中國革命的指導思想。從時間上看,馬克思主義在歐洲經過長期傳播和斗爭實踐,才被了解和認同,而在中國僅僅經歷了三四年光景。由于傳播時間相對短暫,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的了解,基本以列寧的東方革命理論為藍本,沒有經過更系統深入的學習與研究。于是,造成黨的理論長期匱乏的局面,不了解馬克思主義怎樣指導具體實踐,多次出現“左”和右的錯誤,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歷經曲折。直到1938年9月,中共六屆六中全會召開,強調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才明確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的正確方向。以后,經過,思想被廣大黨員所認同,終于實現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誕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革命理論成果。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一種政治思想的演進,按照系統論分析也體現出多重發展的整體特征。它集中表現為一種政治文化現象,并通過政治文化反映到經濟、軍事、外交和社會各個領域,使近代中國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新文化運動以前,中國人簡單介紹馬克思及其生平是作為一般文化現象,是十月革命與突出了其無產階級革命的政治性。經過五四時期的三大論戰,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得到先進知識分子的擁護。但是,黨的指導思想的確立只是政治性標志,其正確實施更需要社會文化的廣泛認同。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傳統文化就發揮了重要的影響。一方面,長期封建制形成的等級觀念及下級對上級的絕對服從思想,造成對黨的指導思想的權威理論照抄照搬,并由此產生教條主義“左”的傾向;另一方面,偏重實踐的傳統經世致用思想加上當時對馬克思主義缺乏全面理解,很容易出現忽視黨的指導思想、片面強調經驗的右傾錯誤。對教條主義的破除,發端于遵義會議在完全斷絕與共產國際聯系的情況下,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解決軍事與組織問題,取得長征的勝利;消除右傾根源,重視馬克思主義的深入學習,則是中共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的任務后展開的。而“左”和右傾錯誤的清算,是經歷運動統一全黨思想,最終將思想寫入中共七大新黨章,指引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勝利。新中國誕生后,中國共產黨成為執政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繼續面臨從中國國情出發,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的課題。建國初的三大改造,我國沒有照搬蘇聯建設集體農莊和立即消滅資產階級的經驗,而是采取平分土地,保留民族工商業的方法,引導農民、手工業者和民族資產階級逐步實現生產資料的社會主義改造。黨的過渡時期總路線不僅符合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更適應了廣大群眾的文化認同,即在自給自足自然經濟基礎上實現大同社會的暢想,并由此創造出從個體到集體、由低級到高級的逐步過渡的改造途徑,取得顯著成就。后來,卻未能實事求是對待社會主義建設的課題,急于推動對理想化社會主義的認同,錯誤發動“”,走偏了方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認真審視中國所處的實際狀況,正確處理革命與建設的關系,引導人民走出對社會主義狹隘理解的誤區,實現了思想文化層面對馬克思社會主義理論的正確解讀。“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理論進一步強調文化和社會的全面發展,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內涵,是中國共產黨中央領導集體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新貢獻。

所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不是孤立的政治現象,而是政治與文化、經濟乃至社會的有機結合,是一項綜合發展的系統工程。這一工程表現為政治的發展,必須得到文化認同,才能正確指導實踐,實現政治、經濟與社會實際的有機結合。同樣,實踐的過程又強化了文化對政治的認同,不斷推動政治發展與社會進步。所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各個方面協調發展的整體進程,只有開展整體研究,才能探悉其真髓。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整體特征的研究,為我們展示出一個絢麗多彩的嶄新視界。

我國理論界以往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起點的研究,基本以黨的六屆六中全會為標志。在這次會議上提出:“使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使之在每一表現中帶著必須有的中國的特性,即是說,按照中國的特點去應用它,成為全黨亟待了解并亟須解決的問題。”[5](P534)不久,他又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強調“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為糾正和克服黨內“左”右傾錯誤指出正確的方向。運用整體性的方法研究可以發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應該包括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馬克思主義對中國革命的指導、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形成與發展等方面。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前提,沒有這個前提,絕不會產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進程。如果有人覺得前提只是條件,起碼黨的二大根據列寧的殖民地革命理論明確指出,中國革命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適應中國國情是顯而易見的事實。即使我們將其仍然歸結為照辦共產國際的指示,另一些事實也值得注意:一是1919年8月,在與胡適的問題與主義的論戰中曾明確提出:“大凡一個主義都有理想與實用兩面理想適用到實際的政治上去,那就因時、因所、因事的性質情形,有些不同。社會主義,亦復如是。”“一個社會主義者,為使他的主義在世界上發生一些影響,必須要研究怎么可以把他的理論盡量應用于環繞著他的環境。”[6](P3)二是1927年9月,無產階級革命家、黨的早期領導人之一的蔡和森及時總結國民革命失敗的教訓,寫出《黨的機會主義史》,認真分析陳獨秀右傾錯誤的表現與思想根源,提出需要對全黨進行“整個全盤的改造”,必須總結“八年以來中國革命之豐富經驗與教訓,建立中國無產階級列寧黨的自己的理論,成為真正布爾什維克的組織,來完成中國工農革命的任務”。[7](P583)這里強調的中國無產階級列寧黨的自己的理論,實際就是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結合的、適應中國革命需要的指導思想。它的提出比六屆六中全會早了整整11年。

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研究,學術界一致贊同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對思想的科學定義,認為思想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但是,在具體研究方面依然存在按照個人的著述作為劃分思想發展標志的現象。如思想的萌芽是《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和《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形成的標志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其他人對于思想發展的貢獻。對于鄧小平理論更難以發現集體智慧的具體記載。按照整體性的方法研究能夠發現,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很快就遇到與中國革命實際結合的困惑。許多先進知識分子運用馬克思主義指導的同時,都努力以此分析中國的實際情況。如黨的四大前后,曾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中國的工人、農民與民族解放等問題,撰寫出《中國內戰與中國農民》、《中國內戰與工人階級》、《民眾勢力發展中的國內戰局》、《土地與農民》等文章,明確提出帝國主義、封建軍閥是中國革命的敵人,工人階級“應當緊密地組織起來,并且成為革命的中心”[8](P34)。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其他早期領導人也運用馬克思主義分析中國國情,許多文章早于的《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再如“工農武裝割據”思想是中國革命新道路的重要內容,一直被認為是的獨創。實際上這一時期,瞿秋白也在積極探索。1928年初,他提出“農民割據”的思想,同樣包括武裝斗爭、土地革命與根據地建設三項內容,而且時間上要早于的“工農武裝割據”思想。[9]所以,僅僅以的著述劃分思想發展的階段,顯然過于狹隘,至少也應該將其他人的探索涵蓋其中。

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階段的研究,黨的十五大提出,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曾產生兩次歷史性飛躍,誕生了兩大理論成果,即思想和鄧小平理論。近年來,一些學者又提出三次飛躍甚至四次飛躍的主張。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作為新的飛躍,突出了新的中央集體對馬克思主義與時俱進的卓越貢獻。但從整體發展方面研究,兩次飛躍客觀體現20世紀迥然不同社會狀況下革命與建設之間不同方面的歷史性飛躍。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是進入新世紀提出的,與鄧小平理論同屬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所以,黨的十七大沒有繼續沿用歷史性飛躍的提法,而是按照歷史發展階段分別肯定了、鄧小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和十六大以來新一屆黨中央對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杰出貢獻。大會從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發展的角度,提出以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建立新中國并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開創了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指引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征程上闊步前進”;以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繼承、發展并成功將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推向21世紀,“繼續引領改革開放的航船沿著正確方向破浪前進”[10](P7-8);以同志為總書記的黨的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11]。這是符合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整體進程規律的科學論述。

另外,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作用和影響分析,這一進程已經與近現代中國歷史和社會文化發展緊密聯結為一個整體。舊中國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廣大人民受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雙重壓迫,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使中國人找到尋求解放的正確道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領導核心、新的革命前途與領導方法,并領導廣大人民徹底改變了被奴役、受壓迫的地位,成為新中國的主人。我國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探索同樣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逐步改變貧困落后的面貌,取得令世人矚目的成就。至于曾出現探索的曲折,正是我們對馬克思主義缺乏全面理解造成的。所以,沒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就沒有民族獨立和人民民主,就沒有祖國的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我國五四以來的革命與建設模式,基本是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方式設計與實施的,整個社會發展、政治進步、經濟騰飛、文化繁榮、民族崛起,都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成就。從整體角度看,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與中國社會發展具有理論與實踐的一致性。正是中國社會各方面都帶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特征,才顯示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區別于其他國家社會主義的不同特色,展現出中國革命與建設對馬克思主義和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杰出貢獻。按照邏輯分析總體優于部分的原則,任何社會科學研究都離不開其整體性。同樣,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研究,不僅需要從中國革命和建設方面探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整體進程,也需要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對中國社會各方面的影響,還需要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納入中國和世界發展更廣闊的整體格局。這種整體宏觀與具體微觀的綜合研究,必然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學科的深入發展,對新時期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實現國家與民族發展進步是大有裨益的。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寧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選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中國研究會.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7]人民出版社.共產國際與中國革命資料選輯(1925—1927)[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8]中國研究會.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9]王同起.瞿秋白對“工農武裝割據思想”的貢獻[J].理論與現代化,1992(4).

[10]人民出版社.十七大報告輔導讀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11]中國共產黨章程[J].支部生活,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