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卡奇與列寧的辯證法思想比較
時間:2022-04-07 02:37:00
導語:盧卡奇與列寧的辯證法思想比較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關鍵詞】辯證法/認識論/總體性dialectics/theoryofknowledge/totality
【正文】
[中圖分類號]A22;A821[文獻標識碼]A
盧卡奇和列寧處在同樣的歷史年代,兩人的辯證法理論都創立于二十世紀初,具有時代共性,但由于各屬不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傳統,因而形成了兩人各具特色的辯證法。比較列寧和盧卡奇辯證法思想產生的時代前景、理論來源和兩人關于辯證法基本思想的同異,從思想史乃至人類史的總體出發,我們不難發現使兩者發生內在聯系和差別的根本所在,并從中得出合理的見解。
一、時代背景
任何一種哲學思潮或理論的出現及其發展都必然受政治、經濟、文化等背景的影響,列寧和盧卡奇的辯證法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無疑也與他們的時代背景息息相關。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出現了許多新現象、新情況,它的固有矛盾以及帝國主義各國之間的對立日益暴露出來并趨向尖銳化。俄國無產階級領導勞動群眾進行的反對沙皇專制制度的斗爭,1912年又開始走向高潮。西歐工人運動也日趨激烈,與此相呼應,東方殖民地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民族解放運動也在蓬勃發展。由于帝國主義戰爭的頻繁爆發,反動當局加強了對革命運動的壓制和破壞,經濟危機、政治危機日益激化,這些新的歷史時代的迫切課題擺在馬克思主義者面前。時代背景是促使列寧探討解決時代迫切課題的根本理論基礎。
為了反對機會主義和修正主義的種種思潮,列寧意識到必須從總體上對它們作決定性的揭露和批判,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的理論基礎,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是真正的哲學科學。當時馬克思揭示社會經濟發展的辯證法的研究成果,恩格斯揭示自然科學、自然界的辯證法的研究成果,亟待加以總結概括。列寧力圖從《資本論》和《邏輯學》中總結出辯證法理論,完成馬克思、恩格斯建立辯證法體系的未竟事業。在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他自覺意識到歷史賦予他的神圣使命,即總結思想史上關于辯證法思想的一切成就,系統闡發辯證法思想體系,用它為指導剖析時代和具體的形勢,制定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策略,以及揭露機會主義者的詭辯手法。因而列寧對辯證法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1914年至1915年寫下了《哲學筆記》八本藍皮筆記本,系統考察并論述了辯證法理論各個方面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有科學價值的見解,把馬克思主義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與此同時,盧卡奇也開始了他的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獨創性探索。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推動下,歐洲一些國家相繼發生了無產階級革命。盧卡奇加入匈牙利共產黨后便積極投入了革命斗爭,匈牙利革命的失敗使盧卡奇等共產黨人陷入反思,苦苦探討失敗的原因,尋求復興革命的道路。他們審視了當時馬克思的后繼者們對馬克思主義的解釋,進一步認清了第二國際的理論,從而促使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問題進行理論反思。他們發現從馬克思逝世到本世紀二十年代的這段時間內,錯把經濟學而不是把哲學當作馬克思著作的重點,而對馬克思哲學的解釋又為實證主義的機械論思想所統治。盧卡奇針對這種科學主義和自然主義的傾向,同第二國際的理論家們展開了針鋒相對的論戰。與第二國際的理論反其道而行之,盧卡奇從自然走向歷史,將歷史科學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
盧卡奇與列寧的分歧也體現在列寧強調客觀性的重要性,把革命當作社會進化中的自然事件;而盧卡奇則更重視無產階級的歷史首創精神和主體意識的決定作用,這種分歧使他認為列寧眼中的馬克思主義具有實證性和機械論的色彩。盧卡奇認為人是歷史的主體,應該強調人的優先地位。他由此以為,正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歪曲和背離,造成了無產階級意識的不成熟和創造歷史的自覺性的貧乏,導致了革命的失敗。因此,要取得革命成功,需要重新解釋馬克思主義,重建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弘揚人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動性,恢復主體在歷史過程中的地位和價值。1923年盧卡奇的《歷史和階級意識》出版,其主旨是研究馬克思主義陣營內沒有被注意到或被忽視的重要問題。
二、辯證法思想的理論來源
列寧與盧卡奇都繼承了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觀點,特別是都以《資本論》的結構方法為依據,并揭示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黑格爾思想來源,但列寧著重繼承《資本論》科學體系中辯證法、認識論、邏輯學相統一的思想,受恩格斯哲學思想的影響較深,主要發掘黑格爾《邏輯學》中科學主義的結構因素;而盧卡奇則著重繼承馬克思的社會歷史的總體觀和分析方法,對恩格斯的若干觀點提出批評,主要發掘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中人文主義的精神因素。
列寧關于辯證法體系的設想是從辯證法的集大成者黑格爾的著作入手,他批判繼承了黑格爾邏輯學的有關辯證法的合理思想。列寧認為,黑格爾雖然將辯證法神秘化了,但是他第一個全面詳盡且內容廣博地論述了辯證法,除了對辯證法的各個基本范疇和基本原則作了細致的考察和論述之外,還對作為哲學科學的辯證法體系的形成途徑作了研究探討。列寧認為,作為哲學科學的辯證法,其研究對象即是事物的發展規律,其實質就是對立面的同一;在此基礎上,列寧提出了唯物主義和邏輯學、辯證法和認識論三者同一的思想。列寧進一步總結了《資本論》的研究和闡述方法,認為《資本論》中也揭示了三者同一的理論,“這種唯物主義從黑格爾那里汲取了全部有價值的東西并發展了這些有價值的東西。”[1](P288-289)《資本論》中體現出一般辯證法的要素。列寧的這些論述總結了馬克思的《資本論》和黑格爾的邏輯學精華,但其基本內容、傾向應該說是和恩格斯一致的。其辯證法思想受到恩格斯的影響較深,關于怎樣研究辯證法,從何入手,恩格斯即主張從黑格爾的《邏輯學》入手,因為它是辯證法的真正寶藏。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就較多地反映了辯證法方面的研究。恩格斯的思想給列寧以啟發,列寧對辯證法的研究正是從《邏輯學》開始的。在以后長期的研究過程中,列寧注意把《資本論》中運用辯證法的成果同黑格爾的《邏輯學》作比較分析,批判吸收了黑格爾的合理思想,對于辯證法性質、功能、研究和闡述方法以及理論體系的認識,都推進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機日益激化,這些新的歷史時代的迫切課題擺在馬克思主義者面前。時代背景是促使列寧探討解決時代迫切課題的根本理論基礎。
為了反對機會主義和修正主義的種種思潮,列寧意識到必須從總體上對它們作決定性的揭露和批判,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的理論基礎,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是真正的哲學科學。當時馬克思揭示社會經濟發展的辯證法的研究成果,恩格斯揭示自然科學、自然界的辯證法的研究成果,亟待加以總結概括。列寧力圖從《資本論》和《邏輯學》中總結出辯證法理論,完成馬克思、恩格斯建立辯證法體系的未竟事業。在當時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他自覺意識到歷史賦予他的神圣使命,即總結思想史上關于辯證法思想的一切成就,系統闡發辯證法思想體系,用它為指導剖析時代和具體的形勢,制定無產階級革命斗爭的策略,以及揭露機會主義者的詭辯手法。因而列寧對辯證法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1914年至1915年寫下了《哲學筆記》八本藍皮筆記本,系統考察并論述了辯證法理論各個方面的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有科學價值的見解,把馬克思主義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與此同時,盧卡奇也開始了他的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獨創性探索。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推動下,歐洲一些國家相繼發生了無產階級革命。盧卡奇加入匈牙利共產黨后便積極投入了革命斗爭,匈牙利革命的失敗使盧卡奇等共產黨人陷入反思,苦苦探討失敗的原因,尋求復興革命的道路。他們審視了當時馬克思的后繼者們對馬克思主義的解釋,進一步認清了第二國際的理論,從而促使他們對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問題進行理論反思。他們發現從馬克思逝世到本世紀二十年代的這段時間內,錯把經濟學而不是把哲學當作馬克思著作的重點,而對馬克思哲學的解釋又為實證主義的機械論思想所統治。盧卡奇針對這種科學主義和自然主義的傾向,同第二國際的理論家們展開了針鋒相對的論戰。與第二國際的理論反其道而行之,盧卡奇從自然走向歷史,將歷史科學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
盧卡奇與列寧的分歧也體現在列寧強調客觀性的重要性,把革命當作社會進化中的自然事件;而盧卡奇則更重視無產階級的歷史首創精神和主體意識的決定作用,這種分歧使他認為列寧眼中的馬克思主義具有實證性和機械論的色彩。盧卡奇認為人是歷史的主體,應該強調人的優先地位。他由此以為,正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歪曲和背離,造成了無產階級意識的不成熟和創造歷史的自覺性的貧乏,導致了革命的失敗。因此,要取得革命成功,需要重新解釋馬克思主義,重建馬克思主義哲學;必須弘揚人的主體意識和主體能動性,恢復主體在歷史過程中的地位和價值。1923年盧卡奇的《歷史和階級意識》出版,其主旨是研究馬克思主義陣營內沒有被注意到或被忽視的重要問題。
二、辯證法思想的理論來源
列寧與盧卡奇都繼承了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觀點,特別是都以《資本論》的結構方法為依據,并揭示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黑格爾思想來源,但列寧著重繼承《資本論》科學體系中辯證法、認識論、邏輯學相統一的思想,受恩格斯哲學思想的影響較深,主要發掘黑格爾《邏輯學》中科學主義的結構因素;而盧卡奇則著重繼承馬克思的社會歷史的總體觀和分析方法,對恩格斯的若干觀點提出批評,主要發掘黑格爾《精神現象學》中人文主義的精神因素。
列寧關于辯證法體系的設想是從辯證法的集大成者黑格爾的著作入手,他批判繼承了黑格爾邏輯學的有關辯證法的合理思想。列寧認為,黑格爾雖然將辯證法神秘化了,但是他第一個全面詳盡且內容廣博地論述了辯證法,除了對辯證法的各個基本范疇和基本原則作了細致的考察和論述之外,還對作為哲學科學的辯證法體系的形成途徑作了研究探討。列寧認為,作為哲學科學的辯證法,其研究對象即是事物的發展規律,其實質就是對立面的同一;在此基礎上,列寧提出了唯物主義和邏輯學、辯證法和認識論三者同一的思想。列寧進一步總結了《資本論》的研究和闡述方法,認為《資本論》中也揭示了三者同一的理論,“這種唯物主義從黑格爾那里汲取了全部有價值的東西并發展了這些有價值的東西。”[1](P288-289)《資本論》中體現出一般辯證法的要素。列寧的這些論述總結了馬克思的《資本論》和黑格爾的邏輯學精華,但其基本內容、傾向應該說是和恩格斯一致的。其辯證法思想受到恩格斯的影響較深,關于怎樣研究辯證法,從何入手,恩格斯即主張從黑格爾的《邏輯學》入手,因為它是辯證法的真正寶藏。恩格斯的《自然辯證法》就較多地反映了辯證法方面的研究。恩格斯的思想給列寧以啟發,列寧對辯證法的研究正是從《邏輯學》開始的。在以后長期的研究過程中,列寧注意把《資本論》中運用辯證法的成果同黑格爾的《邏輯學》作比較分析,批判吸收了黑格爾的合理思想,對于辯證法性質、功能、研究和闡述方法以及理論體系的認識,都推進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社會歷史的辯證運動,是包括理論和實踐兩方面的全面社會活動。因而主體要了解和認識自身,就不能脫離社會現實中存在的事物。盧卡奇由此深入到社會歷史的內部,找到體現了創造歷史,實現了主體與客體同一的無產階級。他認為,只有無產階級才代表著歷史的總體性,才是一種在實踐中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積極的主體。可見盧卡奇的總體性范疇始終是置于歷史過程中去把握的,他把意識與實踐相結合,實現了歷史性和主體性的原則與實踐性、革命性原則的辯證統一。公務員之家版權所有
由于列寧與盧卡奇在辯證法理論研究上的出發點和側重點的差異,異致了兩人不同的研究思路和理論走向,形成了兩種各具特色的辯證法。列寧從認識發展規律的高度,揭示哲學思想、哲學體系產生的認識論根源,總結出哲學認識的規律性,通過對規律的研究形成認識論的辯證法;而盧卡奇則根據他的邏輯和方法來理解和闡釋辯證法,把辯證法推到歷史中去,把主體納入辯證的相互關系之中,認為主體的自我生成、自我對象化(物化)和揚棄對象(自我認識)的過程,就是歷史。盧卡奇由此轉向對意識形態的批判,形成了歷史辯證法。
在列寧看來,辯證法也就是認識論,是哲學史、認識史的總結和精華,他從各個時期哲學思想的分析比較中,總結、概括人類哲學認識的發展規律,在《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一書中,列寧從認識發展的辯證規律的高度,揭露物理學唯心主義的認識論根源,指出擺脫危機、克服錯誤的出路。在《哲學筆記》中,列寧從人類認識的辯證過程的高度考察和分析唯心主義,揭露它的認識根源,總結了人類哲學認識的經驗教訓,科學地規定和解決了辯證法的研究對象。他尤其重視對規律的研究,并根據辯證法的內容、基本原則、內在關系以及研究方法的思路,對辯證法體系的闡述方式作了一些構想,從其理論途徑來看,走向了一種認識論的辯證法。
作為“青年馬克思的發現者”,盧卡奇看到了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無情批判,對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預測,以及關于無產階級是真正實現這一遠大目標的主體的揭示。他提出隱匿在馬克思經濟學分析背后的歷史哲學批判邏輯,抓住了馬克思對商品拜物教的批判作為立論的出發點來展開他對歷史的批判,即對資產階級社會的批判。他引用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中的一句話說:“理論一經掌握群眾,也會變成物質力量”。在他看來,被群眾掌握的理論已經變成群眾的實踐意識,它不僅具有普遍性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現實性的品格。盧卡奇說:“只有當意識同現實有了這樣一種關系時,才可能做到理論和實踐的統一”。[2](P49)他認為,只有在歷史領域內,歷史的主體與客體是同一個東西的前提下,意識和現實的統一才是可能。既然無產階級是資產階級社會這個特定歷史階段的同一的主體——客體,那么無產階級意識和資產階級社會的現實之間本質上就具有了同一性,在這個前提下就可能達到理論和實踐的同一。盧卡奇反對單純從認識論的角度來看待理論,而是從歷史主義原則出發,從對意識形態的批判上聯系到無產階級意識,認為無產階級意識是其作為歷史中同一的主體——客體所具有的意識,只有這種意識才具有理論的普遍性和對現實把握的總體性。他從批判資本主義社會的立場出發提出其歷史理論,其歷史觀本質上是一種社會批判的歷史觀。可見,從盧卡奇對辯證法的理解和闡述來看,辯證法不是科學方法的邏輯,也不是辯證的規律和范疇,而是批判現實的武器,是革命批判的學說,盧卡奇由對意識形態的批判,從理論上走向了歷史辯證法。
四、在比較中看馬克思主義哲學未來發展的特點
比較列寧和盧卡奇的辯證法的同異,可見列寧和盧卡奇通過辯證法創造了兩種不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傳統。當然,比較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盧卡奇辯證法思想的局限性,他把總體性的優先性凌駕于經濟之上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方法所作的黑格爾式的歪曲,他并未能用其主客體的辯證法解決好客體性對主體性的制約問題,未能完全劃清同黑格爾的唯心主義社會歷史觀的界限,從而削弱了他歷史辯證法的唯物主義基礎。在對主體性的理解中,又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客觀物質生活條件對人的制約,從而陷入了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二律背反之中,在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上未能走出一條正確的道路。但他回溯到黑格爾并由此開創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解史的另一種傳統,即西方馬克思主義。因而對盧卡奇的辯證法思想我們必須辯證地看待,剔除和超越其錯誤和不足,吸取其合理因素。將其同列寧的辯證法思想作比較,也是為了看到比以往更多一些的肯定的因素和成分,更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它。從一定意義上說,盧卡奇的具體的總體性范疇是對列寧辯證法思想的補充和發展,盧卡奇強調主體及其意識在辯證法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為只有形成了無產階級的“階級意識”,主客體同一才能最終實現,這是對列寧辯證法所強調的客觀法則和規律的重要補充,使辯證法的內涵更加豐富,有了超越性的發展。
在哲學的理論形態上,馬克思主義哲學呈現為一種研究生活世界及其實踐問題的哲學理論,其對前人思想遺產的批判繼承,也都是通過同時代思想成果的批判熔鑄而實現的。盡管20世紀的馬克思主義哲學家們創立了種種不同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形態,但他們都是從各個角度、不同方面探討和思考著當代人類面臨的各種社會問題,豐富和發展著馬克思主義哲學。正因為如此,對于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眾多理論形態中,到底誰代表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主流?我們很難下一定論。比較列寧與盧卡奇的辯證法,我們無疑也證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共性和個性相互滲透的哲學。個體化的失落和哲學流派的單一化會阻礙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要發展,就要通過多流派之間相互取長補短、互相爭鳴的方式來實現,這就要求不同傳統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之間展開理論對話。馬克思主義哲學在未來的發展中,其反思功能和對話功能將日益突出,體系也將日趨完善化、科學化和時代化。作為一個多元化的、開放性的、處于探索和未完成狀態的思想體系,它隨時準備吸納各種哲學思潮研究的積極成就和各門科學的優秀成果,從而顯示出它相較于其它思想體系不可替代的優越性。
[收稿日期]2000-12-26
【參考文獻】
[1]列寧全集:第56卷[M].
[2]盧卡奇.杜章智等譯.歷史與階級意識[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3]列寧全集:第38卷[M].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M].
- 上一篇:鞏固和加強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 下一篇:論普列漢諾夫與馬克思地理環境理論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