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理論創新研究

時間:2022-07-14 10:11:04

導語:鄧小平理論創新研究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鄧小平理論創新研究

一、鄧小平理論創新

在鄧小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所產生的創新內容也是多方面的。下面從三個方面的創新來進行分析:

第一,是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創新。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一個特定階段,即從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紀中葉社會主義現代化基本實現的整個歷史階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必要經歷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在我國商品經濟不發達,生產力落后的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階段。鄧小平提出這一理論主要是依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立足中國的國情,從實際出發。他曾指出:“社會主義本身是共產主義的初級階段,而我們又處在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就是不發達階段,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際出發,根據這個實際來制定規劃。”這鮮明的表現了:我們面對中國的現實情況,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能只談理論而不實踐。這一創新的理論成果,積極地從本國國情出發,對自身的條件作了一個準確的定位。對世界其他國家面臨自身存在的問題所采取的措施,起到了重要的表率作用。

第二,是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創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是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通過在建設發展過程中所得出的經驗教訓的總結,對馬克思主義更深層次的理解并發展創新所得出的重大理論成果。面對國際上科技力量的巨大沖擊和中國的發展在世界上的所處地位,鄧小平以巨大的勇氣指出,計劃和市場并不帶有社會制度的屬性,資本主義有計劃,社會主義也可以有市場。在社會主義國家中發展市場經濟,并不是一個特殊的產物,而是在立足我國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的情況下,進行了大膽的創新。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市場經濟恰好適應了個體的發展,個體的繁榮帶動了整個市場的繁榮,從而使得社會生產力不斷地發展。早在改革開放初期,一些經濟學家就提出了,社會主義經濟也是一種商品經濟或市場經濟,企業是獨立的商品生產者和經營者,市場競爭是其內在機制,在我國,發展市場經濟并不會阻礙社會主義的發展,反而會起到促進作用。1992年10月,黨的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體制改革目標。這意味著我們要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將②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進行完美的結合,這在世界發展的歷史進程中也是一個偉大的創新舉動。

第三,是社會主義文化制度的創新。鄧小平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個創造性的文化成果,是在繼承中國的優秀文化的基礎上進行的一次大膽的創新。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相結合,更有利于鄧小平理論進入中國人民的精神世界,更有利于形成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并且將兩者結合起來,有利于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繼續深入發展以及中國先進文化的不斷創新與發展。通過鄧小平理論中的社會主義文化制度的創新,人們開始從精神思想上有了重大的轉變,對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對教育文化程度的要求也有了相應提高,從而國民素質普遍提高,社會主義的發展進步更加迅速。鄧小平理論集中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振興和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柱。

二、結語

鄧小平理論的創新不僅對我國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而且對于我們同樣具有重要的啟示作用,我們不僅要針對鄧小平理論的創新點加以繼承和發展,更要認真總結鄧小平理論創新的經驗,發揚創新精神,用創新的理論來指導我們今后的發展,從而離中國夢的實現更進一步。

作者:何家旭 單位:貴州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