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平對外開放歷史性飛躍研究論文

時間:2022-09-25 03:50:00

導語:鄧小平對外開放歷史性飛躍研究論文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鄧小平對外開放歷史性飛躍研究論文

[摘要]鄧小平對外開放理論不是抽象地論述對外開放的一般問題和原則,而是把馬列主義緊密結合中國現實情況,提出了經濟落后的、社會主義的中國必須對外開放的理論,這是對傳統政治經濟學的突破性發展,也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歷史性飛躍。

[關鍵詞]鄧小平;對外開放;經濟落后國家;社會主義

鄧小平認為對外開放是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的必備條件,因此他十分重視對外開放問題。鄧小平的對外開放理論不是抽象地論述對外開放的一般問題和原則,而是把馬列主義緊密結合中國現實情況,提出了經濟落后的、社會主義的中國必須對外開放的理論,這是對傳統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歷史性突破,是當代中國活生生的馬克思主義。

一、經濟落后國家必須對外開放

抽象地講,一個國家應不應該對外開放,這在經濟學史上早有人論述過;世界上所有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都是對外開放的國家,因此世界上也不乏對外開放的成功實踐。對外開放最有利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因為它可以保證把本國乃至全球的資源、資本和技術用于最有利于生產的用途。最早認識這個問題并進行深入論述的是英國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李嘉圖認為:“在商業完全自由的制度下,各國都必然把它的資本和勞動用在最有利于本國的用途上?!捎谠黾由a總額,它使人們都得到好處,并以厲害關系和互相交往的共同紐帶把文明世界各個民族結合成一個統一的社會?!盵1]。李嘉圖的這個各民族結合而成的“統一的社會”就是一個完全對外開放的社會。

馬克思主義傳統的觀點認為,李嘉圖的對外開放思想是為資本主義強國在經濟上侵略和剝削落后國家服務的,所謂“開放”不過是資本主義強國對落后國家進行經濟剝削和政治壓迫的一種手段。馬克思主義的這一傳統觀點在落后國家中產生過廣泛影響,難怪在世界近代史上,落后國家在對外關系方面實行的基本政策都是閉關自守,害怕參與“國際分工”而受到剝削和壓迫。如果落后國家中有人主張對外開放,會被國內民眾看作是“敗家子”甚至“亡國奴”。于是大多數的民族主義者和愛國主義者都主張閉關鎖國,以至于西方列強要迫使一個封閉落后的國家(地區)開放時,都要用堅船利炮才能打開它的大門。

鄧小平的對外開放理論超越了中外歷史上的成見和慣例,突破了傳統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局限。鄧小平大膽地認為,一個主權獨立的落后國家開放對外貿易和經濟文化交流,加入國際分工,與世界經濟融為一體是有利的;況且今天已經是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趨勢加劇的時代,任何國家都沒有再閉關自守的理由,因此落后國家必須對外開放。鄧小平把落后中國的經濟前途與對外開放掛鉤,打破了“剝削”、“經濟殖民主義”等傳統禁忌。他認為,要在經濟上趕上發達國家并與之競爭,中國過去那種停滯的封閉體制是不可能辦到的。中國的經濟建設只有從外國引進更多的技術和資金,才能進步。

鄧小平最早講到對外開放(對外貿易)問題,是1975年8月18日在國務院討論國家計委起草的《關于加快工業發展的若干問題》報告時的講話。在這個講話中,鄧小平講了七點意見,其中的第二點就是“引進新技術,新設備,擴大進出口”。他說:“外國都很重視引進國外的新技術、新設備。把他們的產品拆開來一看,好多部件也是別的國家制造的。有一些原材料,我們一時解決不了、必須進口的,還是要進口一些?!薄耙M口,就要多出口點東西?!隹谑裁矗恳罅﹂_采石油,盡可能出口一些。工藝美術品等傳統出口品,要千方百計地增加出口?;ぎa品要考慮出口。煤炭也要考慮出口,還可以考慮同國外簽訂長期合同,引進他們的技術裝備開采煤礦,用煤炭償付。這樣做好處多:一可增加出口,二可帶動煤炭工業技術改造,三可容納勞動力。”“總之,要爭取多出口一點東西,換點高、精、尖的技術和設備回來,加速工業技術改造,提高勞動生產率。”[2]后來他又說:“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都需要學習別的民族、別的國家的長處,學習人家的先進的科學技術。”[3]“要利用外國智力,請一些外國人來參加我們的重點建設以及各方面的建設?!盵4]

1974年9月底,中國自行設計、制造的萬噸級遠洋貨輪“風慶”號遠航歐洲后返抵上海?!啊苯琛帮L慶”輪遠航成功一事歪曲事實,大造輿論,污蔑國務院、交通部不支持國內造船,熱衷于買船,是“崇洋媚外”、“投降賣國”,矛頭直指總理。鄧小平在1991年視察上海時,針對這個事件說:“閉關自守不行。‘’時期有個‘風慶輪事件’,我跟‘’吵過架,一萬噸的船,吹什么牛!一九二Ο年我到法國去留學時,坐的就是五萬噸的外國郵船。現在我們開放了,十萬、二十萬噸的船也可以造出來了。如果不是開放,我們生產汽車還會像過去一樣用錘子敲敲打打,——開放不堅決不行,現在還有好多障礙阻擋著我們。說‘三資’企業不是公有制經濟,害怕它的發展,這不好嘛。發展經濟,不開放是很難搞起來的。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都要搞開放,西方國家在資金和技術上就是互相融合、交流的?!盵5]

在當時中國閉關自守的情況下,鄧小平希望能找到一條道路來逐漸使國人相信,只要實行對外開放,就有希望在對外交流中獲得先進的科學技術、企業管理方法和巨大的投資,使落后的中國變為先進的中國。鄧小平的改革思想一直著眼于對內搞活、對外開放,他明確而痛切的指出:“歷史經驗教訓說明,不開放不行。開放傷害不了我們?!盵6]“現在任何國家要發達起來,閉關自守都不可能。我們吃過這個苦頭,我們的老祖宗吃過這個苦頭??峙旅鞒鞒勺鏁r候,鄭和下西洋還算是開放的。明成祖死后,明朝逐漸衰落。以后清朝康乾時代,不能說是開放。如果從明朝中葉算起,到鴉片戰爭,有三百多年的閉關自守,如果從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長期閉關自守,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后,愚昧無知?!盵7]“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在西方國家產業革命以后變得落后了,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閉關自守。”[8]“根據中國的經驗,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9]

正如鄧小平所說,中國長期處于停滯和落后狀態的重要原因就是閉關自守。在西方用堅船利炮轟開中國的大門以后,中國的封建君主們仍然抱殘守缺,“脫亞入歐”的日本趕上去了,中國卻淪為一個任列強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國家。一個落后的國家如果故步自封,排外斥新,就將永遠落后閉塞,永無翻身之日!

鄧小平認為,中國發展經濟所遇到的最大困難有兩個:一個是資金不足;一個是科學技術和管理水平落后。解決這兩個困難的根本出路是對外開放。實行對外開放,我們就可以利用世界市場上每年上萬億的游資、上百萬名專家和上千萬項專利技術來為我國的經濟建設服務。

二、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對外開放

社會主義國家應不應該對外開放?對這個問題,社會主義的導師們曾作出過肯定的回答。列寧早就指出過:“社會主義共和國不同世界發生聯系是不能生存下去的?!盵10]“蘇維埃政權+普魯士的鐵路秩序+美國的技術和托拉斯組織+美國的國民教育等等等等++=總合=社會主義。”[11]遺憾的是,列寧所提出的對外開放主張,并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論和基本國策,沒有為他的后繼者所繼承。斯大林認為:兩個對立陣營(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存在所造成的經濟結果,就是統一的無所不包的世界市場瓦解了,形成了兩個平行的也是互相對立的世界市場。統一的世界市場已經不復存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個市場又是互相對立的,因此對外開放也就不可能了,于是長期的封閉與自我孤立嚴重地制約了蘇聯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

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曾指出:“我們的方針是,一切民族、一切國家的長處都要學,政治、經濟、技術、文學、藝術的一切真正好的東西都要學習。”[12]“學習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企業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學的方面?!盵13]但由于當時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國家企圖消滅社會主義的野心不死,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封鎖和禁運,冷戰局面延續了幾十年,因此新中國并沒有完全改變舊中國延續下來的與世隔絕的狀況。50年代,我們只對蘇聯和東歐國家開放。60年代,由于中蘇關系惡化,我們對外開放的大門又關閉起來了。公務員之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三十年的閉關自守有其客觀上的原因(即外在的因素迫使我們不得不這樣做),但我們自己的“左”傾思想和片面認識也起了不小的負面作用。由于受冷戰思維的限制,我們視西方為仇敵,沒有把對外開放、與世界經濟接軌作為經濟發展的戰略目標;在“”中,我們把自力更生與對外開放對立起來,甚至把對外進行經濟技術交流說成是“洋奴哲學”、“崇洋媚外”;我們曾一度把那些有親友在國外或與國外有聯系的人都認為是“有問題的人”甚至“國家叛徒”。由于懷有上述這樣一些錯誤的觀念和認識,我們竟在幾十年中狠抓國內階級斗爭,而沒有作出真正的努力去打破內外封閉的僵局。結果,亞洲許多國家起飛了,中國卻進一步拉大了與它們的差距。正如鄧小平所總結的那樣:“建國以后,人家封鎖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也還是閉關自守,這給我們帶來了一些困難。三十年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關起門來搞建設是不行的,發展不起來?!盵14]“我們建國以來長期處于同世界隔絕的狀態。這在相當長一個時期不是我們自己的原因,國際上反對中國的勢力,反對中國社會主義的勢力,迫使我們處于隔絕、孤立狀態。60年代我們有了同國際上加強交往合作的條件,但是我們自己孤立自己。”[15]。“同志在世的時候,我們也想擴大中外經濟技術交流,包括同一些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經濟貿易關系,甚至引進外資、合資經營等等。但是那時候沒有條件,人家封鎖我們。后來‘’搞得什么都是‘崇洋媚外’、‘賣國主義’,把我們同世界隔絕了。”[16]。

鄧小平坦率地承認,社會主義的中國在經濟、技術、文化等方面現在還不如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這是事實。早在1979年,國內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想有所抬頭,少數西方國家利用中國的改革開放加緊進行和平演變的嚴峻形勢下,鄧小平仍明確地指出:“各國人民在資本主義制度下所發展的科學和技術,所積累的各種有益的知識和經驗,都是我們必須繼承和學習的。”[17]“社會主義要贏得與資本主義相比較的優勢,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鑒當今世界各國包括資本主義發達國家的一切反映現代社會化生產規律的先進經營方式、管理方法?!盵18]

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歷史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都說明,不加強國際交往,不引進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先進技術和資金,要縮短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是不可能的。因此鄧小平要求:“我們要有計劃,有選擇地引進資本主義國家的先進技術和其它對我們有益的東西?!盵19]因為西方發達國家中一切有用的東西是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資本主義可以用,社會主義也可以用。

鄧小平對外開放理論的宗旨是:引進先進國家的資金、技術和管理經驗,發展中國社會主義生產力,增強社會主義綜合國力,提高人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鄧小平力倡對外開放的最終目的和意圖,是要利用對外開放這個手段,使中國加入到國際經濟大循環中去,成為國際經濟社會中有活力的一名成員,充分享受國際經濟交往的利益,使中國經濟發展進入一個新的更高的水平。

世界上任何國家都可以實施對外開放的政策,但并不是每一個對外開放的國家都能夠做得好對外開放這項工作,都能夠使對外開放所帶來的利益達到最大化。搞好對外開放必須要具備一定的內外部條件,尤其是自身的各種條件。鄧小平認為,中國已經具備對外開放的內外部條件。早在1983年中國對外開放之初,鄧小平就說過:“中國是一個大的市場,許多國家都想同我們搞點合作,做點買賣,我們要很好利用?!盵20]。中國對外開放不僅是中國自身的需要,西方發達國家也希望打開中國的市場。鄧小平1985年3月4日會見日本商工會議所訪華團時說:“歐美國家和日本是發達國家,繼續發展下去,面臨的是什么問題?你們的資本要找出路,貿易要找出路,市場要找出路,不解決這個問題,你們的發展總是要受到限制的?!盵21]。美、歐、日等發達國家的經濟要繼續發展,必須要自己尋找出路,即尋找資源、銷售和投資市場,中國有一個廣闊的大市場、相對便宜的勞動力資源和自然資源,這是我們的優勢,這給中國的對外開放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外部條件,是我們與西方國家進行經濟合作、經濟交流、經濟競爭的“王牌”。鄧小平生前一直提醒我們,要打好這個牌,不失時機地很好利用這一外部條件,把更多的資金和技術引進來,極大的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

鄧小平對外開放理論是在70年代末他70歲以后中國社會劇烈變動的歲月中逐漸形成和完善的,其著眼點是中國的經濟改革和經濟發展。他所提出的一整套對外開放的理論主張,是“鄧小平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對中國二十年來的經濟政策和經濟建設實踐產生了深遠影響,并將繼續對二十一世紀中國的經濟發展發揮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嘉圖.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76.P113

[2]鄧小平.鄧小平文選[M](1975—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P29

[3]鄧小平.鄧小平文選[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91

[4][5][6][7][8][9]鄧小平.鄧小平文選[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29,P367,P90,P90,P64,P202

[10]列寧.列寧全集[M](第4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P167

[11]列寧.列寧全集[M](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P520

[12][13].著作選讀[M](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P740,P742

[14]鄧小平.鄧小平文選[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64

[15]鄧小平.鄧小平文選[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232

[16][17][18][19]鄧小平.鄧小平文選[M](1975—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P122,P154,P371,P154

[20][21]鄧小平.鄧小平文選[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P32,.P105—106